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精選6篇)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具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麼位?(個位)第二位叫什麼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後每組派代表彙報。

2.爲什麼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爲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麼?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麼。

5.小結

教師提問:.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4)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個數)

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麼聯繫呢?

圓片的個數十l=擺出的數的個數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

三、課堂作業

在○裏填上””、“”或“=”。

35○5378○6913○31

70+9○7963—3○701+80○81

65○65+537○37—1100○90+9

四、課外實踐作業

每個同學回家後分別拿9個和10個小圓片,擺出不同的數給爸爸、媽媽看,看誰擺的又快又對。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前面所學的數的分解、組成的知識,經歷動手擺一擺的實踐活動,直觀形象地理解並鞏固10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數位”、“數值”的概念。

2.在合作中主動探索數學、數學方法以及尋找事物規律的方法,能夠完整地寫出N個子可以擺出的(N+1)個數,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在愉快的操作中感受數學的奧祕,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在擺棋寫數的活動中發現用棋子表示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

能根據發現的規律看數畫棋,直接寫出用8、9、顆棋子所表示的數。

教學準備:

課件、磁鐵、學生練習紙、學具——圓片(象棋棋子或五子棋棋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變一變

1、你們喜歡玩嗎?今天我們要玩出花樣、玩出水平。

2、用數表示一個磁鐵

老師這裏有一個磁鐵,你能用什麼數來表示?——1、10

有了“數位順序表”的幫助,這個磁鐵像孫悟空一樣會變的,放在數位表的個位上,表示1,放在數位表的十位上,就表示10。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會表示不同的數。

3、 用數表示兩個磁鐵

現在有兩個磁鐵,你又用什麼數來表示呢? ——2、20、11

說說你是怎麼擺的?

二、教學互動活動設計——擺棋探祕

(一)擺3顆棋。

1、讓學生自己擺3顆棋子。

要求:(1)用3顆棋子獨立擺一擺,可以擺出哪些數?寫下來。

(2)想一想,怎樣擺,才能不重複、不遺漏?

2、跟同桌交流擺的方法。

3、彙報。思考: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4、有規律、有順序的是怎樣擺出來的?

5、3顆棋擺出了哪幾個數?3、12、21、30

(二)自己選擇棋子顆數擺數

1、選擇4顆、5顆或者6顆棋子在數位表上擺一擺。

2、彙報展示

3、你們擺的時候,老師也擺了一下,不過沒有動手,是放腦子裏擺,擺出的數是:6、15、24、34、33、51、60

請爲老師評判——34需要7顆棋擺出的,漏了42。

4、根據前面的規律,擺54需幾顆棋?62呢?72呢?

5、觀察 6、15、24、33、42、51、60,還發現什麼規律?

(三)猜一猜:7顆、8顆、9顆棋子可能擺幾個數?

①猜想

②驗證——擺一擺或寫一寫

(四)觀察完成的表格,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

三、課外延伸

學生猜想10顆、11顆、12顆……可能擺出幾個數?並讓學生課後自己驗證。

四、

同學們談談這節課學了些什麼?有什麼想法和收穫?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5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在數位表上擺圓片的活動,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過探究圓片個數與所擺出的數的個數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學會發現規律,並能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體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在活動中養成傾聽、有條理地表達想法的習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感受到數學“好玩”,喜歡數學並願意學習數學。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鞏固數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與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數位表、圓片、記錄單、百數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演示鋪墊

(一)激趣引思。

1.同學們喜歡變魔術嗎?今天啊,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來變變數學魔術,你們想玩嗎?

2.呈現魔術道具:數位表與小圓片。你們想知道今天這個魔術是怎麼變的嗎?

(二)演示鋪墊。

1.教師演示:將一個小圓片擺在數位表的個位上,問學生:這是多少?

2.教師演示:將一個小圓片擺在數位表的十位上,問學生:這又是多少?

3.教師:我們還得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帶領學生一起完成記錄單。

填一填:用()個圓片可以表示()和()兩個數。

4.師:神奇嗎?

(1)一張小小的圓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數?

(2)爲什麼同樣都是一個小圓片,卻能擺出兩個不同的數來呢?

引導學生回答:把圓片擺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擺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讓學生初步感受:把圓片擺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數。

5.你們也想玩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擺一擺,想一想”。

【設計意圖:由魔術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數學奧妙的慾望,同時教師的操作演示,爲學生進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引領與示範,讓學生初步感受位值制思想。】

二、動手操作,活動探究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2個小圓片擺數:

(1)教師說明操作要求:先思考,再擺圓片,最後填寫記錄單。

(2)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彙報:可以多讓幾人彙報一下,並展示他們的記錄單。

(4)重點讓是以下記錄單同學彙報,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5)師追問:指着其中的一個記錄單,如表一:

①是怎麼知道這個數就是2的?

②是怎麼知道這個數就是11的?

③是怎麼知道這個數就是20的?

④從“2”到“11”你是怎麼變化的?

⑤從“11”到“20”你又是怎麼操作的?

2.小結:這個魔術很神奇吧?看來珠子在數位表中擺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把珠子擺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意義就不一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數。

【設計意圖:由於用兩個小圓片擺數難度不是太大,再加上有了前面教師所提供的引領與示範,學生應該都能順利完成。在彙報的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呈現兩種有序的擺數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位值制思想的同時,也爲下面的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二)合作探究,探尋方法。

1.用3個小圓片擺數:

(1)同伴互助,合作完成:教師說明分工合作的要求,一人擺數,一人記錄,最好是能按一定的順序擺。在學生合作過程,教師巡視,加以引導。

(2)小組彙報:選取兩組有序擺放的小組彙報,邊彙報邊擺數,並讀出自己擺的數,展示其記錄表。

(3)彙報完成後,共同呈現兩組記錄單:

2.觀察比較:這兩組同學的擺法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引導學生髮現:

(1)相同點:這兩種擺法都是先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一個數位上,然後再一個一個地往另一個數位上移動。

(2)不同點:第一種是從個位移到十位,表示的數是從小到大排列的;第二種是從十位移到個位,表示的數是從大到小排列的。

3.小結:

(1)像這樣擺數有什麼好處?你更喜歡哪種擺法?

(2)你還有什麼發現?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對於學生的發現,只要是有價值的,都要給予肯定。

(3)如果有學生能發現利用圓片個數3的組成來擺圓片,就能做到不重複也不遺漏,如果沒有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參照記錄表進行引導:

即利用3=0+3、3=1+2、3=2+1、3=3+0,就能又對又快地擺出各個數。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的操作與探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位值,感受所擺出的數之間的關係,學會有序思考,發現又對又快的方法。】

(三)分工協作,發現規律:

1.分工協作:

(1)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學生用4個圓片來擺數,一部分學生用5個小圓片擺數。小組合作的人員及分式不變。教師明確提出要求:用剛纔我們發現的方法去擺,看哪組同學擺得又對又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有序的方法來操作。

(2)彙報交流:教師在用4個小圓片和5個小圓片擺數的小組中,各選一組進行彙報。

①們組是用幾個小圓片來擺數的?

②你們組擺出了幾個數?

③分別是哪幾個數?

④在擺第一個數的時候,你用到小圓片個數的組成的哪個算式?第二個數呢……

⑤你有什麼發現?

2.適當延伸:如果給你6個小圓片,你能擺出幾個數?你能想到的第一個數是多少?你能不用小圓片擺就能說出是哪幾個數嗎?

3.歸納方法:

(1)呈現以下表格:

(2)學生彙報,教師整理,完成表格。

(3)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

①擺出數的個數總是比小圓片的個數多1個;

②在用圓片擺數時,我們只要知道圓片的個數,想圓片個數的組成,就可以想到能擺成的數了。

……

4.及時反饋:學生口答出:7、8個小圓片擺出的數,教師整理填入表格。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重點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繼續發現圓片的個數與所擺出的數之間的關係,發現能快速找到結果的方法與其中所隱含的規律。】

(四)應用規律,發現問題。

1.說一說:你直接說出用9個圓片能擺出的幾個數嗎?分別是哪幾個數?學生回答,教師將所得結果填入以上表格中。

2.想一想:

(1)如果給你10個圓片,你能想到的第一個數是多少?

(2)如果我們在個位上或十位上擺10個圓片,這樣的數能讀出來嗎?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讓學生根據總結、歸納出的規律和方法來解決問題;通過“想一想”,讓學生髮現個位和十位上的數都不能大於9,並且也爲下面的教學做準備。】

三、融合貫通,拓展提高

(一)快速整理,製成表格。

1.教師呈現一張10行10列的空白表格,讓學生快速回答出從用1個小圓片到用9個小圓片所能擺出的數,教師一斜行一斜行地填入表格。如下:

2.接下來的一斜行應該是用幾個圓片擺成的,你能快速的說出這一斜行上的數嗎?請幾個學生說出各斜行上的數,教師填寫整理成完整的表格。

(二)拓展提高,能力提升。

1.用19個圓片能擺一個兩位數嗎?爲什麼?

2.(出示8、17、26、35、44、53、62、71、80)你知道它們是通過擺幾個圓片得到的嗎?。

3.(出示9、18、27、36、45、54、 □ 、72、81、90)方框裏的數是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4.小精靈家的門牌號是7個圓片擺成的,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大1,你能找到小精靈的家嗎?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巧妙製成百數表(0—99),再通過適當的拓展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擺出的各組數之間的存在規律,更深刻地瞭解100以內數的特點。】

四、回顧總結,適當延伸

(一)回顧總結。

這節課你們覺得開心嗎?你們通過動手擺一擺,動腦想一想,發現了奇妙的規律。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觀察,積極動腦,你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藏着數學的奧祕。

(二)知識延伸。

1.你能用1個圓片擺出一個更大的數嗎?

2.雖然我們用19個圓片擺不出一個兩位數,但我們能用19個圓片擺出一個更大的數,你想試試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再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向學生提出更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對以後的學習充滿期待。】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表,百數表,彙總表,圓片20個。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複習

1、哪個同學願意上來給同學們寫出兩個100以內的兩位數?你來讀這個數字好嗎?(引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都從位起)我們再來看看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如果老師想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數位表的下面,他們應該放在哪?引導學生小結:因爲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數字擺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放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二、創設談話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請同學們把眼光都集中到老師這裏,看看我從袋子裏面拿出了什麼?(1個小圓片)

2、同學們,別小看這小小的圓片,它非常神奇,它能在這張數位表上變魔術,想不想玩?

3、今天陳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玩一個數學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擺一擺、想一想》

4、出示課題 :擺一擺想一想。

看誰能利用老師手中的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擺一擺,誰在擺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誰就獲得我手中的紅蘋果。願意試一試嗎?

三、激趣體驗。

(一)初次擺。(擺1個圓片)

1、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嗎?它表示的數是幾?(1)

2、你能把這個圓片擺在十位上嗎?它又表示什麼數?(10)

3、剛纔,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圓片可以擺出1和10兩個數,那麼2個、3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呢?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擺一擺、試一試?

4、生活動,師指導。

請同學們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學具與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記,再互換。

5、彙報。(學生邊擺,邊解說)

2個● 2,11,20共( 3 )個數

3個●__3,12,21,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4 )個數;

(二)再次擺(擺4個圓片)

1.師:剛纔小朋友自己擺了,也看幾位同學擺了,大家都擺得很仔細,但還是有漏數的,有的小朋友卻擺得又對又快,只是他們擺的順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麼好方法呢?

2.獨立嘗試,邊擺邊想:同學們再拿出4個圓片試着邊擺邊想,怎樣擺,不遺漏又快。

4個●_4,13,22,3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5 )個數。

3.反饋、演示,引導學生歸納方法。

(1)從十位一顆一顆往個位移;

(2)從個位一顆一顆往十位移;

(3)一組一組成對移。

(三)三次擺──熟悉方法(擺5個圓片)

1.師:剛纔,我們每人都擺了圓片,還自己找到了不遺漏、擺得快的好辦法,同學們真能幹。看,老師把剛纔小朋友擺的數也進行了整理,那麼5個圓片能擺幾個數呢?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擺一擺6個圓片。

2、學生依次彙報,師同步演示。

5個●__5,14,23,32,41,50_________________共(6)個數。

(四)探索規律

這張表格裏面隱藏着許多祕密,仔細觀察,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1.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加起來=圓片的個數;

2.橫行看:十位上的數一個個大起來,個位上的數一個個小下去;

3.圓片的個數越多,擺出的數也越多;

4.圓片的個數+1=擺出的數的個數。

5.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6.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

7.把個位和十位上兩個數交換一下位置。

8.擺出來的數比小圓片多1個。

四、應用規律

(一)不擺圓片,直接寫數

1、老師這回不擺圓片,直接寫出6個圓片可以表示的數,你們幫我看看有什麼意見。(152434425160)

2、不擺圓片,任選7、8個圓片寫出它可以表示的數,再與同桌說說是用哪一條規律寫的。

7個●共()個數,_________________;

8個●共()個數,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外延伸:

用9或10顆以上的棋子擺一擺,看能分別擺出幾個數。

六、板書設計:

擺一擺想一想

●110

●● 21120

●●● 3122130

●●●● 413223140

●●●●● 51423324150

●●●●●● 6152433425160

●●●●●●● 716253443526170

●●●●●●●●81726354453627180

●●●●●●●●● 9182736455463728190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51頁“擺一擺,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獨立操作與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鞏固10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數位”、“數值”的概念。

2.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悟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合理性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探索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奇妙和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個位和十位上擺棋子寫數的活動中發現棋子數與所擺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根據規律直接寫出7、8、9顆棋子所表示的數,並能用口頭語言表述棋子數與所擺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講故事《神奇的1》。

2.引入:把1放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動手用棋子在數位順序表上擺數,從中探索有趣的數學知識吧!板書課題:擺一擺 想一想

二、初次探索,感悟有序

1.請一位同學上臺拿3顆棋子擺一個數。

2.同桌2人合作,用3顆棋子擺數,一人擺一人記錄。

3.彙報並交流。

4.對比幾種擺法,體會“有序”的好處。

三、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自選“1顆”、“2顆”、“4顆”、“5顆”棋子中的一種,用自己認爲最有序的`方法去擺,把擺出的數有順序的記錄在紙上。

2.全班彙報交流。

3.檢驗用6顆棋子擺的數是否正確:6、24、15、34、33、42、51、60。

4.同桌討論,尋找規律。

小結:無論怎樣擺,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之和都等於棋子的個數;擺出的數的個數比棋子數多1。

5.猜想並驗證用7顆、8顆、9顆棋子擺數。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猜年齡:老師和小朋友的年齡都可以用8顆棋子擺出來,猜猜老師和小朋友的年齡可能是多少歲?

五、用百數表,體驗規律

師:其實,剛纔用棋子在數位順序表上擺數的規律,在百數表中就有體現。你能找找2顆棋子擺的數在哪裏嗎?1顆?3顆?8顆?

六、拓展延伸,辯證思維

1.猜一猜:10顆棋子可能擺出多少個數?說一說怎麼擺出最小的數?

2.小結:並不是珠子越多,組成的數就越。規律有時是一段的,並不適用於全部。

七、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1.學生談收穫。

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認真觀察,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將會有更神奇的發現。

2.作業:用11——18顆棋子擺一擺,看看有什麼規律。

八、板書設計

擺一擺 想一想

十位

個位

從小到大 3,12,21,30

從大到小 30,21,12,3

3,30,12,21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

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表,百數表,彙總表,圓片20個。

教學設計

談話激趣

師:今天我們來到這個大教室上課,大家高興嗎?那麼老師要看一看我們班哪個小朋友表現最好,最聰明,最愛動腦筋,能得到老師發的智慧花。

複習鋪墊

1.數位順序。

師:首先,老師提一個問題,前邊我們學過了100以內數的認識,誰能告訴大家,數位順序哪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什麼位?第三位呢?

師:個位上的數表示什麼?十位上的數表示什麼?百位上的數呢?

2.用計數器撥數。

師:現在老師在計數器上撥一個數,看仔細,十位和個位都撥上2個珠子,這個數是多少?誰能說一說這兩個數位上的2分別代表什麼?(學生回答。)你說的真好,大家給他鼓鼓掌。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計數器,我說數你撥珠,注意要邊撥邊說4,13,22,31,40。

生:4,個位撥4。13,十位撥1,個位撥3。22,十位撥2,個位撥2。

師:剛纔小朋友們在撥這幾個數時,你有什麼發現?

生1:我們撥這幾個數,每個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加起來都是4。

生2:每個數與前面相鄰的數相比,都是個位少一,十位多一,相差都是9。

師:你們說的真好!聽了你們的發言老師真高興,大家給他鼓鼓掌。下面請你們把計數器放在桌角,把數位表和準備的圓片拿出來,我們來搞一個有趣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們就叫“擺一擺,想一想”(出示課題)。在這個活動中大家要善於動腦筋,找規律,使我們的活動進行的又快又好。

激發興趣,合作求知

師:瞧!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聰聰和明明。)這兩個數學王國裏的小精靈呀,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出示問題。)看,聰聰給我們提問題了“你們能用2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

生1:用2個圓片擺數。

師:大家能不能呀?提醒一點,到目前爲止,我們學過的數只限於100以內。所以,在數位表上只能擺一位數和兩位數,不擺三位數,大家開始,用2個圓片看能擺哪幾個數?

師:擺好的同學,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擺的?要說清楚,你把圓片放在哪一個數位上,這個數是多少?

生1:我把2個圓片都放在個位上,就是2。

生2:我把2個圓片都放在十位上,個位上沒有,就是20。

生3:我把1個圓片放在十位上,1個放在個位上,就是11。

板書:2個圓片。2,11,20。

師:大家想一想,爲什麼2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得到的數是2?而擺在十位上得到的數是20呢?

生4:因爲擺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所以是2,而擺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所以是20。

師:你講的真好!很有道理!大家給他鼓鼓掌。接下來,我告訴大家,看!咱們另一個好朋友小精靈也來湊熱鬧了,他是誰呀?(明明)對,小精靈明明他也要給大家提問題(出示問題)。(1)你能用3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大家能回答他嗎?(2)用3個圓片擺數,請動手擺一擺,看能擺出幾個數?說一說你是怎麼擺的?

板書:3個圓片,3,12,21,30。

師:從剛纔擺的這兩組數中,你發現些什麼?怎樣才能知道擺出的數不遺漏?回答的真好(鼓掌),你真聰明。

2.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數。

師:看,這兩個小傢伙又給大家提出了更難的問題“用4個圓片,5個圓片……分別表示哪些不同的數”。

好!大家真勇敢!你們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精神讓老師佩服。

3.小組合作,共同探索。

師:下面,咱們分四個小組合作,共同研究討論幾個圓片都能擺出哪幾個數。每一小組老師發一個彙總表,分工合作,3個同學在數位表上擺圓片,小組長在彙總表上作記錄,表的左邊是圓片的個數,右邊是擺出來的數。

師:注意:作記錄的同學要綜合你們小組這三個同學擺的數。不要有重複的數。比比看,哪一組擺的又快,寫的又好,寫字的同學字要大一些,寫工整,活動開始。(教師巡視。)

師:大家在擺的時候呀,要善於動腦筋,善於發現規律,這樣擺起來既快,又不容易遺漏。

4.學生彙報。

師:4個圓片能擺出哪幾個數,哪一組給大家彙報?

生:我們用4個圓片擺出了5個數(板書:4個圓片,4,13,22,31,40)。

師:介紹介紹經驗,你們怎麼擺的這麼快。(表揚這一組。)

師:5個圓片能擺出哪幾個數?(板書:5個圓片,5,14,23,32,41,50)哪一組要補充?

5.勇於想象,探索規律。

師:從剛纔小朋友們用圓片擺數的過程,你發現有沒有規律?下面我們不擺圓片,能不能在腦子裏想擺圓片的方法,直接寫出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9個圓片都能表示哪些數?好,四個人合作,看哪一組填寫的又快又好!學生彙報,教師板書(略)。

總之,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想出儘可能多的方法,並形成交流。

師:是不是所有的小組都擺完了,四人小組長請到前面來,把你們組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大家互相評一評好嗎?

尋找規律,歸納整理

師:大家都擺完了嗎?一齊看黑板,從以上我們所擺的圓片個數和寫出來的數來看,同學們觀察到有什麼規律了嗎?誰能說一說。

小結

師:誰能說一說今天研究的什麼?你都有哪些收穫?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觀察,善於動腦,發現規律,使我們的學習能提高效率。

教學設計說明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這個活動是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以後安排的。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我從情感、能力、知識三方面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1)通過這個實踐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探求知識的慾望,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競爭的心理,樹立學習的自信心。(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歸納和抽象思維能力。(3)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當中,學會歸納整理。按照以上教學目標,我對本課進行了下面的設計。

1.複習鋪墊。

由於這個活動要求學生對數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較熟悉,所以在開始活動前,我就利用數位表和計數器對相關知識進行復習。例如,計數器的十位和個位都是兩顆珠子,讓學生說一說着兩顆珠子分別代表什麼。

2.激發興趣,探索求知。

利用學生熟悉的兩個可愛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提問題來引入新課。例如,這兩個數學王國裏的小精靈也來參加我們這個活動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探索知識的過程當中,注意發揮四人小組合作,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動手操作,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中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3.導放結合,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這個活動中,我注意儘量多給學生留一些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規律,去歸納整理。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代替;動手讓學生做,動口讓學生說。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去獲取知識,達到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目的。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爲指導,努力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學的輕鬆,學的愉快,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覺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數學素質,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專家評析

“擺一擺,想一想”就是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當中想,在想的過程當中擺。本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擺學具,也不失時機地點撥學生的想。在擺和想的過程當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養和提高。

尤其是學生在數位上擺數,探索擺數規律的活動片斷。學生用2個圓片、3個圓片擺數。教師提出:擺數時要動腦筋,怎樣才能擺的既快又不遺漏,爲學生髮現擺數規律作鋪墊。學生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數,教師安排讓各小組介紹擺得快的經驗,激發學生探索擺數規律的慾望。當學生用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擺數時,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不擺圓片,能直接寫出個圓片、7個擺出的數嗎?使擺數的規律自然而然的產生。活動的設計非常巧妙,一步一個臺階,學生的動手和動腦也密切相連。由於活動到位,教師點撥及時,學生思維也非常活躍。幾乎都發現用圓片在數位上擺數的規律,體驗了成功的快樂,達到了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