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除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2頁整除的概念和有餘數的除法,完成第7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六的第1—5題。

數學教案:除法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整除,並在已有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重點: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整除

教具準備:將下面複習中的3道復習題和新課中的6道除法題寫在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師出示複習題:

(1)13×χ=182 (2) χ÷ 20=54 (3)517÷χ=47

“第1題中的未知數怎樣求?根據是什麼?”

“第2題呢?”

“第3題呢?”

教師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作些說明。並指出:這是我們上一節課學過的應用乘法和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來求未知的因數、被除數和除數。

二、課堂內

1.教師出示題目:

24÷3= 25÷3= 38÷2=

180÷12= 39÷2= 184÷12 =

讓學生算出每一題的得數。提問:“你能按得數將這六道除法題分一下類嗎?”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

(1)24÷3= (2)25÷3= 38÷2= 39÷2= 180÷12= 184÷12=

“比較一下這兩組題各有什麼特點?”(第一組題都沒有餘數,第二組題都有餘數。)

2.教學整除。

(1)教學例題。

教師引導學生先看第一組題。提問:

“這一組題的被除數都是整數,除數也都是不爲0的整數,它們的得數有什麼特點?”(得數都是整數,都沒有餘數。)

“像這樣的除法算式還有許多許多,你能再舉出3個嗎?”請兩、二名學生說一說。如果學生說出的算式不符合要求,教師要再明確一下條件。

教師:剛纔大家又舉出了很多被除數是整數,除數是一個不爲0的整數,商也是整數,並且沒有餘數的'除法,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整除。如果把被除數看做第一個數,把除數看第二個數,通常也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比如:24能被3整除;38能被2整除;180能被12整除。

(2)做第72頁中間“做一做”中的題目。教師首先明確這一道題是要求判斷在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哪些題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學生回答後,再提問:“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3)做練習十六的第1題和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後集體覈對。覈對時如果學生判斷有誤,要引導學生根據整除的含義來判斷。

3.教學有餘數的除法。

(1)教學例題。

教師:剛纔我們看的是被除數都是整數,除數都是不爲0的整數,商也是整數而沒有餘數的除法。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組題,它們的被除數也都是整數,除數也都是不爲0的整數,商有什麼特點?(商是整數但都有餘數的。)

教師:像這一組除法題目,都是一個整數除以不爲0的另一個整數,得到整數商以後還有餘數,這樣的除法叫做有餘數的除法。

“看一看這些題中的餘數有什麼特點?”(餘數都比除數小。)

“想一想,過去在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時,學過被除數與除數、商、餘數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被除數=商×除數十餘數

教師:應用這個關係,可以驗算有餘數的除法。比如705÷123=5……70

“這道除法計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看一看123乘以5加70是不是等於705。)

“123乘以5等於615,再加70等於685,說明原來的計算有誤。應該等於多少?”

“商5餘90對不對?再驗算一下。”

教師:以後在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都可以根據被除數與除數、商以及餘數的關係來驗算。

(2)做教科書第72頁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先讓學生自己做,然後覈對。覈對時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除法計算是不是正確,再說一說是怎樣驗算的。

(3)做練習十六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做,然後再集體覈對。

(4)提前做完的學生可以做練習十六的第13‘題。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引導學生舉出一個具體例子來思考。如:25 3=8 1,先想一想除數3、商8、餘1與被除數之間的關係,然後再推想出驗算有餘數除法的其它關係式。比如:

(被除數一餘數)÷商=除數

(被除數一餘數) ÷除數=商

三、作業

練習十六的第4、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