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天氣》教案

天氣是我們每天要關注的,因爲關係到我們的正常生活。以下就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多變的天氣》教案,更多教案盡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多變的天氣》教案

  第一節 多變的天氣

  教學要求

1.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

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內容點析

1.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裏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教材沒有直接給出天氣的概念,而是聯繫實際分兩步解釋天氣。第一步,說明怎樣描述天氣。第二步,解釋天氣“多變”的特點: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時刻天氣有變化。

從感性材料入手,聯繫實際生產、生活,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有關概念的內涵和基本原理,並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這是貫穿本章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2. 圖3.1舉例性地介紹天氣的三種狀況:A圖側重於“晴”;B圖側重於“風”;C圖第三章天氣與氣候天氣與氣候第三章側重於“冷”。圖中設計同學對天氣的談論,以使學生學會怎樣描述天氣。

3. “天氣及其影響”的活動部分,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設計。第1題提供資料,並要求學生參照已有資料再補充至少一個資料。第2題讓學生分析已有資料。第3題要求對活動作小結

4. 天氣預報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關心的問題。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獲得天氣預報,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電視天氣預報,因此,教材也將收看電視天氣預報作爲重點。

5. 爲體現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教材從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引入。圖3.3展示了天氣預報製作過程的主要環節。它向學生說明天氣預報是由許多人、許多單位共同參與的結果,並運用了許多先進設備,從而使學生在感性認識天氣預報製作過程的同時,受到科學精神的教育。圖中所展示的具體內容不要求學生掌握。

6. 圖3.4除展示了報紙上刊登的天氣預報外,還就天氣預報中常提到的陰晴、降水概率、風向、風力、溫度等天氣要素加以解釋,以排除學生閱讀天氣預報時可能遇到的障礙。

風力由弱至強分爲0~12級(共13級)(見後面的參考資料)。

風向風力符號解釋:電視天氣預報圖中一般用帶尾羽的箭矢來表示風向風力,箭矢所指方向爲風的去向;尾羽的數目和形狀表示風力,如3根尾羽表示6級風,4根尾羽表示7級風,尾羽呈三角旗狀,則表示風力爲8級或8級以上。

溫度的兩個值依次是日最高溫度(3 ℃)和日最低溫度(-8 ℃)。

7. 閱讀材料中提到的克里米亞戰爭,又稱東方戰爭。戰爭的一方是英、法、土耳其等國,另一方是俄羅斯。該戰爭持續多年,最後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

8. 教材將瞭解電視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並按電視天氣預報過程分三個步驟:認識衛星雲圖、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活動的總體設計思想是使學生通過活動能夠看懂電視天氣預報。

9. 教材將從互聯網上查閱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學習使用現代手段,也使學生多瞭解一種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該活動不要求所有學生完成。

10.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關心每天的天氣狀況外,對空氣質量狀況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也要求重點城市播報每天的空氣質量狀況及空氣質量狀況預報。教材隨機選擇了某日(2001年1月9日)我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並繪製成圖3.9,使學生在讀圖過程中,瞭解空氣質量日報的有關知識,從而能大致看懂電視中的空氣質量日報。

空氣污染指數是評價一個地區環境質量狀況的一種方式,是將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按照一定方法處理後,變成大家熟悉的0~500的數字。數字越大,說明污染越嚴重,空氣質量狀況就越差。

空氣的質量級別、污染指數和質量狀況之間的關係見下表。

空氣質量級別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狀況
1~50
51~100
Ⅲ1101~150輕微污染
Ⅲ2151~200輕度污染
Ⅳ1201~250中度輕污染
Ⅳ2251~300中度污染
>300重度污染

11. 空氣污染物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從加強環境教育角度考慮,教材主要舉例性地讓學生了解人爲原因形成的空氣污染物。把這部分內容安排成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瞭解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從而對於空氣質量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建議

  【天氣及其影響】

1. 這一部分的教學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其一,先通過閱讀圖3.1理解天氣,然後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其二,先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然後通過閱讀圖3.1理解天氣。

2.天氣的教學主要應抓住“怎樣描述天氣”和“天氣的特點”,不要求瞭解嚴格的天氣概念。

正確描述天氣,既能加深對天氣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項基本技能。在閱讀圖3.1時,要把視野放開,引導學生從更多的方面認識天氣。第一,圖中只表現了晴、風、冷三種狀況,相應地要補充陰、雨(可擴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熱三種狀況。第二,在“陰晴、風雨、冷熱”之外,還應補充其他天氣狀況,如霧、揚塵等。第三,可及時讓學生描述上課時教室外的天氣狀況。

天氣特點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舉例說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短時間”,可從某一時刻、一天、幾天等不同的時間尺度舉例說明。某一時刻如“現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悶熱”,幾天如“這幾天陰雨連綿”。第二是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不同,如“東邊日出西邊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時刻的天氣有變化,如夏天暴雨前後的天氣變化、冬天寒潮前後的天氣變化等。

3.活動中材料A說明了天氣與交通的關係,材料B說明了天氣與生活的關係,材料C說明了天氣與農業生產的關係,材料D說明了天氣與軍事的關係。其他方面可讓學生補充,如天氣與工業生產、工程建設、商業活動、旅遊活動、休閒娛樂等的關係。

學生補充資料(圖3.2E),可在前一節課後安排,由學生在課外蒐集。

活動最後要求學生寫篇小短文,可在課堂上寫,也可在課後寫;應引導學生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綜合寫也可,就某一方面展開寫也可。

  【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1.在各種媒體的天氣預報中,以電視天氣預報最引人注意,並且,瞭解電視天氣預報也是本部分教學的重點,因此,“明天的天氣怎麼樣?”的教學,建議按下面的順序進行:電視天氣預報(活動1~3題)──其他媒體的天氣預報(圖3.4和活動第4題)──歸納天氣預報的作用和主要內容──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圖3.3)。

2.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一般先出現衛星雲圖,因此活動先從認識衛星雲圖開始。教學由此開始,也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動第1題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讀圖3.5完成。因爲學生還沒有具體的區域知識,讀此圖過程中,只要求學生能按圖示解釋,分清陸地和海洋,並在圖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陰天或雨天:無雲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雲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雲的地方可能是陰天。

活動的第2題是爲第3題做準備,在讓學生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後,介紹了用天氣符號表示天氣變化的方法。題中天氣符號所表示的'天氣變化情況依次是:晴轉陰;小雨轉中雨。

活動第3題通過模擬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學生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教學時可把圖中所示的13個城市分成6組,每組分別找1~2位學生播報。每組播報後,再找1~2位學生(未參加播報的)評判。

3.在瞭解了電視天氣預報後,可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得天氣預報?然後引導學生通過讀圖3.4瞭解報紙上的天氣預報;看活動第4題了解從互聯網上可獲得天氣預報和氣象知識。活動第4題可作爲選學內容,由學生課外選做。

4.引導學生綜合報紙和電視天氣預報內容,歸納出一般情況下“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然後,再結合圖3.4中箭頭拉出的框解,使學生了解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氣預報內容和有關知識後,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思考“爲什麼要進行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可讓人們及早做好準備,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天氣的危害。)

5.最後,讓學生讀圖3.3概括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觀測—接收數據—處理資料、製圖—分析判斷—做出預報。對圖中涉及的設備和具體技術性問題,不必細究。

在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中,需要製作和分析天氣圖。由此,引導學生看“閱讀材料”,使學生對天氣圖的起源和作用有所瞭解。

  【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1.圖3.9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根據污染指數判斷各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進而比較各城市空氣質量的優劣(這一日)。如有可能,老師可摘錄前一天中央電視臺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一些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讓學生判斷其空氣質量狀況。對於有關概念,如空氣質量、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學生掌握;對於各城市空氣質量差別的原因,也不必細究。

2.活動部分涉及農業生產、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與空氣質量的關係,要求學生就其中一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四個問題都是開放式的,可引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學時切忌以某一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而應注意保護每個學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產生污染物污染空氣,使空氣質量下降,反過來又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爲此,人類應該控制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創造美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