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學設計

組內上教研課,我執教《青蛙看海》。有一個片段自我感覺良好,故與大家交流商討:

《青蛙看海》教學設計

教學片段

師: 來,同學們,和它們一起跳! (音樂

師: 加油! 同學們,繼續跳,不要停! 看,離山頂已經越來越近了……

(大約過了三四分鐘,音樂驟停,學生實在是累了,都喘着氣停了下來。)

師:同學們,你們感覺怎樣?

生:太渴了,能喝點水那該多好啊!

生:累死了,我氣都喘不過來了。

師:太辛苦了! 我們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

生:(大聲)不行!

師: 爲什麼呀?(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 5.c)

生: 回去? 那不是離山頂更遠了嗎?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

生: 回去的話,就是半途而廢,就永遠也看不到大海了。

生: 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看到大海。怎能無功而返!

生: 就像我跑400米,跑到一半時,累極了,很想休息一下。可又想,一休息後面的同學不就會超過我了嗎,於是我堅持着拼命往前跑,最後得了第一名。

師: 你能聯繫自己的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真棒!

師: 請讀讀這句話,把你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顯示句子:就這樣,青蛙跟着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

(練讀,指名讀。)

生:我覺得鄭雅雯把“一級一級”讀得太快了點,變成“一級級”了,沒有體現出登山的辛苦。

生:我覺得他這樣讀也很好啊! 因爲我聽出了他想早點看到大海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師:你的觀點和感受就是與衆不同,大家一起表揚他。

師:好,讓我們一起爲它們加油! (在黑板上演示:青蛙和松鼠繼續跳臺階。)

生:(齊)加油! 加油! 加油!

師:(引讀)不知不覺,它們已經———

生:(接讀)“跳完了石階,登上了山頂。噎—— ! ”

師:這時,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出示:青蛙( )說:“——— ”),青蛙此時最想說什麼?

生:青蛙高興地說:“我終於看到大海啦!”

生:青蛙興奮地說:“大海真美呀!”

生:青蛙激動地說:“松鼠老弟,真是太感謝你了。”

生:青蛙愉快地說:“我們就住下吧,以後我們的孩子不用這麼累就能看到大海了。”(笑聲)

師:你們的想象真豐富,各有各的說法。青蛙真是好樣的,在朋友的指點幫助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終於圓了看海夢。同學們,學習也得這樣啊!

解讀:

1、活動體驗“艱辛”。如何讓孩子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讓他們從內心深處體驗“登山真辛苦”這樣的感覺呢!我設計了“蛙跳”這一孩子非常樂於參與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課堂裏盡力地跳,不停地跳,從開始的個個喜形於色、興致勃勃到最後的氣喘吁吁、叫苦連天。這一活動的過程是一種經歷,孩子們身心繫統被充分激活,孩子們精神的水面啊,漾起了漣漪,蕩起了波浪。正是在這充滿興趣的無拘無束的學習活動中,產生了獨特的感受,並用恰當的語調、語氣來表達這種感受。讀“累、渴、一級一級”等詞語時,纔會如此情真意切。活動真正把孩子們的身心激活,孩子與青蛙同呼吸共命運。

2、朗讀張揚“個性”。《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孩子們雖然都已體驗到了“辛苦”,但表達起來有別,各具特色。有的重音輕讀,有的略帶氣息讀,還有的氣喘吁吁讀。反正,他們把自己的感受都表達了出來。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個,但一千個閱讀者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鄭雅雯的朗讀就是和大夥兒不一樣,而學生的'不同評價讓我再次深切地體會到:閱讀教學中,應該允許並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只有這樣,學生纔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精神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才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人。

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學的創造空間是不可估量的。我們應以課改精神爲指引,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引領他們在言語世界裏沉潛往復,併爲他們顯揚潛能創造機會,他們的生命之河一定會躍起燦爛而美麗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