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賞析社會生活繪畫

一、教學目標:

中國美術賞析社會生活繪畫

1、感受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繪畫的藝術特色。

2、提高對中國畫的鑑賞能力。

3、激發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突出人物內心世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要特點,也是重點。

2.以點帶面,着重欣賞分析《韓熙載夜宴圖》,講授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特色,並將審美教育與思想教育融爲一體。

三、課的類型:

新授課

四、教學方法

講述法、引導法、啓發法、互動探討法相結合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

提問:同學們對於中國畫了解多少呢?

講授:中國古代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傳統,傳統的中國繪畫在世界畫壇上獨樹一幟,自成體系。

中國畫的分類: 按照記錄社會政治與現實生活,反映宗教發展和宗教影響,或刻畫山水追求意境,或寄託精神表現人格,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生活畫、宗教畫、山水畫和文人畫。媒體映示作品,社會生活畫《簪花仕女圖》、宗教畫《潑墨仙人圖》、山水畫《溪山行旅圖》、文人畫《墨葡萄圖》。

(二)導入新課

提問:哪位同學能說一下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繪畫指的是什麼?

講授:社會生活繪畫是指與社會發展相關,反映當時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繪畫。今天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一起穿越到古代,共同賞析秦漢、魏晉、五代、唐宋時期的社會生活繪畫。

(三)探討交流

1、秦漢時期的社會生活繪畫。

由於年代久遠,秦、漢留存下來的繪畫以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帛畫爲主。其內容豐富,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映示《馬王堆帛畫》,引導學生討論賞析。)

2、魏晉時期的社會生活繪畫。

魏晉時期的社會生活繪畫以人物畫爲主,反映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方方面面。代表人物顧愷之,晉代傑出畫家,他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提出了“以形寫神”這一繪畫理論。(出示幻燈片《女史箴圖卷》)那細勁、圓潤如“行雲流水”般的高古遊絲描,以及他對於人物畫所提出的.“以形寫神”的藝術主張,爲中國人物畫的發

展奠定了基礎。

3、五代時期的社會生活人物畫。(重點賞析)

提問:同學們誰瞭解《韓熙載夜宴圖》這幅畫?(包括年代、作者)講授:《韓熙載夜宴圖》五代顧閎中

A。介紹作者:五代時期南唐的傑出畫家,他擅長人物畫、故事畫。

B。簡述此畫背景:南唐後主李煜想用韓熙載爲相,但又對他不太信任,於是派畫家顧閎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窺看他與門生、賓客夜宴的情景。

C。欣賞分析 :提問:《韓熙載夜宴圖》可以分爲哪幾個場面?

此畫分成五個獨立畫面:聽樂、觀舞、歇息、清聽、散宴。

(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表現手法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a。第一段聽樂:(映示畫面)

提問:在這幅畫面中,我們看這些人都在做什麼?(師生互動)

作者緊抓一個“聽”字,把握不同聽衆的情緒反應,不論轉身注視着彈琵琶歌伎的賓客,還是半掩在屏風後面探頭傾聽的女子,都統一到聽樂這個中心,在場的每個人都被迷人的音樂陶醉。

b。第二段,觀舞(映示畫面)

提問:在這幅畫面中,我們看這些人又都在做什麼?(分 6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每組派代表來講述他們所討論的結果)

畫面局部放大韓熙載爲助興站起親自擊鼓,舞伎翩翩起舞,衆人也站立,擊掌,打板,合着節拍。

c。第三段,歇息(映示畫面)(老師講述此片斷)

夜宴中休息的場面,此段情節輕鬆,使《夜宴圖》有張有弛,富有節奏變化,是整個宴會情節上的一個間歇。

d。第四段:清吹(映示畫面)(老師引導學生對此畫面進行欣賞)

描寫韓熙載欣賞樂伎演奏的場面,休息後的韓熙載更換了衣服,袒胸露腹,盤腿而坐,右手揮扇欣賞管樂。故作不拘小節,疏狂自放的姿態。 (教師引導學生說)學生討論、分析人物心理,從而得出畫的主題思想(師生互動)e。第五段:散宴(映示畫面)

提問:在這幅畫面中,我們看這些人都在做什麼?

這段收尾用一對男女隔着屏風對話的情節,自然過渡到最後一段送別。講授:老師對《韓熙載夜宴圖》進行綜合講授,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藝術特色,總結欣賞中國人物畫的方法。

(四)學以致用 :

學生獨立賞析唐宋時期的繪畫作品 ,思考古代社會生活畫所反映的人物內心世界和社會生活現狀。課件展示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和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先一個學生講,然後可再請 2-3個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補充。 學生可以討論或“七嘴八舌”的發言,分組討論允許“自說自話” ,(課件展示)學生欣賞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說)學生討論、分析人物心理,從而得出畫的主題思想。(師生互動)

(五)課後思考:

1、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畫在表現形式上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2、總結欣賞中國人物畫的方法。

六、教後反思 :

通過這節課的欣賞,同學們也許積累了一些審美經驗,也看得出同學們從先前不會欣賞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內涵,這就是審美能力的提高,當然。這不是說就一節課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體現了一個過程,這就

是審美的過程。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學生總結回顧欣賞過程,感受作品的時代特徵,從而找到一種正確的欣賞方法。

同學們的觀點肯定是衆說紛紜,但不一定就能說得正確。通過層層理解作品內涵,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及時肯定學生的回答。通過這一過程,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對優秀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瞭解學生學習效果,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