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英語基本詞彙教學的論文

摘要:基本層次範疇是人類範疇化的基點,具有分類的中心地位特徵。基本層次範疇是以原型爲參照建構而成,因而在內部相似性和外部區別性達到了平衡。在此層次上向上發展爲上位範疇,向下發展爲下位範疇,從而形成上下位層級關係的範疇結構。重視對基本詞彙多義和詞組搭配的學習有利於詞彙的習得。

關於高職英語基本詞彙教學的論文

關鍵詞原型;範疇;高職英語;基本詞彙

英語詞彙十分豐富,除英語詞典中所收錄的詞彙外,新詞仍在不斷地出現。英語學習者不可能掌握和記住所有的詞彙。其中有些是最常用的,也是學習者首先需要掌握的詞彙,這些詞彙就是基本詞彙。基本詞彙所表示的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其形成是人類認知的結果。世界萬物劃分爲不同的範疇是基於人的認知能力,涉及感知、判斷、記憶等。人們通過範疇化認識世界、瞭解世界。

1原型範疇

客觀世界紛繁蕪雜,千變萬化。人們爲了認識世界,瞭解事物的結構和事物間的聯繫,必須對各種事物分類,這樣纔能有效記憶和儲存。人們根據事物和現象的特性進行分析、判斷和歸類。這種主客觀相互作用對事物分類的過程就是範疇化過程(categorization),其結果是認知範疇(cognitivecategory)。範疇化的過程十分複雜,如對自然現象的範疇化過程包括刺激、選擇、鑑別、分類和命名。因此,範疇化是採取分析、判斷、綜合的方法將千變萬化的事物進行分類和定位的過程,是人類最基本的認知活動之一,在此基礎上人類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纔有了語言符號的意義。由此看來,範疇並不是對世界現象的任意的區分,而是基於人類認知能力的。那麼,人們如何對事物進行範疇化?原型範疇理論認爲原型(prototype)在範疇化過程中有着重要的認知參照作用[1]。該理論是在批判範疇的經典理論(classicaltheory)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範疇觀。經典理論認爲範疇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的'機械反映,是通過一組擁有共同特徵而建構起來;範疇的邊界是明確的,其所有成員均地位平等。哲學家genstein[2]首先從“遊戲”範疇發現了經典理論的侷限性。Wittgenstein認爲各種遊戲是由交叉相似性網絡連接起來的,並提出家族相似性原則(familyresemblance)。後來心理學和人類學研究都對經典的範疇觀提出大量反證。美國心理學家Rosch[3]通過實驗證明,焦點色在感知上比非焦點色顯著;在短時記憶中得到更準確的記憶,並且在長時記憶中更容易保留;焦點色的名稱能被更快地給出併爲孩子更早習得。焦點色具有特殊的感知和認知的顯著性。在此基礎上Rosch提出原型範疇,即範疇是圍繞原型建構的,並將原型擴展到其他生物體、物體等實體上。如在對“鳥”範疇的研究中發現,知更鳥是這一範疇的最好樣本,即原型樣本,而鴕鳥則是這一範疇的差樣本,即邊緣樣本。由此可見,原型範疇有以下特點:範疇成員之間具有互相重疊的屬性組合,即內部成員依靠家族相似性聯繫在一起;成員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員和邊緣成員,具有更多的共同屬性的成員是中心成員,即原型成員;範疇的邊界是模糊的,在邊緣上與其他範疇相互交叉。

2基本層次範疇

範疇化導致了等級結構的產生,從最具概括性的範疇到最特例的範疇形成的層次結構。例如:furnitureanimalplant上位範疇chairdogtree基本層次範疇rockingchairpoodlepine下位範疇認知科學發現人類是從基本層面開始認識事物的。在範疇化的過程中,基本層次在認知上比其他層次更加顯著。在此層面上所感知的範疇叫基本範疇(basiclevelcategory)。基本層次範疇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1)感知:基本層次範疇具有整體感知形狀和心理意象,能被快速識別。2)功能:人類與外界事物互動時,對基本層次範疇上所進行的動作最爲豐富和詳細。3)交流:基本層次範疇的名稱最短,在言語交際中經常被使用,最先被兒童習得並進入心理詞庫。4)知識組織:基本層次範疇具有最多的分類屬性和信息量。這些屬性使範疇內成員擁有相似性,並區別其他範疇。基本層次範疇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因爲它們以原型爲參照建構起來的。原型使得基本層次範疇的完形感知和區別性最大化。原型範疇在基本層次上得到最好的體現。所以,具有原型特徵的基本層次範疇是人們對世界進行範疇化的有力工具。上位範疇(superordinatecategory)寄生於基本範疇之上,缺乏完形特徵。它們依賴基本範疇獲得完形和大部分屬性。其特點是突出所屬範疇成員的普遍屬性,這些屬性也爲所有的各個基本層次範疇所共有。下屬範疇(subordinatecategory)是在基本範疇上進一步的切分,也是寄生範疇,其特點是突出特殊屬性。與基本層次範疇相比,下位範疇成員之間的相似性高,其微小差別讓人們難以區分原型、中心成員和邊緣成員。根據範疇的特點,認知範疇不是離散的,範疇之間沒有清晰的邊界,因而範疇層級之間並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一個漸進體。例如flower的下位範疇中,rose已成爲基本層次範疇。

3基本詞彙與非基本詞彙

在不同範疇等級上形成了不同的詞彙範疇,構成一定的詞彙等級結構,基本層次詞彙具有特殊的地位。基本詞彙的數量有限,但其構詞和搭配能力強。基本詞彙通過合成構詞法形成大量複合詞,而且構成大量短語、諺語和習語。基本詞彙一般有具體的形象,容易引起人們豐富的聯想,比起其他詞彙具有更多的隱喻和轉喻意義,尤其是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基本顏色詞、食物和人的身體部位的詞彙蘊含豐富的隱喻意義,並且這些意義都具有文化含義。非基本詞彙包括古詞語,新詞語,俚語,行話,專業術語,方言等。非基本詞彙可以轉化爲基本詞彙,如jeep,baby-sitter,bus,lab,jazz,pants,chap,VIP,bet,trip,fun等,原來是俚語,現已成爲基本詞彙。還有一些新詞由於反覆使用已被人們所熟知,也已進入基本詞彙,如mailorder(郵購),multimedia(多媒體),e-mail(電子郵件),network(網絡),online(上網)等。

4基本詞彙與構詞

4.1基本詞彙與複合詞基本詞彙通過合成法構成大量的複合詞。如複合名詞airplane,raindrop,shoelace,applejuice,readinglamp,jumpsuit,nightfall,snowfall,sunrise,sunset,football,waterfall;複合形容詞life-long,grass-green,home-sick,stone-deaf,care-free,icy-cold,red-hot,bitter-sweet;複合動詞speed-read,honeymoon,outline,overlook等。4.2基本詞彙與下位範疇詞英語中的下位範疇詞有兩種構成方式。1)獨立型下位範疇詞由單獨一個詞語構成。例如lookgaze(凝視),stare(盯着看),glare(怒目而視),glimpse(瞥見),glance(掃視),peek(窺視),peer(仔細看),peep(偷看),squint(眯着眼看),scan(掃視)2)複合型下位範疇詞由兩個詞語構成。例如:raincoat(雨衣),wheelchair(輪椅),evergreen(常青樹),cocktail(雞尾酒),strawberry(草莓),peanuts(花生),eggplant(茄子),pineapple(菠蘿),mushroom(蘑菇)。

5基本詞彙教學

英語詞彙數量巨大,英語學習者掌握所有的詞彙是不可能的。掌握好基本詞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據語言研究者發現,學會英語最常用的1000個詞,就能理解任何一篇規範文字的80.5%的內容;學會常用的2000個詞,就能理解89%左右的內容;學會常用的3000個詞,就能理解93%左右的內容;學會常用的4000個詞,就能理解95%的內容,而學會5000個詞就能掌握97%左右的內容。在詞彙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基本詞彙多義和詞組搭配的學習有利於詞彙的習得。英語詞彙中的基本詞彙數量在3000至5000個,其中2000個詞語是核心詞彙(corevocabulary)。原型範疇理論認爲基本詞彙是人類對事物進行分類的最基本心理等級,也是最典型的原型範疇。基本詞彙使用頻率高,英語詞典通常用2000個常用詞來定義和解釋其他的單詞,在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繁,具有更多的引申意義且詞義靈活。詞彙教學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尤其在基礎教學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教材的編寫者應重視詞彙及其用法的引入和選擇。哪些詞彙應最先學會和掌握,這涉及詞彙的使用頻率(wordfrequency)。MichaelWest[4]根據書面文本中詞義的頻率統計,制定了英語最常用詞彙表,其統計標準是:覆蓋率;對定義和構詞的價值;風格中性化的程度;可用度(首先出現在頭腦中的);學習的難易度。這些標準與認知語言學所描述的基本層次範疇相對應。如覆蓋率與使用頻率相關,可用度是基本層次範疇的主要心理標準,學習的難易度與兒童首先習得基本層次範疇的詞語相關。由此可見,範疇化的基本層次可以指導教師選擇合適的詞彙及其意義進行教學。Nation[5]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參照英語爲母語的學習者的詞彙量以及詞彙出現的頻率來確定二語學習者所需要的詞彙及其數量。他以母語學習者使用的課文詞彙分析爲基礎,把詞彙劃分爲高頻詞彙、低頻詞彙和專業詞彙,以此來判斷詞語的實際有用的程度。掌握大約2000個高頻詞彙是英語學習者運用語言的基礎。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A級詞彙要求,高職學生應能熟練掌握3400個常用單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其中包括1600個中學所學詞彙。一味地擴大詞彙量並不能有效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學生對come,get,keep,make,put,turn,take這些常見的單詞非常熟悉,卻未能準確掌握與它們有關的短語意義,而且容易混淆,也不能在交際活動中自如運用,如getacross,getin,geton,getthrough,putaside,putforward,putupwith,takein,takeafter等。這些動詞本身用法也非常靈活,常常被學生忽略。

參考文獻:

[1]UngererF,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6.

[2]osophicalInvestigation[M]rd:Black,1958.

[3]e(eds.)CognitiveDevelopmentandtheAcquisitionofLanguage[C]ork:AcademicPress,1973.

[4]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1.

[5]Nation,P,TeachingandLearningVocabulary[M]ork:NewburyHouse,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