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範文

《大國崛起》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範文
  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篇1

剛剛看了央視的《大國崛起》第六集之《帝國春秋》,講述了德國的分-裂與統一,衰落與崛起,非常耐人尋味。一個曾經多次遭受分-裂的國家,一個曾經給全世界帶來最大的災難的國家,一個擺脫了全部歷史的不幸重新進入歐洲,融入世界,併成爲第三大經濟強國的國家,很讓人敬佩和尊敬。

我這裏想說的是其實很多問題是沒有“對”與“錯”之分的。從德國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來看,它無疑就是想稱霸世界,主宰所有民族,但是我們看到在當時民主及人權思想還遠沒普及的時代,這樣的想法難道不是所有強大的國家或集權體所共有的嗎?大到發現新大陸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小到我國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統一,都是一個集權體強大之後對周邊範圍內的征服和侵略,而被稱爲一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警-察”美國,因爲礙於“人權”、“民主”等問題,於是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表面君子背後小人的通過發動戰爭、干涉內政、佈置軍力等手段妄圖實現稱霸世界的目的嗎?因此,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評價只是由於它們產生的歷史作用不一樣纔對它們褒貶不一,而這些所謂的“歷史作用”卻也是不同民族和人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當然,這裏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對這種自己強大之後的妄圖主宰世界,或者希望能夠實現對近鄰的主權統治的願望的一種理解,並不表示支持,更不是對其殘忍的屠戮、虐-殺、侮辱人類的行爲表示絲毫的理解或贊同。

有意思的一點是我們經常會從歷史學家嘴裏聽到說,認爲那些統一民族或者國家的國王、君主或政權,對於歷史的前進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利於民族的融合和進步,那麼我就想知道了,如果哪個民族或國家統一了整個世界,是不是它就能夠促進世界的融合和進步呢??這一點其實真的非常有趣,我們來繼續看德國。在1804年德意志被拿破崙征服之後,一直是處於分-裂狀態,又300多個小的邦國構成,彼此相互獨立,最多時有6000多種貨幣,並且彼此之間徵收高額關稅,非常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於是當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促使德國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超過了英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俾斯麥的功績也廣爲後世所稱頌。之後的德國國王威廉二世希望能繼續完成“統一大業”,於是開始發展世界大戰,妄圖將全世界統一,然而德國不但戰敗,而且他也廣爲後世所唾罵。都是“統一”,而結果及後人的評價卻是大相徑庭,確實比較有趣。

也許有人會說這其實是民族性和地源性造成的.,本來的德意志就是一個國家,它本來就有權統一,而稱霸世界就是侵略別的國家。但我想說其實本來世界就是相對的,“大”與“斜,“高”與“矮”,“美”與“醜”就都是相對的概念,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是各自混戰割據的情況,後來也都被秦朝統一,實行君主專制,爲什麼就不可能將其複製到“世界地圖”上呢?

可以設想有這樣一天,外星人來侵略地球,整個地球面臨被征服的危機,於是地球上的各個某個國家發動革命,統一了全世界,開始與外星球對抗。也許真的到了那一天,這個統一全世界、稱霸地球的國家也一定會同樣被全人類的後世所歌頌。

又是一個“帝國春秋”!

  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篇2

上週五,同樣的時間和地點,又一次與同事們相聚在一起共同觀看了《大國崛起》之“帝國春秋”。這個大型記錄片的每一集都會給人不同的感覺,而關於德國崛起的這一集,卻讓我異常震撼於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德國哲學家赫爾德說,每一個道德和政治文化的背後各有一個精神。一個民族有沒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是決定這個民族能否崛起的關鍵。德意志民族的長期分裂和迅速崛起,形成德意志獨特的民族風格。

一、頑強進取

在歐洲王室奢靡之風盛行之時,幾代普魯士統治者爲了國家的強大,過着近乎自虐的清教徒式生活。威廉一世在位時,王室成員飲食烹調之拙劣,飯菜之簡單菲薄,幾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於節儉已到了慳吝的地步,以至於人們在背後叫威廉一世爲“乞丐國王”。他的後繼者弗里德里希二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他號召國民勤儉節約並以身作則,絕對禁止宮廷的奢華排場。當拿破崙來到弗里德里希的墓前,用馬鞭指着墓碑對手下的將領們說:“要是他還活着,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站在這裏了。”

二、嚴謹有序

十九世紀的德國政治上分崩離析,小小的一片土地上竟出現了幾十個邦國,這嚴重影響了國家民族的崛起與發展。經濟學家李斯特遊說各邦國國王,最終實現了各邦國的經濟聯盟,並最終推動了政治的統一。因爲德意志人民懂得:嚴謹有序能促使國家發展的更好,然而只有實現統一才能達成這種嚴謹和有序。德國人的守紀律、嚴謹和社會運作的高度流程化世界聞名,他們恪守的流程,在正常情況下能夠百分之百地保證完成工作的質量。比如德國人鋪馬路,要鋪多少層材料,每層多厚,都有嚴格標準。德國人用不時尺子去量,以保證每一層的厚度絕對符合規定,這樣鋪出來的馬路,多少年都不會壞。

三、重視教育

本集有這樣兩句句話:“德國能夠打敗法國這件事早在德國國小課本上就已經決定了、國小自然課本上畫有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十九世紀的德國還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但是教育依然受得十分的重視,在德國受教育作爲一項義務被寫入法律。威廉三世說:“這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由於貧困,所以要辦教育。我從未聽過一個國家辦教育辦窮了,辦亡國了。”德國洪堡大學裏同時存在着幾種相背離的理論,這所大學出過2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這所大學是在德國經濟相當不景氣的情況下,由德皇掏自己腰包建立的,可見整個民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四、直面現實

儘管曾經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當德意志民族從毀滅性的災難中清醒過來後,它立即堅定地從過去的錯誤中糾正過來。納粹駐波蘭總督弗朗克在紐倫堡就刑前懺悔道:“千年易過,德國的罪孽難消。”而德國前勃蘭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前的一跪,成就了歐洲“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爲德國贏得了世界的諒解,德意志民族的偉大再次得到彰顯。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德國三起三落固然偉大,聞道而幡然悔悟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偉大呢?

這就是偉大的德意志精神,這就是德國崛起的動力。

  大國崛起第六集觀後感篇3

看完紀錄片德國崛起,感觸最深的有四點:(1)科教興邦,(2)經濟統一促進政治統一,(3)民族魂,(4)經濟學家是偉大的。

科教興邦。紀錄片中有這樣兩句句話:“德國能夠打敗法國這件事早在德國國小課本上就已經決定了、國小自然課本上畫有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十九世紀的德國還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但是教育依然受得十分的重視,在德國受教育作爲一項義務被寫入法律。這必將會使全民素質提高。德國洪堡大學裏同時存在着幾種相背離的理論,這所大學出過2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這所大學是在德國經濟相當不景氣的情況下,由德皇掏自己腰包建立的,可見整個民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我們說戰爭是殘酷的,德國發起了一戰、二戰,我們自然不會認同他的做法,但是換個方式想一想他那裏來的這麼大的實力呢;二戰過後短短几十年,如今的德國又讓人們望塵莫及。我認爲教育在這其中是佔很大分量的。

經濟的力量。十九世紀的德國政治上分崩離析,小小的一片土地上竟出現了幾十個邦國。這嚴重影響了國家民族的崛起與發展。經濟學家李斯特遊說各邦國國王。最終,實現了各邦國的經濟聯盟,並最終推動了政治的統一。現在的歐盟已初步實現了經濟聯盟,以史爲鑑,最終目的是否正是政治的統一呢?再看寶島臺灣,何時能夠迴歸母親的懷抱呢?

民族魂。日本錯了,既不認也不改,鄙視;美國錯了,不認但改了,有腦袋;德國錯了,認錯並誠心悔過,有風度。勃朗特在受欺凌的猶太人墓碑前深深一跪,觸動了所有人的心。(勃朗特是個出色的政治家!)

經濟學家是偉大的。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不一定會有多麼高的收入,有的甚至一貧如洗,但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一定是相當豐厚的。片中出現的經濟學家李斯特,他的兒子因患病沒錢得到良好的救治而死去,他本人最終自殺身亡。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狀況下,他幾乎窮其後半生致力於遊說推行貨幣統一、經濟統一。睿智的頭腦使他預見到了社會科學的奧祕,偉大的心靈支持他勇敢的前行。

我立志成爲一名優秀的經濟學家。

【擴展閱讀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啓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啓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爲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議論文,因爲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注意事項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着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爲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爲“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爲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爲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啓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火燒圓明園》的觀後感,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繫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繫,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爲《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爲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繫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裏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裏?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爲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爲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爲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爲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爲“紅花少年”。認爲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