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貓的教學設計

1、理清了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瞭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3、作者對第一隻貓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了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瞭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瞭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爲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檢查學生注音、解釋)

污澀()慫恿()婢女()蜷伏()懲戒()

悵然()詛罵()紅棱()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考以下問題:(目標1)

1、文章寫了幾隻貓?重點寫哪一隻?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隻貓,即自家餵養的三隻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隻貓,其篇幅佔了三分之一有餘。

2、全文可以分爲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隻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隻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四、研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一隻貓的故事。(目標2)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學生複述第一隻貓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

②家裏的人對這隻貓的態度怎樣?從哪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家裏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後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一是自身的形態,剛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後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鬱悶。二是逗着玩的形態,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後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裏人都很喜歡這隻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着;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們,可以微笑着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爲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③這隻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於這隻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裏也感着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目標3)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一隻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隻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時,也表達了對第一隻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佈置作業。

1、繼續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0

2、思考並概括文章的主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第二、第三部分內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3、體會作者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步驟:

一、溫故知新,複習舊知。(3分鐘)

1、聽寫上節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隻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目標1)

2、思考以下問題:①第二隻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2)畫出文段中表現家裏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體會家裏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隻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着罵''飯後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大家持什麼感情?

明確:這隻貓最終亡失了。對於這隻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④家裏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態度,說明了什麼?

明確:家裏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着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着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爲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目標1)

1、默讀第1516段。

思考:①第三隻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後歸納:是從形態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脫了好幾塊''憂鬱''懶惰'。

思考:②對第三隻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討論後明確:第一、三句話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隻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2、學生自由誦讀第17-29段。

提問: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擬一個小標題,並說明爲什麼這樣安排情節。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有六個情節,小標題可依次擬?'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是詳細述談第三隻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於疑雲中。直到最後一個情節,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於是疑雲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隻貓的同情與憐憫。

3、學生齊讀第30一34段。

思考,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並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閱讀討論後歸納: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隻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爲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隻貓?"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四、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結合課後練習一,討論文章的主旨。(目標2)

2、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採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什麼好處?

明確: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隻貓,厭惡第三隻貓;他就是前兩隻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的悲劇製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3、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隻貓的不幸後,又親自制造了第三隻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爲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五、小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後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四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3、寫一篇讀後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