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數學教案集錦七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小班數學教案集錦七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複習1、2的點數。

2、能在三個物體中找出1、2的物體。

二、活動準備:

音樂dvd一臺、一隻灰太狼頭飾、兩隻灰太狼圖片、兩隻喜洋洋圖片、數字1、2、1-3的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實物:蘋果3個、橘子3個、實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頭飾:“誰來了?”“幹什麼的?”

(二)、出示圖片一隻灰太狼和一隻喜洋洋,領幼兒數數,有幾隻灰太狼,捉到了幾隻喜洋洋?(引導幼兒用數數用數字1表示)比較每隻灰太狼都捉了幾隻喜洋洋。

(三)、出示圖片二隻灰太狼和兩隻喜洋洋,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幾隻灰太狼,幾隻灰太狼,(引導幼兒用數數用數字2表示),比較每隻灰太狼都捉了幾隻喜洋洋。

(四)、按物點數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餓了,請幼兒拿水果給它吃,每隻灰太狼只吃一個水果,來了幾隻灰太狼,就拿幾個水果給它吃。

教師分別出示、一隻灰太狼、二隻灰太狼,請幼兒拿出相應的一個水果、兩個水果、三個水果,並檢查對錯。

實物:三個蘋果、三個橘子(讓幼兒點數,教師說出數字幾,幼兒拿出相應數量的水果)

(五)、遊戲“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學本領:老師當灰太狼,幼兒當灰太狼寶寶,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兒拍一下,灰太狼拍兩下、三下,灰太狼寶寶也拍相應的下數。

(2)實物:玩具

教師給每一小組發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兒聽教師說的數字,從小筐中拿出相應的玩具。(教師巡迴指導)

四、活動結束

讓幼兒在我的數學《水果數一數》作業中在三個物體中圈出1、2的物體來。

教學反思

數和形是幼兒身邊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根據幼兒

學習數學的特點,(在玩玩樂樂,拼拼擺擺中習得)以形象生動,深受幼兒喜歡的“灰太狼捉喜洋洋”爲遊戲情節,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運用比較多的`物體及手口一致點數1、2以內的事物。孩子們都能在複習的過程中掌握1、2以內的點數,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覆練習、反覆操作,才能習得。但在實際教學中沒考慮細節問題,是本次教學顯得很失敗,通過今天的這節課,我最大的收穫是:要掌握時間是細節中的關鍵,在不同混淆的物體中找出相應的物體,讓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通過給物品找朋友配對,感知匹配的概念。複習分類,聯繫日常生活培養分析判斷能力。 引導幼兒學習將相關的物體一一匹配,初步獲得對應的經驗。

如何將相關的物品圖片對應擺放。

1、“小明家”背景圖兩幅。(室內、室外)

2、 室內放置物品圖:牀、桌、臉盆、碗。

室外放置物品圖:被、椅子、毛巾、筷子。

紅線一條、小旗一面。 教具:動物頭掛件(小貓、小兔、小狗)(一半幼兒數) 動物的食物:(魚、蘿蔔、骨頭)(一半幼兒數)

學具: 第一組:將相關物品一一匹配。

每人排列方格板一塊、籃子一個、操作插卡圖片:

牙膏 臉盆 花瓶 桌子 錘

牙刷 毛巾 花 椅子 釘

第二組:找朋友。

每人排列方格圖一張、籃子一個、操作卡片六對:

牀 臉盆 桌子 碗 花 錘

被 毛巾 椅子 筷子 花瓶 釘

第三組:找對子。

每人一個分類盒,內有四格,每人四對操作卡片:

牀 碗 桌子 臉盆

被 筷子 椅子 毛巾

(白) (綠) (紅) (黃)

集體活動: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幾種用品。 給物品排隊。 再認識另幾種物品。 學習一一對應排列相關物品的`方法。(我們替紅線上已經排好隊的物品找朋友,找朋友的時候要有順序,從紅旗這邊開始,一個跟一個地找,找到朋友就“站”在紅線下面,並講述:××和××做朋友。 小結: 集體複述:××和××做朋友。

小組活動: 第一組:一一對應擺放物品。

第二組:找朋友。

第三組:找對子。

活動評價: 遊戲活動:喂小動物吃食物。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能把大小(顏色)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並能表達分類標準。

二、重點與難點 能大膽表達分類標準。即分類後能說出是按顏色或大小分類的。

三、材料及環境 創設積木、雪花片、木珠,幾何圖形等。

四、設計思路 分類活動屬於數前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爲幼兒以後理解數概念作心理準備。如幼兒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需要對某數所表示的物體的數目進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礎是能夠排除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徵的干擾。這種能力是在分類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進行分類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操作擺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讓幼兒表達分類標準是小班幼兒開展分類活動的`重點難點。這是一因爲幼兒的概括能力比較差,同時語文表達能力也比較弱。因此,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語給幼兒適當的提示,還可以採用放標記的方法讓幼兒先把想法表示出來,然後再學習用語言說明分類標準。

五、活動流程 1、操作經驗——討論歸納——複習鞏固操作體驗在活動區中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積累有關物體的顏色,大小等特徵的感性經驗。

(1)分雪花片。材料:大小、顏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種顏色的雪花片4——5片。指導語:請你把顏色相同的雪花片放在一起。

(2)分積木材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圓柱體積木各不相同4-5塊,每種形體的積木放在一起。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積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材料:四種形狀不同的木珠,每種4-5個,顏色不同。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請你把顏色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

(4)分玩具材料:積木、木珠、雪花片。指導語:請你把顏色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

2、討論歸納經過分組討論幫助幼兒提出和轉換分類標準。

(1)給每個幼兒一些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每種都有大和小兩種。指導語:請你們把這些圖形放在兩個盒子裏,每個盒子裏要放入一樣的圖形。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結果。並證明爲什麼把這些圖形放在一起。或者可以請其他幼兒猜猜他是按什麼標準分類的。

(2)給幼兒再次分類指導語:剛纔你們是按圖形的顏色(大小)分的,現在你們再用別的方法分一次。

(3)給幼兒兩盒雪花片,每盒裏都有大小,顏色不同的雪花片,四個空盒子。請幼兒給兩盒雪花片分別進行分類,兩次要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分完後用標記(大)、(小)表示。然後再讓幼兒證明分類標準。說明標記應在課前先讓幼兒認識。

3、複習鞏固在活動中投資其他材料,並增加每種材料的數量,繼續讓幼兒操作,學習分類。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但用圖形拼圖這一創造性的活動,我們還從未嘗試過,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在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這種圖形認識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自由選擇這些圖形來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培養孩子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2、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能根據圖形名稱取出圖形並能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3、能自由選擇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

2、難點——能自由選擇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並說出自己拼的是什麼。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共10個。

2、小兔頭套一個,簡單的圖形拼貼畫三張。

3、各種圖形(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導入活動。

教師戴上小兔頭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們,你們看,我是誰?(小白兔。)

對,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你們想不想去看呀?

二、鋪路:

指導語:哎呀,小白兔忘記了,去森林博物館的路還沒鋪好呢,你們願意幫我先把路給鋪好嗎?(願意)小朋友們都願意幫助我,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那我們先去看看吧!哦,原來這條路是由各種圖形拼成的。那小朋友們能告訴我,這裏都有些什麼圖形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介紹鋪路規則:對了,我在這邊也準備好了鋪路的材料,它們是跟路上一樣大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寶寶。呆會我會請每個小朋友幫我在路上鋪上一塊圖形寶寶。假如,我請你拿一塊三角形來鋪路,那麼你應該怎麼辦?(選出一個三角形放置在相應的圖形裏)——教師邊說邊示範。

2、幫小白兔鋪路:依次請每位小朋友根據圖形名稱選擇圖形,並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T:耶,好了,我們的路終於鋪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們了,小白兔請小朋友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三、看畫展。

1、說出都有什麼畫。

T: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欣賞我的畫展了。你們看,我都畫了些什麼畫呀?(一張一張出示)

2、依次問:這畫的是什麼?它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引導幼兒完整回答“這是由**和**拼成的。”

四、幼兒操作:拼畫。

1、指導語:小朋友們真能幹!可是小白兔現在又碰到了難題了。剛纔來看我的畫展的遊客都說我的畫太少了,我還有這麼多的畫板還是空的呢。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再拼一些圖畫展示在這個畫板上呢?

2、圖形拼畫:幼兒自由創作拼圖。

(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請先拼完的幼兒告訴客人老師“你拼的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五、活動結束,交代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可真能幹,幫助小白兔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鋪好了路,還用它們拼出了那麼多漂亮的圖畫。這些圖形寶寶真有用,小白兔現在還想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圖形,現在我們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還可以找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寶寶呢。走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在鞏固幼兒對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認識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圖形的特點,進行組合,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一開始,我展示事先拼好的作品請幼兒欣賞,並請幼兒說一說每個作品由哪些圖形組合成的,還當場示範了小魚,房子等圖形的拼法。接着我請幼兒自己發揮想象,動手操作。但由於幾何圖形本身對孩子來說就屬於抽象的東西,而且小班孩子的思維又是具體的形象思維,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模仿老師的作品,只有少數孩子拼出了和老師不一樣的東西。

從本次活動可以看出,孩子本身就存在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先請幼兒用同一形狀進行拼擺組合,再過渡到兩個圖形,最後增加難度提升到用三個圖形。這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用幾種圖形進行操作。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比較長短,能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2、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教師材料:PPT、視頻展示臺;

幼兒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條長短不同的小船、五隊數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動過程】

一、小船排隊——學習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1、PPT導入,發現小船的不同。

(1)池塘裏開來了什麼?一共有幾條船?(點數:一共有4條船。)

(2)這些船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①顏色不一樣。有紅色船、黃色船、藍色船、黑色船。

②長短不一樣。黑色船最長,黃色船最短。

小結:池塘裏的四條船顏色不一樣、長短也不一樣。

2、爲小船排隊,根據長短探索排隊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請你按照船的`長短沿着紅旗一邊直直的河岸從上到下整齊的排排隊,一條波浪上排一條船。

(2)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你是怎麼給小船排隊的?

小結:小船排隊的方法有兩種,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這樣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排,也可以是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這樣按從長到短的順序排。

(4)幼兒再次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的順序糾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係。

1、青蛙來了,初步感知青蛙數量與隊伍長短。

(PPT結合青蛙叫聲)聽!誰來了?小青蛙排着隊來了,看!排成了幾排?(4排)每排數量一樣多嗎?隊伍長短一樣嗎?

2、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係

(1)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條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請你根據青蛙的數量和隊伍的長短幫小青蛙坐上合適的船吧!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爲什麼要讓青蛙這樣乘船?

小結:青蛙越少,隊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隊伍越長,乘的船也越長。

三、乘船遊戲——鞏固長短排序,並感知乘坐數量與船長短的關係。

1、小青蛙們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條自制船)這裏有幾條船,你們覺得哪條船乘的人最多?那條船乘的人最少?爲什麼?

2、請幼兒根據船艙數量乘船,注意一個船艙乘一個。

3、我們出發去旅遊咯!根據指令(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開船離開。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能用簡明的語言講述圖意。

2、 學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算式所表達的意思。

活動準備:

1、 兩組實物圖,貼絨數字及符號若干。

2、 草地背景圖、森林背景圖若干張,數量分別爲1~5的正反兩面相同的蝴蝶、小兔卡若干,記錄紙若干張、鉛筆。

3、 幼兒操作材料及鉛筆。

活動過程:

1、 出示圖一,學習看三幅圖描述加法應用題。

(1) 引導幼兒觀察三幅圖後分別用三句話來描述圖意,請個別幼兒連貫地講述每幅圖的圖意。(草地上有4只雞,又來了2只雞,草地上一共有6只雞)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第三幅圖,進一步理解“一共”的含義。

(2) 學習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算式,教師鼓勵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表示的意思。

2、 出示圖二,學習看三幅圖描述減法應用題。

(1)引導幼兒觀察三幅圖後理解圖意,請個別幼兒連貫地計述每園幅圖的圖意。(樹上有6只鳥,飛走了1只鳥,樹上還剩5只鳥)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第二幅圖中鳥的.朝向和動態,正確描述第二句話。

(2)學習根據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算式,教師鼓勵幼兒說出算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活動

(1)擺卡片列算式。

(2)請幼兒翻開操作材料,教師按提示要求指導幼兒完成此頁“算算套圈的得分”的練習,啓發幼兒根據不同顏色套圈的分值,寫算式計算哪個小動物的套圈得分最高。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目標

1.感知餅乾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乾,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準備

1.事先告訴幼兒要製作餅乾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乾來園。

2.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

過程

1.觀察餅乾。

你們的餅乾真多呀,它們一樣嗎?

你的餅乾像什麼?(像太陽、像屋頂、像本小書等)

請幼兒聞一聞餅乾的氣味。

教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乾。餅乾也有它的好朋友,它們臉貼着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最後輕輕地合攏,就成爲“好朋友夾心餅乾”了。

2.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

認識各種醬料,教師示範: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塗在一塊餅乾上,然後與另一塊餅乾合攏。

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餅乾做成了!”

幼兒選擇喜歡的醬料進行製作。

3.分享活動。

將自制的“好朋友夾心餅乾”和好朋友互贈品嚐。

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

建議

1.餅乾的外形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他們在配對、比較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圖形的初步認識。與朋友互贈餅乾體現了社會性要求。

2.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供材料,甜麪醬、花生醬、芝麻醬等較容易準備,有條件的可提供色彩豐富的色拉醬、果醬等,以增加幼兒的製作興趣。醬料不宜太稀,要宜於塗抹。

3.如果幼兒人數較多,建議醬料分多盒盛裝,避免幼兒操作時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