會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試題及答案

會考語文的考試要來之前,做好相應會考語文試卷的複習,會讓你在會考語文考試中如魚得水。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會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試題及答案
  會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試題

第一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16分,每小題2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煞(shà)白 恣(zī)睢 矯(jiǎo)揉造作 即物起興(xīng)

B、抽噎(yē) 慰藉(jiè) 引頸(jǐng)受戮 鱗次櫛(zhì)比

C、蔭(yìn)庇 詰(jí)難 味同嚼(jiáo)蠟 相形見絀(chù)

D、狡黠(xié) 漣漪(yī) 戛(gá)然而止 叱吒(zhà)風雲

2.下列詞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啜泣 喑啞 晨曦 憂心忡忡 談笑風聲

B. 攛掇 崔巍 躋身 玲瓏剔透 婦孺皆知

C. 悲愴 睥睨 惆悵 再接再厲 心無旁鶩

D. 禁錮 帷幕 贖罪 頂禮膜拜 無精打彩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念(考慮,想到)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B.山隨平野盡,江入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流(《渡荊門送別》)

C.吾知所以(……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輸》)

D.固(鞏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下列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內行地讚美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是怎樣地“本色當行”。

B.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栩栩如生。

C.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式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D.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5.下列短語歸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複習快 用熱水 擦乾淨 送禮物

B. 熱起來 做下去 擺整齊 讀兩遍

C. 聽說讀寫 思想感情 光榮艱鉅 輕鬆愉快

D. 新的衣服 魅力中國 徹底領悟 非常激動

6.下列句子排序恰當的一項是( )

①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

②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需咀嚼消化。

③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

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

⑤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

⑥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資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A. 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④①②⑤③⑥ D. ④⑥①②⑤③

7.下列詩文默寫與原文一致的是( )

A.波濤如怒,峯巒如聚,山河表裏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

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D.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8.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筆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作品之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都是其中的作品。

B.《威尼斯商人》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極大社會諷刺性的悲劇。

C.《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描寫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過程,再現了當時俄羅斯下層人民悲苦的生活狀況。

D.林沖是《水滸》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他武藝高強,安分守己,但懦弱隱忍,逆來順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二.(10分,每小題2分)

閱讀《故鄉》中節選的文字,完成9----13題。

閱讀《故鄉》中節選的文字,完成9 -13題。

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裏笑他,以爲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芒遠罷了。

我在蒙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對“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一句中“這地步”一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 “這地步”指代“我”與閏土的關係,不僅失去了兒時的親密友情,而且兩個人彼此不能夠了解、相通。

B. “這地步”正是“我”的一種極大的感慨,因爲這感慨,“我”看到了社會的黑暗,看到了農民命運的悲慘、生活的極度窮困,看到了封建勢力對像閏土一般的農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雙重摧殘。

C. “這地步”是指我與閏土的隔絕。因爲在閏土的意識中,兒時的友伴已成了老爺和奴僕的關係。

D. “這地步”主要因爲我比他富有,他太貧窮了,我們不是一個階級的人。

10.下列說法分正確的一項是( )。

A. 選文再現了故鄉中美麗的景色,是實寫,是對主題的昇華,展現了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和嚮往。

B. 回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並沒有多少變化,變化的是我的心 境。

C. 我對理想中的故鄉充滿希望,在結尾議論也是積極樂觀的。

D. 我正在走的路,是指正離開故鄉的路,正在走的道路。

11.下列句子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故鄉》中的“我”是一個在自己的“故鄉”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腳地,已經沒有了自己精神的“故鄉”的現代知識分子。

B.“我”同情豆腐西施楊二嫂的人生命運,豆腐西施楊二嫂卻不會同情他。“我”無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聯繫。

C.但這個富於生命力和表現力的少年閏土,到了現在,卻成了一個神情麻木、寡言少語的人。。“我”很想念閏土,可閏土卻不在想念着“我”。“

D.閏土說說的“不懂事”中的“事”,實際是中國傳統的一套封建禮法關係,以及這種禮法關係所維繫着的封建等級觀念。

12.下列句子分析錯誤的一項( )

A.兒時的“故鄉”,給“我”許多歡樂、甜蜜的回憶,甚至可以說代表了一種“理想”。

B.現實的“故鄉”,面目全非,沉寂、毫無生氣,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純真與溫情,變得冷漠、麻木、市儈和猥瑣。使“我”感到“希望”的幻滅,心中無比“悲哀”。

C.以前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一點也不一樣,那時的故鄉多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單純。

D.“我”渴望打破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質關係的新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3. 下列句子分析錯誤的一項( )

A. “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這就是“我”對故鄉的理想。

B.“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他已經沒有反抗現實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這一切都視爲根本不能戰勝的。原因就是生活太貧窮了。

C.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閏土不再把“我”視爲平等的、親切的朋友了。這個稱呼帶着一種“敬”,但同時也透脫着一種“冷”。

D. 閏土“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說明他心裏顫抖着多少真摯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禮法關係卻把所有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內心裏。

三、閱讀《信客》中節選的文字,完成14----17題。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裏總是人頭濟濟。多數都不是來收發信、物的,只是來看個熱鬧,看看各家的出門人出息如何,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農民的眼光裏,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終於有婦女來給信客說悄悄話:“關照他,往後帶東西幾次並一次,不要雞零狗碎的。”“你給他說說,那些貨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個女人家,來強盜來賊怎麼辦……”信客沉穩地點點頭,他看得太多,對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裏的升沉榮辱,震顫着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闖蕩都市的某個謀生者突然得了一場急病死了,這樣的事在那樣的年月經常發生。信客在都市同鄉那裏聽到這個消息,就會匆匆趕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鄉間,他就夾上一把黑傘,傘柄朝前,朝死者家裏走去。鄉間報死訊的人都以倒夾黑傘爲標記,鄉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個人客死他鄉。來到死者家裏,信客滿臉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語氣把噩耗通報。可憐的家屬會號啕大哭,會猝然昏厥,他都不能離開,幫着安慰張羅。更會有一些農婦聽了死訊一時性起,咬牙切齒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遺物送去,這件事情更有危難。農村婦女會把這堆簡陋的遺物當做丈夫生命的代價,幾乎沒有一個相信只有這一點點。紅紅的眼圈裏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麼事一般。他只好柔聲地彙報在上海處置後事的情況,農村婦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會,提出的.詰問每每使他無從回答。

直到他流了幾身汗,賠了許多罪,才滿臉晦氣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幹這檔子事嗎?不能。說什麼我也是同鄉,能不盡一點鄉情鄉誼?老信客說過,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

14.對文中劃直線句子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信客說過,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表現老信客不計私利、處處爲人考慮的美德。

B.“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說明繁華多變的都市生活衝擊着居住在落後農村的鄉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信客對這一切感受最爲迅速,最爲真切,也最爲深刻的。

C.“滿臉戚容”,“一路上想了很久”突出了信客真誠、善良,能夠寬容理解他人,時時處處爲他人着想的好品質。

D.“ 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作者在句中流露出了對舊中國農村的封閉,落後與農民生活貧窮的慨嘆和對農村的厭煩。

15.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自己的冒險家們”指的是甘於出去冒險拼搏的家鄉英雄。

B.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寬容、理解、誠信等美德於一身,竭誠爲鄉親服務,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爲人們排憂解難,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雖然嘴上不說但是他是放在心上的。

C.本文刻畫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說明無私奉獻的人總是能贏得敬重和愛戴的。

D.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設問手法 ,反映信客對他人的理解,體諒與寬容。

16.體現節選文語言特色正確的一項是( )

A.排比成分,氣勢宏偉 B.樸素平實,自然流暢

C.質樸典雅,警闢暢達 D.生動形象 感情細膩

17.體現節選文字內容的關鍵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 羨慕 嘲笑 人頭濟濟 B. 沉穩 重擔 鄉情情義

C.憎恨 升沉榮辱 血汗和眼淚 D.代價 可憐 連聲諾諾

四、﹙8分,每小題2分﹚

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8----21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戰,戰必勝矣。

18.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孟子》相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模式。

C.文章第(四)段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

D.本文駢散結合,讀來琅琅上口,朗讀時要注意節奏正確。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9.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B.作者在論述戰爭的三個要素時,着重強調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20.選出對文章內容分析錯誤的一項( )

A.孟子認爲“戰必勝”的必要條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說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論述了弱者可以戰勝強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21.選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

A.文章 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顯得很有氣勢。

B.第二段設了一個守城的例子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

C.文章運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爲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

D.“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這個句子從反面論證了“人和”的重要。

>>>下一頁更多關於“會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