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八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1-3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2、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概括1-3段段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概括1-3段段意

難點: 概括1-3段段意,感受荷花的美麗

(三)課前準備:

掛圖、幻燈、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 出示掛圖:這是什麼花?你看了圖上的荷花有什麼感受?

2、 聽錄音,思考:哪幾段直接寫了荷花?(1-3)

二、學習字詞

1、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反饋:

字音: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讀準花骨朵,畫圖理解花骨朵

字形:骨:第3畫()翩:左扁右羽

提出不懂得詞:蓮蓬:看圖理解挨挨擠擠:做動作理解

3、指名讀課文,注意讀音正確,不多字漏字,不讀破句

4、齊讀課文,讀出你想表現的感覺。

三、學習1-3段

1、 默讀1-3段,思考:這三段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荷花的?

(清香、形態、姿勢)

2、 學習第一段

●讀,找出寫荷花香氣很誘人的詞?

●概括段意?(我一進公園,就聞到一陣荷花的清香。)

3、 學習第二段

●指名讀,標好句號

●劃出直接寫荷花形狀的句子(4、5、6)

●寫了哪幾種不同的形態?(全開、剛開、未開)從圖中找出這三種形態的荷花。

●課文用什麼詞把三部分連接起來的?(有的有的)

●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爲什麼?(2)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讀句子,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體會哪個詞用的好?

(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昂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劃出寫荷葉的句子

這句話中寫荷葉又多又密的詞是(),寫荷葉顏色的詞是(),寫荷葉形狀的詞是()。

●這段話主要寫荷花,爲什麼要寫荷葉?(荷葉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綠的荷葉的襯托下,荷花顯得更美麗了。

●小結,這段話荷花的形狀。誰能概括的說說荷花的形狀美在哪裏?

(開的多,形狀各異,白花、黃蓮蓬、綠荷葉,顏色美)

●感情朗讀

●概括段意?(荷花形狀各異,十分美麗。)

3、學習第三段

●理解姿勢:姿態

●看圖說說白荷花有哪些姿勢?用一個詞概括?(千姿百態)

●爲什麼畫家如果能畫出這一池荷花真了不起?

(所有的荷花都很美,各有各的樣子,而且他們的樣子不時的在改變。畫家要畫下來,是不可能的。課文這麼寫是爲了說明荷花姿勢美。)

●感情朗讀

●概括段意?(白荷花的姿勢很美。)

4、 讀1-3段

四、作業

1、 背誦第二段

2、 看圖仿寫

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有的()。

板書:

清香

荷花 形態 形狀各異

姿勢 千姿百態

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4、5段,進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誦課文2、3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荷花之美

難點: 感受荷花之美、背誦課文2、3段

(三)課前準備: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有感情朗讀1-3段,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寫荷花的美?

2、 背誦第二段

二、學習4、5段

1、 聽錄音,討論:這兩段寫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

2、 學習第四段

●面對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麼?

●想象中的我美嗎?美在哪裏?

(靜態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下,光彩照人;動態美,風吹來,與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麗。)

●蜻蜓告訴我飛行的快樂,小魚告訴我做了好夢,說明什麼?(它們生活在荷花池裏十分快樂,從而襯托出荷花的美麗。

●爲什麼我過了好一會兒,纔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讀

●練習背誦

●概括段意(我看着美麗的荷花,彷彿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總結全文

1、 有感情朗讀全文

2、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3、 背誦自己知道的有關荷花的詩句。

四、作業

1、 完成作業

2、 給荷花上色

板書:

荷花想象(彷彿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白荷花)

課後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橋?(指名答)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裏所講的橋會讓大家大開眼界。

(二)初讀課文

1.老師範讀課文。

2.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3.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的讀音。

(三)初步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大致結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潛水橋、塑料橋)

3.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潛水橋?誰願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4.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塑料橋?誰願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5.再讀全文。我們知道了潛水橋和塑料橋這兩種神奇的橋,現在我們再來把全文讀一遍。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一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思考:潛水橋有什麼特點?(四人小組討論)

(3)蘭蘭在潛水橋裏都看到了什麼?(圖文結合回答)

2.學習課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麼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麼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了橋後,把塑料橋怎麼辦呢?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一說塑料橋有什麼特點。(輕巧,帶着方便)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讀全文

(四)識記生字

第三課時

(一)複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麼特點。

(二)識記、書寫生字

1.讀生字詞。

橋樑工程師波浪特別玻璃磚

划過去採野花很薄輕巧又平又穩

2.指導書寫。

(三)實踐活動:未來的橋

可參考“教學建議”第三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概述

國小數學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繫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錶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錶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錶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錶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爲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錶。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錶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爲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慾望,使學生總能處於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錶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錶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錶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麼時刻?你是怎麼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時刻,然後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分針都指着什麼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錶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麼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裏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節通過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麼問題?通過觀察學生髮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牀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慾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後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錶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儘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化;同時教師還需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如藉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受到美的薰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準備:觀察日出的景象,瞭解巴金的生平及作品,預習課文。

教師準備:準備日出的錄像片斷或者有關的掛圖、一段優美的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導讀”要求

1.請學生自由讀讀“導讀”的要求,交流:從“導讀”中知道了什麼。

2.教師小結。

二、談話導入

1.大家觀看過日出嗎?請學生交流平時看到的日出景象。

2.小結:日出的景象壯觀迷人,很多作家詩人都曾讚美過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

(2)重點強調學生容易出錯的讀音。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寫了在天氣晴朗時看到的日出景象和有云時看到的日出景象。

3.讀了課文,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教師將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

四、細讀課文,解決疑問;感受日出的壯觀

1.通過剛纔讀課文,我們發現:作者描寫了天氣晴朗時和有云時兩種日出的景象,那麼這兩種景象你更喜歡哪一種?請大家先仔細讀課文,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大家從一些重點的語句裏感受了日出的壯觀景象,想不想看看當時的景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日出的錄像片斷)仔細觀察,看和你想象的日出的景象是不是一樣。

[意圖:運用電教手段,將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景象,引導學生直觀地感受日出的壯觀,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爲解決學生的疑問作鋪墊。]

4.提問、交流:(1)課文讀到這裏,知道作者爲什麼說這是偉大的奇觀了嗎?

(2)作者說“這不是偉大的奇觀麼”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五、感情朗讀。

1.讓我們在感受了日出的美景以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日出的壯觀景象。請大家先自由朗讀,然後可以把自己讀得最好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2.請部分學生朗讀(可配樂),大家評議。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日出的美和壯觀。(在此環節後,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練習背誦。)

3.我們和巴金爺爺一起欣賞了海上日出,你想說什麼?

[意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美讀,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把自己閱讀後想說的心裏話說出來,和作者形成共鳴。]

六、佈置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本課的生字,把你喜歡的詞句抄下來。

2.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蒐集、閱讀其他的描寫日出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1.上節課大家一起欣賞了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課文裏的生字掌握得怎麼樣呢?

[意圖:通過檢查,瞭解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把字詞教學落實好。]

2.你們抄寫了哪些喜歡的詞句?讀給大家聽。

[意圖:鼓勵學生積累喜歡的詞句,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借鑑。]

二、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生動

1.同學們抄寫了這麼多喜歡的詞句,這些句子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小組討論。)

(1)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

(2)紅霞的範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

(3)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

(4)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語句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3.教師小結: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準確生動的描寫,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日出的壯觀美景。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生動,受到啓發。]

三、背誦課文

1.課文寫得這麼美,想不想背下來?學生自由練習背誦課文。

2。小組內背誦。

3.全班指名背誦。

四、擴大閱讀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蒐集到的其他描寫日出的文章,簡單說說好在哪裏。

2.各小組推薦喜歡的文章全班交流。

[意圖:通過蒐集,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交流中擴大了閱讀量,將課堂知識向課外延伸。)

五、佈置作業

課後蒐集巴金爺爺的其他文章閱讀,可以舉行一個巴金爺爺文章閱讀會。

六、板書設計

日出前:淺藍 紅霞越來越亮

日出時:負 縱 升 衝 跳 射

海上日出 薄雲:躲時 透過 直射 亮光

日出後: 厚雲:鑲 透出 出現 染成 光亮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月光曲》是六年制國小語文的講讀課文,寫的是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事。貝多芬是在特定環境的感染下,隨着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激起創作靈感,以眼前的事物爲依託,展開聯想,即興寫成的。教學本篇課文,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是教學重點,而理解貝多芬即興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發展的變化則是教學難點。

教學本文,進一步落實分辨事物和聯想,並引導學生自覺運用以前學到的語文基本功,諸如“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清課文條理”、“分清課文的`主次”、“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及內容的過程中,領悟感情,使重點訓練項目化爲技能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學習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9自然段(重點)。

2、感受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意境、內容,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複習上節課的內容,以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創設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畫面,感受情境,談體會。

2、合作學習:

用兩分鐘時間讀第9自然段,組內交流討論: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說你知道了什麼?教師指名反饋。

板書: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風捲巨浪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3、品讀體會:

根據月亮、海水的變化,把三種層次的感覺讀出來。

4、深入研讀:

個體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層來讀一讀。

⑴ 第一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微波粼粼”“霎時間”→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⑵ 第二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忽然”“刮”“卷”“涌”→自由讀→指名讀→站起來讀。

⑶ 第三層:

引讀→談體會→重點指導“波濤洶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回顧小結

過度:

好一幅美妙絕倫的海天月夜景!兄妹倆真的看到了嗎?

1、看板書、理思路。

2、朗讀:

⑴ 指名讀。

⑵ 接讀:

女→男→全班。

⑶ 齊讀:

配樂朗誦。

四、學習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說話:

貝多芬美妙的樂曲深深感染了兄妹來,貝多芬離去後,盲姑娘兄妹可能會說些什麼?

這時貝多芬,心潮澎湃,飛奔回客店,他一邊寫,一邊想,他想了些什麼呢?

2、情感昇華:

穿插再讀貝多芬的話,體會情感。

【板書】

樂曲聯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風捲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減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下文將準備了國中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的學習,要使學生在情感與態度上,認識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認識現實生活中圖形間的數量關係,能夠設計精美的圖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在民主、和諧、合作、探究、有序、分享發現快樂,感受學習的快樂。對於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對知識的探究,經歷發現知識,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經歷發現知識道路上坎坎坷坷,達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達到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境界,在經歷這些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能力,使所有學生在數學上都有不同的發展,儘可能接近其發展的最大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辯證唯物主義的薰陶,提高學生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後聯繫,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爲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函數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模型,本單元學生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後,進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數。學生在本章中經歷: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的探索過程,在交流中發展能力這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經歷本章的重點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數及圖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經歷函數圖象信息的識別應用過程,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根據所給信息確定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會作反比例函數圖象,並利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章的難點在於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以及提高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重要的性質,如兩個銳角互餘,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且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本章分爲兩節,第一節介紹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第二節介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邊形 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用處更多。因此,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本章是在學生前面學段已經學過的四邊形知識、本學段學過的多邊形、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也可以說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系統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內容的學習也反覆運用了平行線和三角形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本章的內容也是前面平行線和三角形等內容的應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衆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並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三、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七認真工作。把教學七認真作爲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指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的民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佈置分別適合於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要照顧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爲差生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10、站在系統的高度,使知識構築在一個系統,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繫,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背誦熱愛祖國和道德修養的名言。

2、快速閱讀短文,理解內容,體會短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口語交際。

4、縮寫《小英雄雨來》。

教學重點:

閱讀、口語交際、縮寫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準備:蒐集信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背誦熱愛祖國和道德修養的名言。

2、快速閱讀短文,理解內容,體會短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短文,理解內容,體會短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短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熱愛祖國和道德修養的名言。

二、朗讀《彭老總拒遊北海》,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快速朗讀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着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1)說說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作者借這件事要表達怎樣的思想?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培養和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朗讀並背誦課文,識記生字,正確、規範書寫生字。

2、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2、學生蒐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時間】

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揭題後和學生共同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要求:能憑藉註釋理解詩的大意,能感受、體驗詩的思想感情,領會詩的表達方法,能主動記誦積累。

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1、配樂板書: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看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

範讀激情:聽老師把這首古詩朗誦一遍。

2、學生自讀古詩,並想想從詩中感受到什麼。

3、檢查學生的朗讀和對詩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1、學生憑藉註釋理解詩句意思:

⑴ 老師告訴學生,利用註釋學習古文,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看看註釋,想想每一句詩的意思,然後說給同桌聽,看看能不能說明白。

⑵ 學生先自學,後同桌交流。

2、反饋時老師作適當的指導:逐句理解詩意後,要求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句與句連接不連貫時,老師要加以引導,使句子能通順,連貫。

(理解古詩詩句意思是學習古詩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導學生深入詩的意境,體會思想感情

1、先獨立思考,然後討論:

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的?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可適當指導:詩中描寫的景色是否有對比?

(學生從生機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黃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的對比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秋風落葉之時,寒意陣陣,客遊在外的詩人見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獨鬱悶。後兩句寫了遠處籬笆下的燈火,詩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種溫馨親切之感,感情略顯舒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加深理解:

當我們離別家鄉,離別親人的時候,我們是多麼容易思念,有時一草一木就會勾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的賽詩會,比比看看哪位同學瞭解的思鄉詩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對“思鄉”二字有什麼體會?

五、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和嘗試背誦

1、指導朗讀。教師再次範讀後,讓學生自讀體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後找朋友(包括老師)朗讀交流。

2、指導背誦。想想,怎樣背誦背得快,記得牢?

(朗讀、背誦也需要指導,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業

自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對王維多一些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