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

躺在菲律賓的海邊,仰望着故鄉所沒有的星空,我不禁又想到剛剛讀完的基地七部曲,心中又充滿了對羣星的敬畏和無限的遐想。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

誕生於1947年的基地系列,作爲一部科幻作品,在其科技感方面必然對於當今的讀者來說是有所欠缺的,但作者阿西莫夫給我們所描繪的“未來”卻也不得不說是別具一格的。

不同於很多主流科幻小說,基地系列的背景雖然也在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但其主要的故事線卻不在地球展開——直到第七部,所有的.線索才最終引向這個共同的起源——而是在一個紛繁複雜的,以超級鋼鐵行星“川坨”爲核心的銀河大舞臺上展開。另外一點不同,則是在千千萬萬行星上的生物沒有什麼奇形怪狀的所謂外星生物,而都是我們熟悉的面孔(這一點在後面還會提到)。

作爲一篇被人公認爲非常優異的文學作品,基地系列顯然也沒有隻描繪令人炫目的新穎設定和元素,而是以科幻爲表,實際上則探討的還是人性的真諦與社會的構成。基地1-2部曲描繪了在銀河系中統一的政權——銀河帝國——崩潰後,保存了文明種子的第一基地利用其先進的科技,在心理史學(預測未來的數學學科)的指引下逐漸繁榮昌盛,突出了在一個政體中“科技”,“宗教”,“經濟”等軟實力的重要性,描繪了一個個傳奇人物。第3部中,似乎絕對正確的未來預測卻出現了偏差,一個在數學統計學上無法計算到的變數,有強大心靈控制能力的敵人,征服了第一基地,最終被第二基地的精神力量征服。

這部在情節上,讓讀者脫離了原有的“雖然形式很艱難,但這都是計劃的一部分”的思維框架,讓書中人物——也包括讀者——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恰好證明了沒有什麼是決對恆定的,同時又在隱隱之中傳遞出了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將科幻作品昇華了一個層次。第四,第五部則主要描述了在銀河帝國末期,心理史學創造出的“謝頓計劃”的來龍去脈,把在理論上不可能實現的預言通過一個科幻的設定予以實現,同時又引出了背後的一切——神祕的機器人,被稱爲人類起源的地球等等。這兩章則承上啓下,又拋下無數個線索,讓讀者去自行思索。最後兩部則描繪了整個宏大的銀河系史詩的起源,同時又探究了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解釋了爲何銀河系有某種單一性——我們都起源於地球。七部曲總體來說環環相扣,每兩三部後又大有昇華,這也有部分源於作者寫作的時間有些斷層,將科幻上升到了探究人類及人類社會本質的高度上,也對未來各種人類社會極端的情況作了可能的猜想,描繪了一幅簡約卻不簡單的銀河系史詩,的確值得一讀。

不過本書在我看來也有一些缺憾,作者可能陷入了某種慣性思維,或者我們所謂的“套路”,每種極端下面必然影藏着另一種極端,熱情招待背後總有冷槍暗箭,單一純樸背後必有複雜動機,雖然可能想傳達出一種物極必反或者人類虛僞表象的意圖,但是卻導致了某些情節可以超前地揣測出結果,讓本書的魅力有所下降。

總而言之,本書十分值得一讀,可以給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