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知識點講解分析

  電路圖的分類

(一)、原理圖 圖,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瞭解電路實際工作時的原理,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工具。

國中物理知識點講解分析

(二)、方框圖(框圖)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就沒有別的符號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製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的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按照功能劃分爲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係。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之外,還可以用來作爲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三)、裝配圖 它是爲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着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國中語文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爲電子產品的場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在初學電子知識時,爲了能早一點接觸電子技術,我們選用了螺孔板作爲基本的安裝模板,因此安裝圖也就變成另一種模式。

(四)、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爲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爲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由於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所以印刷電路板又叫覆銅板。印板圖的元件分佈往往和原理圖中大不一樣。這主要是因爲,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中,主要考慮所有元件的分佈和連接是否合理,要考慮元件體積、散熱、抗干擾、抗耦合等等諸多因素,綜合這些因素設計出來的印刷電路板,從外觀看很難和原理圖完全一致;而實際上卻能更好地實現電路的功能。 隨着科技發展,現在印刷線路板的製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單面板、雙面板外,還有多面板,已經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國防建設、航天事業等許多領域。 在上面介紹的四種形式的電路圖中,電原理圖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看懂原理圖,也就基本掌握了電路的原理,繪製方框圖,設計裝配圖、印板圖這都比較容易了。掌握了原理圖,進行電器的維修、設計,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關鍵是掌握原理圖。

其實電路圖是人們爲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是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的圖形。

  歐姆定律的公式大全

歐姆定律部分

1. 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 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 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5. U=U1=U2=…=Un (並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

6. 七年級 R=R1+R2+…+Rn (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7. 1/R=1/R1+1/R2+…+1/Rn (並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8. R並= R/n(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 R串=nR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係:電壓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之比)

11. I1:I2=R2:R1 (並聯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係: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的反比)

以上的所有內容就是八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的公式大全,相信大家都已經熟知了吧。

  電阻

1、電阻的概念;每個導體都具有阻礙電流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電阻。符號爲R。

2、電阻的單位:單位歐姆Ω,常見的的還有kΩ、MΩ。 106Ω= 103kΩ= 1 MΩ。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關係爲:

4、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及其使用:

①接線柱②滑片③電阻絲④金屬桿 ⑤瓷筒

5、滑動變阻器的接法

爲了使變阻器能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必須把電阻絲介入電路中,無論採用什麼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讀電阻箱的示數:

各旋鈕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他們之和就是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 九年級

測定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兩隻停表應經過校準。爲了比較客觀地測量聲音的傳播時間,在終點的宜將眼睛閉起,只根據聽聲音啓動停表。

(2)實驗前,小組的每個人都應藉助皮捲尺測出自己每走一步的平均跨距,而在實驗中還應力求以相同的步伐行走。

(3)應在無風或風力小的情況下測定聲速。測量的起點和終點也宜交換一次。在馬路或公路上進行實驗,還要注意交通安全。

【備註】

(1)兩個啓動停表的人也可同在終點 九年級。這時觀察發煙信號的人宜將耳朵暫時堵塞。但由於路遠,一般發煙信號不易看清。

(2)本實驗是測量短時間與長距離的綜合實驗。要鼓勵學生髮揮主動性和創造精神。由於初次使用停表,各人的反應快慢又有差異,因而對於測定結果不宜作過高的要求,主要注重在思路和上的訓練。

【想想議議】

(1)實驗中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根據自己的實踐和體會,提出操作上的改進方案。

(2)怎樣識別停表上的刻度值?用停表計時應注意什麼?測量兩地間的距離,還有哪些辦法?怎樣測量?

(3)在空曠處對着較遠的高牆、山崖擊掌或喊話,常能聽到。一般在相距50米以上利用回聲也可以較好地來測定聲速。請你利用擊掌產生的回聲和手錶計時設計一種測定聲速的方案,並具體做一做(當年學家牛頓在英國劍橋三一學院就曾經做過利用回聲測定聲速的實驗)。

  功和功率

判斷一個力是否對物體做了功,要看兩個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兩者缺一,則力對物體沒有做功。常有以下三種:

(1)物體由於慣性運動,雖然有距離,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勻速滑動的木塊,它由於慣性向前運動,在水平方向沒有受到阻力,也沒有受到動力,因此沒有力對它做功。

(2)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靜止狀態,沒有沿力的方向通過距離。例如,用力推車,但沒有推動。在此過程中,缺少一個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車的力沒有對車做功。

(3)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過了距離,但物體移動距離的.方向跟物體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這個力沒有對物體做功。例如,手用豎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動距離,水桶沒有在豎直方向上移動距離,這個拉力沒有對水桶做功。

【典型例題】

例析1:在下圖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解析:

這是一道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的題目。要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關鍵要看是否同時滿足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選項A中,水桶受到提水桶的力向上,移動的距離方向是向前,力的方向與移動距離的方向垂直,因此提水桶的力沒有做功,所以A錯;選項B中,屬於有力沒距離的情況,舉力對槓鈴沒有做功,所以B錯;選項C中,人雖然用力搬石頭,但是沒有距離,所以C錯;選項D中,人推車,推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前,車又沿推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因此推力做功。因此D是正確的。

答案:D

例析2:小明體重600N,小強體重500N,他們進行登樓比賽。小明跑上五樓用30s,小強跑上五樓用24s.則______做功較多,______的功率較大。

解析:這是一道功率的測量和計算的題目。由功率公式P=W/t可知,要比較登樓時功率的大小,必須知道人登樓過程中所做的功和時間。這裏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由 可知,只要測得人的質量和樓高 八年級,就能算出人做功的大小。

  分子間作用力

【總結輔導之分子間作用力】以下是對分子間作用力知識的總結內容,同學們認真學習。

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兩分子間的距離等於10-10米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爲零,叫做平衡位置;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於10-10米時 國中數學,分子間斥力大於引力,合力表現爲斥力;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大於10-10米時,分子間引力大於斥力,合力表現爲引力;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大(大於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時,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認爲分子間無相互作用力。

希望上面對分子間作用力知識點的總結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做好充分的迎接考試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