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

《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1

《一剪梅·中秋元月》

《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譯文翻譯

回憶起那個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盪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上舉杯待月光,可是烏雲浸溼了紗窗,雨水打溼了紗窗。

我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滿堂只有蠟燭高燒光閃閃,照耀得酒宴上紅彤彤。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讓我們慢慢把曲唱到終。

註釋解釋

尊:同“樽”,酒杯。

渾欲:簡直想。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從容:悠閒舒緩,不慌不忙。

創作背景

辛棄疾曾親率騎兵獨闖金兵大營,曾寫《美芹十論》、《九議》進奏朝廷,論議抗金方略,反對議和偏安。可是,權奸當道,欺聖蒙主,辛棄疾進奏不被採納,反遭彈劾、排擠、打擊,直至削官罷職,被廢閒居。這首詞借題發揮,明詠中秋賞月,實爲憂國之思,寄恨之作。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今宵”三句,寫今夜無月的情景,但詞人並未直接寫出,而是說今晚飲酒還是和以前一樣的,但云雨卻打溼了紗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沒有月亮,紗窗外顯得格外孤寂,顯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詞的下片寫賞月不得的愁緒。“渾欲”三句說詞人因不見明月而憂愁,真想乘風上天去問個究竟,爲什麼中秋之夜沒有月亮呢,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想問也問不成。“滿堂”三句寫出中秋無月的寂寞,只好以飲酒和歌舞來彌補這些遺憾了。

《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2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節日,中秋,飲酒賞桂

  【名句】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出處】

宋·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譯註】

回憶昔日中秋,在丹桂叢中,飲酒賞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

【說明】

這首詞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感懷而作。上片寫景,詞人運用對比手法,將往日的中秋佳節與今日中秋雨夜作對比。下片着重抒情,運用誇張、想象的手法,欲乘風問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慨,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

【賞析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中秋時節,正是桂花開得繁盛的時候,十里飄香,沁人心脾。中秋之夜,在桂花叢中飲酒賞月,清香馥郁的桂花香與酒香混合在一起,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杯中有灑落的桂花瓣,還有天上皎皎明月,月與花、酒、人離得如此之近,那情景多麼美好。然而,在這美景之前加一個“憶”字,一切都變得遙遠渺茫了。回憶中的中秋是令人懷念、令人迷醉的,眼前的中秋卻是“雲溼紗窗,雨溼紗窗”,陰雨連綿的,無花、無月,只有那愈飲愈愁的酒。

這首詞作於何時已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這時作者依舊出於失意之中——“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抒發的是報國無門的苦悶。首幾句回憶越美越能襯托出作者當時內心的痛苦,當然,中秋之夜的雲和雨不僅僅是外在客觀環境的記錄,更是作者心底的悽風苦雨。

《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3

《一剪梅 ·中秋元月》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於中秋之夜,抒發感慨的詩詞。詩詞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

【原文】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賞析】

中秋節是詩人飲酒抒情的的夜晚,辛棄疾曾寫過兩首中秋寄情詞,一首是《木蘭花慢》另一首就是《一剪梅》。

這首詞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感懷而作,上片寫景,詞人運用對比手法,將往日的中秋佳節是多麼的美好!“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與今日中秋之夜雨紛紛!“雲溼紗窗,雨溼紗窗”作對比。突出表達詞人對今年中秋一種遺憾的心情。下片作者着重抒情,運用誇張想象的手法,欲乘風問天,抒發自己內心的惆悵,但詩人樂觀豪放,不管環境怎樣,依然舉杯暢飲,從容的欣賞着歌舞。

這首詞內容豐富,通過描寫月夜之景,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感情,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

【一剪梅】

一剪梅,是詞牌名。雙調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韻則有上、下片各三平韻、四平韻、五平韻、六平韻數種,聲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韻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