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後感1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讀後感12篇

《家》讀後感1

這次寒假,由於時間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說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個成都地區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代表傳統封建的勢力。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薰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鬱中病逝。覺新的弟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爲他定下親事,覺民爲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爲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筆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在溫情關係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揭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無恥。另外,他還描寫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漸覺醒和反抗。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那畢竟已成爲過去,和現代社會發展相悖,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和遺棄,即使覺民、覺慧不站起來反抗,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另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鬥。一個如此龐大的的家庭衰落,,雖然有點可惜,但封建專制始終是不可取的。

在這些充滿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細節的描寫。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辭,景物彷彿就是爲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小說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以及結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着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歷史的洪流中,這本書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爲它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見證。

《家》讀後感2

這次寒假,由於時間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說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個成都地區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代表傳統封建的勢力。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薰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

不久,梅在憂鬱中病逝。覺新的弟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爲他定下親事,覺民爲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爲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筆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在溫情關係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揭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無恥。另外,他還描寫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漸覺醒和反抗。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那畢竟已成爲過去,和現代社會發展相悖,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和遺棄,即使覺民、覺慧不站起來反抗,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另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鬥。一個如此龐大的的家庭衰落,雖然有點可惜,但封建專制始終是不可取的。

在這些充滿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細節的描寫。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辭,景物彷彿就是爲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小說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以及結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着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歷史的洪流中,這本書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爲它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見證。

《家》讀後感3

有的作品,寫到上級向下級下達某項任務之後,問:“有困難嗎?”對方回答百分之九十幾都是:“保證完成任務!”至於這“保證”有沒有依據,或依據什麼,似乎是不必掛齒的。你這樣寫,我也這樣寫,一句本來是很有分童的話,由於濫用,倒成了空話。其實,生活告訴我們,許多英雄人物在接受任務的時候,並不一定都大喊“保證”的。他們有的說:“讓我試試吧。”有的說:“總會有辦法的。”有的則什麼都不說,卻用行動表現了自己的保證。那種脫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英雄人物的具體觀察和體驗,停在“一般”,“基本”的表態式“保證”上的描寫,往往只能削弱英雄人物性格本來的光輝。

不少作品,還總愛寫到姑娘們的笑。我們經常讀到一些來稿,滿紙笑聲,一會兒哈哈哈,一會兒咯咯略,但這些姑娘爲什麼笑,笑得是不是時候,作者似乎無須顧及。有的是不該笑而笑,有的是可笑可不笑而偏要她們笑,等等。這不禁使我想起周立波的《山那麪人家》來。那裏面也寫了姑娘們大量的笑,但那確然不是“一般”的笑,“基本”的笑,而是十分真實酣暢,帶有山裏人味的笑—

姑娘們笑,雖不明白具體的原因,總之,青春,健康,無掛無礙的農業社裏的生活,她們勞動過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滿意的工分,以及這迷離的月色,清淡的花香,蒙隴的、或是確實的愛情的感覺,無一不是她們快活的源泉,

這段文字把那笑聲的豐富內容點染得何其令人信服、動情。我們雖然沒有去過“山那麪人家”作客,而“山那面”的笑聲委實已迴盪在我們心上。

我們對事物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看法。然而,文學作品,如果總是以“一般”,“基本”的貨色供應讀者,其結果無不是以失敗告終的。“基本”,“一般”,總得通過“個別”來表現。最近我在一篇來稿中看到一個細節:一個青年工人端着飯碗還想着機械構圖,忽然間,他開竅了,便蹲在地上,把飯碗放在一邊,用筷子在地上畫起圖樣來。等到圖樣畫好,起身一看,噢:那碗飯已經被一隻大公雞啄食得所剩無幾了。我想,倘若換個“一般”的、“基本”的筆頭,那麼這個細節,肯定“溜號”無疑,很可能只是代之以“廢寢忘餐”這個千巴巴的概念。這樣一來,還能給讀者留下什麼呢!

《家》讀後感4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裏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於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爲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裏,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爲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爲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後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後,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爲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爲他,鬱鬱寡歡而死。然而對於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願繼續痛苦地過着“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着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於衝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於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爲,他也敢於大膽反抗。最後,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珏。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鬱,瑞珏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了巴金創作成就和風格的優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代文學小說創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讀後感5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深受大家喜愛,最近我正在讀這些作品。雖然暫時只看完《家》這篇,發現巴金老爺爺對其中的人物刻畫可謂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讓我銘記於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爺爺不愧爲偉大的作家。

當我讀完第一本《家》後,給我的感覺真可謂身臨其境,巴金老爺爺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述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透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一樣和對未來社會的不一樣看法進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讓人眼前一亮。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堅信舊社會必須會過去,舊制度必須會被捨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正因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註定着他們走的是截然不一樣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此刻的話來說就是懦弱到極點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爲“無抵抗主義”,也就是正因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

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並沒有讓他改變自我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着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並不象覺慧那樣衝動,有着沉穩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用心主動的爭取愉悅,從這點上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麼深,因此覺慧除了恨透了這個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證明他抵抗這個舊社會的決心。

整本書就是圍繞着覺民、覺慧兩兄弟怎樣和那個舊社會、舊制度作鬥爭並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家”爲主題貫穿始終,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家》讀後感6

陳涉,一個出身牖甕的英雄,一個卑微的傭耕者。你曾在繁重的耕作中發出不甘受人奴役的吶喊------苟富貴,勿相忘。你在輟耕太息時向世人表白自己的凌雲壯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於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使你久壓在心頭的怒火終於有了發泄的機會,使你的鴻鵠志向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你審時度勢,勇謀兼備,於是給後人留下了一段“置書魚腹,篝火狐鳴”的傳奇神話。你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等高直呼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千古絕唱。那呼聲驚天地泣鬼神,震撼着每一個戍卒的心靈,於是一個個投入到你闊大的胸懷。

你們斬草爲木揭竿而起,你的壯舉石破天驚,打破了沉寂的歷史天空,粉碎了嬴政千世萬世的癡想,是你用自己的義舉印證了“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經典至理。

你見識非凡,對天下洞若觀火,你身先士卒披堅執銳,衝向伐無道誅暴秦勇士的最前列。你沉着指揮運籌帷幄,大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敵人聞風喪膽棄城而逃。你讓歷史出現了一個奇蹟:張楚,一個農民的政權。是你撼動了大秦殘暴統治的根基,是你讓暴秦的傾國大廈風雨飄搖。

陳勝,“苟富貴,勿相忘”的那句誓言還回蕩在窮哥們耳畔時,你卻信誓旦旦。那是無窮的富貴讓它淡化,是富麗堂皇讓它褪色,於是你拿起棄信背誓的刺刀直插敵人心臟的同時,也將自己刺於朋友的口碑之下。這樣,你的前途變得黯淡陰晦,結局變得悲壯慘烈,最後自己環眼倒豎無奈而倒,只給自己鑄就了180多天的輝煌。但你生髮出的革命火種卻熊熊燃起,是你給楚霸王,漢高祖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是你鋪就了他們前進的道路。後人景仰你,崇拜你,這樣你的英名和等身的歷史功績入主世家永載史冊。

陳勝,是你“死國可乎”的愛國情懷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爲正義而前赴後繼,所以歷史才變得搖曳多姿。張角、黃巢、宋江……不正是你的化身嗎?是你的壯舉證明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是你向那些稱孤道寡的皇帝敲響了歷史的警鐘,他們才變得居安思危。這樣中國歷史纔出現了“文景之治,康乾盛世”之類的輝煌。然而你卻無緣品味自己留給後人的巨大財富,只能含笑於九天之上,長眠於黃泉之下!

《家》讀後感7

巴金,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方家庭。

《家》寫於1931年4月至1932年4月,是作者巴金積最初19年的生活經驗寫成的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正如巴金所說的:“《家》是一部寫實的小說,書中的那些人物都是我愛過或者恨過的,書中那些場面還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這時我已經無心再欣賞這美麗的風景,走到回家的路上,仔細回想撿鑰匙的經過,心裏不由得一片溫暖……長篇小說《家》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着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爲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作品還表現了以覺慧爲代表的一代覺醒了的青年同這個罪惡家族的鬥爭。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進取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鬥,最終,他們真正敲響了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喪鐘。

《家》是一部思想相當深刻的現實主義力作,作品經過以覺慧爲代表的青年一代與以高老太爺爲代表的封建腐朽勢力的激烈鬥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控訴和揭示了大家族和舊禮教、舊道德的罪惡以及吃人本質,並且揭示了其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同時,作品還以極大的活力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以及他們與罪惡的封建家庭的決裂。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着青春的可愛,對啊!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完美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活力,我們的心裏洋溢着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歡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

《家》讀後感8

999個青蛙兄弟在池塘太擠了,所以它們要搬家。在搬家的路上,它們遇到了一條睡着的蛇和老鷹。老鷹抓住了青蛙爸爸,青蛙媽媽拉住了青蛙爸爸,小青蛙又拉住了青蛙媽媽,後來老鷹飛不動了,把它們扔了下來,它們掉到了一個大池塘裏。

我看了這本書後。覺的小青蛙它們真勇敢也很團結,它們不怕蛇和老鷹,如果我是小青蛙,我肯定都嚇哭了!

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一段視頻,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讀後感寫作要點:

1、要弄懂原作:"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2、要認真思考: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纔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點: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4、要真實自然: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啓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家》讀後感9

讀完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悟。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十分喜愛它。相信大家都明白並且都讀過這本書,故事的資料就不需要介紹了。

看完這本書後,異常是瞭解了巴金的生平後,我真的覺得書中的覺慧與巴金本身十分相似。

殘酷的現實確也教育了青年巴金:母親死後四個月,二姐就患“女兒癆”死了。她性情溫和,從小熟讀《烈女傳》,她學到了許多封建“婦道”,明白作爲女人,要順從一切,忍受一切。那本書裏,有個寡婦因爲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我的手砍掉;有個王妃,官裏起火,她甘願燒死,也不出來,因爲怕失體面。二姐熟讀這本書後,顯得與她年齡不大相符的沉默與憂鬱。祖父生日的三天後,她的生命就結束了。

大哥的處境十分困難,巴金是十分了解的。大哥本來與一個從小在李家走動的巴金錶姐很好,可是這門親事之後沒有成功,他用在祖宗神位前拈紙團的辦法,選中了另一個姓張的姑娘。大哥心事成虛話,雖滿肚委曲,但也沒有反抗,也從不曾想到反抗。之後祖父死了,恰好這時大嫂懷孕,臨盆在即,這就成爲叔嬸們打擊他們的可趁之機,他們一方面在祖父靈堂前提出分遺產,一方面又認爲祖父去世不久,長房在服孝期間,在家生孩子,將與祖父在天之靈相沖,因而竟然要求大哥送妻子到城外一個偏僻的鄉村去生產,說離開家裏越遠越好。

大哥在大家庭中與長輩因循、敷衍、妥協、服從慣了,並不能理解巴金兄弟要讓大嫂留下來在家生產的提議。他最終還是拿着衣被陪着自我的夫人上轎,到城外把孩子生了下來。雖然,大嫂並不像《家》裏的瑞珏那樣難產而死,但當孩子彌月以後,大嫂抱着孩子回家,巴金看着叔嬸們臉上所顯露勝利者虛僞表情,愈益增加了他對這個大家庭的憎厭。

巴金是覺慧嗎?高家的杯具源於李公館經歷的杯具;鳴鳳、瑞珏、梅表姐這些杯具人物的誕生,是巴金從李家杯具生活的經歷中提煉出來的,這是因爲巴金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杯具,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杯具。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經受了很多的心靈折磨以後,最終才演化成了小說《家》中覺慧的決心和眼淚。他比覺慧看到的更廣,也更深。

能夠說巴金的《家》是他對自我的家族生活的記敘和諷刺。

這些便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家》讀後感10

《我們回家》是作家曹文軒的作品之一,他還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鳥 》等,這些文學作品都是我們小孩子的最愛。

《我們回家》這本書由:《街燈的祕密》、《唱給奶奶的歌》、《我們回家》、《神祕的鬼谷》、《細馬的紅樓夢》、《癡雞》、《荒原草屋》、《紅葫蘆》幾個小故事組成,整本書都以“回家”爲主線。在這些小故事中,我最喜歡讀的是《細馬的紅樓夢》,它寫的是一個叫細馬的男孩(他的父親是邱大爺),被過繼到叔叔邱二爺家,他不適應邱二爺家的生活環境,到他努力去適應邱二爺家生活,再到離開邱二爺家這麼一個過程。最後細馬又回到了邱二爺的家裏,這樣一個曲折的感人故事。它塑造的是細馬這個人物形象,從他的經歷中展示這個人物的性格、心理。人世百態,鄉下風情,人情冷暖,都在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本文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細馬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一個重要的意義:善良、誠實、擔當。這些品質是我們少年兒童必須學習,必須傳承的優良傳統。

可是,當我看到“回家”這兩個字時,總感覺心裏酸酸的,自己就像一隻無家可歸的小鳥,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我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三年前,爸爸媽媽因爲一些瑣事經常鬧矛盾,他們不在一起生活,媽媽回了外婆家,爸爸一個人常年在外打工,給我和妹妹掙生活費,每個週末我回家都見不到爸爸一面,媽媽把我接到外婆家,很多時候我連和爸爸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回家,每天晚上躺在外婆家,想到爸爸孤零零一個人在外,我的心裏有說不出的痛苦。在外婆家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還要經常挨媽媽的罵,甚至捱打。我多想有個溫暖和睦的家,可是父母的事情,我們小孩子且能阻止得了。

今天,看了細馬的故事,細馬的遭遇和我差不多,他能堅強勇敢的留下來,想盡一切辦法照顧好自己的二媽,他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他的勇敢堅強鼓舞着我,讓我變得堅強,變得勇敢。我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我的命運,改變我的家庭,爲自己、爲家人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

《家》讀後感11

我讀到了關於科普類的書——《未來科學家》。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有趣的圖片,動人的解說,奇妙的幻想……我真是愛不釋手啊!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這本耐人尋味的‘良師益友’,讓我受益匪淺。我與它親密接觸了一個學期,裏面的一板一字,扣人心絃的故事,我都難以忘懷。

其中關於達爾文的《昆蟲記》我刻苦銘心。之前,我視蟲子爲“仇敵”,真想讓它們煙消雲散,從這個世上徹底消失。但我讀了《未來科學家》中的《昆蟲記》一些片斷之後,我改變了看法。

我對這篇文章感受很深,我不但明白了一些有關於昆蟲奧祕,還認識了一些奇形怪異的蟲子。就拿螢火蟲來說,你一定覺得螢火蟲在晚上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多好看啊,但是,不可思議的是螢火蟲是肉食性動物,你一定很驚訝吧!當時,我也嚇了一跳。這沒什麼,昆蟲世界本來就是無奇不有。達爾文,我真是敬佩他。你可能有所不知,他爲了更深入地瞭解蟲子的毒性,忍受了莫大的痛苦,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爲了研究,達爾文把蟲子的排棄物放在手上,用繃帶包上,一夜後,手已脫了一層皮,有的甚至已經爛了,他咬牙堅持,幾個月才恢復。達爾文這種爲科學研究敢於犧牲的精神令我折服。我也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偉大的理想加刻苦的努力等於百分百的成功。在學習上我要向科學家們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勤於研究、愛動腦筋、堅韌頑強的偉大精神,我要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未來科學家》還向我介紹了天體的形成過程。讓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等9大行星在太陽系裏的形成過程。而銀河系則是由許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雲構成的。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當中的一顆“小星星”。這簡直太奇妙了,我真是太愛這本書了。

這本用科學開啓智慧,用智慧點亮生命的書,爲我們讀者推出了豐富的科學大餐,它讓我認識到世界原來如此神奇,不僅給我解答了人類和自然界中的許多問題。還幫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我認識到:人類和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節約能源,愛護環境,增加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地球,讓人類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幸福安定地生活在這美麗迷人的地球上。

《家》讀後感12

我並非是個熱愛看書的人,最先接觸巴金先生的文章也只不過是教材書中的巴金先生的幾篇節選,20年過去了,至今還記得學習《雷雨》時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繹,但唯一接觸完整的一本書是今年寒假和兒子一起讀的《家》。

《家》這部小說是從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大家庭中說起的,講述了那一代人對自由,對愛情,對創新中國的夢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們三兄弟做出的不同決定,是堅持還是放棄,是愛還是恨,是走還是留以及這些決定帶來的不同後果,越是讀到後面,情節越是起伏不定,內心越是激動不已。

《家》中塑造了一個封建壓制極其嚴重的大戶人家,在這個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運的人物。覺新無疑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種悲劇,曾經深愛着梅,但讓他的父親用佔闔的方式決定了他的命運,娶了瑞珏。他愛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聽從別人的鬼話,將待產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難產而死。他含淚忍受一切不義行爲,不敢吭一聲,他活着,只爲敷衍,豪無主見,這也正是舊中國的悲哀。然而丫頭鳴鳳對覺慧的不渝也是一個悲哀,這個悲哀是這個社會造成的,但麻木的人們不以爲然,在他們心中丫頭擁有的權利不同於他們,他們是物品,可以當作人情相送。而覺民則不同,當他得知與馮家小姐定親時,爲了自己的夢想毅然選擇離家,最終他在這個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勝利的人。

讀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爲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爲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爲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家》描述了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家》讓每一位讀者熱情,衝動和幼稚,《家》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像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