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英語聽力問題分析

一、聽力理解能力障礙的因素

國中生的英語聽力問題分析

(一)語言基礎。

語言基礎指的是熟練掌握語音、語法、基本詞彙以及常用句型,包括口語中的一些習慣表達方法。這是聽力高低的先決條件,聽力低就是由於語言基礎不紮實引起的。1、辨別單詞的能力差。不能辨別音素、單詞音節、單詞的重讀與弱讀等,以至於連簡單的詞也無法聽出來。2、缺乏辨別句子中意羣停頓、單詞連讀、失去爆破等讀音規則的能力。英美人在讀介詞、冠詞、連詞、助動詞一般都弱讀,既輕又快,一帶而過,而且有大量的連讀,初學者不容易聽出來。3、詞彙量不夠。。對詞的多重意義沒有掌握,短語和習慣表達法掌握不夠,學生對數字和人名常感到頭痛。

(二)聽力技能

例如,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時,一直想回憶或猜測其意思,不懂得跳過去,以至影響整篇的理解。又如不會在聽力過程中作記錄,不善於捕捉重要信息,遺漏了重要信息就不可能聽清講話的基本含義。還有不能作出正確判斷,缺少推測言外之意的能力,以及不理解委婉的表達方法。

(三)文化背景知識。

有時候即便聽懂了句子中的每一個詞,卻還是雲裏霧裏,弄不明白,這就與文化背景知識有關係了。如有這樣一段對話:

M:Anotherpieceofcake?

W:No,thanks。ReallyIcan’teatanything。

M:Pleasedo。You’vehardlyeatenanything。

W:It’ssodelicious,butIdon’tthinkIshould。

聽力題目是:Whydoesn’tthewomanwanttoeatanymore?

A。Becauseshehaseatenalot。B。Becausesheisafraidofputtingonweight。

C。Becauseshethinksthecakeisnotdelicious。

對話沒有直接指出答案,如果學生不瞭解西方婦女有擔心“發胖”的普遍心理,就很難推斷出答案。

(四)聽音習慣。

初期聽別人用英語講話時,習慣地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才能理解其中含義,而不能直接把語言信息轉化成一種情景或者一幅圖畫,直接影響了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

(五)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基礎,然而不少學生在聽力測試過程中對自己缺乏信心,總覺得聽力很難,思想負擔較重,從而產生了焦慮、急躁的不良情緒,思想無法集中,甚至產生自卑、自我放棄的念頭。

二、怎樣提高學生聽力

面對學生在聽力訓練中存在的困難,在進行聽力訓練過程中,應從基本功的訓練、方法的指導、材料的選擇、語言環境的創設、心理素質的培養等幾方面入手,使學生對提高聽力樹立信心,消除畏懼的心理,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科學訓練。

(一)加強基礎性訓練,鍛鍊聽力基本功。

聽力基本功實現應包括掌握基本的朗讀知識,如音節、重讀、意羣、連讀等。應採取先模仿後應用,先語言訓練後進行交際的原則來安排和開展聽力訓練活動。讓學生多跟讀錄音,讓他們體會英語的語音、語調、重讀、弱讀、意羣甚至韻律,還要強調數量和質量,範圍、深淺、層面都要廣泛些。平時練習的面寬廣一些,聽懂的面就不會狹窄了。

(二)加強聽力技巧的指導,培養正確的聽音習慣。

教師可訓練學生掌握以下一些聽力技巧:

1、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聽材料前快速瀏覽題目及選項,做到心中有數,捕捉一切可以從題目及選項上獲得的信息,訓練學生根據課文標題、選項、所聽到的主題句、談話人的身份、談話地點、結束語進行預測,打有備之仗。

2、邊聽邊記,強化記憶。聽錄音時要培養學生養成記錄的習慣,如一些數字、人名、地名、時間、顏色等,要及時摘錄,因爲這些內容容易過耳就忘。

3、培養學生正確的聽音習慣。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全神貫注,培養他們根據上下文,構詞彙及具備的常識猜測生詞的能力。做到邊聽邊理解,邊記憶,並訓練他們將聽懂了並且理解的信息聯繫起來形成連貫的記憶,並且將全文要點通過一定的聯繫有機的統一起來。

4、善於總結規律。在聽力測試中,關於數字的提問,經常涉及到價格,人數,時間,地址,日期,房間號,樓層,電話號碼等的判斷。因此要熟悉其表達方式。

(三)注意材料的選擇和聽力訓練的方式。

教師在聽力教學中,選擇什麼樣的`材料很重要。首先,聽力材料要具有連貫性,其次,要適合學生的聽力水平,讓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能聽懂。所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有所側重地精選材料。

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選擇對話多,語言規範,交際性強的材料,培養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應變能力,然後選擇接近教材內容的有關英美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材料。同時可適當拓展題材的範圍,提高聽力材料的難度,儘量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材料。要經常變換聽力訓練的方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聽力訓練方式一般可包括以下幾種:聽力材料與背景音樂相結合;討論聽力材料與聽錄音相結合;聽錄音與跟讀相結合;表演聽力材料與開展小組競賽相結合;教師對學生做到鼓勵與讚揚相結合。

(四)創設語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

引導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及參與其它課堂活動,多聽課文、對話錄音,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例如:英語歌曲、電視上的英語新聞、電影錄音剪輯、英語廣播節目。這種泛聽無明確目標,要求學生能聽懂多少算多少,讓聲音信號無意識中飄進他們的耳朵,讓他們耳熟能詳,在不知不覺中琅琅上口,增強語感,提高聽說能力。

(五)培養良好的聽力心理。

聽力的理解過程,是一個較複雜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動過程。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因爲心理和情緒上的障礙,如缺乏自信心,缺乏學習的動力,精神和注意高度緊張,甚至存在牴觸情緒,就回出現“情感過濾”,即使學生聽讀的材料是可以理解的,適合他們的水平,他們仍可能記不住。簡言之,就是當學生的情緒有較大波動時,是很難聽懂任何東西的。所以教師要想辦法把學生的心理障礙降低到最低點,幫助學生做好聽的心理準備。

1、減輕學生焦慮情緒,促使學生“輕裝上陣”,教師要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氛圍,在訓練的間隙儘量插入一些輕鬆、美妙的音樂,或簡短的幽默笑話作爲調劑品,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力。教師應選擇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聽力材料,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從而產生強烈的興趣。

3、鼓勵學生自信,增加學生訓練的慾望。讓學生在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心,教師會心的微笑,適時的表揚和鼓勵會進一步強化這種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