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讀後感想心得感悟作文800字

司湯達的《紅與黑》講述的是一個法國少年於連·索雷爾的故事——於連的19歲到23歲之間的人生經歷和他的所思所感所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紅與黑》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紅與黑》讀後感!

紅與黑讀後感想心得感悟作文800字
  《 紅與黑》讀後感篇一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之間的交往,人們相互靠近的過程也是人類靠近文明的過程。因爲交往,我們有了豐富的語言,有了發達的大腦,有了超羣的智慧,更有了社會,這個基於個體的聯繫而形成的更大的羣體。在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印象的形成過程。所謂印象就是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是把握了他人的全面特徵後,再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我們往往會根據很有限的信息,甚至僅是隻言片語,就對某個人做出評價。

《紅與黑》被譽爲“靈魂的哲學詩”,作爲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紅與黑》對於19世紀上半期法國風起雲涌的各方鬥爭和矛盾都展現得頗爲深遠,貴族、大小資產階級、教會人士一個個的粉墨登場,人民的痛苦,平民的反抗,埋藏在無奈下的愛情,滲透了利害關係的親情,潛伏在表象下的實力的交戰刻畫了當時整個社會的風貌。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

《紅與黑》所塑造社會,是如此廣闊的,如此深刻的,如此真實的。在此我將基於這部人類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來探討心理學中人際印象的形成心理。《紅與黑》是文學,是政治學,也是社會學與心理學。我們可以把它比作是西方的“紅學”,其中交往的學問是廣博的,複雜的,而深刻的。在這裏我僅以人際心理學的印象形成作爲突破口,希望能解釋一些現象,能夠從另一門學科的角度去理解這一部作品。當然,對於人物的喜好因人而異,我在這裏採取的只是一種大衆的心理分析方法。我想這只是一種嘗試,其中可能會有一些牽強附會的地方。但不管怎樣,《紅與黑》無可置疑的是文學史上一部無可匹敵的.作品。

  《 紅與黑》讀後感篇二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有一種莫名的衝動,“紅與黑”?搭配後是什麼顏色?漸漸地,我開始幻想……等到合上書的那一剎那,我似乎隱隱約約的明白了。紅,是指一個人飛黃騰達的時候,而黑,則代表着死亡……

書中的主人公於連是一個孱弱靦腆,社會地位低下的青年人,他靠着自己的博學、聰明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利用宗教,依靠女人,也爲了實現自己巨大的野心,不惜擠進了上流社會。在這期間,他認識了有孩子、有丈夫的德·瑞納夫人,兩人很快相戀,不久之後便墜入愛河。很快,德·瑞納夫人就成爲了他的情-婦。後來,不幸被德·瑞納先生髮現,一氣之下,把於連打發到了神學院。在那裏,於連剛開始很受人瞧不起,但隨着天生的聰明和機靈,出類拔萃,不僅得到了彼拉爾神甫和夏司·倍爾納神甫兩位神甫的喜歡而且得到了神學院裏人的尊重。但他並不滿足於此。

很快,他便被推薦當上了巴黎一個侯爵家的《聖經》課家庭教師。在那裏,他又認識了瑪蒂爾德——一個聰明但且高傲的女孩,兩人又很快墜入愛河。在這兩個女人身上,於連在期間總用不乏種種不光彩的手段。當於連自認爲自己已經踏上了飛黃騰達的坦途和得到了兩位女人超越階級的愛情時,但卻最終失敗,被社會無情地推上了斷頭臺。

合上書的時候,心情總覺得怪怪的,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腦海裏一直有一個疑問?爲什麼,於連正在事業的最頂峯的時候,卻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後來,我明白了,因爲他不僅僅靠的是知識,更多的是靠外界不光彩的手段,而這樣的人,往往是社會選擇的第一淘汰對象。

在此看來,《紅與黑》這本書中故事的結局也無疑是悽美的。於連死之前,曾要求德·瑞納夫人發誓活下去,好照料瑪蒂爾德的孩子,這說明於連也是一個有心人。於連死後,德·瑞納夫人也忠於她的諾言,但是,在於連死後的第三天,她也抱吻着她的孩子離開了人世,這也說明德·瑞納夫人是如此的愛於連。

現在想想,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愛情悲劇呢?它,再次從反面告訴了人們——這個社會,是一個花花綠綠、充滿愛情與陷阱的社會。

  《 紅與黑》讀後感篇三

掩卷沉思,我覺得斯湯達通過《紅與黑》這本書不但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病態愛情的悲劇,也爲我們展示了在紅道勢力和黑道勢力統治下的法國社會的黑暗和醜惡。

於連!綜觀他極其短暫,卻滿是波折動盪的年輕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複雜。對此,人們可以作出很多評判——是個小私有者盲目追求個人利益的悲劇;一個野心家的毀滅;一個反封建鬥士的犧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爲,說於連是個個人主義野心家固然不錯,但不如說他是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爲確切些。自然這種歧途不是簡單地採取了某種有背社會道德的手段,而是來自他心靈更深處的矛盾本質。

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於連處在青年的衝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爲,虛度青春的反抗。年輕有爲的青年於連表面上看是被毀於病態的愛情,實際上是被毀於當時病態的法國社會。

斯丹達爾說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於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決於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入獄之前的於連是在社會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智者就是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三十歲當上司令官”,或者當上年薪十萬的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婦人的青睞,以誘惑和征服貴族女人爲“責任”;他要擠進上流社會,要按照給他十字勳章的政府的意旨行事並且準備幹出滿足而沾沾自喜,甚至真的以爲自己本是個大貴人的私生子;凡此種種,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認,社會的承認,也即所謂“抱負"和“野心”之類。

於連並非不能成功,他其實已經成功了,即使他犯罪入獄之後,他仍有可能逃跑,他的上訴仍有可能被接受,他若拋棄尊嚴表示屈服仍有可能做德·拉莫爾侯爵的女婿……這就是說,福利萊神甫言之有理,於連在法庭上辯護的確是一種"自殺"的行爲。然而,看看於連在獄中的表現,讀者不能不認爲,於連的"成功"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反而是他的失敗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