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的經典俳句賞析

著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1644~1694)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傳統詩歌形式中的一種短詩,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詩之一。它以極其短小的形式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受,多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語言含蓄、雋永、簡練,便於記憶和流傳。俳句作爲一種獨立的詩體,形成於十五世紀。原稱俳諧,是一種以表現市民生活爲主的詼諧詩。俳聖松尾芭蕉把它從詼諧提升到真摯,並引向抒情詩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俳句有兩個最基本的特點。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個音節,第一行五個音節,第二行七個音節,第三行五個音節,即構成五、七、五的格式,而不押腳韻。第二,每首俳句都必須有而且只能有一個季題。所謂季題,又稱季語,即與四季有關的自然現象或人事現象。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然現象,就是用與春夏秋冬四季有關的風花雪月、鳥獸蟲魚、花卉草木等爲標誌和暗示,使讀者一看即知該俳句所吟詠的是四季中的那個特定季節的事物。二是社會現象,即以宗教、習俗、人事(包括節日、忌日、紀念)等來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個特定季節。

松尾芭蕉的經典俳句賞析

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風(即芭蕉風格的簡稱,其特點是:樸素而嚴謹,詼諧達到真誠,具有閒寂、幽雅、餘情、纖細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渾然融合的意蘊,含蓄雋永的語言)的'代表作。日本學者高濱虛子在《俳句的理解與欣賞》中介紹道:本詩是芭蕉俳風新紀元創立的一大標誌。同以往滑稽灑落的俳句不同,此句乃如實描繪實情實景,有頓悟之境。其日芭蕉獨居滌川草菴時,聽到庭中古池傳來水聲。那聲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因爲周圍極其寂靜,這水聲也格外地清亮。在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於滑稽和灑落,而在於這樣一種閒寂之處。

這首俳句的特點在於外表平淡而內蘊深厚,形式短小而餘味無窮。靜謐的古池塘邊,萬籟俱寂,一切似乎凝然不動。忽然,傳來一隻青蛙躍入水中的聲音。全詩到此戛然而止,似乎一切都已說完,又似乎一切都未說完。這首俳句雖然在形式上完結了,可在讀者的心理上並沒有完結,它永遠在向讀者述說着什麼。這種述說,細加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餘味。第一,聽覺餘味。青蛙跳入池塘,其躍水之聲是撲通、啪嘰還是其他聲音引人推想。第二,視覺餘味。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青蛙跳入池塘後,池水泛起由小到大一圈圈的漣漪,這圈圈漣漪一層層擴展又消逝,久久地盪漾在讀者的眼前,讓人遐想。第三,意義餘味。英國詩人布萊克有詩云:一顆沙裏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裏一個天堂,/把無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恆在一剎那裏收藏。(樑宗岱譯)生動地表現了在藝術家靈感迸發的瞬間,理性主義者、機械論者們執意嚴格精確區分的沙粒與世界、野花與天堂、有限與無限、剎那與永恆進入了一個無差別的契合境界,世界恢復了整一,人性恢復了和諧。芭蕉這首俳句與此有類似之處,但又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