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蛙看海》所想到的隨筆

某日。上了二年級的兒子正在預習課文《青蛙看海》。課文的內容大意是這樣的。一隻住在湖邊的青蛙很想去看海,蒼鷹告訴它:“只要爬上前面的高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了。”青蛙嘆息山太高。蒼鷹同意了它的看法,給予簡單的勸誡後就飛走了。正當青蛙想要放棄的時候,卻得到了松鼠的幫助。松鼠鼓勵它、陪伴它爬上一個又一個臺階,直到頂點,看到了大海。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給了我很大的啓迪。

由《青蛙看海》所想到的隨筆

青蛙的心情與感受,和處於發展中的孩子是多麼地相似。心中有看海的嚮往,我們也總在鼓勵他們去看海,卻忽略了他是否具有登山看海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只是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剛剛起步,成人如果只知道培養他的鴻鵠之志,而未給予相應能力的培養,那麼志氣永遠不會成爲現實。如果不給予適時、適當的`幫助,對於自己嚮往的那片海,孩子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知難而退。如果一直不給予積極的引導,那麼孩子將逐漸失去探究的願望和向上的心願。而變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故事中的蒼鷹,實際上是泛指那些給孩子以勸告,卻不給孩子以恰當幫助的引導者。在活中,很多老師會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提一些大要求。如.你要做一個乖孩子,卻不給予孩子所謂乖孩子的規範,讓孩子不知所爲。而當孩子犯錯時,也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只批評一通,就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老師也經常在自己的心目中擅自給孩子定位,認爲這個孩子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放棄對他們的幫助,放任他們停步不前。而一旦孩子跟不上,就抱怨說:“這個孩子比較遲鈍,學什麼都慢。”卻忽略了正因爲他們遲鈍,才需要老師更多的幫助,更耐心的引導。而不是高調的教育或者泛化的指責。

文中的松鼠,代表了良好師德的楷模。它永遠欣賞孩子,鼓勵孩子,使他們勇於嘗試,積極克服困難;並在孩子嘗試着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過程中。時刻予以關注,用耐心與愛心陪伴着孩子一起向上攀登。孩子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努力地每天向上一點點,腳踏實地地向着目標攀登,就能逐漸到達夢想中的目標。對於處於成長中,對自己還不夠自信的孩子來說,松鼠的幫助無疑是及時而富有積極意義的。

孩子是發展中的個體,作爲老師,我們與孩子的心中其實有一片共同的海洋.那就是孩子的進步和成長。但是,教師和幼兒卻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場與方式。孩子希望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幫助,而老師則希望能夠付出較少的心力取得較大的發展,所以有時候,對於幼兒的引導往往不夠細緻,或者過於泛化,不能適應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這個故事提醒我,在教育教學中.老師做蒼鷹還是做松鼠,決定着幼兒是否能夠得到發展的機會和獲得發展的可能。看了這個故事,我想,作爲幼兒教師我更清楚了面對孩子應該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