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8篇)

詩歌教學中的一切審美活動都是以學生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開始的,並在全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深化,這些與高中語文教學息息相關。下面是帶來的高中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8篇)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雖然新課程已經實施有多個年頭了,但是好多教師仍是一頭霧水,而且經常能夠聽到老教師這樣說:"真是不知道怎麼教纔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實,並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還沒有徹底地去改變自己頭腦中的老觀念,以至覺得無從下手。下面談談自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兩點體會。

一、從課堂活動入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活動是新課程實施的主渠道,學生學習過程中,要使教學的內容更易於學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過他們自己參與教學過程獲得。而課堂活動則是最好的實施辦法。高中新課程計劃在實施中強調着眼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態度、能力、知識諸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強調加強對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組織,大量增加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等課堂學習活動,並把綜合實踐活動列爲必修課,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優化教學過程,從課堂活動入手,加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把課堂變成學生探索知識,提高認識事物能力,發揮創造才能的舞臺。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當然,課堂活動過程中,由於學生素質、紀律觀念、教學條件等原因,活動操作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課堂混亂,冷場,答非所問,時間不夠用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各個環節中精心準備、合理組織,研究教材,研究學情,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式。

二、從改善師生關係如手,創造寬鬆的教學氣氛

在傳統觀念下,教師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只要求學生尊重老師,所謂師道尊嚴,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割裂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學生只有被動的服從,缺乏必要的溝通。而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師生關係緊張,有些逆反心理強的學生甚至暗中和老師對抗,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新課程中,旗幟鮮明地提出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即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實施者、探索者。

教學是一種過程,是一種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而不僅僅是教師教給學生東西。獲得知識、參與活動、增加體驗都是教學的結果。因此,教師要轉變以往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樹立知識學習與智能發展相統一的教學觀。這就要求我們倡導教學民主,建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係。這是發揮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爲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使每一個學生自覺、主動地活動,成爲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使教師的教在對學生的學的誘發、組織、輔導、調節、反饋等方面而發揮作用,而不只見傳授現成的知識和結論。這樣,使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形成促進學生髮展的合力 。 在教學過程中,要使那些比較單調的認知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爲樂學。便接受爲探究,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使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課堂氣氛相統一。還要注重知識的昇華和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有所得。

總而言之,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爲新課程的行家裏手。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學生其他素養的發展必須通過理解和運用語言來實現,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堅守屬於自己的那塊領地。讓我們一起共勉。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曾幾何時,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向了單調乏味,走向了枯燥無趣,以至於學生們討厭語文,害怕語文,甚至於漸漸遠離語文。究其原因,不是在於學生,而是在於語文教師自己,是我們用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保守固執關起了語文樂園的大門,讓學生們在這座知識的寶庫面前,只有望而卻步。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語文?以下幾個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憑藉教師的語言魅力,牢牢吸引住學生。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講求“精”。要使課堂語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課前把握不同課文的特點並加以精心設計教學語言。要設計好這節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問題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點,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麼都有想解決,往往結果卻是什麼都解決不好。對講授每一個問題,也儘可能對用語事先作一番準備,要使用的幾個關鍵詞語,應該經過推敲和篩選,提高它對闡釋問題的命中率。

處理課堂臨時出現的疑難問題,教師的“即席”用語要能夠“一語中的”,這樣,對學生的刺激才強烈,纔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纔有利於學生記憶的鞏固。

其次,教師的語言要注重“啓發”。 教學語言的啓發性是現代教學法所倡導和追求的目標之一。它的好處很多,例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活力,造就學生的進取精神,活躍課堂氣氛等等。例如,在教學《孔乙己》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語言:凡是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讀過《孔乙己》的,幾乎都在心底留下了這個舊社會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運用了怎樣的鬼斧神工來塑造了這個藝術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慘遭遇,究竟是社會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的悲劇呢?仔細學習,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學生在轉移注意力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這幾個問題,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在聽講的時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了。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機地聯繫課文的相關知識,得心應手地穿插背誦有關的詩詞、警句、啓發學生課後去多讀書,或有意識地聯繫學生過去背誦的篇目、啓發生學生去記憶鞏固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學生被教師廣聞博記的學識所“粘住”就能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講課而喜歡上這門課了。

二、體驗成功,實施激勵評價,激活課堂。

每個學生在思維、記憶、分析、理解、創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種差異,但無論他們之間存在何種差異,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期待讚揚”。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教師的讚揚是學生最大的收穫。,因此可以說,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心理特徵就是希望老師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得到激勵與肯定。有鑑於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驗:如讓他們準確寫出一個成語,背會一首詩,回答一個問題,做會一道題等;課堂回答問題時、作業批語、作文評語中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喝彩,多說“你真棒”“說得真好”之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到“我能行”。即使學生出了錯,也應該選擇合適的語言,和緩的語氣,如“沒關係”、“再想想怎樣說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勵、啓發和引導,讓他們在認識和改正錯誤的同時得到進步,萬不可傷及學生稚嫩的心靈。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引進競爭機制,採用以小組爲單位的評比方法,在學生表現出色時,及時地給予獎勵,一堂課結束時,進行小結和評比。如此,不僅能刺激學生的思維,活躍緊張的氣氛,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而且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再適時適地的做出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等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正如愛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只有學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自覺地進行語文訓練,不斷培養和提高語文素養。

總之,要想讓語文課吸引學生,教師就必須結合自己的個人風格,採用多種方法,讓語文課堂更生動形象,真正做到讓語文課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語文學習中的快樂,從而愛上語文課。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爲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把“形成傳統文化底蘊”確定爲學習文言文的價值追求。同時要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化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侷限。”這一點也對古詩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於文言文離我們時代久遠,且語言簡約、精深,學生讀起來難以理解,因而產生厭惡文言文的情緒,甚至會談“古”色變。爲改變這一現狀,實踐新課標精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加強預習

教給學生閱讀、翻譯、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譯時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學生掌握了方法後,每次講課前,可以要求他們書面翻譯出所要學習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分小組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再求助於教師。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使教師及時、真實地瞭解到了學情,講課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熟讀成誦

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宋朝朱熹也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應該充分重視文言文課堂的誦讀,讓學生在讀中疑,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誦。針對學生的特點,在課堂討論解疑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幾個步驟去讀。首先,讓學生對照着註釋把文章從頭到尾邊讀邊譯,老師巡視指導,讓學生把自己還沒有弄懂的地圈出來,同時整理到筆記本上,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直到真正弄懂爲止。其次,讓學生試着不看註釋誦讀文章,在還不能記住意義的地方作出標記,然後將這些難記的知識反覆地記憶。在這樣的自主學習中,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指導工作,儘量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進入學習。同時要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明白誦讀對學習文言文的意義。所謂根基扎得深,果實才芬芳,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愉悅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激活知識

文言文學習不是以讀懂一篇課文爲目的,而是以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爲基礎,在教學中首先要激活先前知識,建立文言文材料之間的聯繫。這一聯繫體現在對詞義的理解、語法使用方面,也體現在對情感的感悟上。比如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還有常見的固定格式,在新課文中可先激活先前相關知識再聯繫新課,這樣能夠有效地促進理解和保持。通過這種方式,使已有的知識在多次重複中得到逐步的強化。

四、重視積累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學生要“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近年來,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也加大了對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因此,背誦並積累一定數量的名句名篇,既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自身文化品位,適應大學聯考的需要。

總之,文言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染。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在實習的兩個月期間,我進行了語文教學的實習和班主任工作的實習。雖然時間很短,但我體味到了做老師特別是做一名班主任的樂趣、責任與艱辛。我也深刻的理解了“學爲人師、學爲人範”真正含義。

作爲一名高中一年級的語文實習老師,我對高中一年級的語文課程學習作了一次深入的瞭解,我以一名語文老師的要求,站在另外一個高度,欣賞課文、瞭解課文、講解課文。

經過學習和實踐,我覺得語文教學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備課。

備好一堂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認爲,備課不僅僅備的是知識點,而備的是整個教學流程;備課不僅僅是備的是教師的授課,而備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與差異的語言與行爲;備課不僅僅備的是知識點的數量,而備的是知識的質量……一份完善的、符合教師的滿足學生需求的具有指導性和啓發性的教案,不僅能幫助教師按時按量完成教學的內容,更能讓整個教學的流程更加的流暢,讓學生學的充實的知識。所以,我認爲,備好一堂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第二:講課

如果說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的話,那麼講課就是一堂課的關鍵。講好一堂課,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完善的教案,而更應該具備豐厚的專業知識。當然,豐厚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也需要有清晰的思維和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覺得講好一堂課應具備以下幾點:標準而熟練地普通話;清晰的教學思路;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解決臨時問題的能力;多方運用輔助教學工具的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能力以及活躍課堂氣氛的能力。講臺雖然只有三尺,但他是教師施展個人魅力的舞臺。我們應該利用好這個舞臺,講好每一堂課。

第三,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即是對教學流程的再次思考,看哪些環節不夠完善;對教學效果的跟蹤調查,看那些地方任然需要補充。當然,更重要的事後者,特別是在知識的遷移、課堂臨時問題的解決方面,我們最好形成書面的反思,爲以後的的教學留下經驗與教訓。實習期間,我一邊聽其他老師講課,向他們學習,一面請指導老師聽我講課,給我多提意見,多做指導。我在一次一次的反思中提升自己,儘管我知道自己與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經過我的反思,我一定會有所進步,一定會成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所以我認爲教學的另一個要點就是自信。

在實習期間,我還實習了班主任。雖然只是實習,可是我做的東西和一個真正的班主任一樣,我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接近一名真正的班主任。

作爲班主任,出來處理好班裏的日常事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愛心。愛我的學生,就像愛我的弟弟妹妹一樣。其實,孩子們的思想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你愛我我就愛你”。所以愛是化解一切不愉快的最好良藥。關心他們的生活、包容他們的錯誤、耐心的講解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不是讓孩子多麼害怕你,而是讓孩子敬畏你,因爲你淵博的知識、高尚的人格。

當然,作爲一名老師,更應該以身作則,爲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認真的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學生。、

通過實習,同時感知到得自己的能力的與不足,任然要我更加的努力。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一、我對語文教學備課的認識

教學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這是我在高中教學一週後體會到的,它的微妙體現在以下幾點:

1.抓大綱方向

只有明確了這個方向,才能在日常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心裏踏實。

2.抓教材,並且這個必須在廣度和深度上着眼

所謂廣度,就是對語文各項知識(文學、常識、語法、修辭、表現手法、構思立意、表達技巧,甚至歷史、地理等)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並且能信手拈來,不拖泥帶水,牽強附會。

所謂深度,就是快速的領悟力、敏銳的洞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咬文嚼字的功夫、深鑽細研的技能、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等。

3.抓學生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先了解他們,研究他們,首先,要知道他們的知識儲備情況、理解領悟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接受能力、自學能力等。其次,要知道他們的性格特點、文化背景、信心與愛好等,這些直接體現着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最後,在綜合瞭解學生各種情況的基礎之上,爲他們考慮:在課堂上他們需要什麼(具體)、不需要什麼;喜歡什麼、反感什麼;哪些理解起來容易,哪些理解起來不容易;哪些是可以當堂接受的,哪些需提前預習、課後鞏固;哪些對他們最有效果,哪些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費力不討好的……

4.抓自己

我有什麼樣的教學風格?我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學生能接受我哪些方面?不能容忍我哪些方面?昨天教學得失?今天該怎樣懲前毖後……

綜上所述,大綱、教材、學生,都是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素,最後纔是自己。

在這個意義上講,教師應該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善於揣度的思想家、優秀的組織者、高超的指揮家、出色的演講家……高中語文,應該有許多值得深研的地方,非花費大量的心血是不能做好的。

二、我教學備課的總體構想

鑑於以上認識,我做了以下總體構想:

1.課堂模式

少講,儘量把時間控制在15~25分鐘,這就需教師在備課時作極其充分的準備,根據大綱要求,針對學生特點,作縝密的部署。

2.以本爲本,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從整體着眼,高屋建瓴

對課程內容思想、主體風格(或格調)、作者構思、寫作特點等,有一個全方位的把握,並以此爲框架,拉起全文之“綱”,這個,我覺得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3.抓要點

抓住教材中若干要點,鑽進去,點燃,讓它爆炸,升起來煙霧瀰漫,擴散無限,是意境,是張力,是遙遠的星空和宇宙;底下是活生生的現實,是什麼就是什麼,看什麼就是什麼,是觸動,是震撼。深刻、難忘,是支撐天空的大地……

4.問題教學

多設計些課堂練習題爲好,因爲文學畢竟是相當抽象的精神產物,只想不做,光說不練,容易使學流於一種更爲空洞的思維領域、更爲虛幻的失重空間、更爲迷茫的精神沙漠、更爲偏離的邊緣地帶……在一片撲朔迷離的“煙霧”中,摸不着頭腦,或者索性,自顧自地去作心靈的旅遊——與其勞神費力,還取不到“真經”,不如駕一片閒雲回我的“花果山”或“高老莊”去。

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因爲這項工程做起來確實龐大,頭緒繁多,耗時費力,弄不好,哪個環節上準備不到,就可能導致全局失利,所以我得一項一項落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搞定。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我擔任高二1714班和高一1715班兩個班的語文教師,5月份開始接手1716班。我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三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爲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對第一次使用的教材也能較的把握和處理了,較爲滿意的幾點: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精練、實用、高效,教師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環境的舒適等外因,最終只有通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活動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我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加以靈活的處理,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課前精心設計與課堂中的恰當引導,構建一個流暢自然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啓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和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而又緊湊地參與學習與思考,較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總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爲學生創設寬鬆愉快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精講課本範文

學生學習語文,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對課本範文的講解,因此,在對課本範文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真做好教學中的每一步工作,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備課深入細緻,教案書寫工整詳細,能做到教材、資料、學生齊備,真正做到有備而上。所以在課堂上我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由於高度的投入,飽滿的熱情,加上啓發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率高,課堂氣氛很活躍,對課本範文的掌握度較高。在此基礎上,我係統地搞好專題練習,如語音題、古詩名句背誦默寫題等,有計劃地紮實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功底。在處理教材的課文教學方面,充分認識到了本學期課本以文學鑑賞爲主要教學任務的特點,爲配合教學,先後給學生作了“詩歌鑑賞”和“散文鑑賞”兩個專題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組織了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使學生們成才,必須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如舉辦詩歌朗誦比賽鍛鍊學生的朗誦能力,開展演講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上講臺表演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等等。

四、閱讀教學長抓不放

高中階段,語文明顯處於弱勢的地位,學生課餘用於學習語文的時間很少。而語文教學不能單靠課堂教學,必須依託課外活動。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語文教學質量纔有可能提高。我不斷地把大綱推薦的閱讀篇目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制定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閱讀課及零碎時間讀名著,並通過寫讀後感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在教學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和學生關係密切融洽,能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學工作恰好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結合。在新的學期裏,我將繼續探索教學方法,積極採用創設情景來引發學生討論,訓練學生思維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無止境的,在以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7

一、尋找重點,完成目標整合

在進行語文整合式教育的過程中,應從教材和方法這兩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找到合適整合的教育教材,所以要求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重點、抓住主線、運用明確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掌握知識點實現目標的整合。在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注重抓住文章的重點,並不是一篇文章每個部分都應講到,而是應圍繞文章的重點,很自然的與其他相似文章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

二、豐富話題,完成與內容的整合

整合式的教學總的來說是非常講究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的,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自顧自地講是不被採用的,而是應通過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這樣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問,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三、將書本知識有效的結合在實踐中,完成資源的整合

學習書本知識是爲了以後的實踐中能夠靈活的運用,所以在語文的整合式教育中,就需要強調語文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教師在教課中可開拓室外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知識,這樣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知識。也可佈置與語文教學符合的實踐任務,讓學生根據實踐來理解文章內容,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資源的整合。

四、問題與情感體驗相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實現語文教學,在學生的自我扮演過程中可以深刻地領會文本。同時在角色扮演中,更能揣摩到文章所表現的任務情感。學生在扮演過程中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境中,瞭解到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文章,這就鍛鍊了學生在文章中的獨立思考能力。

五、多媒體教學與競賽教學方法整合

多媒體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更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中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將重要的片段播放出來,讓學生欣賞,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展開課堂競賽,比如搶答比賽和辯論賽。大多數高中生都是處在青春期,有着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可以利用這點,將教學資源與競賽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8

一、淺析目前高中語文教師閱讀現狀

作爲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想要教出好學生,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先廣泛地閱讀,只有教師本身深有所得,那麼纔有貨傾囊而授。如果只是一味地指導學生閱讀,而自己卻不去閱讀,那麼效果會大打折扣。閱讀的重要性,每一位語文教師都知道,但是真正坐下來靜心閱讀的教師卻少之又少。

高中的語文教師有備不完的課還有改不完的各種作業,特別是在大學聯考這座大山的壓力下,學校和教育部門的眼光更多地停留在考試分數上。與之相對應的任課老師,有着很大的升學壓力,想要靜下心來閱讀,可能更多的教師會靜下心來想方設法地提高成績。其實,從宏觀角度去看待考試與閱讀的關係,會發現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學生成績的最佳方法。

曾經有人調查發現:在中學教師這個羣體中,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被批改作業、備課、閱卷、和學生談話等佔據。

閱讀課外書的教師數量不多,而這爲數不多的教師中,去圖書館次數最少的竟然是我們語文教師。這樣的數據讓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語文教師不是最需要閱讀的羣體嗎?事實卻讓大家大失所望。

當下,高中語文教師工作壓力大,閱讀量小,閱讀範圍狹窄,閱讀的品味也有所欠缺。正因爲如此,面對知識面越來越廣、求知慾越來越旺盛的學生,不少高中語文老師感到底氣不足、有着捉襟見肘的感覺。

在近兩年,當地教育局組織的高三教師與學生考同樣的試卷,並將試卷混在學生卷裏同時批改,出現了不少語文教師的考試成績落後於學生的情況,這是令人感到非常尷尬的局面,這也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二、閱讀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高中語文學科有着內容豐富、知識面廣博的特點。上至盤古開闢天地,下至風土人情,從天文地理歷史到古今中外名人傳記,無所不含。因此,教師只有寬泛的視野、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夠駕馭得了語文課堂教學。蘇霍姆林斯基則建議教師:讀書,讀書,再讀書!只有持之以恆、廣泛地閱讀,才能夠得到專業的發展和素養的提升,也只有書本能帶給教師豐富的營養和廣博的世界。

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生活範圍狹窄,接觸人羣和事物單一,知識面相對比較狹隘。若想成爲一個優秀的教育專家或者一個滿腹經綸的語文教師,只有努力追求,不斷成長。縱觀一些起點普通的語文特級教師、語文界的領頭羊,他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表現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並且形成獨有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細細探究他們的專業成長過程,發現他們一直都在進行着廣泛的閱讀,常年與書結伴而行,在課外閱讀中與古今中外的名家進行着思想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他們的知識面比普通教師要廣、思維更開闊、視野更寬廣、底蘊更加豐厚,自然而然地教學能力更強。

三、閱讀方法與內容的選擇

構建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書籍品種之繁多,內容之廣泛,即使窮極一身,也不可能讀完。因此,選好書、讀好書顯得尤爲重要。

首先是漢語言文學類書籍的閱讀。語文教師首先要精通語文專業方面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從宏觀角度掌控課堂,引導學生在語文的天空中自在地翱翔,發揮語文特有的育人功能。

其次是廣涉自然、科學、社會等方面的閱讀。要滿足學生日益旺盛的求知,必須有廣泛深厚的知識作爲支撐。語文學科是其它所有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涵蓋其它學科的內容。

由諸子百家到天文地理,均需閱讀並且汲取,內化爲自己的知識,形成涵蓋社會、科學、生命等廣泛領域的獨特教學風格。教師以高的專業素養教授出出色的學生。

再次是要鑽研教育發展類的書籍。教師有着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光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還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在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下,配合以淵博的知識,才能夠出色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一個教師是否優秀,除了知識儲備以外,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