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試得高分的技巧

別人家的答案爲什麼那麼多分呢?很重要的原因是,別人比你更會“說話”。

歷史考試得高分的技巧

請仔細想想,“沒差多少”究竟是差了多少?“沒差多少”是指你與標準答案想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畢竟還是差了一些。聽說過“詞不達意”吧,許多同學的歷史答案,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特點。答題語言缺乏概括力,缺乏準確度,同樣的意思,同桌的她一句話正中靶心,同桌的你一大篇還在外圍。

一些同學沒有意識到,史地政同樣有自己的答題語言,而非單純用大白話答題。數學的答題語言是數字、數學符號及其背後的邏輯,史地政的答題語言則是相應的學科術語、既有論斷、學科所服從的價值觀及其背後的邏輯。

以歷史學科爲例,其答題語言即歷史學術語、定性的史學論斷、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及其體現的史學邏輯。

比如,談到自秦始皇起諸多帝王的政治舉措的影響,往往少不了加強君權。答題時,你可以說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也可以說加強君主專制,也可以說加強君權或者皇權,但是如果你答的是加強王權,就有問題了。因爲中國自秦始皇起實行的是皇帝制度,而王權對應的是國王制度。

再如,中國近代史中談到北伐的影響,標準的表述是“動搖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根基”。“動搖”一詞,換成“衝擊”還尚可,但如果換成“瓦解”“推翻”,就欠妥帖了。而如果你用30字以上的篇幅來表達這個意思,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字數和分數成反比。爲什麼北伐的影響一定要這樣表述?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軍閥割據的性質和各派系軍閥背後的外國勢力來說明,也可以從中國當時地域性的農業經濟和帝國主義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分而治之的政策這兩個方面來證明,但最簡單粗暴也最讓人無力反駁的理由是:這一表述是高中歷史教科書給出的定性判斷。換言之,擬定課程標準和考綱的人希望高中生這樣認識北伐的意義,也會在考試會考查大家是否這樣認識北伐的意義。

高中歷史教材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爲價值依託來編寫的,這套唯物史觀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歷史發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等諸多關係的認識,有一套既定的邏輯。

答題時,這套邏輯既是我們形成判斷的依據,也可以是我們組織答案的線索。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核心是: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必然決定其他社會關係的一般性質,即一切以生產力爲上。所以,談到某些歷史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就要從生產力的角度去說明。比如18世紀的英國出現了一種“大衆消費主義”,即當時英國的大衆消費者不僅有消費的慾望還具有消費的能力,當時的消費導向,也使得本來只購買生活必需品的人去購買體面的商品,本來只購買體面商品的人去購買奢侈品。如果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我們可以從英國海外殖民擴張使得利潤大量涌入、當時社會輿論花式誘導消費、人們普遍有着從衆的消費心理等方面去分析,但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之下,不能漏掉的根本原因是18世紀英國發生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導致生產率大幅提高由此帶來國民收入的增加。

再有,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人民羣衆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同時,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所以,人民羣衆和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無論分析一位還是一羣英傑的功業,都需要兼顧歷史大背景,不可只強調個人能力;分析某一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需要同時考慮到歷史發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所以,你和別人家孩子的分數差距不在於人品,而在於誰更會“說話”。答題語言說得好,分數自然拿得高。

這些學科術語、定性判斷、史觀史論從哪裏來?基本來自教材。

許多同學在備考時淹沒在海量的複習資料中,卻忽視了教材。高中歷史教材裏散落着大量金句,這些金句言簡意賅,其對歷史事件的定性、原因分析和結果歸納,表述規範,概括力強,是放之考試而皆準的黃金答案。這提示我們,在歷史乃至文綜備考中,切不可忽視教材,教材值得大家反覆閱讀。閱讀教材時要留意這些金句,並將之用在答題中。教材金句在綜合考查史觀、史論、史實運用和史學表述的歷史解讀題裏,尤爲好用。從材料中提煉的觀點,要符合教材呈現的唯物史觀;論述角度可以借用教材分析歷史事件的常用角度:政經思、技術制度思想、內外因、主客觀;每個角度的論點以及最後的總結,可以調用教材中凝鍊鮮明的金句,全篇表述儘量多用教材提供的術語。

大學聯考以及備戰大學聯考的一系列考試都是標準化考試,標準化意味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所以看似“差不多”的答案體現在分數上往往會差很多。史地政備考的重要任務,就是熟悉教材金句和背後的邏輯,並且在練習中逐漸將之轉化爲自己的答題語言。

爲大家總結了一些歷史教材金句,同學們在複習中也需留意總結和積累金句。金句護體,無懈可擊!

1. 中央集權制度作爲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國體與政體、官僚政治與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傳統,無不與此有着密切的關係。

2. 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襲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另一方面以皇權至上顯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3. 從漢至元,通過分割、限制地方權力,中央集權不斷強化。通過削弱相權,君主專制得到加強。明朝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閣,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清朝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皇權,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峯,我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也得到鞏固和發展。

4.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5. 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有利於打破壟斷特權、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6. 自然地理環境對希臘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城邦是孕育古希臘民主的搖籃。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爲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民主氛圍爲精神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雅典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是“成年男性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過於氾濫的直接民主成爲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狹隘的城邦體制,最終無法容納政治和經濟的迅速發展。

7. 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構成城邦的基本特點。

8. 羅馬法穩固了羅馬國家的統治基礎,並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影響。

9. 11-12世紀,歐洲各地城市普遍重新興起,工商業迅速發展,市民階層形成。

10. 13世紀封建等級代表製出現,成爲西方近代議會制度的起源。

11.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而不治。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度,有利於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避免獨裁統治;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權益之爭在議會中得以和平解決,有利於避免暴力衝突;保證了工業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12.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封建時代的君權神授遭到否定,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議會可以行使立法權,制約政府的`行政權,司法權也相對獨立。這是歷史的進步。

13. 《天朝田畝制度》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鬥爭的思想結晶,反映了農民想要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脫離實際。

14. 馬關條約允許外國在華投資設廠,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5. 清末錯綜複雜的矛盾交會,使武漢三鎮成爲辛亥革命的突破口。

16.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中國近代百年來屈辱的歷史,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鬥爭的士氣,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爲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爲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核心。

18. 新時期我國依法治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形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民主政治迅速恢復,並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19. 二戰後,世界在全面冷戰和局部熱戰間交替,但美蘇兩國未發生大規模的直接武裝衝突,從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

20. 不結盟運動在一定程度上衝擊着兩極格局,標誌着廣大發展中國家所構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

21. 冷戰結束後,一超多強的局面出現,世界政治格局出現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22.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官營手工業的發達和民間手工業的發展構成了古代中國手工業的特徵。兩宋時期,商人打破市坊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時間限制,商業空前繁榮,對外貿易也得到發展。

23. 重農抑商政策,對於保護農業生產的發展、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鞏固封建制度、維護國家統一,都起了積極作用。但封建社會後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24. 新航路的開闢也導致歐洲社會出現重大變革,帶來商業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商業革命:商品經營方式變化,貿易中心由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25. 19世紀中後期,一個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爲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這些國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時,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開始改變世界的面貌。

26. 甲午戰爭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表現爲商辦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由沿海向內地擴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爲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27. 創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是我國邁出對外開放的第一步。

28. 以經濟特區爲突破口,開放沿海地區,再到內地。由點到面,由沿海到內地,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29. 鴉片戰爭後,外來文化的衝擊和社會政局的更替,使中國的社會風俗和衣食住行等發生了巨大變化。

30.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長節假日休息時間,休閒娛樂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1.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交通、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全國的交通、通訊網絡。交通、通訊事業的發展有賴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又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並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32. 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範圍廣、時間長、破壞性大。危機導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大幅下降,失業人數劇增,加深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加劇了世界緊張局勢。

33. 二戰後,由於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公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發達國家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的繁榮,提高了經濟競爭力,拓展了經濟活動領域,增加了就業,擴大了市場,改善了資源配置。

34. 二戰後,世界被大致劃分爲東西兩大陣營,經濟上分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兩極格局的長期存在,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向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35. 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放棄自由貿易政策,紛紛實行貿易保護主義。1929-1933年經濟危機促使各國政府加強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造成國際貿易進一步萎縮。深刻的教訓促使各國認識到國際貿易協調與合作的必要性。

36.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之間存在文化和歷史的差異,對其發展有一定影響。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爲官方論壇。

37.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在當時政治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萌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明末清九年級大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一定影響。他們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38. 啓蒙運動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衝擊着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在其影響下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啓蒙運動的影響超出歐洲範圍,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39. 18世紀末到19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是劇烈的革命、頻繁的戰爭、腐敗的政治,使“理性王國”一時幻滅,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創作風格上刻畫塑造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關注和表現人的內心情感世界。

40. 影視藝術既反映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又直接敏銳地迴應、影響文明的發展和社會風尚的變化,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和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