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富平少侯》賞析

富平少侯

李商隱《富平少侯》賞析

李商隱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牀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註釋】

1、七國:漢景帝時吳、楚、趙、膠西、濟南、淄川、膠東七國以誅晁錯爲名起兵謀反,這裏指藩鎮。

2、三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與匈奴鄰接的邊境,常發生戰事,此指唐時吐蕃、回鶻、党項等邊患。

3、不收金彈:《西京雜記》載,漢武帝的 臣韓嫣好彈,以金彈做彈丸,所失者日有十餘。兒童聞嫣出彈,常隨之拾取彈丸,長安有歌謠曰:“苦飢寒,逐金丸。”

4、銀牀:轆轤架,不一定是用銀做成的。

5、彩樹轉燈珠錯落:這句形容燈柱轉動,燈光如明珠交錯。

6、繡檀回枕玉雕鎪:這句說檀木枕頭周圍之玉飾皆雕鏤精細。雕鎪:刻鏤。這兩句寫貴公子豪華奢侈的生活享受。

7、當關:門吏,守門人。

8、莫愁:古代女子名,洛陽人,後嫁爲盧家婦,這裏代指佳人。

賞析

漢代張安世封富平侯,其後人延壽、勃、臨、放相繼嗣爵,猶以張放最受成帝寵愛,“與上臥起,寵愛殊絕”。成帝好酒及燕樂,常以張放陪伴,微行遊樂,自稱“富平侯家人”。此詩借張放、成帝事以諷唐敬宗。

馮浩曰:“首七字最宜重看。”“七國”與“三邊”喻指唐代藩鎮割據與外寇之患,意思是很明顯的,而憂國之念從未到少侯之心頭,猶指唐敬宗不知憂患爲何物,這與他身居尊位的處境頗不相諧。以下六句均是寫少侯童昏無知而又奢侈荒淫的`具體行徑的。他爲玩得盡興,可以將貴重的金彈拋於林外,不去拾取,卻對放在井上未必貴重的轆轤架倒有幾分愛惜,正所謂“贏愛惜者不知愛惜”,“不必眷注者偏勞眷注”(姚培謙箋)。他室中珠燈華耀富麗無匹,玉枕雕鏤精細光潔,“一燈也而必編珠錯落,一枕也而必琢玉雕鏤,則他物稱是可知。”(陸昆曾)而且枕下有新得的佳人美如莫愁,再也不許守門人爲清晨到來的客人通報了。詩借“莫愁”之名結之,迴應首句之“未到憂”,言外有未到憂而必有重憂,莫知愁而必有深愁之意。

本詩通篇形容少年貴公子的驕奢宴安之狀,雖題爲《富平少侯》卻與張放具體行事無關,拋金彈用韓嫣事,莫愁更屬後代典實。史載唐敬宗年方十六即位,好奢好獵,宴遊無度而不諳政事,尤愛雕鏤之物。紅日高懸猶擁宮嬪而不起;百官上朝,候立紫宸門外,常有因候立時間過長而暈倒者,與詩中所詠少侯情事多有相合。全詩以冷語諷刺,並未顯言,而諷意彌長,不失爲一篇諷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