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後感精選(通用1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看見》讀後感(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見》讀後感精選(通用15篇)

  《看見》讀後感 篇1

看完這本書,一個個採訪人物在腦海中略過,有悲傷的、有感動的、有可笑的、也有可愛的。在柴靜的筆下,一個個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如銀幕放映一般躍人眼簾。有人說她採訪對象中誰誰誰讓我印象,有人說她的文字讓與她身邊同行的採訪配角變成了主角,但我還是爲柴靜所感動,對她對新聞背後故事的熱愛,對人性探求的執着。

有很多作者內心的思考,精彩的句子很多,但是實在記者最重要的事情是盡一切可能呈現事情的真相,評判就讓觀衆和讀者來做。把每一個人都當成人看,該是一個社會應有的底線。

她說讀者對她說的話“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悅過自己,我猜想柴靜做節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心裏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爲可貴。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後,都隱藏一跳冗長的邏輯鏈,在我們這裏,這些邏輯鏈絕大多數是同一朝向,正是因爲這不能言說又不言而喻的祕密,我們需要提醒自覺:絕不能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準確是一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看見》讀後感 篇2

這本書看了很久,書中的很多情節都讓人影起共鳴,特別是“雙城的創傷”讓我印象深刻。青春期也許就是一個不被理解的時期,還好我們大多數人都挺了過去,至少我們是幸運的。

柴靜是一個文靜而又尖銳的記者,這本書深度反應社會現實,她爲正義發聲,看都很多地方都讓我熱淚盈眶。非典、汶川大地震、華南虎事件、山西環境污染等等她都衝在一線報道,不顧生命安慰,爲工作而廢寢忘食的人。剛看這本書的那段時間,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覺得好像要撐不下去了,可是看了她才明白,自己不過是無病呻吟罷了。

每個人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她至少做了我們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情。他有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心教導他的上級,願意糾正她的缺點的知己,人生足矣。

可現實往往不像書裏那麼單純,他反應各種官員腐敗,爲虎作倀。而單靠她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她後來離開了央視我想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很慶幸他又這麼一羣可愛又正義的同事,也感謝央視能夠抓住像柴靜,白巖鬆,崔永元這樣的人才,他們的報道往往讓我們更能看見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

不管社會怎樣,不能改變世界就先改變自己吧!願我們都能有一顆對生活保有熱情的心,願我們總能熱淚盈眶。

  《看見》讀後感 篇3

看了這本書後更體味到世事艱難和人生的複雜,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對於一個電視公衆人物來說更爲重要,柴靜在本書中就敘述了自己作爲一個人一個電視人的不斷成長成熟的過程,其中包括她在工作中也就是採訪各色人物的訪談中的感悟,以及像陳虻這樣的幕後電視人的激勵下,逐漸成熟的。其實,我們作爲一個普通人來說,成長成熟的過程和豈不是如此呢?只是我們不是曝光在大衆面前,被放大被衆說紛紜而已,所以,柴靜們的成長成熟尤爲重要。我們作爲一個普通人可以慢一點點兒成熟穩重,可以出點兒紕漏,作爲公衆人物的電視人就不是應該有那麼多缺點不足甚至偏見的毛病呈現在鏡頭前大衆前了!

人的成長成熟需要付出代價,柴靜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斷在修正自己,更重要的是不斷醒悟深思社會人生大千世界中的千姿百態,她們比我們普通人見多識廣,認識也就比較深刻,同時也更復雜,面對複雜混亂危機等在鏡頭面前要真是呈現同時又要清楚所帶來的影響後果,我們作爲普通人的影響力就及了,所以柴靜們的成長成熟形象尤爲重要,我喜歡柴靜把它寫出來,同時,我也從中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總結記取,不斷進步成熟,作爲社會人,爲國家社會家庭周圍環境帶來和諧友善一切正能量!

  《看見》讀後感 篇4

開篇何帆老師提出了描寫歷史的兩種方式——長河模式和大樹模式。從後往前的長河模式更適合對歷史進行復盤,描述在一個更長的時段內的歷史演變,對於描述30年的變化是索然無味的。因此本書選擇的是多維度的大樹模式,目的在於喚醒讀者的歷史感,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命運以及自己所處的時代,在慢變量中尋找小趨勢。

過去30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最主要的慢變量是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到目前爲止,中國的工業化沒有停止,城市化沒有停止,技術創新也沒有停止,也就是說這三個慢變量都沒有發生改變,但這也是我們很難明顯感覺到的。所以何帆老師從小趨勢來看待中國的發展,這其中包括了“大國博弈、技術賦能、新舊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羣”等五個方面。

大國博弈的背後是想要下車的美國和剛擠上車的中國在經濟與政治領域的全方位較量,技術賦能的邏輯是技術的發展必須與市場的運行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爲人賦能,新舊融合的要求是在鍛鍊互聯網思維的同時對傳統保持足夠的謙卑和敬畏,自下而上的力量能夠在維護城市系統的多樣性的同時激發出普通民衆和基層社區的創新,重建社羣讓人們在公共生活中學會如何平等、和諧相處。

這本書解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個體要如何認識世界及如何自處?作者給出的回答是:在慢變量中找準定力,從小趨勢中洞察時代新機會。

  《看見》讀後感 篇5

書裏寫的很多事都很打動人,人隨着年齡的增長,總有些故事是契合你的某段經歷,觸景生情的動容也越多。第一章地震以後的阿西木的故事,第二章非典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透露出來的人情,讓人不覺爲之動容。看什麼是真實,很多你看見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見的。看到老楊和他的猴子的那張合照,看到老楊的眼神,忽然間情難自禁。

跆拳道選手蘇麗文的故事中,她和父親約定,自己奪冠的話,父親的病就好起來。比賽中,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她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和父親說,要堅持下去。

“到了這個年齡,像有什麼東西扯着你一樣往回望”往回,望什麼呢,想起來前幾天重讀陳情表的時候,和幾年前高中讀的時候完全是兩種心境了,原來,當你真的經歷過一些什麼的時候,你纔會去思考,去體會,去感受,而不是字面上的一套標準答案。有些事,文字是表達不全面的。

很遺憾,這麼多年沒學會怎麼思考,我被自己的弱點綁架着,悲催的是,我卻改變不了,我已經養成了那種放棄自己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談自己願望的習慣了。

真可悲。

  《看見》讀後感 篇6

紀實的東西寫成文字總會讓人感覺到失真,但讀起來確實很美,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小的紀錄片,看完這本書讓我放棄了再看節目視頻的想法,因爲文字敘述的故事總比真實看到的場景可愛動人,透過文字的自己的想象要比別人強加給你的視覺更有意境!《水滸傳》、《嫌疑人X的獻身》、《誅仙》等等,看完書再看翻拍出來的劇總讓人失望。

裏面有當時中國遇到的普遍問題,現在有的解決了有的還依然存在,但中國確實改變了很多,強大了很多,可能現在不會再有主流媒體曝光或敘述那些事情了,柴靜在那個時間裏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勇氣讓觀衆看到了一些事實,或好或壞,說出來纔會讓大家放心,讓大家繼續對明天的生活抱有希望!

分享一些摘抄的句子共勉:‘做不到’,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不必做’,卻是一個以暴制暴的思維模式

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問你的時候你說隨便?!你已經養成了放棄自己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談自己願望的習慣了!”

  《看見》讀後感 篇7

斷斷續續,讀了一個月才把這本書看完。中間哭了很多次,一開始還不知道控制情緒,流淚就流淚了,再看下去覺得每一個字都牽動淚腺,反而做好了心理準備,暗暗咬緊嘴脣,就是不哭,倒是好些了。

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本書其實很壓抑,它就是要帶着你觸摸到最真實的東西,沒有任何包裝和修飾,等到你猛的一下子反應過來,它又在你耳邊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說,我給你看的只是真實。然後等着你心中翻江倒海,等着心神魂魄集體發抖,再等着你忍到呼吸平緩睜開眼後,接受它講述的真相。

情感太過充沛,所以看一會斷一會,饒是這樣,室友還吐槽你最近彷彿特別的感性,是有什麼心事麼?然而只是呆呆的書生氣迎着一陣清冽的寒風霜雪,兩廂碰撞之後,觸摸世界就多了一層深刻,或嘗試深刻。

如作者所言,這本書裏“我”太多了些,讀完我覺得,當做作者的一種成長記錄也不爲過,只是有一點令我驚喜,這段成長記錄裏我們可以借鑑的東西太多了,穿街轉巷,總有一些熟悉的氣味。

最後一點,文字功底很厲害,很喜歡書中的景色描寫,筆觸細膩,一字一句真像是寫在心上,每讀一句,心就跳動一次。

應當多回頭看看。

  《看見》讀後感 篇8

這本書還沒上本言情小說的評價高,哈哈哈哈,我一點都不客觀,我從來都是個很主觀的人,讀書是我自己的事,我給五個星星。

我這個階段讀這本書,書中給我最大的驚喜不是作者本身的言論,是作者同不同人物的對話中,其他人物眼中的世界,我覺得作者作爲記者的還原事實的立場上挺好,我其實覺得我沒什麼立場評價,就是挺欣賞。

過程中其實獲益良多,曾經一度不願意看這種書籍以爲這有什麼好看的,因爲凡是市場所吹捧起來的書我都覺的很浮躁,可最近翻開發現浮躁的還是自己,同樣的文字,不同階段的感觸是不同的,話說即便是先前的自己,看書也不見得能有現在的感知,這個過程挺逗的。

在筆記中,我標註了老者說去除偏激的藥方的方法——多讀書,哈哈哈哈,覺得有道理,讀書會帶來觀點立場的碰撞,會帶來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會慢慢的用自己的腦子和語言表達,會讓一個人真正的站起來,真正的跟自己和諧相處。

作爲讀者,很享受碰撞的過程,謝謝作者,最後,祝作者好,也祝自己好。

  《看見》讀後感 篇9

第一次有了解柴靜的慾望,是在看完了她的《穹頂之下》的演講,一身純白麻質短袖,簡約牛仔褲,幹練的齊耳短髮,從容淡定,氣質涓涓!剛看完《白說》就迫不及待得看了這本《看見》。同時中央電視臺的知名記者,但柴靜的視角更爲接地氣,文筆更爲細膩!

剛柔並濟,外柔內剛這兩個詞來形容柴靜再適合不過了!

因爲柔軟,她才能看見被家暴的女性的隱忍,看見黃賭毒,同性戀,孤獨症兒童等特殊羣體的無奈和心酸,看見貧困山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看見山西環境污染問題。或許她生來就適合做人文關懷類的深度訪談,對於底層弱勢羣體她有着與生俱來的“我流淚是因爲你痛”的能力!因爲剛強,她才能在一次次的剛性事件報道中屢佔上風,才能毫不猶豫地爲公民維權發聲,才能頂住社會輿論和上級的壓力,堅持剝開權利和政治的陰暗面,將血淋淋的真相剖析呈現給觀衆!

也許作爲一名記者,柴靜過於理想主義,這和她知青氛圍的家庭和讀過的書有關,又或者是因爲

她一直將法拉奇作爲自己新聞工作的偶像有關!但我認爲社會中需要多幾個柴靜,敢於挑戰權威,揭露真實,維護權利,追求獨立,同時內心柔軟而溫暖!

最喜歡柴靜在這本書裏說的,她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差不多,都有渴望幸福的願望,都有追求完整的需求,只不過她生在那兒,那樣活着,而我生在這兒,這樣活着,一切都是偶然!千百年來,萬物流轉,我們都只是渺小的一粒,嵌在大自然的秩序法則之中。他人承受的,我們必將經受!感謝柴靜用她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讓我看見了這麼多人和事,也許在我有生之年都沒辦法將它們從認識轉化爲經歷,但看見之後就再也無法漠視了!

  《看見》讀後感 篇10

二零零三年,“非典”爆發。

而現在,“非典”對我來說,不過就是教科書裏一個好像聽到過的名詞,一個要背的年份日期。

直到,我本週讀到了柴靜的《看見》裏,一篇關於她做“非典”新聞調查的文章。

本文通過許多真摯動情的環境心理描寫,讓讀者清晰地認識到“非典”,看到了“非典”的背後——那是人類堅強的意志,“我要活下去”,那顆最溫熱的跳動。

如果,死到臨頭,活着的日子屈指可數時,你會害怕嗎?你會覺得死亡是一種解脫嗎?如果,你面前有無數人在倒下,一個接一個倒下,就如多米諾骨牌,你會驚慌嗎?你會擔心下一個是自己嗎?

當每早,太陽升起,睜開眼能看到萬丈金光,是否會感嘆“活着真好”?

封面是一張照片。有三種人。小孩,中年人,老人。小時候經常猜一個謎語:“什麼東西小時候是四隻腳,長大了二隻腳,老了以後是三隻腳?”謎底是人。現在的我們,有時會有“當一個退休老人多好”這樣的想法。可當我們老了,轉回頭看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又是一種什麼感受?是羨慕之前孩子時的青春活力,還是享受快到終點了?

有一種人,認爲人生的目標就是活着。不管成功與否,有意義與否,即便處在社會底層,即便人生不如意,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夠了,哪怕當牛做馬。

有一種人,比如革命英雄,認爲活着必須要有尊嚴,否則還不如死亡,所以纔會寧死不屈。他們堅持認爲“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是他們的人生哲理。

活着,真好。活着,真不好。

  《看見》讀後感 篇11

《看見》很貼近生活,很多當時很轟動社會的事情,很多社會顯示問題。柴靜一直在成長,什麼樣的是記者,怎樣報道纔是新聞報道應該做的。2013年的非典、雙城的創傷、山西煤礦造成的環境污染、中國幾次地震事件、監獄裏面的女人、同性戀的歧視、農村土地徵收衝突、踩貓事件這些一切的一切。

應該怎樣來報道新聞,應該怎樣來分辨善惡真假,用這樣的角度來看事情,用怎樣的方式來了解中國。很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是目前我唯一會在看完一章之後會沉思一會的書。它引人深思。

就好像書的開頭說的:“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所經受的,我必經受”。雙城的創傷中孩子的心裏的創傷,孩童的心裏問題。孩子心裏覺得大人的不瞭解,認爲受到的侮辱,書中說的:“對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憤怒,也不需要還擊,只需要蔑視。”採取極端的方法,往往也會走向極端。

關於同性戀,社會對同性戀的偏見。張北川教授說:“因爲我們的性文化中,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作純潔,把愚昧當作道德,把偏見當作原則”

關於社會中很多我們看不過的事情,不要那麼憤青。

就好像踩貓事件中的網友懸賞事件相關人的人頭,後來有網友說,對於懸賞也很抱歉,因爲如果踩貓是錯誤的,爲什麼要在錯誤的事件上繼續錯誤,並且延續了錯誤。

……

這本書值得看幾遍。

  《看見》讀後感 篇12

柴靜的《看見》用時14小時56分鐘,第一條劃線在8月28日,中間穿插看了別的書,終於在11月的這一天看完了最後三個章節。這本“紀實手冊”不好讀,也可以說但凡有關“人性”二字的書,都不敢怠慢,總得反覆揣測,因爲讀起來實在晦澀。它沒有小說流暢的故事線、沒有詩歌使成一體的中心思想、沒有歷史龐大的客觀存在,它的存在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每天坐地鐵看不到、出去旅行也看不到,或者你看到了,但你卻不知道,因爲那是別人的人生。只有走過泥濘的路,爬艱險的山,看千姿百態的人生裏的暗角、利益背後的善惡、‘他們’的喜怒哀樂,才能叫做《看見》。

畢業一年,我的視力不好,看的不真,想保持孩童的純真,不料多數時候都處於矇昧。有時善心氾濫,有時戾氣凝重,不滿是年青的特權,但也在無所畏懼中多了一分隨遇而安。生命是一個流動的過程,人是可以流淌的。

‘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用力舒展,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多難的一句話。

我也想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真懶惰。

好書永遠需要一讀再讀,看的透透的,才能學會通過現象看到的本質的本事。

  《看見》讀後感 篇13

總覺得這本書的書名起的很妙,叫“看見”,它確實也爲我推開了一扇窗,使我看到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

有個朋友喜歡問我人爲什麼要活着,我每次都不以爲然,告訴她吃吃喝喝就很快樂,所以活着這麼高深的問題,交給胃來回答就好。忽然覺得自己實在懵懂無知,只看到了井口大的世界,就已滿足。

如果叫我現在回答,我一定會告訴她:一切都已定,一切都未知,還有東西交給我們探索,還有東西能讓我們感受,就蠻不錯。

我不太瞭解記者這個行業,屬於電視的時代也即將落幕,但記者所擔負的責任是仍要有的,或許會由另一個職業繼續承擔下來。在這本書裏,有很多可敬可愛的媒體人,他們也平凡,卻更多了一分對職業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認真。對我而言,他們從此不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羣活生生的人,無論過世還是仍在的,都會在我的世界中留下。謝謝你們,一直在爲這個社會,爲我們發聲。

不用說,這本書文筆相當好,叫人對着手機哭哭笑笑,渾若癡狂。好幾次不知爲何潸然淚下,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這樣的文字離人很近,所以一個情感的浪頭,就直直的拍在心裏。曾經有個老師常告誡我,別把文章寫的連自己都看不懂了。終於明白,字還是要給人看的,甭瞎想什麼藝術,藝術離了人也都是沫子。讓自己感動了,讓別人也看明白了,就差不多成功了。

零零星星看了幾個月,到今天看完,還是蠻不捨。就像剛掀開鍋蓋,聞到了點兒香味,就不得不鬆手。期待下一部作品吧。

  《看見》讀後感 篇14

人一旦進入思想的困惑,就會遇到難以自拔的艱難,這也是爲什麼哲學家多走偏鋒的原因。看見柴靜的一個節目,也是柴靜這本書的中心,從她的眼看這個社會,從一雙無憂的眼,變成理智的眼,憂傷、悲傷的眼。不評論柴靜的人,只說這書,我覺得是寫的很好的,寫的真實,寫的深刻,生活是多面的,也是多角度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也是我看這本書的收穫。還有一個收穫就是,要管控住自己的思想,治理國家的是政治家,不是理論家。

曾經有人說倪萍你是個舉手委員,什麼題案都舉手,倪萍說我覺得我沒有比這些題案更好的題案,所以我舉手。

這就是最大的政治,明知有問題、有瑕疵、甚至是錯的但就是得先這樣。理想和現實差距就是這麼大,一個思想家的困惑,就是在自己覺得不完美的時候,沒有更好的辦法,而最大的難受就是自己以爲想出來的好辦法,也有如此多的不完美。思想的多次遍體鱗傷後有的人在痛苦中沉淪偏激,有的人在低頭後發現原來生活中沒有那麼多思想,普通一點,畢竟自己只是普通人。畢竟世界最大的法則是叢林法則……

  《看見》讀後感 篇15

柴靜的這本書,其實一開始光看作者名和書名的時候,我是沒什麼太大的興趣的,也真心沒有太去在意,只是當做隨意翻翻的心態去開始看的,可是當看到非典時期的這一章時,真的感受到了內心翻騰的情感,哭的不能自已;也激起了我對這本書的全部的興趣,用認真的態度去看,不得不說,越往後看,真的感觸越多、越深;這是一本好書,一本有毒的書,讓人不由自主的會去思考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對於人性的思考、對於教育的思考……

柴靜是個感性的人,也許只有這樣感性的人,認真的對待生活的人,纔可以用這樣細膩的文字來去描寫出自己的經歷,與人、與事之間的細節與感受;我不禁在想,我總覺得我的日常很無趣,什麼都是平常與普通的,是否是因爲我不曾像柴靜一樣,用心去看待、去感受?

我想起了我曾經的一大堆一大堆的日記本,我有多久沒寫過日記了?好像好多年好多年沒有去提筆寫過什麼了,沒有去記錄過什麼了~看了柴靜的書,我在想,我要重新拿起我的筆、拿起我的日記本,我想也去用心感受生活,將自己每日的經歷,每日的思考,每日的省悟,都去記錄下來!這也是給孩子的一個教育方式……

其實,柴靜還是幸運的,她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不少“良師益友”,他們督促她成長,幫助她成長,也爲她答疑解惑,也讓她去從事實中汲取營養、經驗。可以說,柴靜的背後,站着一個團體,這是讓人羨慕的,一個好的團體,一個好集體,真的是對人影響很大的。否則,總歸是要多走些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