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2018年會考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

每年的會考試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考生的真實情況去變動的,所以模擬題的存在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8年瀘州市會考模擬試題,希望能幫到你。

四川省瀘州市2018年會考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

  四川省瀘州市2018年會考生物模擬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

1.在瀘州市2015年國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中,小王在觀察人血圖片時,若要在視野中觀察到較多的血細胞,應該選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 A )

A.5×10 B.10×40 C.5×40 D.10×10

考點:

使用顯微鏡和製作臨時裝片.

分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要想在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應選用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小的一組目鏡和物鏡.

解答:

解:A、放大倍數爲:5×10=50倍,放大倍數最小,故符合題意.

B、放大倍數爲:10×40=400倍,放大倍數不是最小,故不符合題意.

C、放大倍數爲:5×40=200,放大倍數不是最小,故不符合題意.

D、放大倍數爲:10×10=100,放大倍數最大,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這類題目比較簡單,但卻容易做錯.原因就是一看簡單,沒有認真讀題.所以做這類題目時一定要認真審題.

2.福集鎮龍腦橋葡萄種植基地利用溫室栽培葡萄,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產量的是( B )

A.種植葡萄時,要用樹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長,充分接受陽光

B.儘量保持溫室內晝夜溫度的相對穩定,避免忽冷忽熱

C.適時澆水、除草、鬆土、施肥

D.向溫室內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考點: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葉綠體裏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放出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製造的有機物裏.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線粒體裏在氧氣的作用下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可見要想提高作物的產量就要想辦法促進光合作用,並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進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我們知道適當提高溫度可以促進生物的生命活動,因此適當增加白天的溫度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而夜晚適當降溫則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據此答題.

解答:

解:A、種植葡萄時,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長,這樣可以使植物的葉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陽光,擴大光合作用的面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產量,A正確.

B、在一定範圍內,低溫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減少植物體內有機物的消耗,夜間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以減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了有機物的積累,提高了蔬菜等的產量,B錯誤.

C、適時澆水、除草、鬆土、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無機鹽的含量,利於植物的生長,可以增加櫻桃的產量,C正確.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所以向溫室內定期釋放二氧化碳能增產,D正確.

故選:B.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影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3.敘永縣黃坭鄉自然環境優美,盛產野生獼猴桃,野生獼猴桃是生產保健果酒的稀缺原料。爲了提高野生獼猴桃的產量,果農按照右圖進行技術處理,就能達到目的。這種農業技術屬於( C )

A.扦插 B.雜交 C.嫁接 D.組織培養

考點: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

綠色開花植物利用營養器官繁殖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營養生殖,營養生殖有利於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加快繁殖的速度,如用葉繁殖、用莖繁殖和用根繁殖等;常見的植物無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壓條和組織培養

解答:

解:A、扦插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莖、葉、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後就可栽種,使之成爲獨立的新植株;A不符合題意;

B、雜交是通過不同的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而取得某些雙親基因重新組合的個體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C、嫁接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的方法.這兩種繁殖新個體的方法都沒有出現兩性生殖細胞,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符合題意;

D、植物的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是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製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熟練掌握嫁接的知識,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識解答題目,又能用所學的知識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

4.媒體報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已奪去一萬多人的生命。近期,美國和 利比亞兩國合作,對利比亞部分人羣進行埃博拉病毒疫苗接種。這種措施屬於( B )

A.切斷傳播途徑 B.保護易感人

C.控制傳染源 D.非特異性免疫

考點:

抗體和抗原;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分析:

(1)傳染病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羣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

(2)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製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

解答:

解:注射的埃博拉病毒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後,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後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體,提高其對埃博拉病毒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對利比亞部分人羣進行埃博拉病毒疫苗接種.這種措施屬於保護易感人羣.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5.2015年我國新交通法規定:首次飲酒駕駛費用運營車輛罰款1000—2000元,扣12分,禁駕半年。酒後駕車明顯表象爲反應慢、動作不協調,容易導致交通事故。這主要是因爲酒精影響駕駛員的( D )

A.脊髓、肝臟 B.眼睛、心臟 C.腦幹、肺 D.大腦、小腦

考點:

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分析:

腦位於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幹三部分,小腦位於腦幹背側,大腦的後下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據此回答.

解答:

解:喝酒會嚴重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是指腦和脊髓,腦有大腦、小腦、腦幹組成.大腦皮層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功能區如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知識、軀體感覺中樞、軀體運動中樞等.少量飲酒可以促進中樞神經興奮,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現面紅耳赤現象;小腦維持軀體的平衡,使動作準確協調,過量飲酒使小腦中毒,出現走路不穩的現象;

過量飲酒酒精使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中毒,導致說話不清現象出現;過量飲酒酒精使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中樞中毒,出現幻覺現象;

嚴重時酒精會使整個神經中樞中毒,導致思維混亂、失去知覺,昏睡.由此表明過量的酒精會麻痹人的腦,使行爲失控.

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腦造成動作不協調,從而影響各項操作的準確性,故酒駕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因此酒後駕車明顯表象爲反應慢、動作不協調,容易導致交通事故.這主要是因爲酒精影響駕駛員的大腦和小腦.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醉酒的危害,掌握大腦和小腦的結構和功能.

親子鑑定是通過親代與子代細胞中的DNA對比來進行堅定的,該方法是目前各種親子檢測中最準確的一種,準確率可達99.99999%。下列不能用來作爲DNA親子鑑定的材料是( D )

A.口腔上皮細胞 B.白細胞 C.父親精液樣本 D.成熟的紅細胞

考點: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載體-DNA..

分析:

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鹼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

解答:

解:ABC、口腔上皮細胞、白細胞、父親精液樣本的細胞中都有細胞核,可以作爲DNA親子鑑定的材料,不符合題意;

D、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不能作爲DNA親子鑑定的材料,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遺傳物質DNA在細胞核中

二、分析說明題(除註明4分外,其餘每空3分,共39分)

7.右圖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係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該圖中蟲和鳥的關係是 捕食關係 。

(2)圖中的植物屬於生態系統中的 生產者 。

(3)圖中的腐生細菌與鳥的細胞對比,鳥的細胞具有而細菌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4分)

考點:

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細菌的基本形態和結構特點..

分析:

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進入生態循環,真菌和細菌是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

2.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這是細菌的基本結構,是所有細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細菌除具有這些基本結構外,還有一些特殊結構,如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生有鞭毛.據此解答.

解答:

解:(1)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及消費和消費者之間因食物關係而形成捕食關係,該圖中蟲和鳥的關係就是捕食關係.

(2)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能利用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爲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營養,在生態系統中屬於生產者,圖中的植物屬於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3)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鳥的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圖中的腐生細菌與鳥的細胞對比,鳥的細胞具有而細菌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故答案爲:(1)捕食關係

(2)生產者

(3)成形的細胞核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組成和作用、細菌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8.下圖中,甲爲桃樹,乙爲桃樹葉片的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圖中A、B、C爲發生在植物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請回答: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不僅有觀賞價值,也是重要的生殖器官。在桃花中,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 胚珠 中。

(2)植物的生長、細胞的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過程A.過程是發生在圖乙中的 3 (填圖中的番號)中。

(3)過程C需要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根、莖、葉內的 導管 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位。

(4)圖甲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是通過植物葉片上的 保衛細胞 圍成的氣孔進或出植物體的。

(5)桃肉鮮美多汁,味甜可口。桃樹在結果實時,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於 B 。(填以下選項)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果實的生長 D.呼吸作用

考點:

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導管的位置和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氣孔的功能結構及開閉原理;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葉綠體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在線粒體裏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的過程.蒸騰作用是植物體內的水份通過葉片上的氣孔蒸發到空氣中的過程.據此可知A是呼吸作用,B是蒸騰作用,C是光合作用.圖乙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液泡、⑤細胞核、⑥細胞質、⑦線粒體.

解答:

解:(1)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桃花中,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地方是在子房的胚珠中.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線粒體裏在氧氣的作用下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供生物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利用.因此植物生長、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於過程A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這一過程發生在乙圖的⑦線粒體中.

(3)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篩管位於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於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過程C需要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根、莖、葉內的導管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位.

(4)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篩管位於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於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二氧化碳、水蒸氣、氧氣進出植物體的門戶是氣孔,氣孔是植物葉片上的保衛細胞圍成的.

(5)根吸收來的水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蒸發到大氣當中去了,少部分被當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體利用.桃樹在結果實時,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於蒸騰作用,故選:B.

故答案爲:(1)胚珠;

(2)⑦;

(3)導管;

(4)保衛細胞;

(5)B.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細胞的結構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等.

9.右圖所示,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是人體某處局部血管示意圖,請居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組織細胞間隙中,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 ⑥ (填圖中數字)

(2)在心臟的四個腔中,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的是 B 腔(填圖中字母)

(4)若乙圖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則甲圖中與⑦相連的血管是 ④ (填圖中數字)(4分)

(5)某人小腸中的某一葡萄糖分子經過小腸吸收進血液,經腎臟形成原尿後再經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到達肝臟的組織液中,整個過程至少需要經過 四 層細胞才能完成。

考點:

心臟的結構;血液循環的`途徑..

分析:

觀圖可知: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①是上下腔靜脈、②是主動脈、③是肺動脈、④是肺靜脈、⑤是動脈、⑥是毛細血管、⑦是靜脈,據此解答.

解答:

解:(1)⑥毛細血管數量大,分佈廣,血管的內徑小,僅有8﹣﹣10微米,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有利於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物交換;

(2)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心室需要把血液壓往全身,需要的動力強.心房只是把血液壓到心室,需要的動力小,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體循環的開始,輸送的路程長,需要的壓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環的開始,輸送的路程短,需要的壓力小.所以D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泵出的血液能達到全身各處;

(3)若乙圖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⑥代表的是肺部毛細血管,則甲圖中與⑦相連的血管是④肺靜脈;

(4)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葡萄糖從被吸收到進入組織細胞,通過的細胞途徑爲:經小腸絨毛壁進毛細血管(即兩層細胞);經腎小球濾過作用出毛細血管進腎小囊腔內(即兩層細胞);經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腎小管壁進毛細血管壁(即兩層細胞);經毛細血管壁進入肝臟的組織液內(即一層細胞),共計7層.

故答案爲:

(1)⑥;

(2)D;

(3)④;

(4)7.

點評:

掌握食物消化、吸收、血液循環及尿液的形成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三、實驗題(除註明4分外,其餘每空3分,共19分)

10.小華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中,分別對三支試管進行了如下處理:

序號 處理方法

1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37℃溫水

2 饅頭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攪拌、37℃溫水

3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5℃溫水

(1)第2號設計有錯,將錯誤之處改正爲 2毫升清水 。

(2)第2號改正設計後,本試驗共有 2 組對照實驗。

(3)第2號改正設計後,將三支試管都放入溫水中,5—10分鐘後取出,並分別滴加2滴碘液,不會變藍的是 2 號。

(4)1、3號對照,兩組間的變量是 溫度 。

(5)第2號改正設計後,1、2號對照,說明 唾液 對澱粉有消化作用。

(6)饅頭進入小腸被消化後,經吸收匯集到肝臟,其中暫時不用的部分可以合成 糖原 儲存起來,以備需要時利用。(4分)

考點:

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

分析:

(1)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的方法步驟:確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水浴→滴加碘液→觀察和分析現象→得出結論;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範圍).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3)澱粉首先在口腔裏的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麥芽糖,然後在小腸內多種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4)實驗中饅頭碎屑是模擬了口腔中牙齒的咀嚼、攪拌是模擬了口腔中舌的攪拌,澱粉遇碘變藍色是澱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澱粉的存在.

解答:

解:(1)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第1號試管中加入的是2毫升唾液,第2號試管中加入的應該是2毫升清水.因此第2號設計有錯,將錯誤之處改正爲2毫升清水.

(2)第2號改正設計後,1、2是以唾液爲變量的對照實驗,1、3是以溫度爲變量的對照實驗,2、3有兩個變量溫度和唾液,不能形成對照.因此本試驗共有2組對照實驗.

(3)1試管中唾液澱粉酶將饅頭中的澱粉完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2試管中清水對澱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3號試管中溫度低,唾液澱粉酶的催化能力降低,唾液唾液澱粉酶沒有將澱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所以第2號改正設計後,將三支試管都放入溫水中,5﹣10分鐘後取出,並分別滴加2滴碘液,不會變藍的是1號.

(4)1、3號對照,唯一不同的量是溫度,因此兩組間的變量是溫度.

(5)1試管中唾液澱粉酶將饅頭中的澱粉完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2試管中清水對澱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因此第2號改正設計後,1、2號對照,說明唾液對澱粉有消化作用.

(6)饅頭進入小腸被消化後,經吸收匯集到肝臟,其中暫時不用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需要時利用.

故答案爲:(1)2毫升清水

(2)2

(3)1

(4)溫度

(5)唾液

(6)糖原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澱粉的消化.

  四川省瀘州市2018年會考生物模擬試卷答案

詳見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