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故鄉課後練習題含答案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九年級語文的一篇課文,學生需要在課後多做一些練習題來鞏固知識點。小編爲大家力薦了九年級語文故鄉課後練習題以及參考答案,給大家作爲參考,歡迎閱讀!

九年級語文故鄉課後練習題含答案

  九年級語文故鄉課後練習題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xiāo suǒ(   )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2)海邊有rú xǔ(    )五色的貝殼。

(3)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bǐ yí(   )的神色,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寫方法。

(1)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    )

(2)我吃了一嚇,趕忙擡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脣,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

(3)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卻沒有作聲。 (    )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

(1)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着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

(2)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    )

(3)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

(4)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裏,出去了。(    )

4.填空。

《故鄉》一文選自《____________》,它的體裁是________,小說應具備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課文最後三段,完成下面的題。

1.這三段文字在內容上主要是寫“我”離開故鄉時的(  )

A.所見所聞      B.心情感受

C.留戀之情 D.離愁別緒

2.“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句中的“路”有哪兩層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一句如果去掉“竟”,句子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這個排比句用到三個含有“辛苦”的詞組,其中“辛苦”含義有所不同,請結合語境,分別作出解釋。

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麼樣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理解這兩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的題。

榜 樣

秦 俑

峯子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家鄉教書。當同學們都去火車站送他時,峯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壯的古詩: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先到縣教育局報到,簽了字後,辦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對金魚眼問:“你是師大畢業的?”峯子什麼話也沒說,背起兩大袋子書和行李,頭也不回地搭車回了家。

父親見峯子回來了,遠遠地迎了上去,說:“工作好了吧?”

峯子沒吱聲,把行李往父親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後才說:“省晚報讓我去做記者,沒去。”

“怎麼?”

“我想回村裏學校教書。”

父親顫着聲問:“是不是在學校裏犯了事?”

“年年都評三好學生呢,怎會犯事?”峯子坐了下來。

“那怎麼回咱這破村?”

“學校不是少了老師麼。”

【A】父親愣了好一陣,嘆了口氣,便去張羅着煮麪條。

峯子早沒了娘。他看着駝了背的父親,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親要是罵他一頓,或者打他一記耳光,他的心裏也許會好受一點。

吃過麪,峯子便去村國小找校長。

【B】說是學校,其實不過一層四間的茅草土坯屋,屋旁豎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頭飄着一面早已發白的旗。學校長年駐校的,也就校長一人。

峯子在學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長,校長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條腿的老花眼鏡,在地裏侍弄自己種的蔬菜。

峯子輕輕地喚了一聲:“校長。”

校長回過頭,眼鏡差點兒就掉到了地上。他見了峯子,臉上的笑便浮了上來,說:“峯子回來了。”

“我是來向您報到的,我也來學校教書,以後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長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汪了淚,顧不上擦掉泥巴,就緊緊地握住峯子的手。

校長破例炒了一盤雞蛋,邀峯子喝一盅。校長一邊喝酒一邊說:“想你考上大學那年,學校裏的娃兒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當榜樣呢。”

峯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總有東家西家的請他到家裏吃飯教課,說是要自家的娃子學學他的樣。

可是,這一年暑假過去,也沒見哪家有人來請他。和鄉里的鄉親見了,還有人不相信地問:“峯子,你真回咱村裏教書?”

峯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開學了,報到的學生竟暴減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長和峯子都不明白:老師多了,學生怎麼反倒少了?

於是峯子拿了一份花名冊挨家挨戶去問,問來問去,都回答說,我家娃兒不念書了,過兩年讓他到外面打工去。

峯子說:“孩子還小,怎就不讓唸了?”

“唸了書沒用。”

“怎沒用?唸了書可以考大學啊。”

對方就不吭聲了,任峯子怎麼勸說也沒用。等峯子一腳跨出大門,【D】後邊就傳來輕輕的嘀咕:“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話刺得峯子的心一陣陣地疼。

一年後,縣教育局捎了信過來,說是讓峯子去領“扶貧助學志願者”獎章,他成了全縣教師的榜樣呢……

(選文略有改動)

1.認真閱讀小說,將峯子的主要活動補充完整。

告別同學→________________→回到家裏→________________→答鄉親疑問→________________→獲得嘉獎

2.得知峯子決定回鄉教書後,【A】處父親“愣了好一陣,嘆了口氣”表現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的複雜心理;【C】處校長“……只是汪了淚,……緊緊地握住峯子的手”則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3.【B】處畫線句子屬於環境描寫,這裏既反映了鄉村____________的特點,又襯托了峯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質。

4.聯繫上下文,試寫出【D】處“嘀咕”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峯子是一位有着“悲壯”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筆墨來表現他的“悲”和“壯”,請各舉一例並作簡要點評。

(1)“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請簡要概括下面三則名言的中心意思。

①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高爾基

②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個有學問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閱讀過大量的書。——列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校開展“關注我們的睡眠”主題活動,請從下面所收集的資料中提取主要信息,回答後面的問題。

材料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的調查顯示,在學習日,中國小生平均睡眠時間爲7小時37分鐘,比國家規定低了1小時24分鐘,比2005年減少1小時22分鐘,中國小生睡眠時間低於國家規定時間的比例達78.1%;即使在週末,也只比平常多了12分鐘。

材料二:參與調查的中國青少年中心研究人員鄧希泉指出,學業負擔過重、不良的學習習慣、擇校導致的上學路遠、過度沉迷影視和網絡是造成中國小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爲此憂心忡忡:“沒有充足的睡眠,就難以保證健康成長。長期睡眠不足,將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影響身心和智力發展,給孩子的未來幸福埋下隱患。”

(1)中國小生睡眠時間的現狀及成因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小生睡眠狀況的前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語文故鄉課後練習題答案解析

【優化提能】

基礎達標

1.(1)蕭索 (2)如許 (3)鄙夷

2.(1)景物描寫 (2)外貌描寫 (3)神態描寫

3.(1)比喻 (2)反問 (3)比喻 (4)借代

4.吶喊 小說 人物 情節 環境

課內精讀

1.B 解析:這三段文字是“我”在船上的心理描寫,表達了“我”對此次回鄉所見所聞的心情和感受。

2.①人、車行走的路;②人生之路、社會發展之路。

3.“竟”字表現了“我”與閏土的'隔膜之深,令人驚愕。如果去掉“竟”字,表現不出“驚愕”的意思,同時也削弱了文章譴責舊社會的意義。

4.“辛苦展轉”中的“辛苦”含有“奔波、勞碌”的意思,“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指身心勞苦,“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指處心積慮,挖空心思。

5.“新的生活”指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6.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鬥,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鬥、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

延伸閱讀

1.回縣報到 面見校長 動員流生

2.驚愕(或:出乎意料) 失望(或:無奈) 激動

3.貧窮落後 立志鄉村教育的高尚

4.示例:上了大學又怎樣啦,還不照樣回家教書種地……

5.“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峯子一回家,總有人請他吃飯教課,而決定回鄉教書的這年暑假卻沒有人請他,鄉親對他態度的前後反差之大,令人心酸。②“到秋天開學了,報到的學生竟暴減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一個“暴”字,形象地寫出了到校學生人數急劇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讓他始料不及,間接寫出了此時的峯子已成爲家長心中的“壞榜樣”,令人痛心。③家長的嘀咕刺得峯子的心一陣陣地疼。這裏寫出了峯子動員流生時,家長們的冷漠無知深深地戳傷了峯子的心。(寫出一點即可)

“壯”示例:①“頭也不回”寫出了峯子放棄到省晚報做記者的機會,回鄉教書的毅然、決然。②面對鄉親對峯子回鄉教書的疑問,他“爽快”地回答“是”。“是!”獨詞成句,擲地有聲,寫出了峯子回鄉執教的堅定與自豪。③“……以後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輕鬆俏皮的話語表現了峯子紮根農村教育的莊重選擇。(寫出一點即可)

課改前沿

1.讀書很重要,我們要常讀書,讀好書。

2.(1)由於學業負擔過重、不良的學習習慣、擇校導致的上學路遠、過度沉迷影視和網絡等因素,中國小生平均睡眠時間低於國家規定近1個半小時,難以保證健康成長。

(2)長期睡眠不足,將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影響身心和智力發展,給孩子的未來幸福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