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擬詠懷其七》賞析

  庾信《擬詠懷(其七)》原文

庾信《擬詠懷其七》賞析

榆關斷音信,漢使絕經過。

胡笳落淚曲,羌笛斷腸歌。

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

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

  庾信《擬詠懷(其七)》賞析

庾信出身貴族,自幼博覽羣書,有文名,亦有軍事才能,在樑朝曾任抄撰學士、東宮掌兵官。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亂,建康淪陷,梁元帝蕭繹在江陵即位,庾信奔赴江陵,被任爲右衛將軍,封武康侯,加散騎侍郎。承聖三年(554年)奉命出使西魏到長安。此時西魏卻發兵攻陷江陵,元帝遇害,江陵王公貴族、官民十萬餘人被俘到長安爲奴婢。西魏愛庾信文才,任以高官。北周伐魏後,對他更是寵遇有加。這時期庾信雖然位居通顯,但由於國破家亡,羈旅北地,內心痛苦,時常懷念祖國和故鄉。其詩賦多抒寫鄉關之思。《擬詠懷》二十七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一篇爲《擬詠懷》的第七首,表達了作者被留西魏時對祖國和家鄉的思念。

“榆關斷音信,漢使絕經過”,寫他身留西魏,盼望着祖國來的音信和使者,但音信早已斷絕,也不見祖國的使者到來。“榆關”,即山海關,這裏泛指北方邊關;“漢使”,這裏借指樑朝的使者。

“胡笳落淚曲,羌笛斷腸歌”,寫他在北方整天聽到的盡是胡笳、羌笛吹奏出的歌曲,只能使作者落淚斷腸。

“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這四句以閨中思婦喻指自己思念祖國故鄉感情的強烈。由於思念祖國和家鄉,纖細的腰身更加消瘦了;由於別離祖國而悲傷流淚,以致哭壞了眼睛;這種充滿離恨的`心情,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使得自己更快地衰老了。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哀嘆自己南歸沒有希望。前一句用精衛銜木填海的典故,說南歸就像精衛銜木填平東海那樣沒有實現的可能。後一句用《水經注·河水》中記載的神話傳說(河神把華山分劈爲華山和嶽山,讓黃河從中流過),說南歸就像讓華、嶽兩山複合阻斷黃河一樣,永遠無法實現。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家鄉的強烈思念,抒發了無法回到祖國和家鄉的悲痛。

本詩以流落的思婦自喻,並以纖腰消瘦、眼睛損壞和容顏迅速衰老等,表達愛國思鄉感情的熾烈,最後又用兩個典故,表達無法南歸之痛,情真語痛,感人至深。

本詩全用對偶句組成,各聯屬對工整,而又恰切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全詩隔句用韻,音節和諧,有利於表現哀痛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