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與鐵罐》的教學片斷及賞析

三年級是習作教學的起始年級,從第一學段的寫話到第二學段的習作,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如何架設橋樑,幫助學生過渡,使他們樂於表達,善於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成爲這一年級語文教師的一大課題。

《陶罐與鐵罐》的教學片斷及賞析

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紛繁複雜的方法、手段當中,改寫不失爲紮實高效且便於操作的一種。特級教師朱瑛在執教《陶罐與鐵罐》一課時所進行的改寫就具有典範意義。

【課堂回放】

師:現在,我們來改改這個童話故事,讓他們具有相反的品格,變成讚揚鐵罐,批評陶罐。別急,每個人先靜下心來,走近兩位朋友,想一想,該怎麼改?

(學生靜心思考)

師:開頭怎麼寫?

生1:國王的御廚裏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驕傲的陶罐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他。

生2:“你敢和我比美嗎?鐵罐子!”陶罐傲慢地問。

生3:“不敢,陶罐兄弟。”鐵罐謙虛地回答。

生4:“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陶罐說,帶着更加輕蔑的神氣。

生5:我確實不敢碰你……

師:吆?這兒應該怎麼改?想一想。

生5:“我確實不敢和你比美,但並不是懦弱。”鐵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並不是來比美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生6:“住嘴!”陶罐惱怒了,“你怎麼敢和我相提並論!你等着吧,要不了幾天,我就會被國王選中,送給尊貴的外賓,而你卻只能永遠呆在這裏”。

師:這兒還可以怎麼改?發揮你們的想象。

生7:“住嘴!”陶罐惱羞成怒,“你怎能和我比,你等着吧,很快,我就會被皇上看中,送到皇后哪裏做裝飾品,而你只能呆在這裏。”

生8:“住嘴!”陶罐大發雷霆,“你怎麼敢和我相提並論!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我就會被請到國王的'書房裏作爲寶物,而你就不行了,只能在這裏盛東西了。”

……

師:我們接着向下改。

生9:“何必這樣說呢?”鐵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麼可吵的呢!”

生10:“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麼東西!”陶罐火冒三丈地說,“走着瞧吧,總有一天,你會被氧化得無影無蹤”。

生11:鐵罐聽了不再理會陶罐。

師:一天,忽然颳起一陣大風,鐵罐和陶罐同時被摔到地上。請接着改。

生12:只聽“乒”的一聲,鐵罐在地上滾了幾滾,卻完好無損,而陶罐卻“乒”的一聲,摔得粉碎。

生13:“啪”的一聲,鐵罐摔在水泥地上,只破了一點皮。再看看陶罐呢,已經粉身碎骨。

……

師:故事改了,題目要不要改呢?改與不改都要說明理由。

生:我認爲不要改,故事還是發生在這兩個人之間。

生:要改,課文原來是讚揚陶罐批評鐵罐,所以把陶罐放在前面,題目叫《陶罐和鐵罐》,現在故事被我們改成讚揚鐵罐,批評陶罐,當然題目也應該改爲《鐵罐和陶罐》。

……

師:這樣一改,大家是不是又變得喜歡鐵罐而討厭陶罐了?(是),可見人和事物都是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真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更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師:好,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裏。課後請同學們用《鐵罐和陶罐》作題目,把改寫後的故事寫在作文本上。

案例賞析

一、從讀到寫,現學現用

古人云:“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閱讀是語言及語言表達方式的鑑賞、訓練和吸收,是作文的基礎。朱瑛老師在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鑑賞陶罐與鐵罐對話時的神態動作以及心理活動,並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表達形式,而後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如此一來,就將閱讀、積累、運用融爲一體。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僅在對話描寫一法中就受益匪淺。

二、精心指導,巧妙點撥

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與點撥是非常必要的。指導與點撥的話不在多而在精。在本案例中,朱瑛老師一開始並沒有急於讓學生改寫,而是一句“別急,每個人先靜下心來,走近兩位朋友,想一想,該怎麼改?”給了學生靜思默想的時間,讓表達更加順暢、符合邏輯。在學生思路受阻時,朱老師又滿目慈祥地說:“吆,這兒應該怎麼改?想一想。”給了學生信心。中間,朱老師一句“這兒還可以怎麼改?發揮你們的想象。”又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激起更多學生的表達慾望。最讓筆者叫絕的是對題目的修改,這是幾乎讓所有老師忽略的一個細微之處,朱老師的輕輕一點,真可謂四兩撥千斤!

三、總結提升,明理育人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改寫也好,上課也罷。結尾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品位。朱瑛老師通過原文與改寫的對比,引出俗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來結尾。既豐富了文本內涵,又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這才叫畫龍點睛、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