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21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21篇)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

5月30日虞校聽了我的一節《品德與社會》課,內容是第12課《可愛的家鄉人》。

課始我便用講解加討論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家鄉人”這一概念的外延是變化的:一個村一個鄉的是家鄉人,一個市的是家鄉人,在外地求學碰到同一省就是碰到家鄉人。嘿!一個小傢伙按奈不住了,還沒舉手站起來就說,同一個國家的也是家鄉人,如果在國外碰到就算啦……真不錯!

雖然課前做了一些佈置:讓他們收集家鄉名人、身邊可愛人之例,也的確有些孩子如此完成了,但課堂上教學資源仍顯匱乏,所以也未能營造出那種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氛圍來。

在讀“家鄉美麗的傳說”時,不謀而合竟有三個孩子都質疑“既然濟公和尚法力無邊,爲什麼不直接把飛來峯搬走呢?”倏地有三五人搶着作答,有的回答還頗有幾分道理,搬到另一處去另一處不也要遭殃嗎?……最終我沒有作出所謂的正確答案(說實話,我也無法作答),只是大加讚賞了這三個提問的孩子,還有那三五個搶着作答的孩子,前者和後者都是邊看書邊思考的孩子,告訴他們“善於思考”對於學任何一門科、做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我想,此刻答案的正確與否已索然無味,我們需要咀嚼品嚐的是這一份難能可貴的學習品質。

“我是小小家鄉人”本來是要激發學生的小主人翁意識的,但課堂上顯然很“冷清”,近乎冷場了,一方面有客觀原因——30分鐘的鈴聲響了,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們主人翁意識的薄弱。

家鄉是可愛的,家鄉人也是可愛的,帶領孩子們發現真善美是我——一個教師的本意。從教近十年還是第一次執教《品德與社會》,教材資源的開發真的不那麼得心應手,有時面對着書上一頁僅兩三幅圖、兩三句話甚是苦惱,但沒有捷徑只有摸索。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2

爲了很好的教育好學生,上好每一節課,我特制訂瞭如下教學反思,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全部的能量。

一、明確課程標準,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學科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定爲總目標,實現情感、態度、行爲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爲規範的養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與社會教育迴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生活之中,由於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係的需要才產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爲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範,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如:在教學《社會生活中的民主》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規則,以及這些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方便。在學生列舉社會生活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又適當幫助學生歸類,以使學生對生活中的規則有一個總體認識,並自覺遵守這些規則。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範、規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範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嚐嚐苦滋味)、雙贏觀(我們的國粹)、依存觀(我們的地球村)、分享觀(擁有好心情)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快樂》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3

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在教會學生寫愛心留言條的同時,通過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溫暖,體諒天下父母心,並且願意付諸行動。課後,我從學生日記中,看到了許多留言條的內容。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爺爺奶...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在教會學生寫愛心留言條的同時,通過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溫暖,體諒天下父母心,並且願意付諸行動。

課後,我從學生日記中,看到了許多留言條的內容。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爺爺奶奶的,他們希望“媽媽少打點牌”、“媽媽不要太累了”、“爸爸早點回家”、“爸爸少抽點菸,注意身體”、“希望與爸爸媽媽平等對話”……所有這些真的使我感到很欣慰。我教會了學生通過愛心留言條交流感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4

如果說語文課是以知識爲線索,那麼思品課就是以感情爲線索.《我愛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極爲濃厚的思品課。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通過感受愛,思考愛,體會愛,回報愛,昇華愛五個環節,來達到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的目的。

愛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它又是無形的東西。每個孩子無時不刻都在家人的關愛中成長,他們把家人對自己的愛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很少會去體會家人的愛。其實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奶奶一頓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個嚴厲的目光,都代表着家人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體會,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濃濃愛意。爲了讓孩子更能感受到這些愛,我在教學中設計用天平來測量愛,把無形的大愛轉化爲有形的砝碼,讓學生通過天平兩邊力量的對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而刺激他,從小體諒家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而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試教中,大家都會給我提一個問題,環節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對課文的深度挖掘不夠深。在最後一次上課時,我用的是四年級的學生,而且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班級,所以備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這堂課深度挖掘出來。其中我認爲做得比較好的“我對家人的愛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上我是讓學生打開課本直接看圖來理解的,學生說這四幅圖,我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一幅圖是有說一個孩子對家人謙讓,之前我一直都沒有說到這個階段,因爲不知道如何說到這個深度,所以只是教學知識停留在孩子愛奶奶的程度。但在這節課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夾給奶奶,不和古時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嗎?於是我的表揚語馬上換成:“謙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是愛的表現。”這樣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讓我的表揚語更爲豐富。

在最後一個環節昇華愛中,我在和學生交流要用什麼方式來回報家人的愛時,我臨時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感受引起了一個共鳴,所以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被我感動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驕傲極了。但是也正因爲我沒有提前設計好,所以在組織語言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語言,相信可以把這個環節用得更好。

有人說:“教學就是一項有遺憾的藝術。”所以我在本堂課中也有一些遺憾。課前過高估計學生,所以當學生沒有回答出我的問題時,我沒有很好的組織語言來引導學生,希望下次課能做好一些。通過這節課,我更爲深刻的理解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係,體會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隨着學生的不同而變化,解決的辦法只有多聽課,多研究,多總結,爭取下堂課上得更好。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我上了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3課《讓煩惱走開》,這是我跟崗學習的第二次上課,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導師和同行們給我反饋的意見,我總結反思如下:

一、導入課題簡潔明瞭

開課依始,引用歌曲《小小少年》切入,請學生說說有什麼煩惱,並設計了“煩惱樹”,突出了“美的教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關鍵性問題,既尊重了學生已有的情感認識,也爲揭示課題巧設伏筆。

二、主線清晰目標明確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解析不能只停留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教學要源於昇華,又高於生活,以促進兒童發展,要不斷地豐富和深化學生的生活經驗。”整節課層次清晰,緊扣“煩惱”這一主題,設計巧妙“感知煩惱——瞭解煩惱——解決煩惱——健心教育”四個板塊,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溶化成了生動的課堂,使“教學關鍵性問題達到二級思維深度”,幫學生排除煩惱,讓我們驚喜的看到,孩子們已走進文本,做到迴歸生活,建立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構思新穎尊重體驗

從生活實際出發,在課堂上圍繞“美的課堂教學思維”開展了“傾訴煩惱”、“小品表演”、“解煩錦囊”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其目的是把儘可能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說、主動議、主動探究,積極地表達思維,課堂上達到有百分之60以上的學生髮言。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且層層遞進,學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洗禮,良好的行爲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形成。

四、校本拓展情感昇華

在拓展環節中巧妙展示了孩子們在校本活動中“健心”“立美”的圖片,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讓學生談生活體會,排除煩惱。說明黃老師設計的教學內容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調重彈的,而是與時俱進的。學生思維是活躍的,情緒是飽滿的,我們也看到了課堂生成的精彩!

在回味之餘,我也在認真地思考,如何讓課堂教學更趨於完美?品德課堂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舞臺,在這節課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每一次的互動,當學生的情感接收碰撞時,教師和學生可否教學具有個性的評價,讓情感的體念更深入內心?使我深深地反思和觸動,學生的成長是離不開教師的適當的賞識評價。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6

本課我以三個環節呈現,首先通過談話調查,瞭解知道自己的生日、爸爸媽媽的生日和爺爺奶奶的生日數量,然後進行對比,讓學生髮現,知道自己生日的很多,而知道爺爺奶奶生日的卻是少之又少,我想通過這個對比讓學生知道自己對爺爺奶奶的瞭解真是太少了,而學生也知道了這一點。

接下來我以教材爲例,讓學生小組分析爺爺奶奶的心思,在我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不光分析了我給他們的幾個場景,還想到了爺爺奶奶還有在很多很多想法和行爲與年輕人不同,並分析了原因,真正達到了爺爺奶奶的心思我知道。但是理解老人的心思,不是我們知道了這幾幅圖就能體會的,於是,我找到了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常回家看看》來讓同學們體會一下老人的孤獨。這時,班裏的有些孩子的眼睛就已經紅了,我馬上即使發問:孩子,這個短片讓你想到了什麼?孩子說想到了自己的姥姥每天的孤獨和寂寞,自己還不理解他,同學們也隨着他的心情和傾訴沉默了。有個孩子提到每次長輩來電話還不願意接,正好我馬上就出示了教材的另一個畫面,大家來說說明明做的對不對?如果你是明明的姥姥你會怎麼做?學生換位思考後,又進一步理解了老人的想法。

隨後,我飽含感情的朗讀了一首詩《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由於我的感情流露,也想到自家老人的辛苦,我的情緒也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同學,孩子們泣不成聲,我趁熱打鐵,讓孩子們製作了小心卡,把自己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都寫在孝心卡上,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真的是有好多話想說,巡視一圈,我發現每個同學都寫了好多好多心裏話,並且發自內心的說了“對不起”,讓想這樣就激發起了學生的愧疚,並且知道了以後應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讓他們高興。

回顧本節課,我覺得達到了預先的效果,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深切的感受到了爺爺奶奶的辛苦,並知道了從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對待長輩。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傾訴時發自內心的,我相信他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會對長輩很好,會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7

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爲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爲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

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料爲手段,以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爲了達到讓學生感受愛的目的,我運用影視文件、歌曲欣賞、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學生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得到愛的體驗。

爲了突破難點,我引導學生以從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爲載體,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其主體意識,在探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8

《我們的“母親河”》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生活》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壯麗的山河》中的第一課。學習這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炎黃子孫就懂得澤水而居,知道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懂得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熱愛祖國壯麗山河。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母親河的基本情況;明白“母親河”的含義,欣賞母親河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形成熱愛母親河的情感;瞭解母親河的現狀,並由此喚起保護母親河的意識。

應該說學生對黃河,長江並不陌生,但對“母親河”的含義現狀卻不清楚。因此這節課通過多種手段讓學生了解母親河對人類的貢獻和人們對待母親河的錯誤行爲及其惡果。這樣既能讓學生體會母親河的偉大,也能讓學生有憂患意識,激起他們保護母親河的熱情。

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對母親河情感的生成過程。我設計了四個活動,分別是:走進“母親河”,認識“母親河”瞭解“母親河”和保護“母親河”從課前蒐集資料初步瞭解母親河到熱愛,讚美母親河,再從發現母親河的現實問題到呼籲保護母親河並內化成自己的行動。這樣通過層層深入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學生就獲得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雖然《母親河》所呈現的內容隨長江、黃河的歷史,綿延千年;隨長江、黃河的足跡,綿延千里,但落腳點還是歸於學生的生活。從整體感受母親河的壯美和博大到具體體驗黃河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由面及點,使得保護母親河在迴歸生活的大課堂中,再不是一條抽象的規範,它在學生的生活中得到具體化,成爲切實引導他們實踐行動的一個導航標。整個教學環節設計,立足於學生的情感體驗,自豪,欣賞,感激,熱愛,也有心酸和難受,老師以充滿溫情的語言創設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共奏了一曲綠色之歌。整個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交相輝映,使“知”的傳授與“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構建了真情的課堂。

困惑:在“保護母親河”“關注母親河”這一環節,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也想過讓學生設計方案,想過環保承諾簽名活動,想過調查彙報……但無一不陷入形式主義的怪圈,總覺得這一環節的設計有不盡人意之處。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9

《品德與社會》學科,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爲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不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而言之,通過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0

《亮出我自己》是教科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個主題“心中有陽光”中的內容。這一單元體現了《品德與社會》課程實驗標準(實驗稿)》“瞭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等內容。前兩個主題“我的自畫像”“別人眼中的我”側重於學生對自己的多方位瞭解,本主題“亮出我自己”重點在於讓學生開展自我完善、自我展示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啓發他們發掘自己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勇於嘗試,幫助他們增強自信。

教學需要給學生創造亮出自己的機會,於是我開始策劃班級“亮出我自己”的活動。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面,每個孩子課餘也有各種不同的興趣學習,個個身手不凡,在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正愁沒地方沒時間在集體裏展示一下自己。我作爲品德老師,要給他們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亮出獨特的“我”,亮出自信的“我”,亮出樂觀的“我”,亮出勇敢的“我”。

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把這堂課定位在以孩子爲整堂課的主體,完全由孩子們自己從策劃到展示參與整個活動。始終扣住一個主題——亮出我自己:亮出什麼?怎樣亮出自己?

提前準備、照顧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亮什麼?”孩子們首先想到的唱歌、跳舞、彈琴這樣一些才藝表演,如果“亮出自己”僅僅停留在這些方面,有很多孩子很可能沒有拿得出手的,不符合全體亮出自己的要求。提前一節課挖掘,告訴他們:只要是你與衆不同的、健康的東西都可以亮出來。我請同學們說說自己拿手的,有一個孩子說會玩魔方,馬上表揚他,肯定他的特別之處,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思維也放開了。接下來孩子們說得可多啦:有的會魔術;有的會講笑話;還有的會玩雜技……此時,有一個坐在前排的孩子低聲的嘀咕着:“我沒有什麼亮的,我沒有優點。“課後瞭解到這個孩子確實在學習能力上、行爲習慣的養成上有待挖掘他的潛能,引導他跟自己比有進步就是他的亮點。

提前準備,策劃一堂展示課。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亮點,課堂上要給足時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展示,樹立自信。所以在準備課的時候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報名,美術比較強的孩子負責設計亮出我自己的黑板設計,被聘請爲板報設計師,平常在家學會攝影的孩子被聘請爲攝影師,組織能力強的孩子負責統計展示內容的,作文寫得好的孩子負責撰寫活動精彩記錄,被聘請爲小記者,還有人踊躍報名要當活動主持人,別看他們小,能力是相當的強。

一切準備就緒,期待一週的品德課終於到了,每個“工作人員”各負其責:佈置黑板的上一節一下課就開始佈置黑板,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亮出我自己”的主題黑板設計還真的被他們畫好了;攝影師帶來了照相機正在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畫面;小記者們拿出了自己的記錄本,開始快速的記錄素材;小主持拿好早就準備好的節目單有模有樣的開場了,要知詳情,跟我一起去看看孩子們的真實記錄——亮出我自己系列報道。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通過介紹祖國--些不同區域人們住房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人們住房與當地自然環境、自然條件的關係。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我在教學時,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體會與自己家鄉自然環境的異同。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的學習內容,又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接着我從教材圖片導入,介紹住房的起源。在通過圖文對照、學生介紹等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某種住房的建築特色及地域等。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是把區域的差異具體化、形象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效果不錯。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對少數學生要降低學習難度。加強教師的引導。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2

在本節課中,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交流的方式,學生們可以互相啓發、共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不足:

1. 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 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待於提高。

改進措施:

1. 我們應多提問學生,要多表揚鼓勵學生。

2. 教師要做好課堂評價,爭取讓學生們成爲學習的主人。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3

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中我體會到,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鼓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裏比在家裏還要幸福得多,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讓他們在學校裏開開心心的學,快快樂樂的學。

現行品德與社會教材力求讓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讓學生在參與調查、訪問過程中發展認知和情感,要實現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把握好以下四點:

1、找準切入點。

2、抓好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抓好興趣點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讓學生在一個寬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

3、注重知識點。課程標準儘管對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仍然是《品德與社會》課的重要學習目標。

4、挖掘出德育點。思想品德教育是《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品德與社會》課的指導思想就是指導學生的思想,規範學生的行爲。教師在組織以社會知識爲主的課文學習時,應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點,結合課程與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品德教育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4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非常貼近國小生的生活,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能力的課程,生活性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因此我們品德課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我們的課堂中,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識有意識的滲透其中,讓學生感受生活與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課堂上,我讓學生們充分利用教材,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了解了通信的方式和分類以後,我在“聯繫生活、選擇通信”中安排了一個交流活動:

1、在虎年元旦和春節之時,你和你的爸爸媽媽用什麼方式給誰表達了自己的新年祝福呢?

2、舉例說一說,你或你的家人曾經用過哪一種通信方式,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學生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選派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了事先調查的內容。因爲有課前的調查活動鋪墊,介紹的是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真事,學生介紹起來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與選擇來源於學生的真實生活,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觸及學生的真情實感,有利於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在實際活動中體驗、發現,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釋。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5

《品德與社會》作爲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瞭解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教學以及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而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特別是實行“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以後,這種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搞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下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這是新課程對我們的要求。

首先,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學有目標,思路清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後選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可以自行解決,進行個體彙報,也可以合作討論進行解決問題,還可以參照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評析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不能自己解決,教師要進行點撥,幫助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講一講自己的所得、收穫。此後,可以聯繫實際生活進行剖析,情感進一步昇華,最後鼓勵學生想要探究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或參與者,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

在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中,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從班集體的小事入手,緊緊抓住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6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題人格,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爲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前幾天,在講授《生活中的快樂》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快樂?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帶着一顆快樂的心去體驗,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快樂。你快樂嗎?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般有些人會認爲事業有成,生活富裕的人快樂會多一些,窮人更多一些煩惱,科學家曾就這個問題對非中的絕對貧困人口,發展中國家的普通老百姓和發達國家的富裕人口和大人物做過一個調查結果大家回答的差不多,不是絕對貧窮的人就一定不快樂,生活富裕的人就快樂,每一個人都有快樂和煩惱的時候,這就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總有快樂和不快樂的事,而遇到不快樂也就是煩惱和挫折的時候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做好面對挫折的心理準備,挫折是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干擾,個人行動目標不能達到,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面對挫折,不同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其結果也就完全不同,要培養學生持積極態度正視挫折,要坦然地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不迴避前進途中的障礙,要想方設法解決和戰勝它,對於國小生來說,由於受身心發展和社會閱歷等的限制,還不能對自己和社會有清楚的認識,他們的目標期望值往往比較高,因此挫折是國小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時常會遇到的問題,作爲教師,應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國小生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使他們認識到困難和挫折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教育他們如何應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快樂和挫折,並掌握應付挫折的策略。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訓練學生在失敗面前樹立正確態度,要一平和的態度和堅強的毅力戰勝失敗的困擾,同時培養學生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7

把國小生的《品德與生活》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以學生的生活情境爲切入點,關注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這是我進行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體驗、感悟,悟出道理,使所學知識從淺到深,從抽象到具體,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是品德與生活的有效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學期我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例如製作低年級多媒體教學課件,《有毒食品和無毒食品》時,根據我校的具體的學情,設計各類無毒食品來說明對人身體的好處。如:各種魚類,蝦類,各種蔬菜,水果累等等…….。

我把以上無毒食品做成直觀,形象的課件,學生很具體地瞭解了這些食品的優點。另外課件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接着我又做了有毒食品的課件,讓學生具體直觀地瞭解這些食品的害處。如:毒方面,毒奶粉,毒米線,毒皮蛋,毒榨菜以及油炸食品,最後讓學生看地溝油的來源。學生看後非常驚訝,同時也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我在教學中真正體會的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課件圖文並茂,生動活潑,能把課上的更好。課件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圖象,豐富多彩、生動多變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8

本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設置的一門新課程。它的設置反映了加強和改革德育課程的時代要求,也順應了課程綜合化的時代潮流。這門新課從內容到方法都不同於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或《社會》課。爲了上好這門課,我認真學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並遵照課標的指引切切實實把每個目標落到實處。現就對這學期《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

一、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定爲總目標,實現情感、態度、行爲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爲規範的養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教育迴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生活之中,由於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係的需要才產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爲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範,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範、規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範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雙贏觀(大家好,纔是真的好)、依存觀(我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我)、分享觀(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難同當難減少)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理解與寬容》《感激與欣賞》,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9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爲。我原本以爲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國小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國小,對於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國小新生對於國小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着對國小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國小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國小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20

今年,我擔任了四年級的《品德與社會》學科。以前,由於剛接觸這門學科,總習慣一言堂的辦法傳授知識,導致課堂氣氛死板,學生思維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鑑於這些現象,自己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上網學習他人教學經驗。通過學習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深刻認識到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有事大家商量》一課中,我因勢利導,反思自己的班級在管理上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讓學生參與管理,提升自主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爲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講到中國地圖一課時,通過對地圖,認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地大物博,蘊藏着豐富的礦藏,有待於學生們去開發資源,振興中華。

在講到《可愛的家鄉人》一課時,爲了讓學生體會家鄉人的可愛,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瞭解家鄉優秀人物作出的貢獻,激發對家鄉人由衷的敬佩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準備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上課時一起體會歌曲的意境。然後再讓學生說說對家鄉的理解,以及對家鄉的印象。再說說家鄉的一些情況,特產、方言、並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以及簡單瞭解家鄉傑出人物作出的貢獻,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真正理解了“家鄉哺育了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鄉,感受自己的家鄉人,體會了家鄉人的可愛,激發對家鄉人的敬佩和熱愛之情。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21

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着,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我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着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繫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遊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穫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爲,課堂活動不等於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並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遊”課、“遊戲”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於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學習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範,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於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師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師爲了展示師生民主氣氛,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於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課上反反覆覆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複,心靈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師生互動頻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並沒有真正互動起來。

新課程強調“以人爲本”,“以生爲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如何培養?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於內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爲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課到採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於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麼問題都採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慾望時卻讓小組優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於內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皁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