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國小語文《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1.認識生字,理解詞句,讀通順課文。

2.初步瞭解克隆知識,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3.初步瞭解說明文中心突出、科學性強、條理清楚的特點,瞭解一般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克隆”,請同學們快速讀一二自然段,說說什麼是克隆?

再書“神奇”,神奇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克隆什麼神奇?(自讀課文,瞭解神奇在哪裏?)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意理解,說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麼。

(2)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第一段(1-2)介紹了什麼叫做克隆。指名說說什麼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指名說說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指名說說哪些個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紹了克隆的一般知識,說明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指名說說:

本文中心是?

說明的順序是?

5.朗讀全文。

  三、作業

《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什麼是克隆?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二、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讀。

2.指名說說什麼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後代。

師指出:這是“下定義”的說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說一句。

  三、學習第二段。

1.小組合作閱讀。

課文從哪幾方面講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麼方法?

2.交流。

指名說說。

(1)從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個方面來介紹。

(2)歸納說明方法:

分類別:分幾個類別來說明。

  四、學習第三段。

1.小組合作閱讀。

朗讀後分析討論課文是以怎樣的.結構形式來寫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的?

2.交流歸納。

先總說: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再分說:可以……可以……

最後概括:克隆技術展示誘人前景。

總——分——總

  五、總結全文。

1.集體朗讀全文。

2.指名交流:

課文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主要採用了什麼方法?

  六、作業

1.《補充習題》

2.課外收集一二個克隆的事例。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麼是克隆——無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造福人類——培育、挽救、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