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

近代以來的德國,先後經歷統一後的崛起與二戰後的復興與再統一這兩個歷史轉變過程,並崛起成爲當今僅次於美、日的第三大強國。本站小編給大家收集了一些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
  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篇一

剛剛看了央視的《大國崛起》第六集之《帝國春秋》,講述了德國的分-裂與統一,衰落與崛起,非常耐人尋味。一個曾經多次遭受分-裂的國家,一個曾經給全世界帶來最大的災難的國家,一個擺脫了全部歷史的不幸重新進入歐洲,融入世界,併成爲第三大經濟強國的國家,很讓人敬佩和尊敬。

我這裏想說的是其實很多問題是沒有“對”與“錯”之分的。從德國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來看,它無疑就是想稱霸世界,主宰所有民族,但是我們看到在當時民主及人權思想還遠沒普及的時代,這樣的想法難道不是所有強大的國家或集權體所共有的嗎?大到發現新大陸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小到我國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統一,都是一個集權體強大之後對周邊範圍內的征服和侵略,而被稱爲一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警-察”美國,因爲礙於“人權”、“民主”等問題,於是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表面君子背後小人的通過發動戰爭、干涉內政、佈置軍力等手段妄圖實現稱霸世界的目的嗎?因此,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評價只是由於它們產生的歷史作用不一樣纔對它們褒貶不一,而這些所謂的“歷史作用”卻也是不同民族和人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當然,這裏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對這種自己強大之後的妄圖主宰世界,或者希望能夠實現對近鄰的主權統治的願望的一種理解,並不表示支持,更不是對其殘忍的屠戮、虐-殺、侮辱人類的行爲表示絲毫的理解或贊同。

有意思的一點是我們經常會從歷史學家嘴裏聽到說,認爲那些統一民族或者國家的國王、君主或政權,對於歷史的前進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利於民族的融合和進步,那麼我就想知道了,如果哪個民族或國家統一了整個世界,是不是它就能夠促進世界的融合和進步呢??這一點其實真的非常有趣,我們來繼續看德國。在1804年德意志被拿破崙征服之後,一直是處於分-裂狀態,又300多個小的邦國構成,彼此相互獨立,最多時有6000多種貨幣,並且彼此之間徵收高額關稅,非常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於是當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促使德國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超過了英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俾斯麥的功績也廣爲後世所稱頌。之後的德國國王威廉二世希望能繼續完成“統一大業”,於是開始發展世界大戰,妄圖將全世界統一,然而德國不但戰敗,而且他也廣爲後世所唾罵。都是“統一”,而結果及後人的評價卻是大相徑庭,確實比較有趣。

也許有人會說這其實是民族性和地源性造成的,本來的德意志就是一個國家,它本來就有權統一,而稱霸世界就是侵略別的國家。但我想說其實本來世界就是相對的,“大”與“斜,“高”與“矮”,“美”與“醜”就都是相對的概念,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是各自混戰割據的情況,後來也都被秦朝統一,實行君主專制,爲什麼就不可能將其複製到“世界地圖”上呢?

可以設想有這樣一天,外星人來侵略地球,整個地球面臨被征服的危機,於是地球上的各個某個國家發動革命,統一了全世界,開始與外星球對抗。也許真的到了那一天,這個統一全世界、稱霸地球的國家也一定會同樣被全人類的後世所歌頌。

  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篇二

看完紀錄片德國崛起,感觸最深的有四點:(1)科教興邦,(2)經濟統一促進政治統一,(3)民族魂,(4)經濟學家是偉大的。

科教興邦。紀錄片中有這樣兩句句話:“德國能夠打敗法國這件事早在德國國小課本上就已經決定了、國小自然課本上畫有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十九世紀的德國還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但是教育依然受得十分的重視,在德國受教育作爲一項義務被寫入法律。這必將會使全民素質提高。德國洪堡大學裏同時存在着幾種相背離的理論,這所大學出過2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這所大學是在德國經濟相當不景氣的情況下,由德皇掏自己腰包建立的,可見整個民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我們說戰爭是殘酷的,德國發起了一戰、二戰,我們自然不會認同他的做法,但是換個方式想一想他那裏來的`這麼大的實力呢;二戰過後短短几十年,如今的德國又讓人們望塵莫及。我認爲教育在這其中是佔很大分量的。

經濟的力量。十九世紀的德國政治上分崩離析,小小的一片土地上竟出現了幾十個邦國。這嚴重影響了國家民族的崛起與發展。經濟學家李斯特遊說各邦國國王。最終,實現了各邦國的經濟聯盟,並最終推動了政治的統一。現在的歐盟已初步實現了經濟聯盟,以史爲鑑,最終目的是否正是政治的統一呢?再看寶島臺灣,何時能夠迴歸母親的懷抱呢?

民族魂。日本錯了,既不認也不改,鄙視;美國錯了,不認但改了,有腦袋;德國錯了,認錯並誠心悔過,有風度。勃朗特在受欺凌的猶太人墓碑前深深一跪,觸動了所有人的心。(勃朗特是個出色的政治家!)

經濟學家是偉大的。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不一定會有多麼高的收入,有的甚至一貧如洗,但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一定是相當豐厚的。片中出現的經濟學家李斯特,他的兒子因患病沒錢得到良好的救治而死去,他本人最終自殺身亡。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狀況下,他幾乎窮其後半生致力於遊說推行貨幣統一、經濟統一。睿智的頭腦使他預見到了社會科學的奧祕,偉大的心

  關於大國崛起德國的觀後感篇三

在12集的大國崛起中,德國的主題是“帝國春秋”,作爲歐洲中部最大的國家,它飽受古典音樂的滋潤,散發着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輝。統一和強大一直是德意志發展的最大動力,跌宕坎坷的命運不斷考驗着德意志人。勃蘭登堡國門上的和平女神是德意志神聖的象徵,200年前,當法國席捲整個歐洲大陸時,和平女神被當作戰利品運到了法國,屈辱降臨。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稱爲歐洲走廊的主戰場,飽受周圍列國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殘殺,1648年,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了分裂狀態。在19世紀,統一和自由這一主題一直貫穿着整個德國,1814年,隨着拿破崙的戰敗,法國交回和平女神,可它卻要再次面對着一個分裂的德意志。可值得慶幸的是,法國大革命統一、自由的思想使人們從禁錮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來,光明的曙光迎面撲來。經濟實力的增長,給德意志帶來了飛速的發展。1871年,稱爲“鐵血宰相”的俾斯麥上臺,不斷增加的軍隊力量使德意志成爲“和平時期的兵營”,俾斯麥以其獨特的外交政策,爲德國爭取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也因此,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德國展開,1913年,德國經濟躍居世紀第二,經濟的發展刺激它要在世界上謀求更大的利益,於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德國成

爲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戰爭摧毀了世界,同時也摧毀了德國,德國再次一分爲二,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紀念爲二戰付出慘痛代價的猶太人。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德國面對二戰的態度與日本大不相同,他們不僅沒有迴避,而是勇敢的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這讓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國,甚者對德國更加尊敬。經過多年的努力,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41年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在振興祖國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國要強大,要自強,要靠我們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