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
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1

寒假,我學習了《邱學華怎樣教國小數學》這本書,感觸頗深。

首先讀了這本書我在工作中有了動力,邱學華十六歲就當教師了,十七歲就開始研究國小口算表,邱學華能夠給幼兒園小朋友、國小生、中學生、大學生直到研究生上課,始終在教學第一線出版過270本著作,600多篇文章。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千千萬萬教師中的普通一員,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爲,認爲有作爲的也是那些有機遇的人、幸運的人,從邱學華這裏我看到了普通的基層教師也可以搞研究,可以有很多優勢,在教學第一線有很多研究對象,豐富的素材,比在其他崗位上的人更有機會,邱學華就是一個從教育者變爲教育家的例子,當然這也要自己有這份心,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邱學華告訴我們事業成功的公式是:熱愛+理想+勤奮=成功。首先要熱愛自己的事業,一個人連自己的事業都不愛當然不會有成功;

其次,要有理想,對自己充滿信心,立下遠大的抱負,爲國爲民幹一番事業;第三,要勤奮工作,遠大目標必須要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逐步逼近,才能達到。我們很多人只是把教育當做職業,是養家餬口的飯碗,只有厭煩它,很少談得上喜歡,更少之又少的熱愛,可能我們換個角度,爲了讓學生學好數學,就先讓學生喜歡數學,學生喜歡數學,我們教好數學的信心也就有了,有了信心熱愛也會有的,我們也就不會只把教學當做一種乏味的工作了,其實三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把握好它就會良性循環。

這本書介紹了邱學華很有名的國小口算表和嘗試教學法。因爲國小生經常算錯,在教學的過程中研究出了國小口算表,邱學華並沒有在此止步,國小口算表進行了多次修改,足可以看得出他在教研上的執着和勤奮,這個口算表可以改變成多種形式應用於教學中,很適合我們教師。看到邱老師的嘗試教學法以後覺得邱老師太神了,讓學生以學過的知識爲基礎自己先嚐試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學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這種方法很適合我們現在所要求的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嘗試中建立自信,在嘗試中培養主動,在嘗試中成功。

總之,讀了這本書後受益匪淺,也看到這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還需努力學習,適應現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教育事業,適應個性的學生。

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2

讀了《怎樣教國小數學》一書,深深地被邱學華老師折服。他不斷進取的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值得我學習。讀了這本書後,覺得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令我收穫良多。

這本書分數學教育觀、口算教學、筆算教學、珠算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應用題教學、國小數學教學方法、國小數學學習方法、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國小數學練習設計與批改、國小數學課外活動、國小數學教育評價、國小數學教學史等十三講來全面介紹如何在國小進行數學教學。細細品讀,我總能從書中感悟到許多,學到許多……

這本書全面、精湛、創新地涵蓋了整個國小數學的各個方面:培養興趣、狠抓兩個基本、體現三個爲主、做到四個當堂、應用五步教學法、實施六段式結構。做到了理論與現在的新版教材相結合。

數學來源於生活,但不等於生活問題就是數學問題,也不等於數學問題都是生活問題。數學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用數學的頭腦分析和研究周圍的世界,把生活和實際中的問題抽象概括成數學問題,並運用數學符號去思考。

課堂上除了要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也是不能忽視的。必須挑選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和要在解決問題的關鍵處進行討論。學生嘗試練習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講解,這時能夠做到講在要害處,講在刀口上。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能得到足夠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應該把各種學習方式優化組合起來,一切從學習效果出發,哪個有效就用哪個。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重視模仿記憶。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掌握了知識的來源過程,才能進一步提高數學思想,靈活運用結果,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真正地提高課堂的實效。

細讀了《邱學華怎樣教國小數學》後,我明白,設計好一堂好課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不斷鑽研,不斷琢磨,把理論知識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讀《怎樣教國小數學》有感3

作爲一名年輕的國小數學教育工作者,我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才能教好國小數學?有機會的時候,我就會向一些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後去思考、去領悟、去提升自我。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唐彩斌老師編著的《怎樣教好數學---國小數學名家訪談錄》,跟着唐老師的訪談,感覺自己就坐在他們的旁邊聽着一樣,他們的言語頗有引領作用,讓我在瞭解了這些名家的想法外,也得到了很多啓示,時不時的也激發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學感想,我想也會豐富我以後的教學。

在訪談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終身教授範良火的記錄中,範教授說:“現代信息技術幾乎可以改變數學教學的一切,其影響將是革命性的。因爲有了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目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都會發生改變。”是的,就如範教授說的那樣,信息技術影響着數學教學,這種影響將會涉及整個系統,而不是局部的和技術性的。比如說,在計算器產生之後,我們數學中計算教學內容就把一些繁雜的計算教學放棄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軟件如PPT、電子白板等的引進,進一步的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幾年前,我記得我帶領過一屆學生參觀了一個學校的科普館,裏面介紹了一個內容就是“未來教室”。在未來教室裏的學生上課是每一個學生課桌上都有一臺電腦,師生通過電腦進行教學活動,當時,我和學生都感嘆說:“這怎麼可能呢!”可是,就在兩三年後,我們就開始推廣起智慧課堂了。就在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去北京參加了“20xx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中國小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課堂,聽到了不一樣的教學,也感受到了新媒體新技術與教學之間的關係,更明確了以後教學的發展趨勢。讓我感受很深的一個點就是,北京的孩子上數學課,他們是通過編程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學習效果比我們普通的講解效果要好很多。在這裏,他們的電腦操作技能比我這個教育者都要強,我想,這樣的我是沒有資格成爲他們的老師的,作爲一個新時代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們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師德修養,還要不斷學習現代信息技術,這樣我想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記得當時有位上課教師說他們的團隊裏面不僅有數學老師還有信息技術老師,這是因爲,上數學的老師不懂信息技術,上信息技術的老師不會數學,所以需要信息技術老師輔助數學老師上好一節新媒體新技術的新課堂,實際上,這種配合是很麻煩的。我想,在未來不久,要上數學課我們必須具備信息技術技能了!

除了範老師的訪談之外,還有很多名家的言語讓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比如說,訪談吳正憲老師的那一篇。我相信,吳正憲老師對於小數教育者們來說,是一位很熟悉的名人了。訪談她的那一篇題目是——立足國小科,做好大教育。國小數學作爲基礎教育學科,我們要立足於我們的三尺講臺,在這裏,我們要啓迪學生智慧,同時也要對他們進行人生教育。從她的訪談言語中,我瞭解到了,數學課堂的教學不在單純的以傳授知識與技能爲主了,它更重視於啓發學生,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變得聰明起來;除此之外,數學教育也是在育人。數學的嚴謹性,是在告訴學生人生的規矩與方圓,必須按一定的規章秩序來辦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在數學學習中學會自省,學會反思。我常常在思索,到底什麼樣的課纔是一節好的數學課,它的標準是什麼?我在吳老師的訪談中也明白了。吳老師對好課衡量的標準就只有四個字—以學定教。她說要允許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他們的想法。其實,如果觀看過吳老師的課,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樣一點,那就是師生的交流語言很普通,他們的對話是真實的,她善於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她也能讀懂孩子的語言,善於將這些內容與數學知識銜接,將這些生活經驗、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層面。除了重視這種師生的交流外,吳老師還告訴我們,在教學內容上要注重好吃有營養,在教學材料上也要有所創新,在板塊的設計上也應有一定的特色等等。現在都說,要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要流於形式,在我們的課堂中一定要讓這句話名副其實的落實到位,我們要向吳老師所說的,要從思維與情感兩方面真正的讀懂學生,而讀懂的前提是我們要去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創造出和諧有效的課堂氛圍。

數學教學工作在很多非專業人的眼裏,它或許只是數學教師在傳授一些簡單知識的一個過程,更有人會認爲只是在講講題目而已,沒有什麼內涵的。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後來,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並不是那樣的。一堂好的數學課,它不僅能啓迪智慧,更能啓迪人生!而想要上好一堂數學課,它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比如說,我們要了解歷年來的教育改革動態,我們要了解數學教育的發展,我們要了解教育教學的方法等等。我們不僅要提高各項能力,還要學習心理學,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樣我們才能站在教育的前沿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這個暑假,提升自己,從讀懂讀透這本書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