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高效的國小語文課堂的內容

生命需要朝聖。因爲朝聖,生命就有了方向,靈魂就有了皈依。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語文課堂就是我的“聖地”,講臺下坐的那幫孩子就是我要引領的“信徒”。那麼該如何吸引這些幼小的“信徒”與我一起朝拜語文這塊“聖地”呢?解決這一問題,我有一項祕密武器,這就是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

構建和諧高效的國小語文課堂的內容

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在和諧的課堂上收到最高的學習的效益,即達到和諧課堂和高效課堂的統一。“和諧”主要體現在師生關係的和諧,在課堂上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高效”是指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其主要體現在: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

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裏,應創設和諧的美的環境,讓學生在和諧的、寬鬆的、美不勝收的課堂裏盡情遨遊,欣賞學習語文的美。那麼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呢?我結合我此學期的實習經歷就這一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心理學認爲,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和諧、活躍、寬緊有度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師生達到情感的互通,智慧的切合,促使師生共同朝拜語文“聖地”,從而達到課堂和諧高效的要求。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教師學會傾聽,教師對於學生的傾聽,既要有有課堂上的傾聽也要在課間時間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不可避免地與對學生的信任、尊重、欣賞等情感因素交織在一起,這有利於學生髮自內心對教師產生喜愛之情。另外主動加入學生的遊戲,聊他們喜歡的話題,也是加強師生情感溝通的重要紐帶。古語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你,纔會認真聽你的課。

我喜歡與學生交談,傾聽他們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我發現我的課堂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實習初始,我教的班級裏有一個學生,他是一個被“放棄”的孩子。家裏沒有爲他訂過任何參考資料,他自己也不學習,久而久之,各科老師也放棄了他。在剛剛接觸到他時,我因不瞭解他的情況而叫他回答問題時,他回答不上來,班上有同學衝着他喊:“傻子”,這時我才注意到他。瞭解到他的基本情況後,我有意識的在課上問些他能回答的問題,初期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效果,甚至拖延了課堂時間。課下的時候,我主動找他聊天,傾聽他的想法,就這樣我們熟識了。從與他的交談中我知道他的老家在四川,他隨打工的爸爸媽媽來石家莊。從他對家鄉的描述中,我明顯地能感受到他對故鄉的喜愛和思念。他說他要回老家買高樓,帶電梯的那種,和家人生活在一起。這麼一個懷揣着美好願望的孩子,作爲一名教師,我怎麼能放棄?

在風箏節的時候,五年級的學生在操場上試飛自己做的風箏,可是有些沒有成功。我站在陽臺上正看的津津有味,此時那孩子來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你知道爲什麼他們的風箏飛不起來嗎?”“爲什麼?”我很好奇地問他。“老師,風箏飛上天是靠的風的阻力,他們的風箏做的不平衡,沒法利用風力,所以飛不上天。”聽到這裏,你會覺得他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嗎?有句話說“上帝爲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爲你開啓了一扇窗。”這件事更加堅定我要了解他的決心。

不久前,我在講《三個問題的答案》時問:“你們覺得什麼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有的學生回答說友誼、爸爸媽媽的愛……很多種答案,但都是圍繞着人類情感這方面的。這時他舉起手,站起來回答說:“大樹很珍貴。”當他說出這個答案時我很高興,這說明他開始聽課,並且思考了。“爲什麼大樹最珍貴呢?”我趕緊問。“因爲沒有了大樹就變成了沙漠。”多麼精彩的回答啊!於是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在請他坐下時,我看到了他嘴角揚起的微笑。在他的啓發下,學生們積極擴展了思路,有的回答地球、太陽……答案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教師主動與學生親近,和他們交朋友,做他們的忠實聽衆,傾聽他們的心聲,時常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通過此種方法,能夠降低學生對老師的牴觸心理,師生情感達到魚水般交融的`程度,有利於創造出融洽、民主、恬靜、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建立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葉聖陶說:“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1]語文課是學生接觸、學習母語的主要途徑,但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語文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以趣引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裏,存放着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2]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祕方。語文課上,教師精彩的導語、鼓勵性的評價、幽默風趣的語言、激情高漲的辯論、民主和諧的氣氛、喜聞樂見的情境、感染力十足的煽情等都會發出磁石一樣的力量,叩動學生心絃,使學生充滿求知的渴望和探索的力量。

例如:在講《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先播放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及其相關詩句,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然後我對學生說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書,裏面蘊含了很多的奧祕,你們想讀懂大自然這本書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這節課上他們閱讀課文的積極性相當的高。

俗語說“紅花還需綠葉配”,一堂高效的課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教師也可以“以趣結尾”,這樣能夠起到“餘音繚繞”的效果。《陶罐和鐵管》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課,我在這節課結尾時說:課文學習了,你們想不想演一演他們啊?接下來的時間交給你們自己安排角色,下節課請小組演出。學生聽到我這樣說,積極性相當的高,直到下課鈴響起,他們仍沉浸在談論中。

在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無疑是一條重要的途徑。

2、以情引之,啓發學生思考。

“悲歡離合、愛恨情愁”是人情感的基調,可是學生社會閱歷不深,還不能正確的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作爲學生接觸社會,感受人性的語文課,就應該發揮文本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去體驗人生的情感、生存的真諦。

例如:《傾斜的傘》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教學難點是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驗。所以本節課我通過情感的引領,情感的共鳴,用情感構築知識的橋樑,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首先激發情感,導入課題;然後理解傾斜的傘下祖孫兩代人之間濃濃的親情;最後引發學生對生活中親情的思考;始終以“情”貫穿全文。讓學生通過快速讀、集體讀、默讀、大聲讀等多種朗讀形式相結合,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祖孫兩代間的濃厚親情。

講解這種情感型的課文,首先要求教師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然後用語言打動學生的內心,使他們將情感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從而達到新課標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我喜歡做一名情感型的教師,希望在我的課堂上讓學生學會真善美,分清假惡醜。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良好的語文習慣。良好的語文習慣有利於學生在課堂上

1、朗讀的習慣

朗讀,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閱讀領悟能力。因此,無論課堂教學還是早讀,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在每節語文課上,我都會採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教學。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偏愛於詩歌形式的朗讀,

2、讀書的習慣

在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中,閱讀課以及學生課餘閱讀是提升語文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學生閱讀量的多少直接決定着學生各種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在每天下午的閱讀時光裏,我會爲學生提供一些閱讀資料,以保證他們的閱讀量。

3、 動手積累的習慣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發現許多美妙的東西,比如好詞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生活哲理,這些如果不把它們摘抄下來,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8小時後就會忘記65%,兩天後將忘記75%,一週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豈不白費力一番?所以,我要求學生每週至少交兩篇採蜜集,希望他們能夠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4、動手寫作的習慣

寫作,是學生普遍感覺困難的事情。每當作文課上要求學生寫作文時就會怨聲載道。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覺得平時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實習期間,我所教的學生每人每週都會寫三篇小筆頭。通過日常小筆頭的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滲透閱讀方法

一節國小語文課應該有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讀懂一篇文章。怎樣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怎樣把握文章的結構,怎樣理清層次,怎樣讀出文章的感情等等,這些基本的閱讀方法,雖不必節節課面面俱到,但我們必須有所滲透。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們教師才能從耗時、低效的閱讀教學中走出來。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是建設和諧高效課堂的必備條件。

冰心先生曾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 和諧是一種美,更是一種境界。和諧的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發展的課堂;是主動、互動、生動的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的課堂;是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築的課堂,是對話與體驗成功遙相呼應的課堂,是現實與理想逐漸逼近的課堂。

和諧,課堂教學永恆的追求!和諧課堂語文朝聖者的追求!構建和諧高效課堂,吸引學生的祕密武器,你掌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