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裏,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爲重要的內容。相信很多人都在爲知識點發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1

1、用字母表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公式:c=(a+b)×2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長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積公式:s=

3、讀作:x的平方,表示:兩個x相乘。

2x表示:兩個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爲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數量關係補充完整。

路程=(速度)×(時間)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總價=(單價)×(數量)單價=(總價)÷(數量)數量=(總價)÷(單價)

總產量=(單產量)×(數量)單產量=(總產量)÷(數量)

數量=(總產量)÷(單價)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大數-小數=相差數大數-相差數=小數小數+相差數=大數

一倍量×倍數=幾倍量幾倍量÷倍數=一倍量

幾倍量÷一倍量=倍數

被減數=減數+差減數=被減數-差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國小數學四邊形知識點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國小數學0的含義

1、沒有任何東西

2、數軸的前點(原點)

3、可以表示分界

4、可以表示起點

5、可以起到佔位作用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2

1、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如:2.6÷1.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2.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1.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繼續除;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時,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2、取近似數的方法:

取近似數的方法有三種,①四捨五入法

②進一法

③去尾法一般情況下,按要求取近似數時用四捨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選擇應用。取商的近似數時,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後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數。沒有要求時,除不盡的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3、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的循環節。

4、循環小數的表示方法:一種是用省略號表示,要寫出兩個完整的循環節,後面標上省略號。如:0.3636…… 1.587587……另一種是簡寫的方法:即只寫出一組循環節,然後在循環節的第一個數字和最後一個數上面點上圓點。如:12。

5、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6、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國小數學測量知識點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釐米的長度裏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鈕釦、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係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釐米=1分米,10毫米=1釐米,

②進率是100:

1米=100釐米,1分米=100毫米,

100釐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國小數學幾何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s=πr2。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3

1、長方形面積=長×寬字母公式:s=ab

長方形周長=(長+寬)×2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字母公式:s=或者s=a×a

正方形周長=邊長×4字母公式:c=4a或者c= a×4

3、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積=底×高÷2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6、計算圓木、鋼管等的根數:(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關係: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8、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怎麼樣才能打好國小數學基礎

第一,重視國小數學公式。有很多同學數學學不好就是因爲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具體的表現爲對國小數學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挖掘引申的含義,對數學概念的特殊情況不明白。還有對數學概念和公式有的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國小學生缺乏對概念的理解。

還有一部分國小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其實記憶是理解的基礎。我們設想如果你不能將數學公式爛熟於心,那麼又怎麼能夠在數學題目中熟練的應用呢?

第二,就是總結那些相似的數學題目。當我們養成了總結歸納的習慣,那麼國小的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在解決數學題目的時候哪些是自己比較擅長的,哪些是自己還不足的。

同時善於總結也會明白自己掌握哪些數學的解題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掌握了國小數學的解題技巧。其實,做到總結和歸納是學會數學的關鍵,如果國小學生不會做到這一點那麼久而久之,不會的數學題目還是不會。

國小分數數學知識點

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和分子相加、減。

②1與分數相減:1可以看作是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數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4

1、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字母公式:C=(a+b)×2

面積=面積=長×寬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

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

剪拼、平移

3、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爲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爲平行四邊形面積=因爲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4、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梯形的面積=(梯形的上底+下底)×梯形的高÷2

5、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的2倍,

因爲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7、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8、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數學0是奇數還是偶數

0是一個特殊的偶數(2002年國際數學協會規定零爲偶數;我國2004年也規偶數定零爲偶數)。它既是正偶數與負偶數的分界線,又是正奇數與負奇數的分水嶺。

國小規定0爲最小的偶數,但是在初中學習了負數,出現了負偶數時,0就不是最小的偶數了。

哥德巴赫猜想說明任何大於二的偶數都可以寫爲兩個質數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證明這個猜想。

國小數學必背關係表達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5

第一單元負數的初步認識

1.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2.在數軸上,以“0”爲分界點,越往左邊的負數越小,左邊的數都比右邊的數小。

3.在生活中,0作爲正、負數的分界點,常常用來表示具有相反關係的量。如零上溫度(+)、零下溫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虧損(—);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

4.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10℃比-5℃低5℃,6℃比-6 ℃高12℃。

第二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1.一個平行四邊形能分割成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割成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兩個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周長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周長不等;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如下圖:

△ADE、△BDE、△BCE面積相等,都是平行四邊形BDEC的一半;

△AOD與△BOE的面積相等。想想爲什麼?

4.把一個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高變小,面積也變小;同理,把平行四邊形框拉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高變大了,面積也變大。

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面積不變,寬變小了,周長也變小。

6.要從梯形中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那麼應把梯形的上底作爲平行四邊形的底,這樣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轉化法:等積變形):沿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移動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高等於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9.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梯形面積的2倍,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10. 1公頃就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萬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一個社區、校園的面積通常用“公頃”爲單位;表示一個國家、省市、地區、湖泊的面積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12.農村地區常使用“畝”和“分”作土地面積單位,1畝=10分≈667平方米,1公頃=15畝。

13.面積單位換算進率:

14.面積計算公式:

圖形名稱

面積公式

字母公式

變形公式

平行四邊形

底×高

S=ah

a=S÷h

h=S÷a

三角形

底×高÷2

S=ah÷2

a=2S÷h

h=2S÷a

梯形

(上底+下底)×高÷2

S=(a+b)h÷2

h=2S÷(a+b)

a=2S÷h-b

b=2S÷h-a

長方形

長×寬

S=ab

a=S÷b

b=S÷a

正方形

邊長×邊長

S =a×a=a2

組合圖形

方法:先用分割、拼補的方法,將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分別算出面積;再通過加、減求得。

估算不規則圖形

先數整格的,再數不滿整格的,不滿整格的除以2折算成整格,最後相加;若不規則圖形爲軸對稱圖形,可先算出一半圖形的面積,再乘以2。

注意:計算前要統一單位,找準對應的底和高,然後代入公式,計算要細心。

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小數的組成: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比較大小時,先比整數部分,再比小數部分。

4.判斷一個小數是幾位小數,就是觀察小數點後面的數,小數點後面有幾個數,就是幾位小數。

5.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根據小數的性質,可對小數進行化簡或按要求改寫小數。

6.小數的改寫:

(1)用“萬”作單位:a、從個位起,往左數四位,畫“┆”,在“┆”下方點小數點;b、去掉小數末尾的“0”,添上“萬”字;c、用“=”連接。

(2)用“億”作單位:a、從個位起,往左數八位,畫“┆”,在“┆”下方點小數點;b、去掉小數末尾的“0”,添上“億”字;c、用“=”連接。

7.求整數的近似數:

(1)省略萬後面的尾數:看“千”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萬”字,用“≈”連接。

(2)省略億後面的尾數:看“千萬”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億”字,用“≈”連接。

8.求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整數:就是精確到個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

(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點 6

1、(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裏,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2、a×a可以寫作a·a或a,a讀作a的平方。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爲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個數量關係式:加法:和=加數+加數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被減數=差+減數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被除數=商×除數除數=被除數÷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7、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8、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針對練習

1.判一判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樣的。()

(4)10=4x-8不是方程。()

(5)x=0是方程5x=5的解。()

(6)9.3-1.3=10-2是等式。()

2.解方程。

x+53=102x-17=54

x-0.9=1.2x+310=690

8.5+x=10.2x-0.74=1.5

國小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知識點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後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爲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後,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麼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國小數學0的相關知識點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0沒有倒數,0的相反數是0,0的絕對值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是0,0乘任何數都等於0,除0之外任何數的0次方等於1。0不能作爲分母出現,0的所有倍數都是0。0不能作爲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