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長沙懷古原文及賞析

原文:

折桂令 長沙懷古原文及賞析

朝瀛洲暮艤湖濱,向衡麓尋詩,湘水尋春,澤國紉蘭,汀州搴若,誰爲招魂,空目斷蒼梧暮雲,黯黃陵寶瑟凝塵,世態紛紛,千古長沙,幾度詞臣。

譯文

早上還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運,傍晚已在湖濱泊船,去嶽麓山尋中寫詩的靈感,到湘水邊尋找春天。在水鄉中把蘭花穿以爲佩,在小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誰爲羨招魂呢?只是徒然地極目遠望那環繞在蒼梧山上的暮雲,湘山昏暗,那湘水羨神的寶瑟也聚滿了灰塵。世態紛爭,悠久而古老的長沙又接納過多少的遷客騷人呢?

註釋

蟾宮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

長沙:古代又稱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

瀛洲:本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網羅人オ,成立文學館。入選者極受人羨慕,稱內“登瀛洲”,被視爲登臨仙境一樣榮幸。元代的集賢院,類似唐文學館,這裏暗喻自己有集賢院頭銜。

艤(yǐ):使船靠岸。

湖濱:這裏指長沙,因長沙地處洞庭湖邊。

衡麓(lù):衡山山麓,即嶽麓山,在長沙郊外。

湘水:即湘江,屈長沙注入洞庭湖。

澤國:指湖南水鄉。

紉蘭:佩戴着蘭花。紉,連綴起來。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

汀洲:水邊沙地。

搴(qiān)若:釆摘杜若。搴,採摘。若,杜若,一種香草。

招魂:屈原曾於湘江寫下《招魂》篇,爲昏君楚懷王招魂。另一解宋玉爲屈原作《招魂》。這裏借屈原遭流放暗喻自己。

蒼梧: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寧遠縣,相傳爲舜所葬處。

黃陵:黃陵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湘潭縣北。相傳山上有舜二妃的墓祠。

寶瑟:有二十五絃的撥樂器。舜時只有五絃和二十三絃。舜善撥瑟,且教二妃撥瑟。

凝塵:積滿灰塵。

幾度:多少次,多少個。

詞臣:本指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這裏泛指像屈原、賈誼那樣的文士、騷人詞客。

賞析

元成宗大德(1297~1307)初年,作者被授集賢學士、大中大夫,不久就被外放湖南長沙,失去接近皇帝、在朝廷有所建樹的機會。到湖南任職後,作者寫了不少憑弔古蹟的散曲,這是其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