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讀後感

1.子情深——《荊軻刺秦王》讀後感

荊軻刺秦讀後感

讀完此文,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荊軻臨死前的大聲疾呼:"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掩卷沉思,彷彿易水之別還歷歷在目,然而眼前的事實卻是荊軻身首異處.

我想每個讀過此文的人,都會由衷地爲荊軻的英勇行爲發出一聲慨嘆;同時,也爲他的悲慘結局而嘆息.難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嗎 非也.以當時秦國的實力,即使行刺成功,也不可能挽救燕國的亡國命運.那麼,爲什麼荊軻深知不能爲而爲之呢 我想這便是一顆熾烈的愛國心所驅使的吧!的確,他無法左右歷史車輪的前進.然而作爲燕國人,他有義務更有責任去爲自己的國家奉獻一切.甚至生命.這纔是我爲荊軻喝彩的主因.

但,反觀近現代中國,爲了個人的苟活寧可賣國求榮的漢奸卻比比皆是.難道人們的愛國情懷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留在過去了嗎

同樣的,在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國人成爲了"哈韓,哈日,哈美"一族,整天沉湎於向西方模仿,卻不想着祖國的未來發展.這不是民族的悲哀嗎

2.近代傑出詩人臧克家曾寫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歷朝歷代都有許多的愛國志士,對於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北宋蘇洵非議荊軻:“始速禍焉”;朱熹認爲:“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對荊軻給予肯定的人也很多,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評者大都認爲,荊軻雖不懂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我們大家讚頌與學習的。

在我的眼裏,荊軻是一個愛國志士、勇士與智士。

西諺曰:“叛祖國猶舟人自穴其舟也,可不戒哉。”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一句足以將他的愛國豪情展現出來。在這國難當頭,他的反應不是退縮與投降,而是拋頭顱,灑熱血,願以一死以換國之存。1911年編纂的國小課文,向孩子們這樣講述“愛國”:“國以民立,民以國存。無民則國何由成?無國則-民何所庇?故國民必愛國。舟行大海中,卒遇風濤,則舉舟之人不問種族,不問職業,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何者?舟爲衆人所託命,生死共之也。國者,載民之舟也,國之利害,即民之休慼。”荊軻的'確做到了這樣,以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現了他的愛國壯舉。評價他爲愛國志士是毫不吝惜的。

孟子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荊軻也是這樣的。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勇士。這不僅表現在他毫不畏懼地進入號稱虎狼之國的強秦,更表現在他與秦王的鬥爭上。從他“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常言道:“士可殺不可辱”。其怒叱太子,表現出了他剛烈的性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一句,頗有些壯舉,但也透着淡淡的感傷。正所謂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易水訣別,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概。所以,他是一名勇士。

有些人認爲,荊軻之所以刺不成秦王,是因爲他有勇無謀,其實不然。荊軻刺不成秦王,因素是多方面的。爲了此次秦國之行有信,使秦可親,他向太子丹提出“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的要求,這是他智的表現之一;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並說服樊將軍自獻其首,此爲其智的表現之二;既至秦,厚遺秦王寵臣蒙嘉,此爲其智的表現之三;秦武陽色變振恐,荊軻顧笑秦武陽,一句“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更是表現出他的智慧``````總之荊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俠義之士。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爲,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國志士,勇士與智士!我只想給予荊軻八個字——

“生亦輝煌;死亦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