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1

星轉鬥移,轉眼一個學期又將結束,本學期我立足本校和任教班級的實際,紮紮實實地開展教育和教學工作,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努力搞好複習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反思,爲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教學的是八年級地理第四冊,共六個章節。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速度計算,至少需要十週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考慮到六月份的地理會考在即,從學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學進度、學生知識的構建、課程改革及地理會考的備考等之間的關係。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計劃,並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後得以按時完成新課教學任務,並取得了充裕的複習時間。

爲了應對會考,切入實際的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學期的教學要更有針對性進行。根據地理新課程標準中“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誌式的地理課程,努力創設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爲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爲易、刪繁就簡;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知識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於掌握,更利於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於學習,勤於學習,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地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告訴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和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知識。另外,在教學中還得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複習方法的改進。爲此,本學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識,通過探討學習,切實地爲學生髮展着想,讓學生學有所用。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地理學習變爲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樂於參與探究並獲取知識的活動或方式。這樣的教學即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作、探究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家鄉的感情,增強愛國、愛家意識。

在完成教學教材之後,即進入了緊張的會考備考和應考工作。複習過程中,我把地理複習指南作爲複習重點,指導學生以強化練習作爲主要手段,以練習爲輔,講練結合,並抓住基礎知識和主幹,通過反覆指導讀圖訓練、理解與運用,實現對知識點的鞏固。結合月考,泉州質檢和晉江質檢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學法指導,對知識難點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引導,對記憶方法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逐漸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每堂課後進行教學反思,探索更有效的複習方法和手段。

我充分利用課餘的時間,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有關的知識,拓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師德修養,做到依法執教,以愛心關懷學生。深入到學生中,多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增強後進生的學習信心,激勵他們不斷的進步。

誠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等,這些現狀都值得在今後的很長時間裏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和毅力,今後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2

在上學期帶過一段時間地理的基礎上,我擔任八年級整個年級的教學任務。現將一學期的工作作如下幾個方面的總結: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八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地理教材。其內容主要是中國地理第一至四單元。包括“居民與人口”、“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與文化”等。我希望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基本瞭解中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識,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並進一步掌握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通過提問我才發現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十分薄弱。於是,我通過與各班主任老師老師、部分學生代表進行溝通,瞭解同學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通過上期的期末檢測成績,分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同時,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爲他們打開一扇心靈的窗口。

在此基礎上,根據我校明年地理學科要參加統考的實際情況,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培養學生的備考意識,並在教學時數、教學進度上提前安排。據此,本學期除完成八年級地理上冊的教學任務外,還將組織學生學習下冊課本的部分內容,爲複習奠定基礎。

二、自覺落實教學常規

1、由於自己是一名“非專業”的地理老師,要真正具備相應的學科教學能力,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的時間和精力。爲此,我認真研究教材及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時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有時,爲了備好一節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驗。

平日裏,積極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爲上好一節課作有效的準備。

2、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把重點放在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的出現。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訓練題力求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因材批閱,爲每位同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本,我覺得它不是負擔,而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因爲,作業是與他們最多的交流、與溝通方式。像五班的xx同學,上學期期末地理考試不及格,而本學期他對地理產生了新的.興趣,作業做得認真了,成績也提高了,每一次測驗都在及格以上。這與我對他的激勵和“作業交流”是分不開的。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我基本上不劃“×”,針對錯題我或畫上一個圓圈,或在題的旁邊劃上一個“?”,有時也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告知學生應該怎樣避免錯誤。

4、除教學隨堂評價外,力求適時進行單元形成性檢測,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有時成績不盡人意,但我沒有放棄希望。因爲許多同學不僅僅是地理基礎薄弱的問題,還有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解決,顯然還有些難度。儘管如此,我仍然以積極的心態,堅持培優輔差。且盼望期末有一個好結果。

三、積極參加校本研究

1、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優質課競賽、教育技術能力大賽等校本研究活動。雖然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比不上許多優秀教師,偶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我並不氣餒。“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激情飛揚”。

2、學以致用,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運用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自己動手製作課件,合理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的教育教學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時間,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爲一種有聲有形、師生互動、快速便捷、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力求實現化的教學目標。

“心若在,夢就在”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是我永不改變的目標與追求。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3

地理學科在國中是一門非會考的科目,但它與人們的學習、生活、成長有密切的聯繫。國中地理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爲一名教師就要認真地、積極地落實。一學期來,我爲此做了一些工作,現總結反思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做到有記錄、有心得。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骨幹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業務素質。積極參加校本研究,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和區教研室組織的研究活動。

二、深入分析,制定計劃

開學初,根據學校教務處的計劃安排並結合八年級實際情況,制定好本學期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及時發現情況,及時解決,及時修正。

三、構建和諧,形成合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待學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對待同事團結協作、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對待家長主動協調,積極溝通;對待自己嚴於律已、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四、精心準備,講求效率

1、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和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做到周前備課、課前再備課,積極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爲上好一節課作有效的準備。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編成順口溜,好記好背,減輕學生負擔。

3、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把重點放在互動探究和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上。密切聯繫生產生活的實際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重視讀圖、用圖、利用圖表分析的能力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教學反饋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

4、耐心細緻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分層次,關注後進生,適時提問引導。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認真仔細批閱,給出激勵性的評語,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儘管成績不盡人意,但我從不放棄希望。以積極的心態,堅持談話輔導,堅信會考一定有個好結果。

5、指導課外地理活動小組開展活動,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本學期開展了閱讀地理課外書、寫地理小論文、辦地理報、開展天象觀測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動手實踐實踐能力等。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五、取得成績,存在不足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所教學生基本上具備了國中階段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爲學生今後繼續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絕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初步認識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地理會考成績是:良好率爲80.6%;合格率爲98.7%;結果令人滿意。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現在:在組織學生課堂分組討論交流時,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課堂給人亂糟糟的感覺,學生在討論中時常偏離主題,由討論變爭論。因爲教的學生多,對一些學生不是很瞭解,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因此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在轉化後進生中,雖然下了功夫,可在有的學生身上效果不是很明顯。

六、面向未來,繼續拼搏

1、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化昇華。

2、加強學習,在課件製作水平上還要提高。

3、保持成績,克服不足,再上一層樓。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4

國中生在學習地理中面臨的首要困難就是識圖和記圖,而且學生在考試中也是在地圖相關的題丟分較多。針對這種情況,從06年開始,在國中地理教學中,除了課程標準中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教授之外,我在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現在將我的經驗總結如下。

在八年級地理教學中,教會學生自己動手繪圖,不僅有助於學生將地圖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地圖表象,而且有利於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填圖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想象能力,依照國中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爲此,在地理教學中,我感受很深的是進行了幾種簡單的描繪技能的培養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描繪訓練。利用課本插圖,讓學生用彩色筆繪出所要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圖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簡明扼要、表現力強。例如:在學習“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時,讓學生在“人口分佈圖”上,用彩色筆描繪出“騰衝到黑河”的一線,突出我國人口東西分佈差異的特點,以此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次是擬繪訓練。依照課本插圖或地圖進行繪圖。指導學生邊描邊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範圍、名稱、特片等,通過多次勾繪,學生對區域的輪廓、海陸位置、海岸線狀況就有了深刻記憶,使頭腦中的地圖形象更加準確,利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例如:學習“中國政區”時,將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按方位分成七大塊,然後教師逐一指圖讀名,讓學生藉助地圖依次擬繪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輪廓,就性狀特徵作擬物形象比喻,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讓學生勾出北迴歸線、長江、黃河,提醒學生注意:北迴歸線穿過我國哪些省區?長江、黃河各流經我國哪些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自北而南沿海地區有哪些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還可以讓學生標出各省級行政單位的行政中心及其簡稱等。有的同學將黑龍江畫成了天鵝,有的將內蒙古畫成了展翅的雄鷹等等,這些有利於學生的記憶。

然後是繪簡圖訓練。這也是我最常用的訓練學生記憶地圖的手段。用簡潔的線條快速地把複雜的地理事物繪成簡圖。這類圖像,只取神似,不究細節,起到精講多練、發展學生智力的作用。例如:在“中國地形”的教學中,先用簡練的線條把中國輪廓畫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在圖中畫出山脈符號,然後讓學生輪流上講臺,在空白的地圖上填出主要山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稱。再讓學生在圖中找出規律,得出我國地型類型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現階梯狀分佈的基本特徵。最後再利用地圖分析討論地勢對我國氣候、大河流向及農業生產等的影響。

最後,我還佈置一些繪圖練習,使學生養成隨手畫圖的習慣。譬如,讓學生根據當地各月氣溫、降水量資料,自己動手繪出當地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當地的氣候特徵。

通過以上方法的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明顯得到提高。爲了將動手繪圖貫穿於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我通過經常的繪圖練習,有意無意地將一幅幅圖像輸入學生大腦中去。通過繪圖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的整體學習地理的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穿插一些情景教學在其中進行配合,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逐漸的轉向了主動學習當中來,也爲學生學習地理指出了一條相對比較合適的方式。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5

本學期我擔任x年級(1)班的地理課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教導處計劃、學科組的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並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爲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輕視地理學習,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配套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國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國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玉樹“地震”,火山,嫦娥探月,颱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繫,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爲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盡力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啓發學生思維,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

三、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爲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國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爲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6

八年級地理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由於國中地理並非會考科目,也就是常說的副科,學生甚至很多地理老師並不重視,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覺得老師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並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

例如:在上中國工業一課時,我在課前佈置學生預習,並根據學生的意願進行分工備課,然後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老師,可以提問,可以補充,可以自由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做了充分準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看出。“學生老師”當的有模有樣,臺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言,班級反應強烈。我故意坐在學生中間,如果覺得某個問題答案不確切或佔時間太多,不必重複回答,就舉手站起來發言,以質疑的形式引入下一個話題。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還有不少同學躍躍欲試,紛紛要求第三節“中國的高技術產業”一節還由他們自己上。

1、課後反思:

其實學生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爲,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做有趣並且有挑戰性的事情。關鍵在於老師能正確引導!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於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國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將這些內容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爲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於是在教學設計時可以試着編寫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

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爲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允許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預測到了過一段時間天氣會反常,故弄玄虛而已。

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 試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

(2)周瑜爲什麼會因爲"欠東風"而急出病來

(3)我國形成最大季風區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國東部季風區是季風氣候最爲典型的區域,試說明其氣候特徵。

(5)你認爲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時掌握天氣,氣候等知識,並瞭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爲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象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3、對不足之處的反思:

以上教學反思似乎都是成功的例子。其實,每當空閒之時我還在反思:爲什麼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思緒遊離在課堂之外……或許是因爲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爲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我在今後還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