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古今歷史傳說介紹

紫砂茶具雜談,爲何說“她”富含文化品位

 紫砂文化古今歷史傳說介紹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自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光彩限制,用它較難賞識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在目前我國的紫砂茶具,質量以產於江蘇宜興紫砂的爲最,與其毗鄰的浙江長興亦有出產。經由歷代茶人的不斷立異,“方非一式,圓不相同”就是人們對紫砂茶具器形的讚美。一般以爲,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需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製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備方稱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雜談紫砂歷史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此句詩道出了宜興紫砂的珍貴之處。據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創始》記載:金沙寺(宜興湖父鎮西南,爲唐相陸希聲山房)僧搏紫砂細土,搜築爲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蓋、底,作成壺具。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又據《宜興縣誌》記載:明正德間,有制壺名師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質薄而堅。負有盛名,所制"樹癭砂壺"爲世間珍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這兩則記載說明了宜興的紫砂創始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宜興丁山是中國最早的紫砂陶器的發源地。

紫砂礦主要分佈在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的黃龍山,任墅西香山附近和伏東一帶,雖然全國其他地方也有紫砂礦產,但到目前爲止也只有宜興丁山的紫砂礦是最適合做茶壺的。三十年前,日本的陶瓷專家特意根據紫砂的成分人工配製了紫砂礦,但讓他們很失望,做出來的紫砂始終達不到宜興紫砂的效果。

紫砂泥屬於粉砂質沉積岩,以硅、鋁、鐵爲主。主要分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

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原礦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原礦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爲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

綠泥是龍骨與黑墩頭之間的一層礦泥,有"泥中泥"的稱號。其含鐵量較少,且以Fe離子爲主,原礦呈暗綠色,燒成後呈黃色。其石英含量高,顏色淺,礦物有油脂一樣的光澤。綠泥產量很少,泥質較嫩,一般只用來做裝飾泥料,很少單獨用來做茶壺的。

紅泥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周高的《陽羨茗壺系》記載:"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極爲豐富,燒成之後呈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

朱泥不過是制壺陶手,爲了求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以洗泥沉澱,得到約80目到140目細孔的泥料,製成細如滑脂的朱泥壺。朱泥的土質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約在14%到18%之間,這是朱泥所以燒成後壺身成爲紅色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紫砂泥必須含有少量的雲母(銀星閃點),偶爾也會出現黑色斑點,黑色斑點是Fe或Mn等金屬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現這些特徵反而說明此種原料不是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的,由於沉積岩中常含有化石,以CoCO3爲主的化石在高溫燒成中變成了熟石灰,沖泡中吸水膨脹,產生了所謂的"灰爆"即茶壺表面的瑕疵點。

在紫砂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對紫砂陶器有傑出貢獻的藝人,使他們把紫砂融入中國茶文化。沒有茶文化,就不會有紫砂的今天。離開茶文化,就不可能有紫砂的發展。造型幹練別緻,線條剛勁流暢,比例確切恰當,色澤純樸古雅,經藝人精湛的手工製作,集金石、書畫、鐫刻於一體,使紫砂壺成爲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實用器皿。

紫砂壺區別於所有的陶土壺,只有具有雙重氣孔特性的.泥土,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紫砂。這也是爲什麼全國各地那麼的紫砂礦中,也只有宜興丁山的紫砂纔是最適合做茶壺的。

陶土器具及紫砂壺的歷史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爲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爲表面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製陶頗爲發達,在商周 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 的燒製。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 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爲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 爲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裏外都不敷釉, 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 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 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問直接放在爐竈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 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鬆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 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志》記載:"壺以砂者爲上,蓋既不 奪香,又無熟湯氣。"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先後山現了兩位卓越的紫 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時大彬。龔 寺幼年曾爲進士吳頤山的書僮,他天資聰慧,虛心好 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閒時常幫寺里老和尚 摶坯制壺。傳說寺院裏有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 多姿。他朝夕觀賞。乃摹擬樹瘤,捏製樹瘤壺,造型獨 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制壺 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爲著名制壺大師。供春的 製品被稱爲"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 實,被譽爲"供春之壺,勝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 金石;敦龐用心,怎稱神明".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 師傅傳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 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因此當時就有十分推崇 的詩句:"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豔說大彬壺".清 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有發展。其中以清初 陳鳴遠和嘉慶年間楊彭年製作的茶壺尤其馳名於 世。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 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爲珍藏。楊彭年的製品, 雅緻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爲 "當世傑作".當時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癖好茶壺, 工於詩文、書畫、篆刻,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配合制 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 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爲鑑賞家們所珍藏。清代宜 興紫砂壺壺形和裝飾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國內外 均受歡迎,當時我國閩南、潮州一帶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壺,幾乎全爲宜興紫砂器具,17世紀,中國的 茶葉和紫砂壺同時由海船傳到西方,西方人稱之爲 "紅色瓷器".早在15世紀,日本人來到中國學會了 制壺技術,他們所仿製的壺,至今仍爲日本人民視爲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爲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 價值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陶庵 夢憶》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爲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 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近年來,紫砂茶具有了更大發展,新品種不斷涌現,如專爲日本消費者設計的藝術茶具,稱爲"橫把壺",按照日本人的愛好,在壺面上到寫精美書法的 佛經文字,成爲日本消費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由原來的四五十種增加到 六百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羣衆歡 迎的新產品。由於紫砂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 滲透性好,所以燒成的雙層保溫杯,用以泡茶,具有 色香味皆蘊,夏天不易變餿的特性。這種杯容量爲 250毫升,因是雙層結構,開水入杯不燙手,傳熱慢, 保溫時間長。造型多種多樣,有瓜輪型的、蝶紋型的, 還有梅花型、鵝蛋型、流線型等。藝人們採用傳統的 篆刻手法,把繪畫和正、草、隸、籠、篆各種裝飾手法施用 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爲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

紫砂壺的創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不著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放在窯中燒成。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 型精闢,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足供春唯一的傳品, 但也有人疑爲贗品。自明代供春(龔春)模仿老銀杏 樹癭製成"供春壺"而聞名後,相繼出現的制壺大師 有明萬曆的董翰、趙樑、文暢、時朋"四大名家",後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 楊彭年、楊風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人,顧景舟近作 提璧壺和漢雲壺,系出國禮品。青年藝人也是人材輩 出。

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式,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 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爲紫砂工藝中所獨 具的藝術裝飾。不少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 上親筆題詩刻字。《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制一壺, 親筆刻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飢寒便自豪。量 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評價一套茶具,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備了容積和重量的比例恰當,壺把的提用方便,壺蓋的周圍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整套茶具的美觀和實用得到融洽 的結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興茶具使有這些特點。

紫砂茶具不僅爲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爲海 外一些國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紀,日本、葡萄 牙、荷蘭、德國、英國的陶瓷工人就先後把中國的紫 砂壺作爲標本加以仿造。18世紀初,德國人約·佛 ·包特格爾,不僅製成了紫砂陶,而且 在1908年還寫了一篇題爲《硃砂瓷》的論文。本世紀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馬、倫敦、巴黎的博覽會上展出, 並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覽會上獲獎,爲中國陶瓷史 增添了光彩。

紫砂壺見證山水情懷和如水情誼

雖然有資料說,最早參與紫砂創作的文人是元末孫高士,他在紫砂罐上刻下“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孫高士即孫道明,號清隱,在元代生活七十一年,隱居不出,人稱高士,其所居題爲“且吃茶處”。但此據尚待考證,一來未見實物,且此種紫砂刻字裝飾的產生時代尚難達於元代,二來記載此事的《寄園叢話》尚待確認。

紫砂壺藝的興起晚至明中期,故而至明代中後期,文人藝術家對紫砂壺藝的影響才日臻顯現,且因是紫砂初創期,所以此種影響對紫砂工藝的發展至爲重要。

歷史上第一部紫砂專著《陽羨茗壺系》的作者周高起是晚明人,他的紫砂記錄較爲可信,後人多沿用。《陽羨茗壺系》的“創始”一節說:“供春,學憲吳頤山公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僞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矣。” 歷來人們對於此段記載多關注供春身份與紫砂早期製法,並未注意到“學憲吳頤山”可能對供春產生的影響。吳頤山,即吳仕,字克學,號拳石,宜興人,正德甲戌年進士,由提學副使升至四川參政,詩文俱佳。而紫砂鼻祖供春在吳仕年輕時是與之朝夕相處的,所以《陽羨砂壺圖考》就認爲:“供春僅一家童,能作樹癭仿古諸式,款識供春二字亦書鐵線小篆,倘非頤山研求式樣代爲署款,恐難臻此。”

我們今日無法斷定吳仕是否直接參與供春制壺事,但供春受其文化藝術薰陶是可以肯定的事。或者我們可以說,從紫砂壺的第一位大師誕生之時就有文人的相伴與影響。

同時期的書畫大師文徵明也與紫砂壺有些淵源。文徵明是個極愛茶之人,他喜歡以茶入書入畫入詩,《品茶圖》、《惠山茶會圖卷》、《汲泉煮品圖》、《松下品茗圖》、《煮茗圖》、《煎茶圖》、《茶事圖》、《陸羽烹茶圖》、《茶具十詠圖》、《五月江深圖軸》,難以窮盡。尤以作於嘉靖十三年(1543年)的《品茶圖》最具文獻價值,因其中出現的紫砂壺,置於案上,旁有小盞,且另有童子用別壺煮水,可知此壺顯然爲泡茶所用。

此品茶圖又是一“寫實”畫作:是年,文徵明在悒悒不樂中離開京城回到蘇州已有五年之久。住在山裏,穀雨才過,天又高又藍,山顯得蒼翠如玉,蘇州的虎丘茶,也可能是天池茶,剛好才製作出來送到山裏吧,亦徒亦友的陸師道來訪了!你看,小橋流水環抱着茅屋草舍,茶案已具,一壺二杯而已。童子煮水的泥爐裏炭火正紅,爐上砂壺裏的泉水該咕嘟咕嘟地沸騰了。他說:“有客遙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惠山前。”或許陸師道的突然來訪讓文徵明略無準備,也就只好就近汲泉而烹了。物外高隱,坐語道德,清心悅神的境界其實無需佳茗古泉,適意即可。故而文徵明欣喜,他畫下了這幅《品茶圖》,並題了詩:“碧山深處絕塵埃,面面軒窗對水開。穀雨乍過茶事好,鼎湯初沸有朋來。”可以說,紫砂壺見證了明代中期文人雅士的山水情懷和如水情誼。(程龍偉)

紫砂壺的傳說

關於紫砂陶的發現,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古時候有一個異僧,經過宜興鼎蜀山村落時,他嘴裏不停地叫着“賣富貴土,賣富貴土喔!”當地居民都覺得很稀奇,但卻只朝着異僧觀望。異僧見大家沒有動靜,又放開喉嚨大聲喊道:“貴不欲買,買富如何?”隨後就帶着幾個村民朝着附近出產“富貴土”的青龍山、黃龍山的陶穴走去,到了那裏大家看到的果然是五彩繽紛的陶土,有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這便是製作紫砂壺的陶土了。

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

宜興有着得天獨厚的紫砂泥

茶壺的種類繁多,有金壺、銀壺、錫壺、瓷壺與陶壺等。爲什麼宜興紫砂壺一枝獨,被視爲珍寶,爲世人所愛,並引發衆多文學家、藝術家、書畫家、歷史學家及考古專家們的廣泛研究,以致形成獨有的宜興紫砂壺文化。這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的客觀原因和歷史原因。

得天獨厚的宜興紫砂泥

在轟轟烈烈地研究宜興紫砂壺藝術成就的同時,上個世紀陶瓷科技工作者採用先進的科學儀器和測試手段,對宜興紫砂壺原料--紫砂泥的特異性能開展的了專門的研究,作出了科學的結論。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在研究中發現,宜興紫砂陶不僅氣孔率高,而且形成一個套一個、一個通一個的氣孔網絡,這些氣孔猶如千姿百態的雄偉壯觀的宜興著名溶洞的縮影。

這也就是宜興紫砂陶具有良好透氣性、紫砂茶具具有泡過茶後留香不散的根本原因。這種特殊性能的紫砂泥,在宜興地區以外是難以取得的。江蘇省陶瓷研究所的科技人員與從事紫砂研究的藝術家採用紫砂杯、陶瓷壺、玻璃壺作了沏茶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紫砂壺泡茶具有的色香味均明顯優於瓷壺和玻璃壺。另外,宜興紫砂壺還有許多優異的功能,如冬天手捧紫砂壺喝茶可以取暖茶水涼了還可以放在火上燒煮也不易炸裂;夏天泡茶可以隔夜不餿;紫砂壺用久了,壺的內壁就會漸漸積成一層茶垢,這並不是骯髒的污染物質,而是茶的精華堆積物,即使不用茶葉沏茶,只用滾湯的開水沖泡也能喝到茶香味來。

宜興紫砂壺既是實用品,又是高檔的陳設藝術品,可爲家庭居室爭輝、由於以上這麼些優異性能,決定了宜興紫砂壺爲“世間茶壺之首”的地位。(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