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神祕人體洞教案

活動背景;

大班體育神祕人體洞教案

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什麼樹洞、山洞,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好像顯得特別的喜歡,我們經常會看見孩子在有洞的物品上挖呀,扣呀。隨着“神祕洞”主題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對洞的認識也逐漸豐富了,而且他們時常在課間活動、戶外活動的時間尋找各種不同的洞。有時當他們找到一個不同與別的孩子發現的洞的時候,會顯得特別的開心與興奮。隨着孩子從認識客觀物體上的洞到自己身上一些特殊的洞,興趣是越來越濃。於此同時,從大班健康目標出發,它也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物體的某一特徵或形態。從孩子興趣出發,結合綱要目標,,就形成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依據目標,結合興趣,我爲此次活動指定了一下目標;

1、 引導孩子用肢體動作來建構洞,並通過同伴間的合作建構不同大小、形態的洞;

同伴間合作是一種水平比較高的學習方法。進入大班後,這種學習方法使用的非常多,它要求幼兒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要學會照顧到他人的建議,不能隨便按照自己的意願單獨進行。這對幼兒社會規則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另外,俗話說的好“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同伴的力量總要比個人強,對於實踐探索類的活動是比較適合的。合作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次、兩次活動就能解決的,它需要長時間、且不同的場合實施。爲此我把同伴合作放進了我的第一目標。

2、 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來穿越洞;

我把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來穿越洞作爲第二目標,原因是在個人單獨建構和同伴間合作建構所形成的洞肯定存在大小、高低的不同,要想通過就必須使用不同的方法,幼兒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 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鑽圈四個,課桌四張,鋪與桌下的地墊四張,照相機(將孩子好的創意拍攝下來,進行展示,讓孩子有機會欣賞自己的創作,同時也可以鼓勵其他的孩子來學一學,起到經驗分享的作用)。

場地安排如圖。

活動過程;

  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介紹,引導鼓勵;

學法:實踐探索法,合作學習法。

整個教學活動分四個環節來進行;

  一、“鑽洞”遊戲,;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它們樂意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本領。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在將孩子帶進操場後告訴他們老師要帶他們去穿越有很多的洞,你們願意嗎?準備好了嗎?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老師抓了過來,爲接下來的活動開了一個好頭。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依次鑽過了圈的洞和桌子的洞,並在鑽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鑽圈的方法與鑽桌子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教師也會在鑽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玩的開心,而且身體各個部位也得到了活動,起到了準備活動的作用。

  二、嘗試個人建構人體洞;

1、 引導孩子嘗試建構人體洞;

在遊戲結束後,教師將幼兒排成一個大圓,提問“剛纔我們鑽的都是用物品現有的洞,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身體也來搭個洞,行嗎?”說完這句畫,孩子可能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所以這時需要教師一個簡單的示範起到啓迪的作用。教師用自己的手臂在胸前一圍形成一個洞,請幼兒說說老師是用什麼搭成了一個洞。除了手臂,你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分?在得到了啓發之後,就請孩子分散進行探索嘗試。分散探索有助於教師更好的觀察孩子的表現,能根據孩子的個體能力差異進行指導。

2、集合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經驗分享;

孩子在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時,教師要注意鼓勵孩子用響亮的、完整的語句來表述,因爲語言的訓練是滲透在任何的活動中。同時勇敢、響亮的回答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需要加強。在孩子介紹了自己的方法後可引導其他同伴集體學一學,及時做到經驗的分享。於此同時教師要提出進一步的要求:你還能用不同的地方來搭洞嗎?你搭的洞同伴能鑽過去嗎?鑽的時候會倒塌嗎?爲接下來的合作活動埋下伏筆。

3、孩子們帶着問題開始了第二次的探索。在這個環節中,有孩子可能會想到幾個孩子一起搭的洞就會變大了。當孩子出向這樣的行爲,教師就要及時的給予表揚。

  三、同伴合作建構大小、形態不同的人體洞;

在第二次集合介紹的基礎上很自然的就從個人搭轉變到了多個人搭,從單獨探索進入合作探索。這一次探索的要求就是鼓勵孩子們自由結合進行搭洞,對於有創意的作品要留影,並鼓勵其他的孩子也來學一學。於此同時教師也要引導組與組之間互相合作,鑽一鑽對方的人體洞。而重點就是要引導孩子根據洞的不同形態選用不同的穿越方法,有的是要彎腰鑽,有的需要爬着過,有時甚至還要匍匐過等。在集合介紹的時候,教師要請孩子來示範比較,選出比較合理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通過三次的分散探索,相信孩子的興趣還是很高的。爲此在活動結束後,教師將照片展示出來,並開設一塊適合的場地,供孩子們繼續探索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