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五篇

導語:《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作者訪問名人的對話,包括訪季羨林(選爲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課文)、訪史鐵生、訪李國文、訪丁聰、訪黃宗江、訪靳尚誼、訪曹文軒等。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五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五篇

  篇一:《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文章以苗苗與季羨林爺爺對話的形式,講了我們要多看課外書,寫起作文就方便了。蔣老師曾說過,“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時,我都會好好學習。季羨林能成爲作家與他經常看課外書是分不開的。

我想課外和課內的書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無論是課內的學習還是課外的學習都不能放鬆。

學習是生命裏的最重要的事,我爺爺經常說:“小小讀書不認真,不知書中有黃金,不知書中黃金貴,高點明燈下苦心。”爺爺的話就是那個道理。

我們要好好學習,不僅向學習好的人學習,還必須多看看課外書。

  篇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這個單元我學了四篇課文,這幾課都是講與學習有關的。它們分別是《我的“長生果”》《竊書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爲呂》。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叫做苗苗的小朋友和一位老學者季羨林的對話組成課文。課文一共有幾個片段:季羨林和苗苗談看閒書,季羨林看了很多閒書;苗苗和季羨林談正課,有各種各樣;苗苗和季羨林談被古詩和古文。課文寫出了季羨林主張的三件事:多看閒書;主張三貫通;還有一個小孩起碼要背200首詩50篇古文。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一個國小生如果多看些閒書,可以讓頭腦靈活,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這對寫作的好處可大呢!而三貫通可以讓我們對國內外的事情瞭如指掌,還可以讓我們對古代現代的知識增加,然後能讓文理科提高。而背誦古詩文可以讓我們肚裏的墨水增加。當這三點都做到了之後,才能爲祖國的未來奮鬥!

  篇三:《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學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後,我更加深知自己作爲一個新世紀少年的責任與義務。

在這篇爲採訪的文章中,在輕鬆和諧的談話氣氛中,讓我們感受到了苗苗的稚氣與禮貌,更感受到了季老的平易近人與他的親切和幽默,還有對下一代的希望與深深關愛。

苗苗與季老共討論了四個問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閒書問題”。

在季老看來“閒書”不僅能讓我們的語文學的更好,而且可以提高寫作閱讀水平。

我也是這樣認爲的,看“閒書“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可以讓我們增加知識,明白做人的道里。所以說”閒書“並不閒。大詩人陸游就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季老的一番話合情合理,是我倍受感動,所以,要學好語文,就先讀書吧!

對於季老提出的會背兩百首古詩,五十篇古文的要求,我覺的並不過分。因爲日積月累,總會積累起來的。

季老對我們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向目標進發,向成功進發!

  篇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五年級的二篇課文。它記錄了“小苗”張苗苗與“大樹”季羨林的交流。兩人輕鬆、睿智的對話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

季羨林認爲,小孩應該多看閒書,因爲這樣能提高寫作水平,適當地看閒書能積累更多的知識,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能因爲看閒書而耽誤正課,尤其是像張鈁那樣上課看閒書,就更不敢恭維了。還有,完全不看閒書,一心投入到正課也是不對的。這樣做,也許能造就一個尖子生,但永遠無法造就一個博學多才的智者。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地讀點課外書,做到課內課外兩相顧。季羨林還鼓勵小孩多積累古詩、古文。因爲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代代相傳,可不能斷在我們21世紀青少年的手裏啊!不僅如此,多積累古詩文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大樹”用豐富的內涵,教給了我們這些小苗很多很多。真感謝“大樹”!

  篇五:《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今天,我們蝸牛朗讀班的課程是《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了這篇課文後,我知道了像《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閒書。不要小瞧這些閒書,他們會對你的作文水平有大大的提升,就像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看書!

提高作文水平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要實事求是地寫自己身上或者身邊人發生的事情。

第二個話題,苗苗和季羨林爺爺一起討論了偏科。苗苗喜歡語文,數學不行。我們不能偏科,因爲21世紀的青年要做三貫通青年: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

他們討論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學外語比較合適呢?大人們都說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都說不準了!苗苗問:“是這樣的嗎?”季羨林爺爺答道:“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有些人發音太重,學起來就很困難。”季羨林爺爺覺得國小生最起碼要背會二百首古詩,五十篇古文。

跟蝸牛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又和媽媽分角色朗讀了一遍,從文中,我知道了要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