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情化學反思

化學反思:關注學情,落實目標,觀念滲透,認知養成

 關注學情化學反思

12月11日,我非常有幸參加在xx中學舉行的一次有意義的教研活動。

我非常愉快地與高三十班的同學們一起復習《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的相關內容。四十分鐘的一節課,凝聚許多人的智慧與指導,幫助與關懷。在不斷地修改,優化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回首備課,上課,評課,議課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特作以下幾點反思小結

  一、 複習課的特點與功能

在備課之前,針對以下幾個問題,我是困惑而茫然的:複習課如何避免上成新課?如何把握難度?如何設計教學環節?如何突破重難點?

在聆聽吳益平老師和各位專家,老師關於複習課的定位與建議之後,我找到了答案。吳老師指出:“複習課是教師指導學生溫習已學過的教學內容,以強化知識,加深理解的課型,是查缺補漏、舊中出新的課型,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融會貫通,達到系統地掌握知識的課型。複習課是相對新授課的一種課型,其目的在於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於引導學生把握知識規律,從而舉一反三。”

吳老師強調複習課的功能和特點可概括爲:重複性,針對性,系統性。

重複性體現在知識的再現性。教師應當巧妙地抓住學生在重複描述,反覆思考,暴露思維的過程中呈現的問題作爲生成性素材與資源進行深入的,有效的引導。

針對性要求教師必須關注學情,做好課前診斷,把準複習的起點,做到因材施教。

系統性呼應認知課堂的深層次需求。複習目的不僅僅在於知識的熟絡,考點的賞析,更重要地在於培養學生的方法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複習是將碎片化的知識依據一定的認知規律,發散思維,凝結成條理清晰,脈絡明瞭的系統性網絡的最好契機。

吳老師在評課中提到,複習課不僅僅是爲了做題,複習課的功能之一引發關於化學學習意義的思考。學習化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迴歸生活,爲人類的文明發展,科技進步做出貢獻。例如鹽類水解平衡移動原理的學習的深層次意義在於體會運用原理控制反應進行的方向,抑制有害的水解反應,促進有益的水解反應,利用理論指導實踐。

  二、化學觀念的構建與學科素養的滲透

如何在這節課中藉助情境,活動設計,突破重難點,再構建微粒觀和平衡觀,是我備課中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構建化學觀念必須找到具體的抓手,它應該是實在的,而不是憑空的。

在導入環節中,關於宏觀物質氯化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分析,我設置的相關問題,在梯度性,嚴謹性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以及提問語言凝練性值得再斟酌。

本節課以鹽類水解的運用爲載體,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爲落腳點,引導學生再深刻認識水解的原理。如何更深層次地挖掘實際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實驗中鹽類水解的應用實例值得進一步深思。如果能把素材變成問題,驅動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而非簡單地解釋應用素材,我想這會在極大程度上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其責任感,使命感。

教學環節以及活動的設置如何再優化以體現認知主線,遵從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養成對鹽類水解分析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值得我繼續探究。

  三、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賞識教育,愛的關懷

活動過程中各位專家反覆提到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王和聖老師指出,認知的'課堂是引導學生由感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過程。王老師還強調複習課的兩大特點:老師教的最高境界是聽,學生學的最高境界是講。複習課真的需要點燃學生的熱情,引導其主動參與其中,而我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積極性,應急事件的處理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一路同行,蘇玉容老師的激情洋溢一直感染着我。各位專家的點評與指導讓我意識到:教育根植於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給學生多一點鼓勵,多一點關懷,多一點賞識,你會看到學生的欣喜,進步,興奮……

整節課,我對學生的關注面過於狹隘,未能及時照顧一些學困生,甚至學弱生的需求,今後應當努力改進!

  四、羣策羣力,不勝感激

在整個準備與實踐過程中,我認識到自己的許多不足。非常感謝在這次活動中給予我幫助與關懷的所有人!感謝工作室吳益平老師、李燕老師,林起彰老師,蘇玉容老師對我的親切指導;感謝工作室各位成員的陪伴與建議;感謝四中全體化學組老師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尤其是邱會蓮老師,鄭媚老師;感謝xx中學的領導、老師、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