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11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11篇)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注意觀察圖書上畫面的細節,並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學會和教師一起翻看圖書,有看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毛巾、臉盆、梳子、手帕、教學掛圖《起牀了》、幼兒用書C《起牀了》。

活動過程:

1、啞劇表演——“起牀了”:

幼兒觀看錶演後,教師提問:

——“小熊嘟嘟起牀了,做了些什麼事?它是怎麼做的?”

2、教師引導幼兒看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1) 出示教學掛圖:

——“小熊嘟嘟用什麼洗臉?它是怎麼洗的?”

(2) 幼兒做動作,教師爲幼兒拍照,出示教學掛圖。

——“小熊嘟嘟在幹什麼?”“小熊嘟嘟在洗臉。”

(3)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現在小熊嘟嘟在幹什麼?”“它用什麼梳頭?它是怎麼梳的?”“洗好臉,梳好頭,小熊嘟嘟在幹什麼?”“它是怎麼放手帕的?”“小熊嘟嘟把手帕放在口袋裏。”

(4) 出示教學掛圖:

——“接着小熊嘟嘟上哪去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5)教師小結:小熊嘟嘟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去了。

3、教師與幼兒邊看書邊講故事:

(1) 教師和幼兒一起指着書的封面念故事的名稱。

(2) 教師提醒幼兒一頁一頁翻看。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看圖理解圖意,並能發揮想像說請圖意

2。能按時間順序寫一段通順、連貫的話

3。懂得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二、重點:

按時間順序寫一段意思通順連貫的話

三、難點:

能根據畫面發揮想像,把一段話的意思寫具體

四、過程:

1。導入新課

說說你每天是幾點鐘起牀,起牀以後會做些什麼

出示課題《起牀以後》

2。看圖簡述

出示三幅圖,用幾句話簡單地說一說圖意

3。逐幅觀察、想象、說話

a)第一幅圖

想象擴展丁丁怎麼知道6:30已經到,該起牀了?聽見鬧鐘鈴聲或媽媽的招呼聲,丁丁會想些什麼?怎麼說?又是怎樣疊被子的?

b)第二幅圖

討論:丁丁起牀後先幹什麼?再幹什麼?

c)第三幅

合理想像,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具體

4。連貫敘述

d)用上表示時間順序的詞(6點30分,7點20分)

e)自由說、指名說

5。寫話訓練

f)把這段話寫下來

g)講評修改◆[2003年11月11日]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傾聽音樂,感知鬧鐘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

2.能比較清楚地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鐘行走的聲音和鬧鈴的聲音。

3.在呼喚寶寶起牀的遊戲中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音樂、PPT、手搖鈴、木魚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入教師,成半圓坐下來。

二、出示小鬧鐘,引出活動內容。

1.師:這是什麼?它走動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鬧鐘、嘀嗒)

2.師:小鬧鐘走動的樣子,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呢?

3.師:誰願意來表演一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4.師:小鬧鐘可以幫助我們幹什麼?(起牀、上學不遲到)

三、進行節奏練習。

1.聽音樂第一遍,初步感受鬧鐘走三下,鬧鈴響一下的規律。

師:鬧鐘響的時候是什麼聲音?現在我們一起聽一聽音樂,看看鬧鈴在哪裏響的?

當我們聽到鬧鈴響,就舉起你的小手,好嗎?

2.聽音樂第二遍,老師畫圖譜。

師:鬧鐘“叮鈴鈴”的聲音師在什麼地方出現的?

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音樂,我來畫圖譜,聽完後告訴我,哪個符號表示小鬧鈴響了?小鬧鐘走了幾下鬧鈴響的?

3.看圖譜,節奏練習。

師:圓形表示鬧鐘走,我們可以用拍手錶示;波浪線表示鬧鈴響,我們用舉手表示。

我們不聽音樂一起來打打節奏。

4.聽音樂,節奏練習。

師: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我們邊聽音樂邊看圖譜,再來練習一次。

四、出示樂器,節奏練習。

1.隨音樂,用樂器敲擊節奏兩遍。

師:現在我們用樂器演奏(出示手搖鈴和木魚),你覺得哪一種樂器適合表現“滴答滴答”的聲音,哪一種樂器適合表現“嘀鈴鈴鈴”的聲音。

2.請小朋友選擇一種樂器

3.師: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打節奏,看看誰的耳朵最靈?準備好了嗎?

(第一遍打節奏)

師:現在請你跟你的好朋友交換一下樂器寶寶,再來練習一次。(第二遍打節奏)

五、音樂遊戲:叫小動物起牀

1.PPT出示動物,引出遊戲內容。

師:你們看,這是誰啊?它還在呼呼大睡呢,我們喊他起牀好不好?

聽一聽我是怎麼喊他起牀的?

2.教師清唱歌曲《快快起牀》

3.理解歌詞,熟悉歌曲。

師:老師怎樣喊小動物起牀的?你聽到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學一學。

4.放音樂,幼兒熟悉歌曲。

師:一起聽音樂,再來試一試。

5.歌曲表演

師:我們一起喊小動物起牀好不好?

6.站着表演一次

師:你們的聲音太小了,小動物還沒有醒,我們再來一次。

六、延伸活動

師: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起牀呢,我們去叫醒他們吧!

(隨音樂出活動室)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l 學唱歌曲,嘗試輪唱。

l 體驗歌曲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準備:

音樂磁帶。

過程:

l 田鼠弟弟沒起牀。

1. 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我們怎樣幫助他?

2. 我們來學唱歌《快起牀》,唱給田鼠弟弟聽。

l 弟弟,起牀吧。

1. 教師完整演唱一遍,幼兒輕聲跟唱。

2. 歌曲裏唱了什麼?用什麼樣的歌詞勸弟弟起牀?

3. 朗誦歌詞,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4. 重點學唱:“鍾兒已經敲響”這句。

5. 完整演唱歌曲。

l 弟弟,快快起牀。

1. 田鼠弟弟起牀磨磨蹭蹭的。我們來學習輪唱,用輪唱的方法讓田鼠弟弟別磨蹭,快起牀。

2. 教師介紹輪唱的方法:一個聲部先開始,結束時重複最後一句。

3. 幼兒嘗試輪唱。

4. 提醒幼兒注意輪唱中的問題,集體練習。

5. 學會這首歌,我們就可以唱着這首歌去催別人快起牀了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知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

2、能比較清楚地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鐘行走的聲音和鬧鈴鈴聲。

3、在呼喚寶寶起牀的遊戲中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音樂(《1、兩隻老虎》《2、滴答滴答》《3、咕咕鐘和鬧鐘》《4、快快起牀》《5、咕咕鐘和鬧鐘、快快起牀》音樂)、鬧鐘圖片

樂器:

串鈴、響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鬧鐘圖片,引導幼兒模仿鬧鐘走

1、出示鬧鐘圖片,引出活動

看這是什麼?(小鬧鐘),小鬧鐘走路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2、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動作模仿鬧鐘走

誰能用身體的動作來模仿一下?(嘀答嘀答)

3、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現鬧鐘走,播放(《2嘀答嘀答》)

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試試看,站起來吧。(多種走的方式)。

二、聽辯“鬧鈴”、“鬧鐘”聲,播放《3咕咕鐘和鬧鐘》音樂第一遍,聽音樂,舉手。

1、引導幼兒說出小鬧鈴鈴鈴鈴的聲音

小鬧鐘除了會嘀答嘀答地走,它還能幫助我們幹什麼?

2、聽音樂,舉手(鈴鈴鈴的聲音)

我這裏也有鈴鈴鈴的聲音,待會你聽到鈴鈴鈴的聲音就把小手舉起來,好嗎?

三、進行節奏練習

1、播放《3咕咕鐘和鬧鐘》,老師畫節奏。

2、看圖譜,幼兒找出鬧鈴聲

提問:我有沒有把叮鈴鈴鈴的聲音畫下來?找一找哪裏是叮鈴鈴鈴的聲音?這個像什麼?那麼這個小圓圈代表什麼呀?小鬧鐘在幹什麼?(滴答滴答小鬧鐘在走)小鬧鐘走了幾下小鬧鈴就出來了?(三下)

3、聽音樂,幼兒做練習播放《3咕咕鐘和鬧鐘》

1)幼兒看圖譜拍手嘗試

2)老師指圖譜,聽音樂做練習(幼兒拍手、舉手)

3)老師帶幼兒拍拍手,舉手。

四、打擊樂演奏。

1、認識樂器:串鈴、響板

2、隨音樂《3咕咕鐘和鬧鐘》演奏

真棒,我們跟着音樂來試試看。

3、小鬧鈴和小鬧鐘互換角色、位置。播放《3咕咕鐘和鬧鐘》

五、音樂遊戲《快快起牀》

1、出示蓋被子小動物圖片,引出音樂遊戲《快快起牀》

1)請幼兒把樂器放在椅子下

2)師清唱快快起牀一遍

3)播放《4快快起牀》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唱。

可能是我一個人聲音太小了,小動物好像還沒醒。請你們幫幫忙,請你們跟我一起唱好嗎?

2、幼兒拿樂器表演,播放《4快快起牀》

剛剛快起牀快起牀,唱得真好聽,我看小熊馬上就要起牀了,拿上你們的小樂器,我們再來叫小熊起牀好嗎?

3、播放《4快快起牀》打擊樂器,教師小結。

你們真棒,小熊也起牀了,小熊說謝們,我以後再也不賴牀了,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小朋友也要養成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好習慣喲!

4、播放《5咕咕鐘和鬧鐘、快快起牀》,幼兒隨音樂遊戲

小兔子還沒起牀呢,小鬧鐘想過來幫忙了,你聽它又發出聲音了喏!(站起來吧!)

六、聽音樂出教室結束播放《5咕咕鐘和鬧鐘、快快起牀》

森林裏還有一些小動物在睡覺呢?我們到外面去叫醒他們吧。

反思:

在請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現鬧鐘走動的環節,可以給予幼兒用更多的.時間,引導其用更多的方式表現。活動前期的互動時間需要適當延長,讓幼兒更好的感受樂曲的節奏旋律。而在樂器的選擇上,可以採用多種形式的樂器,比如說碰鈴、木魚等。樂器演奏環節,每次演奏時應提出相應要求,循序漸進。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設計思路

表演遊戲形式多樣,啞劇表演是其中的一種,它也是小朋友未曾接觸的領域。此活動的設計,選取小朋友非常有生活經驗的“起牀”爲題材,讓幼兒來嘗試啞劇表演,內容的熟悉可以爲小朋友的啞劇表演減少難度,同時會使幼兒的表演更豐富,而老師在讓小朋友嘗試啞劇表演時,運用循序漸進的策略,可以讓小朋友感受到啞劇表演的成功與快樂。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啞劇表演的特點,嘗試運用各種形象的動作、誇張的表情來表現穿衣、洗漱等起牀的情節。

2、感受啞劇表演的成功與快樂。

(二):活動準備

小椅子、手帕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小朋友,你們每天是怎樣起牀的?在起牀時你會做哪些事情?”

(評析:此提問是幫助小朋友回憶已有的經驗,在互相講述的過程中,小朋友對起牀的順序更明白了,爲後面小朋友的表演打下基礎。)

2、玩遊戲“我做你來猜”,幫助幼兒理解啞劇。

師:小朋友,老師和你們玩個“我做你來猜”的遊戲,猜猜老師在做什麼?

(1)教師誇張地表演穿衣、扣鈕釦等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學一學。

(2)介紹啞劇表演的特點。

(3)請個別幼兒用啞劇的形式表演某些起牀動作,請小朋友猜測。

(評析:此遊戲的設置,旨在讓小朋友在遊戲的情境中不知不覺瞭解啞劇表演的特點。)

2、分情節請小朋友表演,啓發幼兒大膽嘗試、誇張地表演。

(1)表演起牀時在臥室裏的動作。

提問:你起牀時在牀上會做哪些事?

幫助幼兒整理思路,如先醒來,然後穿衣服、褲子、鞋子,最後疊被子。

請個別幼兒表演。集體說說表演成功的地方。

集體進行表演,(將小椅子當作牀)

(2)表演起牀時在衛生間裏的動作。

提問:起牀了,你在衛生間裏會做哪些事?

幫助幼兒整理思路,如:刷牙、洗臉、梳頭、搽粉。

請個別幼兒示範表演,集體模仿表演成功的地方。

請小朋友用小椅子和手帕當道具,表演在衛生間洗漱的動作。

(3)表演起牀後在廚房裏的動作。

提問:起牀後,你洗漱好了,又會來到什麼地方?在廚房裏你會幹什麼?

集體表演吃早飯的情節。

請個別表演逼真的小朋友示範表演。

(評析:老師將起牀後的情節分成三個地點進行表演,既幫助小朋友整理了思維,同時也在表演中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特別是學習到用誇張的動作進行表演,在此環節中,小朋友的興致高昂,老師也發現了許多幼兒的閃光表演。)

3、鼓勵幼兒將起牀的各個情節完整地表演出來。

4、評比最佳小演員和最佳小觀衆。

(評析:評比最佳的環節,讓小朋友從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特別是激發了小朋友再次表演的興趣和向“最佳”學習的願望。)

三、活動評價

此活動中,老師引導小朋友進行啞劇表演時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啞劇,同時教師的啓發和引導也使小朋友在表演時能誇張一些,每個小朋友都參與了啞劇表演,他們既當觀衆,也當演員,培養了幼兒的主體性,小朋友更是在表演中收穫了自信與快樂。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並表演角色對話。

2.萌生運動興趣,願意早起參加鍛鍊。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藍灰色海洋及天空背景、黃色沙灘,小動物、太陽圖片、魚線,小動物掛飾,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太陽寶寶怎麼了?

1.師:小朋友很能幹,每天都早早起牀,上幼兒園不遲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鍛鍊身體。你們來幼兒園會做那些運動?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晨間鍛鍊的項目,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教師總結)

2.師:小朋友都很愛運動,把身體鍛鍊得棒棒的。除了小朋友,小動物們也很愛運動,你們看他們早早地起牀,在等太陽寶寶起牀和大家一起來鍛鍊身體。(教師出示圖片:小動物們站在海邊,太陽沒有出來)可是,他們等啊等,太陽寶寶還沒出來,你們看天空是什麼顏色的?你們猜一猜太陽寶寶可能去哪了?(引導幼兒大膽猜測)

(二)理解故事:喊太陽起牀

1.原來太陽寶寶在睡懶覺呢?小螞蟻可等不及了。它決定叫太陽起牀,你們猜一猜小老鼠會怎麼說?(鼓勵幼兒說出喊太陽起牀的話語,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經驗,自己賴牀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怎麼叫自己起牀的)太陽寶寶又會怎麼回答呢?(鼓勵幼兒想象,引導其完整地說完一句話)

2.我們來聽一聽小螞蟻是怎麼說的,我們來學一學小老鼠的話。(教師邊模仿小螞蟻說“太陽,快起牀!我要和你一起玩!”邊做動作,引導幼兒學習對話和動作)太陽寶寶一聽玩,就有點想起牀了,可是玩什麼呢?(教師模仿太陽說“玩什麼呀?”)

3.你覺得,小老鼠會叫太陽寶寶玩什麼呢?猜猜他是怎麼說的?(根據幼兒回答,選定一個遊戲。將故事中的大力士遊戲改爲幼兒經驗中的遊戲。)

4.太陽寶寶有點想玩XX,它呀升起了一點點(教師拉動魚線,出現一點太陽)(出示第二個小動物,小白兔)小白兔也來叫太陽起牀了,猜一猜小白兔會對太陽說什麼?太陽寶寶會說什麼?(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5.小白兔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來聽一聽,學一學。(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對話)

6.你覺得小白兔會叫太陽一起玩什麼遊戲?那他會怎麼說?(引導幼兒學說句式“我們一起玩XX”,遊戲內容根據幼兒經驗而定)

7.(教師拉動魚線,升太陽)XX聽起來不錯,太陽寶寶又升起了一點點,小花貓也來到了大海邊。小花貓怎麼樣叫太陽起牀?太陽寶寶怎麼回答?

8.你覺得小花貓會叫太陽一起玩什麼遊戲?他會怎麼說?(鞏固句式“我們一起玩XX吧”)

可是太陽寶寶最喜歡的運動了,他聽了終於“噌”一聲整個兒跳了出來,天空都變得亮堂堂了。(教師將太陽整個拉出來)

10.現在我們從頭來聽一聽這個故事。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1.你覺得睡懶覺好嗎?爲什麼?

小結:睡懶覺是不好的習慣,我們以後每天都要向小動物們一樣,早早地起來做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變得棒棒的。

(三)情景表演

1.現在老師來當太陽寶寶,請你們來當小動物,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把我這個太陽寶寶叫起牀。

2.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師幼共同連貫分角色表演故事對話一次。

(四)活動結束

1.教師以太陽寶寶的口吻說:謝謝你們,以後我每天都會早早起牀,和大家一起做運動,現在我們一起來扭扭身體,動起來吧。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韻律操。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輪唱。

2、體驗歌曲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3、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4、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教學準備: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田鼠弟弟沒起牀。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我們怎樣幫助他?

2。我們來學唱歌《快起牀》,唱給田鼠弟弟聽。

二、弟弟,起牀吧。

1。教師完整演唱一遍,幼兒輕聲跟唱。

2。歌曲裏唱了什麼?用什麼樣的歌詞勸弟弟起牀?

3。朗誦歌詞,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4。重點學唱:"鍾兒已經敲響"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三、弟弟,快快起牀。

1。田鼠弟弟起牀磨磨蹭蹭的。我們來學習輪唱,用輪唱的方法讓田鼠弟弟別磨蹭,快起牀。

2。教師介紹輪唱的方法:一個聲部先開始,結束時重複最後一句。

3。幼兒嘗試輪唱。

4。提醒幼兒注意輪唱中的問題,集體練習。

5。學會這首歌,我們就可以唱着這首歌去催別人快起牀了。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從而使小朋友養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爲上做好準備。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知鬧鐘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

2、能比較清楚地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鐘行走的聲音和鬧鈴的聲音。

3、在呼喚寶寶起牀的遊戲中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1、《快快起牀》音樂;

2、小兔、小熊、小雞手偶;

3、打擊樂器:手搖鈴、雙響筒各十個;

4、大黑板,淺色卡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 隨音樂進入活動室,成半圓坐下來。

二、 出示小鬧鐘,引出活動內容。

1、這是什麼?它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

2、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鬧鐘鐘擺的走動。孩子們自由想象表現。

3、隨音樂孩子們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鬧鐘行走。

三、 進行節奏練習。

1、聽音樂第一遍,初步感受鬧鐘走三下,鬧鈴響一下的規律。

2、聽音樂第二遍,老師畫圖譜。

提問:哪個符號表示小鬧鈴響了?小鬧鐘走了幾下鬧鈴響?

3、看圖譜,節奏練習。(拍三下,舉手一次)

4、聽音樂,節奏練習。

四、出示樂器,節奏練習。

1、認識樂器:手搖鈴、雙響筒。

2、隨音樂,用樂器敲擊節奏兩遍。第二遍幼兒交換樂器。

五、 音樂遊戲:叫小動物起牀

1、出示手偶,引出遊戲內容。

2、老師清唱一遍《快快起牀》

3、放音樂,老師畫圖譜,幼兒熟悉歌曲。

4、放音樂,師與幼兒歌表演。(小兔起牀了)

5、孩子們拿樂器,爲歌曲伴奏,表演兩遍。(小熊起牀了)

6、坐着伴奏,站着歌表演兩遍。(小雞起牀了)

我們要養成好習慣,早睡早起身體好。

六、延伸活動:還有一些小動物在睡覺呢,我們去叫醒它們吧!隨音樂出活動室。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幼兒集體表演唱《小弟弟,早早起》。

二、觀看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1、熊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隻小熊?爲什麼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熊嗎?告訴小黑熊,怎麼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三、看實況錄像

1、小朋友都看到自己了嗎?你起牀誰幫你穿衣、穿褲、穿鞋的?

2、你還看到誰?她是怎樣起牀的?

四、看實況錄像

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起牀時是怎麼做的?

五、穿衣、繫鞋帶比賽。

看到小朋友的進步,笑臉花很高興,也希望你們以後在家去園一個樣,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笑臉花繼續跟你做朋友,你們有信心嗎?

教學延伸:

1、角色遊戲:娃娃家。請家長來園參加遊戲,瞭解自己孩子自理能力的情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幹。

2、比一比給家長髮放記錄卡,如果小朋友在家自己穿衣褲,家長獎給幼兒笑臉花。

《起牀了》教學設計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自己穿褲、穿鞋、繫鞋帶,在成人幫助下穿好上衣。

2、培養幼兒樂意自己穿衣、穿褲、穿鞋的習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通過看錶演、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的自尊和自信。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2、實況錄像:①幼兒在園午睡室起牀的情景。 ②一幼兒在家起牀的情景。

3、汽車的音樂、電話機(玩具)。

4、幼兒已學會自編兒歌《起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集體表演唱《小弟弟,早早起》。 提問:這首歌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師:早上起牀時你們的衣服、褲子、鞋子是誰穿的?

(師:真棒,很多小朋友的小手真靈巧,衣褲、鞋子都是自己穿的,可還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媽媽穿的。)

3、放電話鈴聲,師接電話,並告訴幼兒是熊媽媽打電話來邀請中⑵班幼兒去看她的孩子小花熊和小黑熊是怎樣起牀的?那麼,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4、放開汽車的音樂,幼兒自由律動。

二、觀看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表演後提問:

1、熊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隻小熊?爲什麼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熊嗎?告訴小黑熊,怎麼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教師小結:小花熊真能幹,在家起牀時不要媽媽幫它穿衣服、褲子,自己的事情會自己幹,我們獎給它一朵笑臉花。

4、可是小黑熊怕穿不好衣服、褲子、鞋子等,我們怎樣去鼓勵他?(幼兒以鼓勵的口吻激發小黑熊的自信心)如:幼兒說:“我以前不會穿衣服,老師、媽媽教我後,我慢慢地會穿了。”

三、看實況錄像①

1、小朋友都看到自己了嗎?你起牀誰幫你穿衣、穿褲、穿鞋的?

2、你還看到誰?她是怎樣起牀的?

師小結:小朋友和小花熊一樣能幹,大多數小朋友在幼兒園不要老師穿衣,只有個別小朋友老師幫一下忙他也會穿了,有的小朋友甚至還幫助其他小朋友。

過渡語:剛纔去了小熊家,現在想不想去小朋友家看看?

四、看實況錄像②

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起牀時是怎麼做的?(用先……再……最後來講述)

教師小結: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在幼兒園在家一樣,都是自己穿衣、穿褲、穿鞋、繫鞋帶的,老師也要獎給她一朵笑臉花。

3、集體念兒歌《起牀嘍》。

五、穿衣、繫鞋帶比賽。

1、師:我們來一個穿衣、繫鞋帶比賽,好嗎?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笑臉花,如果你們有進步,笑臉花就會跟你交朋友,如果這次你拿不到笑臉花,怎麼辦?

2、有目的挑選依賴性強的幼兒參加比賽。

3、品德教育:看到小朋友的進步,笑臉花很高興,也希望你們以後在家去園一個樣,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笑臉花繼續跟你做朋友,你們有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