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通用11篇)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通用11篇)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1

一、指導思想:

《觀潮》(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七冊第十三課)是一篇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本課的設計旨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觀看錄像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四、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五、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麼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麼不同)。

(二)彙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瞭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爲什麼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彙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遊客,他們爭先恐後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裏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後的感受。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纔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

(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

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a、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麼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a、怎麼會形成“白色城牆”呢?

因爲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牆。)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麼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麼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佔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涌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麼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範,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麼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啓發學生說出由遠而近)

(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着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爲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着無限讚歎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餘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瞭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麼“潮來前”、“潮過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餘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觀潮遠潮來前雄偉壯觀、(錢塘江潮)潮來時近潮過後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2

一、教學內容

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欣賞教學—《同伴進行曲》

二、教材分析

樂曲爲復三段體結構,是一首用管樂器(包括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及打擊樂器)演奏的進行曲。作者泰克早年曾在軍隊中供職,在此期間創作本曲,但樂隊隊長並不欣賞,還加以嘲諷。後來廉價賣給出版商,演出後卻受到人們極大的歡迎,作者一舉成名。樂曲的曲名系以後所加,用以表示對就是軍樂隊中同伴們給予他的關心和幫助的感激。

三、教學目標

1、瞭解進行曲體裁音樂的強弱、速度、風格特點等知識。

2、聆聽《同伴進行曲》,能聽辨樂曲的不同樂段,感受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能邊聽音樂邊進行列隊表演和打擊樂伴奏。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實踐,激發音樂欣賞的興趣,體會同伴之間的珍貴友誼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1、感受進行曲的風格特點,聽辨樂曲的異同樂段

2、聽音樂進行隊列表演和打擊樂伴奏

五、教學準備

紙杯、鋼琴、多媒體、哨子、打擊樂

六、教學過程

一、杯子節奏遊戲

1、師:我們先來做一個杯子的節奏遊戲。請同學們仔細看桌上的六個杯子,胡老師要用擊掌的方式,打出一條節奏。你們可以嗎?

2、師:看!我的杯子發生了變化。(第一拍爲強拍)

再來打一打,但是這次我要加大難度了,請同學們一邊拍一邊要觀察杯子的變化,我的杯子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節奏也要發生變化。(強弱強弱強弱)

3、師:現在的這條節奏若果用強弱來表示的話就是:強弱強弱強弱

4、師:我們就用這樣的節奏來爲下面的樂曲打一打拍子(播放《運動員進行曲》)

5、師:咦,這段旋律熟悉嗎?在什麼場合聽見過?

6、師: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運動員進行曲》,它的強弱規律就是強弱強弱設計意圖:通過杯子節奏遊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感受進行曲二拍子強弱的特點

二、瞭解進行曲

1、師:如果用一幅圖來表現一下剛纔那首曲子所表現的畫面,你覺得哪一幅比較合適?

2、師:對,進行曲就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曲子,通常會出現在閱兵式、運動會、開幕式等比較隆重的場合。

3、師:我要請同學們來給進行曲把一把脈,數一數進行曲每分鐘的心跳。拿出你小手,輕輕地拍一拍你的大腿

4、師:進行曲每分鐘的心跳是120——130下,速度怎麼樣,很快,但是卻跳得很有節奏。所以進行曲可不是什麼地方都能播放的,它有很多的講究。我們來回顧一下進行曲的知識

設計意圖:在實踐中學習進行曲知識,熟悉A段旋律,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也有利於知識地更好吸收

三、揭題

1、師:今天,胡老師要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世界上非常著名的進行曲——《同伴進行曲》。首先,請用熱烈的掌聲請出作者

2、(教師化妝成作者,用第一人稱講述作品創作背景)

設計意圖:教師用第一人稱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作者及作品,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會作者與小夥伴的友情。

四、聆聽樂曲

(一)聆聽A段

1、師:今天,泰克先生要帶同學們去軍隊裏看一看,學一學本領。聽!他的小夥伴們來了!播放A樂段

2、師:我這兒有兩種圖形,哪一種圖形更能表現剛纔所聽到的音樂。(一種波浪線,一種小圓點)

3、師:小圓點,因爲剛纔聽到的音樂有什麼特點?剛健有力,彷彿好像是泰克先生和小夥伴們在隊列練習

4、師:我們趕緊看看他們在隊列練習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師隨音樂做踏步、敬禮、轉頭的動作,學生仔細觀察。

5、師:請你學一學他們的動作。

6、學生跟隨老師律動,當音樂發生變化是,仔細觀察老師的手勢進行隊列變化表演

(二)聆聽B段

1、師:哦,小夥伴們有點累了,坐下休息一下,聽泰克唱支歌吧!教師用B段旋律創編歌詞,演唱,學生聆聽

2、師:泰克在唱什麼?(彷彿在和老朋友回憶以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適合用什麼線條?(波浪線,旋律優美,比較抒情,不像之前那麼鏗鏘有力)

3、師:我們也加入吧。用“唻”模唱,注意口型

4、帶歌詞演唱B段

(三)聆聽C段

1、師:我們來聽聽樂曲的最後一部分,聽辨一下,這一樂段和之前我們聆聽的哪一樂段相同?是完全相同嗎?

2、師:和第一樂段相同,但比第一樂段少一次主題。所以這首曲子的結構是:A+B+A的三段體結構,也叫做復三段體結構

3、師:還記得我們在第一樂段時做的踏步、敬禮、轉頭的動作嗎?我要用另外的東西來替代他們?

4、師:請同學們看一看你手中的樂器,打一打,想一想,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和屏幕上的那個圖形相似?(響板:實心點串鈴:波浪線)

5、師簡單講解樂器的演奏方式:用響板代替踏步,用串鈴代替敬禮,用哨子代替轉頭

6、和着音樂演奏

設計意圖:低年級孩子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聆聽的習慣還在不斷培養中,教師要運動用律動、模唱、打擊樂等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各個感知器官,使其參與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聆聽樂曲中來。

(四)完整聆聽

師:讓我們來一次完整的閱兵儀式吧!

a段:隊列演習B段:靜靜聆聽,休息A段:打擊樂

五、情感昇華

1、師: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把泰克先生的《同伴進行曲》都聆聽完了。最後,泰克先生還有幾句話想跟大家說。

2、泰克:同學們,今天真的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的小夥伴,你們之間配合的默契讓我很感動,也讓我想起了在軍隊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訓練的美好時光。我想送大家一首歌—《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需要真誠去播種,友誼需要熱情去灌溉,友誼需要原則去培養,友誼需要諒解去護理。

希望同學們能珍惜你生命中每一段珍貴的友誼!再見!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3

教學目標:

1走進作品,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衝突和人物形象。

2、瞭解戲劇的基礎理論,學習欣賞戲劇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審美情趣,增強生命意識,提高語文素質。

教學重點:

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衝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改變語文教學的傳統習慣僅僅用階級關係看待人物的觀念,學習用人文的觀點,多角度理解作品,從文本本身出發進行閱讀,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頭腦思考。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大家好。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有一期節目是:曹禺名劇的誤解、曲解與理解。主講人是遼寧師大文學院王衛平教授。那一期節目給與我一名語文老師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經典作品一樣,《雷雨》擁有許多的導演、演員、讀者、觀衆、批評家,人們喜愛《雷雨》,但又誤解曲解着《雷雨》。今天讓我們用生命視覺來理解《雷雨》。

我們的學習任務是: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衝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問:那麼什麼叫戲劇衝突?

戲劇衝突,指劇本中人物與人物之間,人物與環境之間,人物內心的各種動機之間的牴觸、磨擦和撞擊。人物與人物的衝突是構成戲劇衝突最基本的內容。人物與環境的衝突,人物內心的衝突都是人物與人物的衝突在廣度與深度上的展開。人物之間的戲劇衝突,在本質上是性格衝突,是各種不同性格的人,在一個特定的時空環境中遭遇由於相互的差距而產生的牴觸、摩擦和撞擊。

三、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衝突和人物形象。

1、我們研究探討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戲劇衝突。

咱們分組探討。每個人研究你感興趣的一道題(注意在課文中尋找依據)。

(1)探討:周樸園沒有認出魯侍萍,周樸園對埋藏在記憶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麼?爲什麼他要拋棄侍萍?他深情的懷念侍萍,他愛着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個很美好的人,他的愛是一種很原始、很單純的、不理智的愛。這種愛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拋棄侍萍正是由於這份原始的美好的愛情與他所生活的環境是對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協。所以三十年前周樸園與侍萍的衝突在於愛情與環境的衝突。

(2)探討:周樸園認出魯侍萍之後,他對魯侍萍的情感是什麼?爲什麼他不想提舊事?他深愛着記憶中的侍萍,但飽經滄桑的魯侍萍出現在現實中,他所處的環境不能夠再提舊事,不提愛情。他變得很冷靜,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舊事。他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這依舊是愛情與環境的衝突。

(3)探討:魯侍萍爲什麼向周樸園說出真相?魯侍萍對周樸園的情感是什麼?

魯侍萍經歷了三十年的人生滄桑,但她依舊愛着周樸園,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說出了真相。我總是覺得這份美好的愛情也是她堅韌地活着的理由。但是這份愛情卻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她的內心還有對周樸園的恨。

我們來看看曹禺是怎麼談《雷雨》。

《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祕的事物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說是我的“蠻性的遺留”。我如原始的祖先們,對那些不可理解的現象,睜大了驚奇的眼。我不能斷定《雷雨》的推動是由於神鬼,起於命運或源於哪種顯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徵的,對我是一種神祕的吸引,一種抓牢我心靈的魔。《雷雨》所顯示的,並不是因果,並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忍”。(這種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鳳與周萍的遭遇和他們的死亡來解釋,因爲他們自己並無過咎。)如若讀者肯細心體會這番心意,這篇戲雖然有時爲幾段較緊張的場面或一兩個性格吸引了注意,但連綿不斷地、若有若無地閃示這一點隱祕,——這種種宇宙裏鬥爭的“殘忍”和“冷酷”。在這鬥爭的背後或有一個主宰來管轄。這主宰,希臘的戲劇家們稱它爲“命運”,而我始終不能給它以適當的命名,也沒有能力來形容它的真實相。因爲它太大,太複雜。我的情感強要我表現的,只是對字宙這一方面的憧憬。

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類是怎麼樣可憐的動物,帶着躊躇滿志的心情,彷彿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夠自己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種不可知的力量——機遇或者環境的捉弄。

2、開頭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自然環境:鬱熱。暗示着人物的心理、個性、生命狀態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學錢理羣教授這樣說:文章多次出現蟬鳴,蛙噪,雷響,無不在渲染鬱熱的苦夏氛圍,同時暗示着一種情緒,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幾乎每一個人都陷入一種情感的鬱熱中——慾望與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熱(慾望與追求)都被人的殘酷命運壓抑着。

曹禺說:與這樣原始或者野蠻情緒俱來的還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鬱熱的氛圍,夏天是個煩躁多事的季節,苦熱會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熱高高升起,人們會時常身不由己的迴歸原始野蠻的路,不是愛便是恨,不是恨便是愛,一切走向極端,要如雷雨一樣轟轟烈烈,中間不容許有一條折衷的路

3、下面讓我們激情表演朗讀一下文章的兩個片斷:

(1)我問過許多那個時候到過無錫的人——她叫侍萍。

(2)你來幹什麼——天哪,我覺得我像在做夢。

4、屏幕顯示:曹禺自講述寫作《雷雨》的過程:我覺得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個人光怪陸離的境遇中,我看見過聽到過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態,無法無天的魔鬼使我憤怒,滿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無比慘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巔,仔細地望穿這些叫做人的東西是美是醜,究竟有怎麼樣複雜的個性和靈魂。

從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複雜豐富的。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作品要寫得美,就要明確地把人的多樣變化寫出來。同一個人,有時是惡棍,在時是天使,有時聰明,有時是愚蠢。

分組討論:(1)周樸園是怎麼一個人呢?不幸者

(2)魯侍萍是怎麼樣一個人?不幸者

5、學生討論:你對作品中的人物產生了什麼感情?

《雷雨.序》說: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意地祈望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睛不俯視這羣地上的人們。

屏幕:尹紅(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曹禺研究專家)這樣說:《雷雨》中充滿了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無可柰何的悲哀,同時又充滿了一種對熱情與激情的憧憬。當我閱讀《雷雨》的時候,往往被互相對抗互相搏鬥的力量所打動,一種是人的熱情與追求,一種是人與命運不可放棄的對抗。生命的熱情之力與命運的冷酷之網就構成了曹禺悲劇的核心,沉重渾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戲劇的生命質感在那個階級鬥爭的社會語境中慢慢被淹沒、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實的:“我以爲我不應該用欺騙來炫耀自己的見地,我並沒有明顯地意識到我要匡正什麼、諷刺什麼、攻擊什麼。然而在起初,逗起興趣的只是一兩段情節,幾個人物,一種複雜而又原始的情緒。寫作《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需要。”後來當曹禺在朦朧地追認自己的《雷雨》的主題是表現封建專制大家庭的罪惡的時候,他就開始自覺用社會的共同視覺來代替自己的生命視覺,逐漸他的劇作開始與當時的多數作家的創作趨同了,以致於他後來的作品都沒有達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嘆息:明白了,你卻也殘廢了,這也是悲劇,很不是滋味的悲劇。

四:小結:《雷雨》啓發我們重新思考生命,觸動了我們最敏感的感情。讓我們每個人用一名話總結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愛情是一朵美麗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個美麗的傷感的記憶。

五:自己欣作業賞閱讀四幕劇,寫一篇評論文章,分析能夠讓你感撼的一個人物。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你的觀點會更趨於正確。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4

【教學設想】

《觀潮》這篇課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介紹了自古以來被人們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課文中對潮來時場面的描寫生動。形象,具體,語言優美精練,感情真實飽滿,並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觀察角度與寫作方法,因此教學本篇課文,應重視學生對課文中精美語言的積累,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並應用於實踐。

一、理清脈絡,整體感知

爲了幫助學生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在揭示課題後,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然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去。

二、引讀探究,學習新知

本課教學主要採取以讀爲主爲主的學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老師給予幫助指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作者情感,在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在讀中掌握作者觀察與寫作的方法,達到讀爲學服務的目的。

1、創設情境,激情導讀:

⑴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的實地錄像,從多種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將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⑵ 教師引導學生將觀看潮來時情景產生的情感融入朗讀三。四自然段中,讓學生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試着讀一讀,努力把它讀得精彩些,然後讀給大家聽,這樣學生可以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更有興趣。

⑶ 學生自由練習後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分組比賽讀,男女生對讀,齊讀,教師範讀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⑷ 教師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參與到讀書過程中,當學生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句話是課文中的精華所在,不易讀好,學生讀後如果沒有讀出情感,教師就表示也很喜歡這句話,也想來讀讀,徵求同學的意見。這樣老師作爲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融洽了師生感情,體現了師生互動。

2、積累詞語,明確詞義:

本文中,作者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語句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爲了讓學生能將這些好詞佳句進行積累並能恰當運用,設計這樣的練習題,即老師說詞語的意思,學生接是什麼詞語。

⑴ 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

⑵ 風和浪都很平靜──風平浪靜。

⑶ 形容水面遼闊,遠處水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齊頭並進。

⑸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氣勢很大──浩浩蕩蕩。

這個複習詞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詞義的理解,有比賽的形式進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強化訓練,實踐運用:

在學生明確詞義的基礎上,爲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設計填空練習題: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 ),潮水聲猶如( ),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這一設計既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運用,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括號裏的答案不是統一的,可以讓學生髮揮聰明才智,運用不同的詞語進行填空,既體現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老師的指導作用。

4、巧設練習,突破難點:

課文三、四自然段在介紹潮來時的景象時是按照位置的變換和時間的推移順序描寫的,爲了讓學生掌握作者這種抓特點按順序的觀察和寫作方法,設計這樣的一組填空練習題: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學生填空後,引導學生觀察括號裏的詞語,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總結出時間的推移和位置的變換順序,然後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讓學生對照這些詞語說說潮來時的壯觀場面,這爲背誦三。四自然段起到了引導輔助作用,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

5、揭示規律,引導遷移:

當學生讀書的興趣被激發出後,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的技巧與方法,並鼓勵學生運用這種方法根據自己的喜好嘗試讀讀潮來前或潮退去去的內容。這也是一種學習知識,形成技能,運用技能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讀寫結合,延伸新知

在教學的結束環節,爲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先讓學生說說在這節課中有哪些收穫,引導學生總結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並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寫一篇以日出爲題的小練筆,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延伸,並能實踐運用。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5

教材分析:

《麋鹿》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學情分析:

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爲“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的教學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之間的細微差異。

3、學次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之間的細微差異。

教學難點:

學次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並查閱麋鹿的資料,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大豐自然保護區,在那裏,我們認識了一種漂亮的野生動物,它是誰呀?

2、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內容,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

3、讓我們回到課本中去,看看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哪些內容?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哪些內容呢?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2、同學們,麋鹿還有另外一個名稱,人們也稱它爲“四不像”,爲什麼叫“四不像”呢?

過渡:正是因爲它有這樣奇特的外形,所以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把“四不像”當作姜子牙的坐騎,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3、麋鹿獨有的外形特徵,跟它的生活習性有關係嗎?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文中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談談體會。

4、是呀!正是因爲它擁有獨特的生活習性,才富於它奇特罕見的外形,以便它在自然環境中生存,那文中還給我們介紹了麋鹿的哪些生活習性呢?

5、同學們,正是因爲麋鹿擁有這些多奇特的地方,於是在麋鹿的身上,還有着一段傳奇經歷呢,大家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故事嗎?

請自由的讀課文5—7自然段,讀到又感受的句子,可以用筆做做記錄。

過渡:是啊!麋鹿的傳奇經歷讓我們的內心充滿感動,正是因爲國家的強大,繁榮,又使這些小動物從新迴歸故土,過着幸福的生活。

三、討論探究

同學們,當我們再次回顧麋鹿的傳奇經歷時,你會想到什麼呢?

四、角色扮演

如果你是這些可愛的小麋鹿,當你回到祖國的土地上時,你會說些什麼?

五、總結質疑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你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六、作業

請寫一段關於麋鹿的小片段,說明清楚麋鹿的特徵。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勵我們要學好本領,建設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

【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思路,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爲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營長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燈光下學習時所想到的寫下來。

【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爲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學策略】

燈光,我們都非常熟悉,平時並不特別注意它。本文作者去對燈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爲在他的經歷中,圍繞着燈光,發生過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教授本課時我們主要要讓學生認真體會課文中幾次出現的“多好啊!”明確各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是,看到了什麼,可能想到了什麼?從而體會郝副營長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引出“燈光”之題目:

提問: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初步學習了《燈光》這篇課文,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繼續深入學習這篇課文。板書《燈光》。

二、細讀課文,理解“燈光”之內容:

師:上一節課,同學們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畫出了課文的思維導圖,現在我們以小組爲單位傳閱思維導圖,挑選出優秀作品參加班級的展示。

生:小組範圍內傳閱思維導圖,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準備參加班級的展示。

師:請一名學生展講思維導圖。

(生展講,老師記分,其餘學生評價,質疑和補充。)

生1:我想評價一下他畫的思維導圖:思路清晰,線條流暢,我很喜歡他寫的心得體會,把本課的中心都羅列出來了。

師:你的評價很精準,說明你看得仔細,聽得認真。

生2:我要質疑:請問,課文開頭和結尾描寫天安門前的燈光是爲了什麼?

師:你真是一個大膽質疑的孩子,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生3:我覺得是看到天安門前璀璨的燈光,路人才會說“多好啊”,纔會引起作者的回憶。

生4:現在我們能夠在明亮的燈光底下學習了,而且還有這麼璀璨的燈光,郝副營長的願望實現了。

師:這種寫法就是首尾呼應,其實我在平時的習作也經常用到這種方法。

生5:我還有一個問題:文章幾次寫了“多好啊”作用是什麼?誰能幫我解答?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能提出這麼有價值的問題。

生6:“多好啊”出現了3次。第一次: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看到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引起“我”的回憶。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憧憬着自己也能用上電燈。第三次: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師:你真是我們班同學學習的榜樣,回答問題具體全面。

師小結:剛纔老師聽到了你們精彩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看到了你們思維的碰撞,你們太厲害了。

三、品讀體會,感悟“燈光”之內涵:

通過剛纔的學習大家對燈光這篇課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接下來我們繼續研讀。

教師質疑:結合課文體會郝副營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爲什麼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學法指導:

1、學生自己讀課文,把想法寫在學習單上;

2、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討論;

3、班級展示。

(1)用有感情的朗誦展示畫出的句子。

(2)談談自己的體會。

交流過程:

1、①展示的小組學生朗讀:

這會兒,他正倚着交通溝的胸牆坐着,一手夾着自制的菸捲,拿着火柴盒,一手輕輕地划着火柴。他並沒有點菸,卻藉着微弱的亮光看擺在雙膝上的一本破舊的書。

②師:同學們,老師發現你們組的學生一個個都是朗讀高手,讀得如此投入。通過讀你還能瞭解什麼?(我們知道了這是動作描寫,可以看出他熱愛讀書)(板書:熱愛讀書)

③帶着感受集體讀一讀這段話。(重點理解郝副營長對讀書的熱愛)

2、?出示,學生齊讀。

“聽說一按電鈕,那玩意兒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②再來讀讀這句話,感受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孩子的熱愛。(板書:熱愛生活、熱愛孩子)

3、生讀: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生1:這句話是動作描寫,可以看出郝副營長不怕犧牲的精神。(板書:不怕犧牲)

師:你真了不起,不僅說出了描寫方法,而且說出了人物的品質。

師小結:通過剛纔的交流展示我們知道了一位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熱愛孩子,不怕犧牲的郝副營長。正是因爲有像郝副營長這樣的英雄,我們纔有了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四、抒寫內心,提升“燈光”之境界:

教師激趣:爲了勝利,爲了新中國,爲了無數的同胞,爲了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一位又一位英雄前赴後繼英勇就義。

無論過去多少時間,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不要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爲我們開創的,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能在電燈下學習。如今,我們每天晚上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看到這燈光,你會想到什麼呢?請你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吧。

1、學生構思,動筆,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指名展示。

3、學生評價。

五、作業超市,延伸“燈光”之外延:

1、講一講:把本課的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2、演一演:以小組爲單位,在小組長的組織下表演本篇課文;

3、寫一寫:把自己知道的關於燈光的故事寫下來。

(任選一題完成)

六、板書設計:

燈光

熱愛讀書

郝副營長熱愛生活

熱愛孩子

英勇善戰

不怕犧牲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區別“陸續”“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2、知道課文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三個方面介紹麋鹿,嘗試當一名講解員介紹麋鹿的相關知識。

3、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歷。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歷。

【教學難點】

介紹麋鹿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激發閱讀興趣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 .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動物——麋鹿。

3、板題,注意麋鹿的寫法,提示麋是個形聲字。

二、預習檢測,整體把握課文

1、檢測生字

看着課後的生字表,齊讀與之相關的.詞語,一個兩遍。

2、詞語填空

(1)悄無聲息銷聲匿跡顛沛流離漂泊不定

(2)師說意思生找相關的詞語。

3、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圍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來向我們介紹麋鹿的。並點明內容所在的段落。

三、教師引導,學習特點習性

過渡:讓我們走進文本,進一步瞭解麋鹿。

1、請同學們瀏覽2-4自然段,劃出描寫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並大聲彙報出來。

2、能告訴我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外形的?

3、我可以將大家的話概括爲:

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被稱作”四不像”,充滿神祕色彩。它有角、有長尾巴,還有蹄子。隨着季節的不同,身上的毛色也會有所改變。

(1)學生說說這段話與課文所寫有何不同。

(2)口頭修改這段話。

4、出示圖片

5、其實麋鹿的好多外形特點與它的生活習性是聯繫在一塊兒的?你找見描寫它生活習性的句子了嗎?

(它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長尾巴——驅趕蚊蠅;寬大的蹄子——在沼澤中能夠輕快敏捷地行動;毛色的變化——有利於自身的隱蔽;它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四、瞭解經歷,分享閱讀體驗

過渡: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下面讓我們循着時光的隧道,去追尋麋鹿那傳奇的經歷。

1、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讀5 —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時間的詞,並思考在那個時間段裏麋鹿有着怎樣的經歷?同時寫出你讀到這段經歷時的心情。(生按要求自讀,抽一小組上臺板演。)

2、交流板演內容,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1)“早在3000多年前……漢朝(公元前206-220)……銷聲匿跡。”

理解“銷聲匿跡”:麋鹿一點蹤跡都沒有了。

老師也很想知道,課前去查了很多資料,可是都沒有麋鹿這段經歷內容的顯示。爲此,我們爲麋鹿的命運而擔憂。

(2)“1865年……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裏展出。”

理解“陸續”――先先後後,時斷時續。

表明對野蠻行徑的憤怒。

(3)“1900年……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

這段經歷爲什麼牽動着你的心呢?(可憐)

用心地去讀一讀這段話。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讀着讀着,你又似乎聽到了什麼?(生談自讀感受)

(哀鳴,眼中閃着淚花,好像在讓我們去救她;子彈打在麋鹿的身上,鮮血一滴一滴地涌了出來……)

師:同學們,這斑斑的血跡,聲聲的哀鳴似乎在控訴侵略者的罪行,似乎在向我們訴說麋鹿悲慘的遭遇,這真是“慘遭厄運”啊!齊讀。

(4)“後來,流落在國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繼死去……超過2000頭。”

發表感受:感謝貝福特公爵;麋鹿相繼死去,心裏很難過……理解“相繼”。

師:是啊,當我們爲那18頭麋鹿的留下而慶幸時,想到那些在國外死去的麋鹿,不禁有着太多太多的難受。請你帶着自己的感受將“流落國外”這段經歷讀一讀。

(5)“從此,麋鹿……開始了迴歸故土、迴歸自然的新生活。”

同學們,讀着這段話,你又有着怎樣的感受呢?(高興、慶幸、欣慰……)

是啊,過去,它們居無定所,過着艱辛的生活,課文中用來兩個詞語形象地概括了她們大半個世紀的不幸生涯――“漂泊不定、顛沛流離”。

3、不堪回首的一幕一去不復返了,他們受盡了磨難,終於回家了。如今,他們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後代,茁壯成長。在一個天色微明的清晨,你看,這羣精靈出現了……(齊讀第一自然段)

(1)從中你感受到麋鹿的生活怎樣?自由快樂。

(2)多麼自由的一幕啊!麋鹿能夠在這裏如此幸福的生活,對我們,對麋鹿來說都是來之不易的!

五、回顧內容,人人學當講解員

爲了讓世人更好地研究和保護野生麋鹿羣,人們又採取了好多措施,其中一點是在保護區內建有衆多的鹿苑景點。假如你就是保護區的一名工作者,有遊人想進一步瞭解麋鹿,你能爲他們介紹一番嗎?(同桌一人扮演工作者,一人當遊人。)

六、佈置作業,適度拓展文本

其實有關麋鹿的知識還有很多,請大家課外繼續閱讀麋鹿的相關資料,加深對麋鹿的瞭解。還可將收集資料和書本內容加以整合,繼續將麋鹿講給更多的人,也可以“我是麋鹿”爲題加以介紹。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瞭解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讀準“南、蓮”等生字的讀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採蓮和水中魚兒戲遊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纔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想不想到那裏去遊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裏去遊玩一番吧!(板書課題:江南)學生藉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指導一: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一數,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後教:

1、檢查自讀情況。問: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用圈出生字,教師抽查。

2、教師範讀、領讀。

三、學習生字

1、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採;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後鼻音,一個是前鼻音。“採”的讀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可”和“何”韻母相同,“葉”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出示句子: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學生反覆練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5、理解“田田”的意思。

(1)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何”:表示感嘆,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常可愛。

(2)指導反覆朗讀,展開聯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麼?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常可愛的樣子。

6、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共有幾行?(七行)由幾句組成?(三句)

7、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模仿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書寫

1、認識筆畫豎彎鉤和豎彎,指導書寫“可、西”

(1)教師用課件演示筆畫豎彎鉤和豎彎

(2)學生觀察生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書寫順序。

(3)教師在田字格里範寫筆畫豎彎鉤和豎彎,學生書空。(4)學生描紅,臨寫

(5)組內評議,寫的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插圖,瞭解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

二、出示目標

三、想象情境,讀懂詩句

1、出示課文插圖,引入:面對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麼?用“我看到()的荷葉”說話。

2引導學生說說荷葉的顏色、形狀,體會這麼多又大又綠的荷葉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3規範表達,並理解詩的意思。

老師總結:眼前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蓮葉何田田”的美景。

4、教師啓發學生想象:這茂盛的荷葉,散發着迷人清香的荷花會把誰吸引來?採蓮姑娘撐着小船來採蓮,她們的心情怎樣?讓我們懷着快樂的心情讀一讀這句。

5、教師:除了採蓮姑娘,還有誰也很開心?河裏的小魚)。你從哪句詩中讀懂的?(魚戲蓮葉中,意思是魚兒在做遊戲。)

(1)教師啓發學生想象:小魚在做什麼遊戲,它們是怎麼引導學生在讀嬉戲玩耍的。提供句式引導學生開展說話練習:魚兒在荷葉間玩()的遊戲,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

(2)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讀出詩句恰當的停頓。

6、聚焦方位詞:東、西、南、北。

(1)標註東南西北方位座標,建立直觀感受。

(2)發現詩句中的兩組相對的詞:“東—西”“南—北”。

(3)參照方位座標指示,引導學生配上魚兒遊的動作,邊做動作邊朗讀詩句。

7、分小組合作表演,背誦詩句。

8、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遊的歡樂情景。4個同學戴着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着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着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四、拓展閱讀,積累知識

1、江南的美可不只這迷人的荷塘,我們繼續去觀賞吧。(教師出示圖片或課件。)

2、教師:看到這些景色,你想說什麼?指名說。

3、小結:千百年來江南的美景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他們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白居易寫的《池上》。

五、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麼美好,我們以後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後繼續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秀的古詩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9

一、教材分析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四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讓給羣衆,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作者爲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境,山洪暴發,洪水肆虐,人們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橋。從而以“水”的上漲爲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用一個普通老支書生命的一瞬間的閃光行爲,使作品凸顯出人性的美。因此教學中要“以讀爲主,以讀促悟”,學生在閱讀這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的同時,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昇華;還要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深入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1.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3.文章構思新穎、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二、設計理念

《橋》一課語言通俗,但蘊涵於字裏行間的感情深沉而摯烈。根據教材特點,本案設計了“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聯繫課文理解“勢不可當”、“獰笑”的意思。

2、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並理解課文以“橋”爲題目的深刻含義。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村支書的性格特點和高貴品質。

2、難點

理解題目“橋”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五、教學方法

我藉助多媒體手段,着力渲染環境,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兇猛,將環境描寫與老漢不徇私情、捨己爲人的光輝形象相結合,並採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生去認知、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知識點,積累語言,拓寬視野,使老漢的英雄形象凸顯得越來越美麗動人,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課文。

在生活中,你們一定見過很多橋吧!說說你見過的橋。而我們今天要學的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木橋圖片展示,加深認識。

(二)、再讀課文,感受洪水肆虐與人們的恐慌。

1.過渡:就是這樣一座又窄又不夠結實的橋,平日裏或許只是山村裏極不起眼的,可在洪水來臨時卻成了唯一的逃命橋、救命橋。那麼它是否真的能那麼輕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選擇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註。

2.引導學生抓住“咆哮”“狂奔”“勢不可當”體會洪水的聲音大,速度快,來勢兇猛。領悟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妙用,體會語句凝練所烘托出來的緊張氣氛。

3.過渡:如果我們就住在那個村裏,面對這突然襲來的山洪,會怎麼做?(生說。)

4.討論:如果,急於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樣的結果?面對瘋狂襲來的洪水,人們幾近瘋狂崩潰,幾乎失去了理智,試想,這樣的又窄又不結實的橋怎能承載得了瘋狂的擁擠踩踏?這時急需要什麼?(沉穩的組織者,有序地疏散)

(三)、感受在死亡緊逼時,老支書的從容鎮定。

過渡:是的,在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一位老漢已站在木橋前,他是誰?他又是怎樣做的?

1.直接出示句子: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你體會出了什麼?(沉着、冷靜)

2.過渡

:人們把生的希望託付給了像山一樣的老漢,老漢是怎樣指揮的?小結:

是啊,這是一個多麼捨己爲人的老漢,當山洪咆哮着,像一羣野馬狂奔而來的時候,老漢站在沒腿深的水裏,鎮定得像一座山,他用沙啞的嗓音喊着

當洪水開始跳舞,木橋開始發抖,水已經竄上了老漢的腰,老漢威嚴如一座山,他衝上前

(四)、揭示課文懸念,領會“橋”的深刻內涵。

當人們已經順利過橋,已經跨越死亡的時候,橋轟地一聲塌了,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五天以後,洪水退了,這時發生了什麼事?讓學生悟出這樣結尾的好處?從而感受作者設置懸念這種表達方法的奇妙之處。(

2、通過朗讀、感悟、交流,讓學生領會此時課題的“橋”不僅僅是那座窄窄的木橋,它更是老支書用自己的身軀架起的生命之橋!

(五)、以詩結課,昇華情感

我不知道

哦,老漢!

你的姓,你的名

你是一座山,

但我知道

一座鎮定、剛毅的山,

你有一個動人的稱呼-----老漢

一座深情的山。

哦,老漢

哦,老漢!

2你更是一座橋,

你那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品質,一座用血肉之軀架起的生命橋,

將牢牢駐留在我們心間

一座黨員聯繫羣衆的連心橋。

永遠,永遠!

寫話練習。

學習本文的巧設懸念,文末揭提的結構,寫一個小片段。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力求讓讀貫穿全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學生通過自主讀、合作讀、對比讀、聽名家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特別是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讀,如“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學生分別從“他不說話”“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進而讀出個性。

另外,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視頻、聲音和同類的文章等等,讓學生入情入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激起情感共鳴,真正有所感悟。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在指導學生理解老漢的光輝形象後,我設計了一個寫話的環節來祭奠老漢,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實語言實踐的活動。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10

一、指導思想: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剪紙作品的學習欣賞,嘗試剪紙工具、材料與製作過程,塑造體驗剪紙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工藝的熱情。

二、教學剪紙的意義

剪紙,是我國廣爲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孩子們以剪刀代替筆,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寥寥數筆,用品、車船、花卉、果蔬、蟲魚、鳥獸、人物等躍然紙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癡。

剪紙可以通過手部肌肉的鍛鍊,增強協調性、靈敏性,使孩子們變得心靈手巧。剪紙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讓學生精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活動結構

1、活動內容爲欣賞剪紙作品;

2、認識剪紙工具紙、剪刀,學習剪刀的正確使用方法;

3、剪各種簡單圖形和貼畫,包括水果、蔬菜、日常生活用品、人物、動物等;

4、活動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爲主,在生活中選取題材,圖文並茂,體現指導性、綜合性、開放性和趣味性。

四、實施建議

1、採取領導認定、上網查閱資料、請民間藝人等途徑對學校的社團活動教師進行培訓與指導。同時利用教材作爲載體,真正實現剪紙特色學校的規範化和普及化,一步一個腳印把特色辦好。

2、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奪目的民族藝術瑰寶,如何使剪紙藝術在學校內進一步深化,與各學科整合,體現出教學的多元化,教師的一專多能,這需要長期努力和探索。

3、剪紙活動作爲素質教育活動的載體,如何更好地推陳出新,讓剪紙走出學校,延伸到校外、家庭、社區,體現教育的實踐性、實效性、可行性,這是我們今後着力要考慮的問題。

4、剪紙活動的開展,是我們學校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把剪紙藝術同其他課程緊密結合,發揮出剪紙藝術對其它學科在構建校園文化,提升民族精神的滲透作用,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開心,學有所獲。

五、教學時間安排:課外活動

第1周:第一課:瞭解美麗的剪紙藝術

第2周:第二課:上下對稱剪法

第3周:第三課:中心對稱剪法

第4周:第四課:蝴蝶對稱剪紙步

第5周:第五課:三角摺疊剪法

第6周:第六課:四角摺疊剪法

第7周:第七課:五角摺疊剪法

第8周:第八課:六角和八角摺疊剪法

第9周:第九課:福字的剪法

第10周:第十課:壽字的剪法

第11周:第十一課:如意和古錢的剪法

第12周:第十二課迎春花的剪法

第一課

瞭解中國民間剪紙藝術

在民間,逢年過節或者喜慶的日子,人們剪出各種象徵吉祥喜慶的剪紙,裝飾在門窗、居室或者在嫁奩彩禮、祝壽禮物上,以增加祥瑞吉慶氣氛。剪紙製作簡單易學,只需要一把剪刀或者刻刀和幾張彩色紙,按照剪紙藝術的規律特點進行剪刻,便可製出許多可愛有趣的動物、花鳥、魚蟲、人物等剪紙形象。

剪紙藝術雖是根植於民間,但其文化底蘊是相當深廣的。要學習它、掌握它,需要具備多方面素質,諸如要有敏感的審美情趣,瞭解一定的繪畫知識,懂得藝術造型構圖原理,並有嫺熟的操作刀法等。

一、簡直基本流程

1、臨摹

初學剪紙可先從臨摹開始。選一幅你喜歡的剪紙,細心觀察,用鉛筆臨摹下來,或者複印下來進行剪刻,這是初學剪紙效果最好、最便捷的方法。

2、起稿

首先要確立主題,再根據剪紙的特點,從構圖、造型、黑白關係、和裝飾紋樣等全面考慮,構思好再落筆,修改定稿後,再勾勒線條。這樣才能看出疏密關係、黑白關係、線條粗細、人物景物比例關係的基本效果。

構思確定後,起稿佈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3、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爲了保證形象的準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儘量避免重複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把畫好或者複印好的稿樣放在幾張紅紙或者色紙上,四周用釘書記訂牢後,就可以剪刻了。剪刻的順序,最好是從細小的、難以剪刻的地方入手,一般也可以先內後外,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細後粗。剪刻人物時,要先從臉部五官開始。

4、揭離

剪刻完畢後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電光紙、絨面紙,因紙面光滑,比較容易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5、粘貼 揭離完畢後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於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託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裏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後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託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後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託紙上。輕輕揭起晾乾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6、成品修改 在剪刻時有時會走刀剪壞,特別是刻紙。如果屬大面積刻壞,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積刻壞,可把局部刻去,補上一塊重新刻。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所以也只好將染壞部位刻去,重新補上一塊再染。修改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後再下刀。

7、複製——薰樣——曬樣複製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後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製作,可採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藥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后用清水洗淨紙上的藥液,即可複製。

二、剪紙的構圖

剪紙的構圖是平視構圖,這種構圖在民間剪紙中大量存在。

構圖要飽滿,裝飾性要強,要把表現的主要形象放在中心位置上,周邊裝飾一些與主題有關的襯景,更好的襯托出主題。

三、剪紙的造型

剪紙的造型要概括簡練,誇張變形。要善於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徵,加以概括和誇張,力求比原物更美。經過誇張變形的人物、動物和花卉,其特徵更突出更集中,也更有裝飾性。

四、剪刻

先把紙張裁好,放在畫稿下面,用紙捻、釘書器或針線釘起來。初學刻時可先由少到多,等技巧熟練後再逐漸增加張數,紙層過厚,在剪刻時往往會出現剪不動、刻不透、容易斷線條與走樣的現象,剪時把紙捏緊,拿平。若用油泥盤刻,就用圖釘把稿釘住即可,細的部分可以用刀切,稍大的部分用刀劃,再大的部分用剪刀剪。刻刀要持正,刀口稍向後下方低一點,方向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和寫字一樣。刀尖深入紙內,不要左右擺動,行刀要實,不要重複。剪刻要恰到好處,不要的部分,一定要剪斷、刻掉。不要用手往下撕。 如果把需要留下的部分剪掉了,可以將其保存起來,等剪完後再粘到原來的部位,剪刻時不能邊刻邊看,這樣會使畫稿與下面的紙張脫節走樣。剪刻完後,發現有毛邊、連角和漏刻的地方,還可以再進行修整。 刻制剪、刻紙的順序,要從裏向外發展,最後清理邊部。先刻掉小的空隙,留下大的塊,以支撐全畫面,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不應相反。既或是刻極細的線條也要行雙刀,然後把刻掉的紙線剔除。刻較大型的作品時,不要刻完一半再刻一半,最好先把全畫面的細部刻完,然後再按順序進行。爲了避免已刻好的細部線條在轉動紙時被拉損,可用紙把暫時不進行的刻好部分上下兩面貼起來。全部刻完再把貼的紙層揭掉,進行一次全面修整。

五、剪紙的裝飾紋樣

常用的有鋸齒紋月、牙紋、雲紋、水紋。和花朵紋等。齒紋月和牙紋是剪紙的重要裝飾紋樣,她廣泛應用在人物、動物、花鳥、魚蟲和器皿上;雲紋和水紋多在配景或者以景爲主的剪紙中出現;花朵紋是一種圖案式的花頭,可用於服飾、環境的點綴和器皿圖案上。

六、剪紙的表現方法

剪紙有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最常用的是單色剪紙,是採用紅紙、黑紙或者其它色紙剪刻出來的。它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一種明快、樸素大方 的表現式樣。彩色剪紙有分色剪紙、染色剪紙、套色剪紙、填色剪紙、補色剪紙等。

第二課 折一折,剪一剪,對摺剪出有趣的圖形

一、教材分析

這課的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對稱圖形,感受對稱美感,所以課文爲“折一折、剪一剪,對摺剪出有趣的圖形,拼一拼,擺一擺,拼擺組成奇妙的畫面。在自然界裏,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體都是對稱的。例如,植物的葉就是對稱生長的;昆蟲的觸角、眼、足,鳥的翅膀,魚的胸鰭、腹鰭,哺乳動物的眼、耳、足等,也都是對稱生長的;還有家中的物品等,也往往是對稱的。指導低年級兒童瞭解什麼是對稱,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素質。

剪紙的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是對稱剪紙,簡單易學。其造型簡練,誇張適當,變形有趣。學生們不僅喜歡,而且還愛剪。它能美化我們的環境,豐富我們的生活,還可以當禮物送人。

二、教學思路

本課可以分爲“導入—創作—組合”三個部分。先是指導兒童觀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衣服、花瓶)和小動物(如蜻蜓、螃蟹、蝦),使他們認識這些物體的造型特點,即對稱。從而使兒童得到關於對稱的感性認識;再指導學生學習對摺剪的基本技法。所以導語的第一句是:“折一折,剪一剪,對摺剪出有趣的圖形”。進一步,可以將自己的多件作品或同學們的一組作品進行組合,拼擺成更豐富有趣的作品。所以導語的第二句是:“拼一拼,擺一擺,拼擺組成奇妙的畫面”。

三、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發現規律

1.認識對稱形

(1)出示花瓶實物

同學們,你們仔細看看花瓶的造型有什麼特點?左右兩邊的樣子相同嗎?(花瓶兩邊包括“耳朵”的形狀、大小都相同) (2)出示對摺剪的圖形 同學們,這件衣服左右兩邊的樣子相同嗎?(衣身、衣袖的樣子、大小完全一樣)用同樣的方法瞭解蜻蜓、螃蟹、蝦等圖形。你發現這些圖形都有什麼共同特點呢?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製作?

教師總結:物體如果從中間折起來,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甚至顏色、斑點、花紋等都完全一樣,這樣的物體或圖形,我們就可以用對摺剪的方法來製作。這些對稱的物體結構完美,造型好看。 出示課題《對摺剪紙》

2.說說生活中可以對摺剪的物體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我們的身邊,你還發現了哪些物體,它們的哪些部分是一樣的?

(二)實踐探究,學習技法

1.同學們找到了許多可以用對摺剪的方法剪出的圖形,請同學們先試着剪出蘋果造型,注意只要剪出外形就可以了。比一比誰最快剪好。

2.同學們已經發現了規律,都懂得先將紙張對摺,然後剪出半個圖形後,將紙打開會出現有趣的圖案。再試試,你還能用對摺剪紙的方法剪出什麼圖案,並將剪好的圖案貼在紙上。 3.技法指導

許多同學們運用對摺剪紙的方法剪出漂亮的圖案,但有些同學剪得不夠好,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如,將紙張對摺後,對稱線位置拿反了,結果剪成兩半;對摺後,紋樣畫得過小,剪壞了;對摺後剪紋樣時,紙張沒有捏緊,剪的圖形不夠對稱;

(三)學生實踐活動

用各色彩紙運用對摺剪紙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圖形,還可以試一試,重複剪出多個對摺剪紙圖形並拼擺成一幅畫。

(四)展示與評價

每個小組選出自己認爲滿意的一件作業,進行展示交流。

(五)收拾與整理

引導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與整潔,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評價建議

1.能否獨立設計製作一個對摺剪紙的造型。 2.作品設計是否新穎獨特。

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實例 篇11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爲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憑直覺,你認爲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學生大膽猜想)

我們估算一下,按80歲計算,能有多少天?你們現在已經過了多少天?這些日子裏你留下了什麼?

通過計算,你有什麼感受?

是啊!人的一生確實太短暫了,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眼就沒有了。80年前的一位年輕人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究竟寫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注意讀好標註拼音的詞語,難讀的地方要反覆讀。

(學生自由朗讀)

剛纔同學們自由朗讀,看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就知道你們肯定讀得很好。現在誰能展示一下,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麼?

是啊,告訴我們日子怎麼一去不復返呢?

教師指導問號的讀法。

大家看“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句話應該怎樣讀?你能不能試着來讀一讀。

(教師範讀 學生練習。)

對了,以後碰到問號的時候就要讀出“問”的感覺。

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呢?我們要到文章中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默讀課文,交流感受。

下面我們來默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一個自然段。邊讀邊隨着作者的描寫,想象文中描寫的畫面。

(學生默讀課文)

同學們都讀完了,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你想象到了什麼?說說自己讀文章以後的感受。

(學生交流感受)

四、自由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問題。

同學們真不簡單,邊讀邊想象就有了這麼真實的感受。對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對文中的哪些地方還讀不明白?

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句話、每個詞、每個標點符號。畫出有關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五、小組交流,解決問題,揣摩朗讀。

出示要求:

1、懂的地方通過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設計如何讀才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3、組長記錄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組內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你們小組畫了哪些句子?說感受,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麼?能不能用你們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句子蘊含的情感讀出來。

教師出示自己的照片,(嬰兒、少年、青年、現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流逝。

同學們能不能講出自己的一些和時間有關係的故事。

(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

怎樣才能讀好這些句子呢,除了想象作者當時的心情,還要加進我們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學們再讀一讀。

(指名讀,老師指導朗讀)

舉例: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這一段話應該怎樣讀呢?(從學生的感受入手,指導朗讀)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教師的適時恰當的評價。)

從這些句子中,我們想象到了什麼?作者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

1926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爲名噪一時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葡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爲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

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8月在北平逝世。對此,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主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自由朗讀作者簡介。您能說出讀了作者簡介以後的感受嗎?交流感受。

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

第二課時

一、讀書體會,感悟寫法。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爲的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

那作者爲什麼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默讀課文,看這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之處。

2、彙報交流,感受語言。

你認爲作者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哪裏?特別之處在哪裏?

引導學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體會句式的運用)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體會運用比喻的好處)

教師隨機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

【評論朱自清的資料摘錄

(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着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現在大學裏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本國的文學史,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葉聖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本人對寫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

——談描寫“於每事每物,必要剝開來看,拆穿來看”,“這樣可以辨出許多新異的滋味乃是他們的祕密”,只有這樣“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寫,使你於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

3、朗讀交流。

除了剛纔我們說的這些以外,這篇文章還有什麼妙處呢?我們還要仔細品味一下,請大家自己默讀課文,劃出你喜歡的句子,然後大聲朗讀畫出的句子。

誰能把自己劃的句子讀出來,說出自己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老師和其他同學評議並示範。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拓寬學習,加深感受。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時間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下面同學們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拿出來。

讀給大家聽,講給大家聽,說出自己的感受。

【資料準備: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4、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5、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爲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三、寫感受。

通過大家的交流、討論,我們對時間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覺。

下面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一段話,寫出自己現在最想說的話。

學生練習。

全班交流。

四、課下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推薦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人教教材國小語文第七冊)。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