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焦慮症的影響和應對方法

名詞解釋:

數學焦慮症的影響和應對方法

“數學焦慮症”指的是害怕、擔心和逃避數學的一種心理狀態,是特殊情境刺激焦慮症(stimulus- and situation-specific anxiety)中的一種。和其他類型的焦慮症狀類似,數學焦慮症也是一種生理疾病。

有些學生遭遇數學問題時,會高度緊張,表現出焦慮情緒,因爲他們的腦功能和(面對數學問題)時相對平靜的同學並不一樣。專家表示“數學焦慮症”會減少大腦原本就有限的工作容量,而這正是解決數學難題所需要的資源。

數學焦慮對孩子乃至成人的作用仍然不明。但它可能對學校的分類教育以及學生將來的職業選擇產生影響。

文章導讀:

第二頁:“數學焦慮症”的前沿研究 第三頁:“數學焦慮症”有哪些影響? 第四頁:專家支招,如何告別數學焦慮

最新研究:

數學焦慮症對孩子們的影響還不受人重視,但它確實存在,而且是一種相當特定的刺激。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有些學生遭遇數學問題便表現出焦慮情緒,這是一種生理上的結果,和其它類型的焦慮症症狀類似。

研究將50位二三年級的國小生分爲兩組:分別是數學焦慮較低組和較高組。

然後,研究者在這兩組孩子做數學題期間,對他們的腦部進行了掃描。

他們發現對數學焦慮程度較高的孩子做起題來更慢,也更難以解開題目。

“那些說自己對數學感到焦慮的孩子,他們的大腦中,與諸如恐懼之類的否定情緒相關的區域更爲活躍,在小腦扁桃體中尤其如此,”斯坦福大學教授維諾德-梅儂(Vinod Menon)說,“我們也發現,在這些孩子的通常與解決數學問題相關的腦域,腦內活動減弱了。”

據《健康印象》(Health Imaging)報道,有數學焦慮問題的孩子,他們的大腦中與工作記憶以及數字推理有關的區域比較不活躍。

案例分享:

在有“數學王國”之稱的印度,也有不少孩子談數學色變。

新德里泰戈爾國際學校國中二年級的學生瑞圖站在學校大門口,和同學嘰嘰喳喳地說笑着。她在等父親開車來接她回家。她本來一臉燦爛的笑容,但當被問起對數學課的感受時,她像是被蛇咬了一下,倒吸一口冷氣,然後哆哆嗦嗦地說:“我最害怕數學課了!”她說話時,一臉的緊張和痛苦。她旁邊的幾個同學也都和她有同感,對數學有着一種深深的恐懼。

像瑞圖這樣談數學色變的印度學生並不少。新德里一名心理醫生說,每到考試前一段時間,他的診所每天都是人滿爲患,來者多是學生,他們大都患有“數學焦慮症”。

據當地媒體報道,數學已成爲不少印度學生最感頭痛的一門課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因數學成績不佳而精神崩潰,甚至走向自殺之路。

很多學生對數學反感,主要是因爲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有問題。印度的中學教育太過分強調數學的重要性,把數學成績看成是衡量一個人智商和未來發展前途的最基本因素。德里大學教育系專門研究中學教育的拉姆教授認爲,這是不符合人性的,人的興趣和能力是有選擇性的,不能只以數學一門功課“論英雄”。他主張降低數學課在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比重,把數學課由必修課改爲選修課。

數學焦慮症有哪些影響?

心理學中的焦慮是指個體由於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強,而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且帶有恐懼色彩的情緒狀態。而數學焦慮可以認爲是學生對數學的一種病態的恐懼症。

由於社會和家庭的種種壓力,以及在學校中不甚恰當的學習方法,許多人在學習數學,特別是在做數學題時變得異常緊張,總要想方設法逃避數學問題。於是便產生了一批害怕數學卻又不得不學數學的人,他們常常處於極端矛盾的心理狀態下,因此患上了數學焦慮症,也正是“數學焦慮”的存在,阻礙了學生個性的良性發展。其影響可以歸結爲以下幾方面:

1、數學焦慮直接阻礙了學生的數學認知過程 數學認知是個體解決數學問題時潛在的心理加工過程以及有關數學知識的心理表徵。國外有研究表明,數學焦慮對數學能力具有顯著的影響,如果不考慮解題的正確率,低數學焦慮被試僅用253毫秒解決進位加法問題,而高數學焦慮被試卻要用753毫秒。低數學焦慮組的解題速度幾乎比高數學焦慮組被試快2倍。高焦慮被試的解題速度有時會與低焦慮被試的解題速度一樣快,但會以大幅度降低解題正確率爲代價。

2、數學焦慮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知識記憶效率 現代信息加工心理學家把學習和記憶看成是信息加工過程。數學焦慮者會過多關注自己的強制思想、擔憂和負面認知等焦慮反應,分散對當前任務的注意力。有研究表明,隨着數學焦慮程序的增加,學生的記憶容量減小,反應時間長,正確率低。

3、數學焦慮會損傷學生的自信心,壓抑學生的創造力 數學焦慮者對於自己的數學能力無法做合適的評價,多數將原因歸結爲“腦袋不靈活、死板”,因而喪失對數學的信心,更加談不上在數學上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培養興趣應對“數學焦慮症”

孩子們並不是天生對數學反感,如在幼兒園的時候,絕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計算。後來數學讓人生厭,問題不在數學本身,而在教數學的人,教學手段簡單化是導致學生厭學數學的根本原因。

數學本來是比較抽象的,教學手段應該多樣化、形象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爲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集體“攻關”,組織學生到市場進行行情調研,運用多媒體手段揭示數學的奧祕,將考試成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筆試,一部分是實踐,等等。

專家支招:激發學習動力

數學焦慮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嚴重問題。一般而言,高度焦慮的學生不僅自己對數學採取了逃避的策略,還會影響班級其他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低度焦慮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動力。

幫助學生克服數學焦慮,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講授數學時用自己對數學的態度去感染薰陶學生;合理的調控學生競爭的“度”,不要讓過強的競爭淹沒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的努力應適時的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教給學生閱讀數學書籍的方法;挖掘數學史料使數學具有人情味等等。

1、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 激發學習動機可以有很多的措施,比如:幫助學生設立一個明確且適當的學習目標;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 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適當的評價;多用正強化,慎用負強化;充分調動和利用認知的好奇心。

2、關注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些成就行爲的主觀判斷。能取得好成績固然是每個學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從心之感往往會使他們對學習望而生畏、焦慮不安。所以在有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目標時,自我效能感就成了一個關鍵因素。

3、引導學生對成就行爲科學的歸因 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歸因可以引導爲:努力不夠、方法不當、解題策略不完善等等。使得學生學會積極地歸因,提高他們對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性,克服習得無助感。

4、注重數學學習意志的培養 意志是人爲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爲,並克服困難相聯繫的心理過程。數學學習意志對數學認知活動起支配和調節作用,從內在提供克服數學焦慮的動力。

考前如何進行自我調整,遠離數學焦慮症?

從認知入手,消除對考試的不必要顧慮,通過談話、回憶、分析,尋找致病的根源,過去的考試成績一般都較好,考前也無畏懼心理,雖然數學成績較差,是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對數學應加強平時的複習和練習,對成績的期望值不要過高,退一步講,萬一沒考好也不必懼怕。

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調節神經功能的紊亂,有助於睡眠的改善,同時要有意識放鬆情緒,在考前不要人爲的增加緊張。

分析自己個性中的優點與缺點,通過心理測查,進一步瞭解自己在個性特徵的強項和弱項,有意識地克服敏感多疑,顧慮重重、情緒不穩定等弱點,培養和訓練豁達大度的個性。

常做10件事 讓生活有奔頭

讓人生旅程更精彩、有奔頭,關鍵在於有個好心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爲此推出了一項名爲“讓行動更美好”的活動,旨在通過練習幫人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大家不妨一試。

1.常行善 推薦頻率:每天

刊登在美國心理學會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做5件好事,堅持6周,能明顯提升施助者的快樂情緒,特別是一天內集中做好事的人。

做法:在一週內做5件好事,如果可以,最好集中在一天內。好事可以不分大小,但最好幫助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比如,幫同事做些瑣碎工作,給公交車上的陌生人讓個座,或者去獻一次血等。

2.記感恩日記 推薦頻率:每週1次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經常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謝意,將會給身體和人際關係帶來積極影響,讓人覺得更健康和幸福。

做法:記感恩日記時把握6個要點:儘可能詳細具體;注重深度甚於廣度;關注要感恩的人比關注具體事情影響更深;想一下如果缺少特定的人或事,生活將會怎樣,不要將好命認爲是理所當然;體會意料之外帶來的驚喜;堅持定期寫,但不要過勤,證據表明,每週記1~3次比每天寫更有益。

3.看有意義的照片 推薦頻率:每天1次

研究顯示,找到生活的意義有助於人們對抗壓力,改善整體健康,其通常來源於大自然、與他人的緊密聯繫等。記得經常拍攝一些有價值的照片,這會鼓勵你留意生活中的各種美好。

做法:可以先花一週時間拍攝使自己感覺生活美好,或讓你覺得更有目標的.人或各種食物,將照片洗出來,並在照片背面寫下拍攝的原因。此後,可以經常翻看這些照片,回想它們帶來的啓迪意義。

4.寫一封諒解自己的信 推薦頻率:每週1次

如果常常自責或反思,可能會讓人感覺孤立、不快,甚至壓力重重。建議以一種更健康的方式面對自己的錯誤,比如給自己寫一封信,以同情之心寬容和諒解某些失誤。研究顯示,能以同情之心對待自己缺點和挫折的人,比深深自責的人,身心都更健康。

做法:先確定讓自己感到羞恥、不安或不夠好的某一方面,可以有關個性、行爲、能力、人際關係或其他方面;之後將其寫下來,並誠實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尷尬、痛苦或生氣等;根據上述兩方面內容給自己寫封信,對自己厭惡的方面表達同情、理解和接受。一旦遇到糟糕的心情,拿出這封信重讀一遍,會起到明顯的緩解效果。

5.積極聆聽 推薦頻率:每週1次

讓對方感覺到被聆聽、受重視是一種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練習。研究顯示,使用該技巧能讓對方感到被理解,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的滿意度。

做法:找一個能和交流對象不受打擾、不會分心的僻靜場所,在對方講述時儘量做到:對方講出一個想法後,用自己的語言重複一遍;在合適的時候通過提問鼓勵對方細說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表達了負面情緒,努力認同,不要提出質疑;利用身體語言表示自己很感興趣,比如目光交流、點頭、保持放鬆姿態,不要總看手機;避免評價,即使並不完全贊同;不要給建議,讓對方覺得被理解更利於問題的解決,着急給建議會起到反效果;聽過對方講述後,徵詢許可再講出自己的觀點。

6.看具有敬畏感的視頻 推薦頻率:每月1次

研究顯示,敬畏體驗能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滿足感,使人們較少被瑣碎的事情和情緒打擾。我們在生活中通常很少碰到令人敬畏的事,因此可以選擇一些類似視頻。

做法:花4~5分鐘時間看一段讓你覺得自己很渺小、具有敬畏感的視頻,比如俯瞰世界的紀錄片等,這會改變你對世界的理解,發覺自己煩惱的事原來小到不值一提,同時增強對人類無限潛能的信心。

7.專注呼吸 推薦頻率:每天1次

對抗壓力、焦慮等不良情緒的一種方法是正念練習。所謂“正念”是指關注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感,但不評判對錯。研究表明,“正念”與改善健康、減少焦慮及提高抗壓能力有關。專注呼吸就是實現“正念”的一種方法。

做法:坐下或以舒適的姿勢躺下,閉眼,將思想集中於自己的呼吸,感受一呼一吸間的變化。

8.體會生活細節 推薦頻率:每天1次,堅持一週

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也可以起到“正念”練習的作用。比如,在吃葡萄乾前進行細緻的觀察和體會,就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做法:取一粒葡萄乾放在手上,仔細觀察它是什麼顏色,表面是否有褶皺等;轉動葡萄乾,觀察其紋理;仔細聞聞它的味道;葡萄乾放進嘴裏,仔細感受它的形狀,體會它的味道。

9.邊走邊想 推薦頻率:每天1次

散步或慢跑時,留意自己每一步的變化,關注動作本身。

做法:如果走得很快,體會腿部移動的感覺;如果走得慢,要注意每一隻腳的擡起、移動和放下,不論任何情況,都要專心於走路的動作。爲了保持敏銳的覺知,開始時,心中最好默唸將腳提起、移動、放下的每個動作。

10.寫出“不快” 推薦頻率:每天1次

我們常常需要通過發泄對抗心理壓力。研究顯示,寫下“不快”能夠增加幸福感,減少抑鬱和焦慮症狀,並增強免疫系統,提升工作和學習表現。這些益處甚至能持續數月之久。

做法:每天寫下在面對情感挑戰時的內心感受。這種“不快”遭遇可能與童年經歷、親子關係、你過去或現在的愛人朋友,甚至職業經歷有關。因此應主要寫跟自己情緒相關的經歷,但不要記錄這次的麻煩。

孩子有了分離焦慮症 父母該怎麼辦?

莎拉坐在沙發上,手裏緊握着玩具熊。她的指甲很明顯地被拉傷,又流血了。

與此同時,她的媽媽又打回公司了。她必須解釋爲什麼要遲到,這似乎是第無數次了。老闆還會理解這糟糕的情況還有多久,已經不太清楚了。畢竟,8歲小孩上三年級,通常不是問題,三年級對小孩來說是應該風雨無阻的。

但是,對莎拉來說可不是這樣的。

莎拉快要抵達學校時,心裏開始恐慌。今天,媽媽簡直是要拖她進來。途中,莎拉抓住門框,媽媽和老師試圖將她拔走的時候,指甲被撕鬆了。

這不是第一次了。

更糟的是,這種情況感覺很糟。沒有一位母親會要傷害自己的女兒。莎拉的媽媽每天一早都感覺像是惡魔似的。她納悶,別的父母親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它可有一個名稱嗎?

什麼是分離焦慮?

有人稱它爲“拒學”,也有人稱它爲“學校迴避”,還有人稱它爲“分離焦慮”。

父母親形容它爲一場惡夢。

分離焦慮對所有小孩童來說是正常的。想象它爲一種生存的本能。人類,尤其是無助的人類,需要依附於能給予他們親近、溫暖、關懷與保護的父母人物。這種必要關係的意識是人類固有的,起源於我們大腦中最原始的部位。在嬰兒成長、大腦發展的同時,他們和“依附人物”的關係會逐漸地變得更復雜。因此,父母也稱爲依附人物。嬰兒於幼兒會將他們最深的恐懼,託付於“父母能使這些恐懼消失”的這種生理上的意識。他們認爲父母就像一種力場。這在某一個程度上是完全正常的。

普通的分離焦慮,什麼時候變成問題?

讓我們先從典型的發展角度看待分離,然後我們才能將此角度,和莎拉的經歷,進行比較。

作爲父母,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將年幼的嬰兒傳給房間裏的陌生人,孩子也會不當一回事。但是,到了9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開始受夠了。9個月大的嬰兒看到陌生的臉孔,就嚎啕大哭,驚慌地向媽媽或爸爸伸手。

發生了什麼事?

9個月大的時候,大多數嬰兒會開始辨認父母親熟悉的臉孔和陌生人之間的分別。人類發展的專家將這個現象稱爲“陌生人焦慮”。這是小孩發展中的依附系統的許多里程碑之一。小孩的大腦已經形成了父母親的心理表徵,能分辨爸媽和其他人。這是一個又美妙、又實用、又有保護性的進化上的發展。

事實上,就是這種辨認能力,促使一歲小孩開始自行探索世界。是的,他們在這個年齡比較會行動,但是他們也有安全感,知道父母親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會來救他們。有了有經驗、能信任的父母親,他們所產生的安全感,足以讓他們往未知探索。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密切留意他們,因爲他們似乎無懼,所以可能造成各種麻煩。

但是,到了生命的第二年,這些不受約束的探索會結束,我們看到的反而是臭名昭彰的“可怕的兩歲”。幼兒開始粘着父母親,變得諸多要求,而且會時常拒絕自己玩。這項發展上的成就,很矛盾地象徵了進化上的進步。這個年齡的小孩,現在有了能力意識到有一個分開、又有潛在危險的世界,因此需要被保護。這是確保自身安全的正常過程。

隨着小孩成長,大腦繼續發達,我們會看到渴望自立和恐懼分離之間有了日趨增加的緊張。要記得,某些程度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是意料中事。三、四歲的兒童害怕晚上自己睡覺、五歲兒童害怕父母親出門,將他們留給保姆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是小孩對於外在世界的風險日趨擴大的意識,所做出的正常反應。我們尤其是在小孩開始上學的時候就會看到這種情況。這種焦慮,在學前教育、幼稚園及一年級的時候很常見。

但是,有些小孩根本不能忍受分離。他們不能自己睡覺、和別的兒童遊戲約會、或者上學。他們將這些分離的情況視爲危害生命的事件。他們內在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被引發了。但是,這種反應不是因爲真正或即將發生的危險情況引發,而是所有分離情況都會引發。這猶如他們的焦慮“恆溫器”已經失靈了。

我們都知道戰鬥或逃跑反應是什麼。當我們感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會經歷一個覺醒提高、恐慌的狀態。我們得忍受瀕死感。我們的心跳率和呼吸率會加速。我們甚至會感到發抖、頭暈。總之,就是我們會感到腎上腺素衝上來,以預備我們逃離危險。

分離焦慮症是童年時的一個疾病,孩子幾乎每次和父母分離的時候,就會產生猶如面對生命危險的感受。這是一種真實,卻無必要的恐慌。當他們面對和父母分離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這些小孩平靜下來。他們的思想與感受,必定會轉向父母親遇到傷害的憂慮。在他們的腦海中,這次的分離,將會以最糟的損失收場。他們深怕自己會恐慌地孤單,不受保護。只有父母的存在,會讓他們安心。

像莎拉一樣的孩子被送往學校的時候,會經歷恐慌的肉體症狀,而且會被失去父母的恐懼所淹沒。他們時常被“父母會發生不幸的事”的信念所困擾。患有輕微分離焦慮症的孩子一旦進入了課室,往往就會平靜下來。對這類孩子來說,危機只出現在分離的時刻。對其他孩子來說,除了和父母團聚之外,沒有其他什麼能緩解心情。患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時常會反抗,有發脾氣的傾向,也會到處發泄情緒。他們從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世界中,這種破壞,遠遠超過沒有父母的幾個小時的危險。

分離焦慮症有多常見?

分離焦慮症相對地罕見,只有百分之四的孩童會患上這個疾病。儘管如此,它構成了轉介治療的所有焦慮症案例的將近一半。分離焦慮症對孩子和父母都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對小孩來說,分離焦慮症除了會讓他充滿恐懼之外,也會造成學業退步,和同學隔絕,以及對於下次的分離逐漸增加的恐懼。另一方面,對父母來說,分離焦慮症也會涉及失去工作,睡眠不足,和朋友、伴侶相聚的時間減少,也肯定會產生絕望的感受。

分離焦慮症時常會世代相傳,也和他們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產生其它的焦慮症或抑鬱症有關聯。除此之外,許多父母在分離時表現得過度保護性、控制性或焦慮,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強化分離焦慮症。這不是在說父母造成了分離焦慮症,而是有愛心的、負責任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們本身的焦慮,其實是強化他們孩子的焦慮。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症

好消息是,分離焦慮症會對正確的介入有即時的反應。

以下是幾個基本方針:

1. 儘量提早尋求專業協助。就如大多數的行爲障礙一樣,你越早介入,麻煩的行爲就越不會被強化。比方說,學校恐怖症在沒有對策的情況之下,情況經過時間的推移就可能變得更頑固。

2. 尋求全面的心理評估。分離焦慮症可能和其它心理或遺傳問題有關聯,所以尋求徹底的評估,以測出抑鬱症、焦慮症和潛在的家庭不和,對整體的治療非常重要。

3. 認知行爲治療是治療分離焦慮症最有效的方法。認知行爲治療,讓父母和孩子學習分離時的新應對方法,也讓他們以更正面的角度看待分離。它也能讓孩子培養自立和自信,也讓孩子漸進地面對分離的情況,以讓他們最終能更舒適地忍受分離。

4. 和孩子生命中的其他人協調。和教師和保姆協調,非常重要。同樣地,和參與分離的祖父母和其他受信任的成人協調,會讓大家有共識,也爲大家提供了讓小孩平靜下來的一致的方法。

5. 藥物有時會有幫助。在某些病例中,抗焦慮藥物能制止孩子的恐慌,也讓認知和行爲技術比較容易學會。焦慮太多,出了名地對學習新的行爲不利。

分離焦慮症最嚴重的情況(像我們在莎拉身上看到的那樣)可能令父母和孩子無法忍受,但是它也易於治療。有了一致、勤奮與謹慎的方法,莎拉的指甲將會復原,不久之後,就能有自信地踏入學校。

講話愛插嘴或是心理潛伏焦慮症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經常遇到這樣心理的人:他們很熱衷於搶奪話語權,經常等不及別人說完,就要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有些人一開口就像滔滔江水,綿綿不絕,讓人煩不甚煩。

這種人,從表面上看是“愛表現”。但這種行爲的背後,卻有許多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北京回龍觀醫院臨牀心理科醫生吳雅學告訴記者,不管是愛插嘴,還是一說話就剎不住車,其本質都是過於以自我爲中心。這類人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缺乏社交技能。現在的許多孩子從小會吹拉彈唱、滿腹經綸,卻沒有人教他們怎麼恰當措辭、即興發揮、控制眼神、把握接話時機等人際交往技術。

二是有焦慮型人格或表演型人格。這種搶話是長期存在的,自己能察覺到,但無法自控。有些焦慮型或強迫型人格的人,腦子裏一旦閃現出一個念頭,不說出來就非常焦躁不安。

三是有躁狂症、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焦慮症和躁狂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出現言語活動增多的症狀,而且是典型的“不吐不快”。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社交技能低下,缺乏自我察覺,所以也掌握不好什麼時候接話。

那麼,該如何應對愛插嘴的行爲呢?吳雅學指出,如果搶話是因爲社交技能的缺乏,通過一些專業的短期培訓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如果周圍存在插嘴者,要互敬互愛,尊重和理解彼此溝通方式的差異性。如果與其關係較好,對方也很虛心,可以私下向他指出問題所在,比如對社會經驗不足的初入職場者,可以拉拉衣服、使個眼色暗示一下。

嬰兒也有“星期一焦慮症”

細心的家長高先生最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8個月大的女兒平常很乖巧,一到星期一就哭鬧不止。這是怎麼回事?

據介紹,高先生夫婦工作忙,平時跟女兒很少見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個雙休,夫妻倆都會陪女兒,女兒也表現得特別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們要上班時,女兒就立馬“變了臉”:十分煩躁,一整天都哭鬧不止,怎麼哄都沒用。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個月,且越來越嚴重。

昨日,中南醫院心理諮詢室副教授肖勁鬆分析,寶寶表現出了“分離性焦慮”症狀,這種症狀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身上,當他們與所依戀的親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會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個月大的兒童中很常見。分離性焦慮如果不加以重視和矯治,會影響寶寶以後的生活,如上學後容易發生學校恐懼症、考試緊張症,甚至成年後出現急性或慢性焦慮症,阻礙身心的健康發展。

他說,現代媽媽工作、生活壓力大,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漸少,所以寶寶的分離性焦慮傾向比較普遍。這種症狀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母親最好利用休息時間,增加與孩子的接觸機會,儘量避免分離時間過長等,以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

年終焦慮症突襲職場女性

“催婚令”讓她不知所措

剛過30歲生日的李嘉至今還是單身一人。一想起即將過去的一年,她就有些心神不寧。從26歲起,她就一直面臨被父母催婚的壓力。今年年初的時候,父母甚至給她下了“最後通牒”:一定要在30歲之前找到如意郎君。可是,眼看這個“結婚大年”就快過完,很多朋友都趕在 年底前完成了終身大事,她卻仍然形單影隻。李嘉說,新年對她來說只是又大了一歲的信號,意味着父母的“催婚令”會越來越急,她要回絕的相親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她害怕甚至有些厭惡新年的到來。

爲此,她常常向父母謊稱加班,儘可能晚點回家。爲了釋放心理壓力,她瘋狂地投入到購物中。在商場各種年終促銷的誘惑下,漂亮衣服、化妝品、首飾、鞋包等等,統統都被她收入囊中。似乎只有在失去理智的購物中,她才能得到暫時的解脫。

點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不少30歲以上的職場女性因爲自己的年齡而感到恐慌。有的人因爲自己容顏漸老而焦慮,也有的像李嘉那樣因爲被父母催婚而煩躁。這些對年齡心存恐慌的女性,不妨在新年到來之際,爲自己的人生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同時,還要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下來,學會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現實。當出現焦慮和緊張情緒時,要多向朋友、親人傾訴,把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需要指出的是,適當購物確實可以緩解女性緊張的壓力,但過分“血拼”卻有損身心健康。

她觸到了“玻璃天花板”

劉娟剛進現在這個單位時,與所有的大學生一樣,爲自己的將來勾畫了一幅美妙的畫卷。她躊躇滿志,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希望通過不懈努力,在同行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在這5年裏,她像一個上足了發條的時鐘,不知疲倦地朝着自己的目標奔跑。

到今年年底,該是劉娟的五年計劃總結的時候了。她突然發現,目標還在前面向她招手,而她卻像是觸到了“玻璃天花板”,看得見光明卻沒有前途。雖然她的業務水平拔尖,但因爲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缺陷,她始終只是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今年,一位新調來的年輕男同事輕而易舉就成了她的頂頭上司。眼看着歲數一年年地往上攀升,原本光潔的臉上也開始有了皺紋,計劃卻仍在紙上跳躍。

奔三十的女人,工作和生活都還是一張白紙。數着新年來臨的日子,劉娟犯着愁:我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呢?

點評:職業所帶來的壓力主要源自人際關係和工作職責。每個人都想幹得出色,爭取提薪升職,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年終時,一年或者幾年積累下來的壓力會愈發凸顯,而一旦受到挫折,心理脆弱者甚至會一蹶不振。對職場女性而言,由於排遣壓力的渠道不如男性多,過大的競爭壓力更易使女性經常處於焦慮、煩躁、無聊和無助的狀態中,以至於影響到正常的工作。

專家提醒,年終時如果面對較大的工作變動,應養成積極的自我暗示習慣,多給自己鼓氣,多分析和看到自己有利的優勢,增強自信心。自暴自棄或坐等幫助,都不能夠解決問題。新年伊始,要量力而行地制定各種規劃,以免來年因爲達不到預期目標而產生太大的心理落差。切忌盲目攀比,也不要不顧自己的實際能力而過高要求自己,凡事當量力而行。

她害怕新一輪“人情債”

忙碌了一年,終於快盼來幾天休假。可是一想到元旦、春節裏的大筆花銷和各種與同事、上司、客戶的應酬,曉辰就不得不皺緊了眉頭。曉辰在一家廣告公司從事業務銷售,好不容易剛剛完成了今年的工作指標,領導又爲她安排了與各種關係單位、客戶的應酬,加上本來年終業務就異常繁忙,她真有些應接不暇。

而更令曉辰擔心的是,老家遠在安徽的她,還要爲春節回家準備足夠的開銷。“家裏親戚多,禮物、壓歲錢、請客吃飯的開銷都不少,沒有一萬元根本打不住,年終獎都不夠花的。”算起這筆“人情賬”,曉辰怎麼也開心不起來:“我已經收到一位同學和一個表妹在新年裏的結婚請柬,估計又得搭上半年的積蓄。”爲了這些“人情債”,曉辰開始失眠,並且變得越來越焦慮。

點評:因爲被賦予了一些商業色彩和交際功能,所以,以往喜慶祥和的新年對一些人來說成了一種負擔。對職業女性來說,節假日裏的各種應酬以及“人情債”纏身,往往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對實際開支超過預算的“人情債”,需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因爲支出過大,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同時,對“人情債”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節日裏給朋友發個短信,發一張電子賀卡等等,也能增進感情,從而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對大多數人來說,新年是一個辭舊迎新的符號,是一個總結過去企盼未來的起點。

然而,隨着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加大,新年的到來對一些職場女性而言,還伴隨着種種焦慮和恐慌。又虛度了一年光陰,面臨被父母催婚的壓力,年終工作忙得焦頭爛額,事業上遭遇“玻璃天花板”……

如何緩解“年終焦慮”,正成爲一些職場女性關注的話題。

年終減壓10招對策

1、不要苛求完美

完美主義女性總是預先給自己設定一個十全十美的目標,凡事力求盡善盡美,一旦做不到就會深深自責,沮喪消沉。其實,任何事只要我們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苛求結果。要善於學會爲自己的每一點成功而喝彩,讓自己時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的女人才會充滿快樂。

2、一次只擔心一件事情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66名已婚夫婦的研究發現,女人更愛方方面面地考慮問題,比如自己的工作、體重還有每個家庭成員的健康等等,所以女人比男人更經常感到壓力。一次只擔心一件事情,把別的事情暫時拋到腦後吧。

3、不要太嚴肅

不妨和朋友一起說說小笑話,氣氛活躍了,自己也放鬆了。

4、給自己放個小假

可以利用週末的時間外出旅行,進行一次徹底的放鬆,期間關掉手機,甚至不用帶手機。

5、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

一天中至少有1小時的時間屬於自己,完全不用考慮工作,利用這1小時做做舒緩的運動,如瑜伽、爬樓梯、步行等,或者聽聽音樂。

6、說出或寫出你的擔憂

寫日記或與朋友談一談,至少你不會感覺孤獨和無助。

7、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我們感到疲憊時,那是因爲身體中釋放了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的皮質醇,它使我們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但充足的睡眠能預防這些,使人感到平靜而精力充沛。

8、學會示弱

這並不是要一個人用軟弱的態度面對生活,而是要改變一貫的強者姿態,生活是“一張一弛”的,弦繃得太緊,也容易斷裂。

9、遠離噪聲

研究表明,在繁雜地帶附近居住的人們產生的壓力,是在幽靜環境居住的人們的兩倍。而電話鈴聲、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也會使壓力顯着增加。所以,儘量遠離噪聲,也是減壓的一種方式。

10、至少記住今天發生的一件好事情

不管你今天有多辛苦,多不高興,回到家裏,都應該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與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