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精選

【教學目的】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精選

1、知識與能力:

⑴ 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⑵ 瞭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爲”在文中的用法。

⑶ 體會本文融情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

⑴ 介紹作者背景,導入課文。

⑵ 主要採取朗誦法、問答法和點撥法學習本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造成作者憂傷苦悶的原因,對封建官場有一定認識。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1、重點:

⑴ 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⑵ 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2、難點:

樹、石、水、魚的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教學突破】

這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典範,教學時應該反覆領讀、齊讀、提名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瞭解與作品有關的史實。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課文下標註的字詞。

教學方法

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入。

2、簡介作者,背景,解題:“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二、學生賞讀課文

1、範讀課文,然後學生朗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2、指導學生理解文章:

板書:

第一段:寫發現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

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遊小石潭的人。

3、課堂探究:

⑴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⑵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⑶ 文中的“動”與“靜”。

⑷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⑸ 文中的“景與情”

4、教師點撥:

⑴ 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着“石”的氣息。“全石以爲底”,“卷石底以出”說明“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悽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⑵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似與遊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⑶ 對比: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

三、作業

課後練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