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的課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爬山虎的腳》的課程教學設計

1、瞭解植物爬山虎的特點;

2、培養學生深入、細緻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激發學生對家鄉、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爬山虎“腳”的特點。在教學中,通過對實物的觀察,直觀感受,突出重點。

2、難點:理解爬山虎“腳”的生長過程和變化特點。利用課件瞭解爬山虎的生長過程,課件動態演示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以及爬山虎“腳”的變化特點,從而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

一、以疑激趣,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爬山虎的腳。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

3、教師歸納(板書:樣子、怎麼爬、變化)。

二、探究問題,深入學習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三自然段,其餘思考: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

2、觀察爬山虎實物,你們發現了什麼?

3、觀察實物並討論:爬山虎的“腳”是什麼顏色?長在什麼地方?是什麼形狀?

4、教師用簡筆畫勾勒出爬山虎的莖、葉、腳,加以小結

5、複述第三自然段。

6、提問啓發: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如此細小柔弱的腳能爬上牆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並在描寫爬山虎怎樣往牆上爬的句子下面畫上橫線。

2、【課件演示】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話。

出示第三句,抽學生朗讀,問:這句話哪一個詞概括寫出了爬山虎是怎麼爬的?

3、“爬山虎”到底是怎樣向上爬的呢?在文中找出具體描寫爬山虎往上爬的動作的詞。(板書:觸、巴、拉、貼)

4、【課件演示】爬山虎“腳”的生長過程。

問:能否將四個詞語交換順序?

5、教師小結:作者就是根據爬山虎的生長規律,恰如其分地用上動詞,形象地給我們展示出了爬山虎的生長過程,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察是多麼細緻。

6、討論:能否將“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學生演示討論結果。

7、【課件演示】展示爬山虎一腳一腳頑強地往上爬的情景。

8、檢查自學效果,理解最後比喻句。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我們已經瞭解了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怎麼爬的特點。讀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還講了些什麼?共分幾層。

2、該自然段回答了哪兩個問題?(板書:枯萎、牢固)

3、【課件演示】爬山虎定格特寫。

從爬山虎腳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4、齊讀最後一句,並理解其含義。

五、總結問題,昇華激情

1、作者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按照觀察爬山虎“腳”的順序給我們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2、小結:我們瞭解了有關爬山虎在牆上一腳一腳頑強往上爬的情景,此時此刻,孩子們想對爬山虎說些什麼嗎?

3、鼓勵大家親手種植一棵爬山虎,美化家園,美化生活。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設計

1、背誦三、四自然段。

2、請同學們在家親自種植一棵爬山虎,並作深入細緻的觀察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