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落星寺落星開士深結屋賞析

  《題落星寺·落星開士深結屋》作者爲宋朝詩人黃庭堅。其古詩全文如下:

題落星寺落星開士深結屋賞析

落星開士深結屋,龍閣老翁來賦詩。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

宴寢清香與世隔,畫圖絕妙無人知。

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

  【前言】

《題落星寺四首(其三)》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在遊玩落星寺時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題落星寺》共有四首,這是第三首,也是最爲膾炙人口的一首。此詩不用典故,不加藻飾,而全憑詩人烹字煉句的嫺熟技巧,以平淡的語言寫出,像是一曲優雅的清唱,這在黃庭堅的`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註釋】

①落星寺:在鄱陽湖北,廬山南。相傳天降巨星化爲島,寺即因此得名。

②開士:和尚。

③龍閣老翁:黃庭堅的舅父李公擇曾做過龍圖閣直學士,所以這樣說。實則泛指文人墨客。首兩句詩人自注:“寺僧擇隆,作宴坐小軒,爲落星之勝處。”

④畫圖絕妙:詩人自注:“僧隆畫甚富,而寒山拾得畫最妙。”

  【賞析

落星寺在鄱陽湖側,廬山在其北。《題落星寺》詩本有四首,但最好的當然還是這首了。

“落星開士深結屋,龍閣老翁來賦詩”。“開士”就是和尚,而“龍閣老翁”指的是詩人的舅父李公擇,李公擇官至龍圖閣直學士,故名。而詩人在第二句後有自注一:“寺僧擇隆,作宴坐小軒,爲落星之勝處。”小軒就是詩題中的“嵐漪軒”。詩人妙筆,“深結屋”,下文便由這“深”字所帶來的幽靜寂寥鋪展開來了。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一個“藏”字寫活了雨和山。賈島詩:“半旬藏雨裏,今日到窗中”。是山藏於雨中,而詩人卻是“雨藏山”。“藏山”之典本出《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濛濛細雨,從天空中飄撒下來,天地萬物都象蒙上了層薄紗。因雨是跳動的,小雨更顯得有些俏皮,一時淘氣,把山都藏了起來,連綿的雨,不盡的山,一個“藏”字全部渾然一體。此處“雨藏山”妙過“山藏雨”,何故?很簡單,若行於高山峻嶺中,擡眼望去,茫茫青山,自是“山藏雨”;而詩人卻身處長江之旁,極目楚天舒,江風浩蕩,觸目平川,寬闊異常,此時此地豈能不是雨的天下?“雨藏山”也。 寺結於幽深之處常人已是不易得見,現在,復有小雨遮掩了山峯,那麼,其“深”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雨天,留客天,詩人只能閒坐。既然是軒,自然八面風來。酒酣或許小醉,遙向天邊一望,渺渺茫茫的大江上有星星點點風帆,加上個鄱陽湖,當然相距太遠,於是乎好象永遠也駛不到眼前。

這兩句可以說是對立句的千古名句,前句收斂內縮,後句遼闊外拓。讀起來令人神往,寺處深山,清幽寧靜,然山卻又圍於雨中,整個山和寺全給人一種迷離恍倘的感覺,而那孤帆遠影,離寺遙遠的好象隔世,更顯得詩人的沖淡平和孕於青山佛寺之中。這一句從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二句化出,寫望久之景特別形象,同時,也反襯出落星寺的遙遠,好像已經遠離塵世。

“宴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後句有詩人自注二:“僧隆畫甚富,而寒山拾得畫最妙”。“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就是這個寒山。因“三隱”故事,民間是把寒山、拾得和豐幹當爲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彌陀佛化身的。

看來詩人小醉,移步於安寢便室,點清香一拄,淡淡氤氳。詩人聞名於世,廟裏的和尚竟然捧出佛畫給詩人賞玩。醉後聞香觀佛畫,外面卻下着小雨,動的雨,冉冉卻似乎不動的清香,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更加上看到了世人不知卻妙絕無比的畫,酒不醉人人自醉。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有“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韓愈《山石》有“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這二句分別從韋、韓詩中化出,而前者承上坐久,後者啓下游觀,章法嚴謹,層次分明。

“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畫看完了,酒也醒。詩人於是走動,看見,寺裏的僧房,密集如蜂房,到處都升起了縷縷青煙,那裏正燃着枯藤在煮茶。枯藤爲薪,方可取得茶與泉的真味。據傳,黃庭堅早年嗜酒,中年因病止酒,越加愛茶,“煮茗當酒傾”。看來,詩人亦精於茶道。深山,佛寺,山泉,香茗,枯藤,文火,煮茶,真乃雅趣也。 末二句將各間僧房中敞開的窗戶比作蜂房,運思非常新穎,而僧人們以藤烹煮香茗,一方面,見出叢林中的真正風雅,另一方面,也烘托了寺院的氛圍,因而作品也令人如飲濃茶,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