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成長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成長讀後感

教師成長讀後感1

暑假閒暇之餘,去書店轉轉。偶爾發現新書發佈中的教育類書籍《教師成長那些事》這本書。對於不甚喜歡枯燥教育讀物的我而言,起初是被樸實的封面與書名的簡單吸引,但是一拿到書,幾篇文章讀下來,真的是手不釋卷。買回家去,連夜翻讀,真是受益匪淺。

作者林金炎老師真實地記錄自己的心靈,透過鮮活的教育敘事,用文字築起一條堅實的、典型性的專業教師成長之路。在這條路上,我真切地能夠領略到一位一線教育人對教育的專注、對成長的反思及醇厚的教育情懷。

文中內容是以作者整天在心裏叩問自己:“我到底要什麼?”爲開頭,寫出自己成長的過程。

曾經,作者很茫然。面對“不務正業”的老師掉下馬去,對於自己,是一個個不小的震撼!作者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何方?彷徨、躊躇、鬱悶、徘徊……

一次偶然的機會,作者想起了多年父親教導的一幅漫畫:一個挖井人拿着鐵鍬,挖了一個坑又一個坑,卻永遠也挖不成一口井。作者意識到自己不就是那個正在“挖井”的人嗎?作者開始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行爲方式。作者不再折騰自己!

是呀,其實每一個人都蘊藏着兩個“我”:好我和壞我。當自己意志力不強,頹唐不振時,“壞我”就顯現出來了。

使人欣喜的是,作者認識到“教育是一個慢的藝術活”,懂得了如何等待學生的成長,如何“挖空心思”去教育、去改變我的學生;學會了用“孩子”去稱呼自己的學生;老師的眼裏開始沒有了“差生”、“頑童”、“後進生”,只有一個個具體的、實在的、個性的、五彩繽紛的'孩子。

平日頭疼的教育案例,在這兒都能啓蒙,突然覺得教育貌似真的沒有原先想的那麼複雜。“做教師要做一個稱職、優秀、突出的教師,做一個有教育理想的教師”。正如作者所言:教師因專注而成長,因成長而專注。

更令我欣賞的幾句話是:專注了,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節課都是變化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新鮮可愛的!而自己更是全新的!

動人之處,唯“專注”二字。但正是這“專注”,難能可貴。尤其是基層教師,鄉鎮教師,面對的問題更多,他們的專注,需要更強的教育信念。本書作者採擷自己的工作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訴說教師成長中的感動與堅持。既是對自己內心的詰問,也願與同路成長的教師共勉。

教師成長讀後感2

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顆童心。小時候,當我看見小夥伴學老師的樣子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的眼裏滿是羨慕。從那個時候起,一顆當老師的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學生時期,我的每一位老師我都銘記於心,因爲他們給我前進的道路上指引了方向。

作爲一名老師以後,打開周益民老師的這本《做個書生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成長隨筆》我的心裏充溢着無限的期待。這本書詳細的收錄了周老師對課堂的精微省察,也把日常工作中的人性細節都描述出來,還有許多自己的教學感悟。周老師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讓我由衷的佩服,從業多年還能保持一份教育情懷,能保有童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孩子的同路人,時常反思,持續學習,做個純粹的教育者,這是難能可貴的。

“閱讀,是成長的精神食糧”這句話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閱讀兒童書籍是我欠缺的,書中提到“想要了解孩子,要先成爲孩子”,沒有對於兒童書籍廣泛的閱讀,我無法成爲孩子的同路人,無法在教學中對孩子感同身受,就無法真正的去教書育人。周老師不僅博覽羣書,而且還是一名作家,他與許多作家都有深入的交流,可以說是功底深厚。雖然我是一名數學老師,但是我也能從他的文字中體會到老師那種柔軟、細膩、純良的內心,一顆被美麗文字浸潤的童心。如果我只是生搬硬套的去教會學生某個技能,多年後他可能就會忘記,如果我用一顆同樣被美麗文字浸潤的童心去教學,教會學生們自己讀書的方法和習慣,在未來的日子裏,相信他們一定還會想起教過自己的那位老師。教育育人,教會讀書……這樣就足夠了。

爲人師已經五年了,在這五年裏,有累有笑,有沮喪有欣慰。孩子們在成長,我也在成長。當看到課堂上學生們那充滿求知的眼神,我想我是成功的;當看到學生們恭謙有禮時,我想我是欣慰的';在節日裏,收到孩子們的祝福時,我想我是幸福的……這三尺講臺雖小,卻是我夢寐以求的舞臺。

“書生氣”是內心住着孩子的一份純真之氣,是浸沒書香的氣息,是靈魂深處明朗的豁達之氣。無論是哪一種學科的老師,都要閱讀沉澱,帶給孩子們更多的知識同時,讓孩子們也愛上閱讀,我相信閱讀會影響一個孩子的習慣,也相信閱讀也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最是書香能致遠,在閱讀的道路上,我會以教師之名,與孩子們一起前行……至難忘?

教師成長讀後感3

近日,我閱讀了由張萬祥老師主編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該書選編了30位優秀教師的案例,分爲“遨遊網絡的海洋”、“修煉自身的素養”、“把握命運的脈搏”與“沉迷教育的世界”等四個部分。文字的敘述採用了作者自述的方式,行文格式沒有嚴格的統一體例,篇幅參差錯落,頗有隨性而作之意。因此,讀起來很是輕鬆,我花了沒幾天時間就看完了全書。

掩卷之際,心中頗不寧靜。書中的每個案例的案主專業成長的道路迥異,但我又分明感受到他們身上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熱愛教育

他們對於自己的職業,或是自己選擇,或是陰差陽錯,或是不得已而爲之,但他們都有“既然選擇了,就要努力做得最好”的感懷。他們腳踏實地,開展着屬於自己的草根化實踐,或成功,或失敗,他們堅信“只要在做着,那就是一種學習”。

二、永不服輸

我發覺在他們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股韌勁,他們不輕言放棄。對於命運的不公,對於同事的取笑,對於學生的刁難,他們抱怨過,他們憤怒過,他們傷心過,但他們還是艱難地挺了過來,最終在風雨後見到了美麗的彩虹。

三、筆耕不輟

印象最深的'是那則關於“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開業啓示。公司承諾,只要投保人每日三省吾身,寫千字文一篇,十年後若自感10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公司願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即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這則啓示雖充滿了調侃的色彩,但確讓許多人從中受益,書中這些年輕的案主多半是其踐行者。

四、做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辛苦,這是每個做過班主任的教師都能明白的。但從痛苦中能堅持下去並能有所思考,你一定可以收穫別人所沒有的感悟與成長。上蒼其實是很公平的,他在你面前撒下綿綿陰雨的同時,往往會在你身後升起一片燦爛的陽光。遺憾的是,我們總喜歡在陰雨中自憐,卻常常錯過了身後的那片陽光。

90後學生的教育,已不是我們現有模式與以往經驗所能夠應付的。我們變得空前的無助與茫然。走出茫然,從無助感中徹底擺脫出來,或許只有一條道路,那便是直面這些困難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內心恐懼感,將自己置身於研究之中,把課堂作爲研究現場,把每一次教學交往活動作爲思考的對象,在問題的找尋與索解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價值,重新認識教學的取向與實施方式。

教師成長讀後感4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見到這本書的封面,被封面上的一句話“獻給不甘平凡,不放棄成長的老師”所吸引,這是寫給希望成長的老師們,當機就買了下來。雖然書的名字叫《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聽起來更適合於新手教師,而自己已經從教六年,但是我那時想,成長不管什麼時候上路都不算晚。拿到書,慶幸自己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羅樹庚老師把教師成長這個主題闡述的非常明朗,在教師成長的各個階段,閱讀此書都會深受啓發。

羅老師的這本書沒有空洞的大道理,更像是一篇篇隨筆彙編而成,他用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來教我們教師如何快速成長,心貼心的告訴我們該幹什麼?怎麼幹?讓我們這些不放棄成長的教師少走彎路,幫助我們擺脫成長困境,所以深受感觸,收穫滿滿。

感悟之一:富有詩書氣自華。老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其實現在的我們已經意識到一桶水已不夠,我們需要的是一池水,或者是那源源不斷流動的活水,可活水從哪來?羅老師在書中指出了教師向上生長的力量,來自學習力,而閱讀是學習力的一部分。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曾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何況我們年輕教師,所以讀書應該是日常,而不是感覺應該讀書時或者知識貧乏時纔讀書,不要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迫,讀書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執行能力,而且還可以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行。我一直記得一句話,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麼樣的老師,你就要努力成爲那樣的老師。

感悟二:0.1永遠大於0。羅樹庚老師用“集中火力燒開一壺水”,“模仿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留心收集學生的思緒火花”,“同一教案,兩樣課”等這些策略讓我知道,即使設定了再好的目標,沒有執行,目標是無法實現的,因爲0.1永遠大於0,立即行動,一個差的結果總比沒有結果強。讀到這裏,不僅想到前不久安康市教研室副主任李志老師爲我們做的“紮根基層,願爲基層獻青春”的專題講座,他也是圍繞鄉村教師如何成長做了深刻闡述,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就是:“要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個人目標,每天只需努力一點點,幾年之後就會甩開別人一大截”。想想也是,我們工作在農村,下午放學後的時間就可以自主管理,只要朝着既定的目標,只要開始行動,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也是成功。今後的成長中,我們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以苦爲樂,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屬於自己的盛典,相信成長不必鬧市,鄉鎮教師也有春天

教師成長讀後感5

讀完《教師成長手冊》,心中感慨萬千,它不僅能使我們通過閱讀、對比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反思在教學、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激勵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還讓我體驗到了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愛與責任”的關係比重。

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在我看來,愛與責任是一種無聲的諾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我夢想自己能夠成爲一名有愛心、有智慧、有責任心,並且能夠得到孩子、家長以及同事們認可和喜愛的老師。每一天都是那麼的忙碌,但是,忙碌是充實的,因爲我能在忙碌中收穫許多。我開始了嶄新的一天。每一天都和一羣有着天使般純真可愛的'孩子相處在一起,我們一起歡笑着、幸福着、成長着,讓我真正體會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有人說:“當一名幼兒教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玩鬧鬧,又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只要他們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這樣,雖然我們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我們要像媽媽一樣,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給他們上課,和他們一起玩,陪他們吃飯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人生的道理。

我愛我的孩子們,對於孩子,我始終用一顆平等的心對待着他們,無論是乖巧聰明,還是調皮搗蛋,在我看來,每一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曾經問過很多人同樣的一個問題:你是喜歡那些乖巧聰明的孩子,還是那些整天給你“製造麻煩和惡作劇”的孩子呢?回答很顯然,那些乖巧聰明的孩子我們會在無形中多愛他們一切,因爲他們是那麼的讓我們省心。而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呢?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純潔的,愛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作爲教師,就應該找準切入點,多賞識、多關愛他們一點。如果我們把那些“調皮的孩子”看成是與他人平等的人,就能夠理解,他們同樣也渴望老師的表揚和關注。我們也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爲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對於原原,我想應該慢慢來,換一種目光來看這個孩子,換一種方式來和這個孩子溝通,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而“責任”是愛的化身。孩子們就像是一羣純淨無瑕的小天使,當他們得到片片真情後,同樣也會無私地把自己那一顆顆真摯純真的童心回報給我。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首先學會愛,我每天都和一羣快樂的天使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他們對我的愛,內心感到無比幸福和快樂。我無悔選擇做一名幼兒教師。愛孩子、關切孩子是我今生執著的追求。我願意用一顆最純真心培養未來祖國的花朵。幼苗是參天大樹的起點,小溪是大海的起點,磚瓦是高樓大廈的起點,愛是教育的起點。永恆地去堅持這樣一個真理吧:愛,是教育的起點!讓愛與責任成爲一個無聲的諾言。

教師成長讀後感6

最近幾天我閱讀了《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讓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優美、自然、含蓄豐厚、耐人尋味,在輕靈與明快之間閃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一堂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課,發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賞書中這樣一句話:“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許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這也讓我重新審視起了教師這個職業。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我們隨時都會被學生、家長“打攪”,隨着時間的流逝,像我這樣一個任教十八年的老師,也已經開始對教師這個職業產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書中提出的:對教師而言,要養成專業心態中的良好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擁有樂觀的心態的人,不會將精力浪費在對付情緒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種感受,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

回想那一個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無情地炙烤着大地,由於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擁擠,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點“日光浴”。也正是這樣,才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個燦爛的微笑,這對他們來說也是所謂的幸福吧!一羣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員,我不知道他們在這樣的烈日下已經工作了多長時間,當我經過他們的身邊時,他們剛好完成了任務,只見一位工作人員高高舉起了他的一隻手,向對面離他有一段距離的另一位工作人員打出勝利的.手勢,那會心、樸實的笑容讓人至今無法忘懷。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不也是有幸福圍繞嗎?一個成績落後的學生在你的指導下進步了;一個違紀的學生在你的教導下改正了;由於你的點撥,使學生想出了更爲簡便、快捷的解題方法;由於你的幫助,使學生變得積極進取了;由於你的輔導,使學生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課堂上精彩的發言;操場上那一聲聲“老師好”,……當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車裏被不知名的家長喊着教師好時,畢業多年後學生打來的電話,生病時學生悄悄放在辦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賽勝利時與學生共同慶祝比賽的勝利……原來幸福無處不在。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相信只要我們擁有陽光般的心態,我們的心靈每天就都會開出一朵花,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愛上自己的職業,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學生……

讓我們擁有陽光般心態,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教師成長讀後感7

教育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的是教師。學前教育更是一門藝術,因爲它所面對的是還不能正確表達意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娃娃,以及深愛着娃娃的家人。精通這門藝術需要教師熱愛這門藝術,瞭解這門藝術所針對的不同對象,掌握這門藝術的技巧,並不斷反思,積累經驗,沉着應對。讀到序中的這些話語,讓我明白了教育的意義,對於學前教育做了一個很好的解釋。讓我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想看看這本書中講了些什麼。

初看目錄,本書從班級建設、家長工作、來園準備、來園接待等等方面一一闡述,我想是有作者的用意的。常常我們都會談論某某班級的常規好、上課認真之類的話,班級建設做好了,纔會有之後的上課常規好等等,那樣幼兒也會從各個方面獲得成長,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家長工作的重要性我相信所有教師都明白,《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閱讀了書中“遊戲”這一節讓我感觸頗深,幼兒的自主性遊戲是最讓我感到困惑的。它不像集體活動那樣可以先前預設,有教材來讓我們分析研究,再一步步設計環節,然後將它靈活的搬到課堂上。在自主遊戲中由於幼兒的活動受到具體事物的影響,如果沒有符合他們需要的材料、不受干擾的空間和時間,他們就會覺得玩不起來,需要教師在幕後給幼兒的遊戲做好服務。我一直爲如何做好這樣的服務以及遊戲之後如何講評、怎麼樣在講評的過程中能讓幼兒有所提升。在書中“試試這樣做”中告訴了我一些措施,如“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選擇遊戲材料,但與幼兒一同建立必要的遊戲規則,並提醒遵守。”接着又以一些實例來告訴我怎麼在遊戲的時候一步步的順應幼兒的喜好、興趣、需要來設置之後的遊戲,並在一次次的遊戲中加以豐富,讓中班幼兒逐步能夠學會玩“小醫院”的'遊戲。我知道以後要細緻的觀察幼兒的遊戲及時的發現他們的需要,再給予適當的指導,這樣逐步提升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獲得成長。

應彩雲老師的文章《靜靜的水 長長地流》我讀到“教師只有達到眼裏只有孩子而無他人的境界,纔可能處“波瀾”而不“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無限的共鳴,是啊教師的眼裏應該只有孩子呀!但願我們如水,靜靜而悠長地流。讓我們這般清澈的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嫩的心靈,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教師成長讀後感8

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我,自認爲成長的空間還很大,可是怎樣給自己確定一個有利的空間呢?自己又該如何給自己定位呢?……一系列的疑問油然而生!

在當今發達的社會,人們追求的多了,忽略的少了,而人們往往把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忽略掉。當今的我們,大多數能夠成爲一名教師,剛開始追求的是能夠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而努力,讓自己衣食無憂;慢慢的演變爲能夠再更優越的環境中工作而努力;再後來就會被一些名利和利益衝昏頭。作爲一名教師,這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嗎?

在讀了《教師成長密碼》一書後,讓我明白了好多。一些原先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遇到了,同時也給了我很好的解答。我看到了很多一線老師工作的真實寫照,也讀懂了這三尺講臺給他們帶來的魅力所在。這本書告訴我如何處理當今社會給我們所帶來的壓力、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對我來說一頭霧水的工作、告訴我如何能夠成爲學生的朋友、告訴我要想改變學生不一定是正當措施能夠解決的.,有時候滿足一下學生小小的自尊心也是可以的……

首先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友焱老師寫的《做養馬的“伯樂”》,他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同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既不善拉也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於學生來說,有的善於學習、有的善於管理、有的善於創造、有的善於勞動、有的善於體藝”,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個性而因材施教。要做到這點我們老師就要真正摒棄唯成績至上的評判標準,擺脫學校、社會、家長、教師甚至教育主管部門以學生成績衡量學生、學校的好壞和教師水平的高低。當然,這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一直再提,可是敢問能夠真正做到的有幾位呢?教師還是被無形的成績壓力所束縛,讓大家不得不一心的抓學生成績,而忽略了其實他們還有更爲閃光的一面。希望我們都能夠很快的重視這一點,發揮我們共同的特長,讓學生和教師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共同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爲千里馬,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爲不管什麼樣的馬都養並能因材施教的伯樂!

其次就是劉祥老師的《我的祕密“武器”》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主要講了他成長的五大武器,可在這五大武器中第一件“眼皮淺”給我印象最深。“眼皮淺”的意思是說嫉妒心強,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在我以往的認識中,我總以爲這樣不好,會使自己變得很狹隘,可是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改變了這一看法,相反的它還能促進我們成長,讓我知道原來“嫉妒心”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所以,今後我們就要努力拿別人的長處來促使自己成長,大家互相鼓勵,共同成長!

最後,讀完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體會——作爲一名教師,我很幸福!

教師成長讀後感9

教師每天面對的都是活生生的個體。對這些生性好動,個性各異的孩子的管理,幾乎成了老師們的一大難事。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每天總是被孩子們的“雞毛蒜皮”的瑣事所困擾,有時達到束手無策的地步。

讀了劉良華主編的《教師成長》的“教師的管理智慧”一節,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管理學生的門路——“愛”。

教師真心愛學生,學生纔會真心尊敬你,信賴你,把你當知己。教師愛學生不應有偏心,對優秀學生要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愛;對思想、對生活有困難的學生也應加倍地去愛。在愛中樹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這種人格魅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逐漸形成的。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爲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爲,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除了“愛”的教育是不夠的,對學生的教育還要進行必要的`“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班級的規矩就是班級的“法寶”,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有“法”可依,要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制度、有評價,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執“法”必嚴,即觸犯了規矩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立下規矩,以後不可再犯。玉不雕不成“器”,學生不管不成才。在班裏的每一個人只有遵循這些規章制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法”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而“情”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要重視“感情投資”,以情感人,學生才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國小班主任,要做到有愛心、細心和恆心。有愛心,我們班主任在感情上與他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讓學生感到你的可親可敬而信任你。你才能瞭解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和動態。有細心,班主任工作複雜瑣碎,往往事無鉅細,都要躬親,不但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還要過問他們的生活瑣事,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全,稍有疏忽,就會出漏子。班主任要做到時時留心,事事在意,把不良現象消滅於萌芽狀態。有恆心,學生的品德,學習態度、習慣,衛生習慣等等的養成,都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有很大改變的,所以我們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教育工作不可能一勞永逸。學生有了缺點,經批評指出,他這次改正了,但下次可能還會重犯,總趨勢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但總會有起伏。所以班主任教育學生一定要做到不厭其煩,誨人不倦!

正確把握好“情”與“法”的尺度,才能在班級管理中游刃有餘,不斷的進步。

教師成長讀後感10

有幸拜讀了管建剛老師《教師成長的祕密》一書,感慨萬千,收穫頗多。教師成長是否真有祕密?管建剛老師以自己的教育成長爲例,爲我們解答了他從一名普通農村國小教師成長爲全國名師的答案。

一、自信

在管建剛老師眼裏,學校畢業時的基礎僅僅佔成功的2。8%。也就是說教育基礎與人的成功不是絕對成正比的。就管建剛老師來說,本來是位數學老師,因爲生病緣故只想教一個班,所以讓他教了語文。管老師的這份不是科班中文系出生而成爲語文名師的經歷,對我啓發很大,鼓舞最深。它使我堅信:天道酬勤!只要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我也可以乾的很出色。

二、熱情

在行動之前還要有足夠的熱情,從外面打破,那是食物;從裏面破殼而出,那是生命。從外面過來的是壓力,從自己心裏長出來的,向外面展開去的,那是真正的動力。因此,只有主動尋求成長,主動要求發展,才能真正的成功!內心渴望成長,纔有內驅力,纔會促使自己主動去學習,去反思,去總結。內心渴望成長,纔會對瑣碎的工作樂於其中。

三、行動

“風車只有在轉動時才能磨面,輪機在轉動時才發電。”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管建剛老師的寫作基本功並不好,但他堅持不懈地寫小隨筆,正是他的.堅持,纔有了這位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每天堅持寫日記,李鎮西老師堅持寫教育隨筆。這些名人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那些書並沒有多少深不可測的理論,大多都是教育生活中很接地氣的實例。看看哪個名人不是再堅持寫作?只有天天做記錄,纔會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教育癡狂,纔會有別人看起來“妙手偶得之”剎那的智慧靈光。要把無形的思想變成有形的文字,把稍縱即逝的靈感定格成永恆的篇章。

四、奮鬥

“奮鬥”二字,我們並不陌生。做教師的強迫自己靜下來,靜下來讀點書報、雜誌,那是非常好的管理自己的法子。作爲一名教師,必須知識廣博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預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堅持

想做好一件事情,沒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是不行的。沒有了這份韌勁,前面即使有再大的渴望,再熱的奮鬥,都只會行百里半九十,功虧一簣。很佩服管老師的意志力,能夠每天堅持跳繩1000下。他說他只要上班,就記錄,不記錄不回家。這也是他一年出一本書的祕訣所在。

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名師臺前的風采,還要看到他們背後的堅持。永遠不要羨慕名人的光鮮亮麗,而要學習他們背後的努力和堅持!

教師成長讀後感11

經過一學年的繼續教育,結合工作實踐,觀察身邊教師的成長之路,有幾點感想。

一、 優秀教師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成就感

王鐵軍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運用整合研究的方法,對江蘇省近30位名教師、名校長研究顯示,名教師、名校長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意識和開拓精神,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和遠見卓識,他們都是主動發展。例如:江浦縣五里村國小的楊瑞清校長,1981年從曉莊師範學校畢業後,她懷着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堅定信念,毅然放棄到城裏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到偏僻而簡陋的江浦縣五里村國小工作,一干就是20年。從創辦"行知實驗班",到辦"行知國小"再創辦鄉村大教育,直到創造以賞識教育爲特色的農村新型學校,他殫精竭慮,矢志不渝,寫下了140多本近600萬字的日記,記錄了他學習和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歷程。特別是在他擔任校長的兩年中,先後喪父母,失女兒,再後患癌症,手術僅兩個月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他的精神感召了他的同事們,教師視他爲精神支柱。 我校的幾位業績突出的老師也具有事業心和成就感。

二、只有夯實基本功,做好一個合格老師,才能成爲好教師

要成爲一名名教師,首先要立足於做好一個合格老師。 在我看來,當前要成爲好老師應着力提高"五個能力":一、是教材解讀能力;二、與學生交往能力;三、是課堂組織管理能力;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五、是試卷編制能力。五個能力缺一不可。

三、立足課堂,力爭做骨幹教師

課堂,是老師勞作的田地,課堂是實現我們教師人生價值的舞臺,瞭解教師應當從課堂開始;教書育人從課堂開始。 所以,爲一名教師,首先必須得立足於課堂,把根深扎於學科課堂的沃土,課堂對於教師來說,是永恆。 一堂課,怎麼說上得好,怎麼說上得不好,很難有一個標準了的或者說公式化了的評判意見。俗話說:教無完法,只要得法。但是但凡好課,必然循循善誘,啓發引導,教師教得輕鬆啓智,學生學有興趣,富有成效。一堂課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框架,總體而言,思路要清晰,條理要明確,主題要明確。課堂學習的形式靈活適應學生特點,學生學有效果,實現學習目標。

四、名教師都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關係複雜多變,能否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是學校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提升教師的親和力;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開發學生潛能,形成優勢互補的態勢;有利於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有利於擴大交流信息。名教師、善於廣交朋友,處理關係,把握信息,從而把握成功的機遇。

教師成長讀後感12

從來沒有一種學習如此吸引着我、感動着我,《青年教師成長之旅》它一次又一次地讓我的心潮起潮伏,讓我的心靈震撼,《青年教師成長之旅》讀後感。讓我從全新的視覺角度審視“我”、“教師”這個職業,好多以前處於朦朧狀態的問題迎刃而解,眼前豁然開朗。

收穫最大的是體會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教師,作爲培養人才的人,教學素質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樹立現代教學思想,掌握淵博的知識,具有較強的信息素質和學習能力,讀後感《《青年教師成長之旅》讀後感》。我作爲教師中的一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

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一種榮譽。

愛,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溫暖,愛,可以讓孩子更自信。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獻出一點愛,時時、事事呵護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麗。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這句話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愛”字。我想,我們做爲一名國小教師要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事業;還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照搬書上的.東西,要勇於創新、敢於標新立異。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寬容的心境,在今後的工作中遇到困難要不斷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與同事要互相關心、和睦相處。

《青年教師成長之旅》教會我作爲人師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與奉獻,在生活中如何投入與面對,如何使自己的觀念不斷地體現於自己的教學行爲中,也讓我學會自省,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回過頭來看過去。我願意做《教師成長》中的一名成長教師。我想,不只是我,我們一起學習的許多同事都將在這次學習中逐漸成長起來。

《青年教師成長之旅》讓我明白:“浪漫只是職業生涯的最初底色,幻滅也僅是歲月對心靈的一份涅槃,行動纔是描繪藍圖的真正顏料。”對教師而言,再多的語言,再多的文字也比不上“行動”兩字,“撒下種子,未必能馬上收穫果實,教師要有靜候花開的耐心。”所以我對自己說: “行動起來,靜候花開。”

教師成長讀後感13

一口氣翻完了劉良華的《教師專業成長》,劉良華是我在華師時很喜歡的一個老師,那時候聽他的課總是很認真做筆記,那段時間在單位書架上翻到劉老師的書,一口氣翻完了,當時很興奮,當時沒時間寫讀書心得,現在難得有點時間了,又忘記了書中講了什麼,那股激動的情緒已經消失啦。

下面我講一下這本書打動我的幾點。

一、做老師,要有主動精神

做老師的,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太大,也不是跟家長鬧不愉快。最可怕的是:重複,看不到希望,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控制感。劉良華指出:老師要做生涯設計規劃,不要在一個圈子裏長久地、默默無聞地、重複性地、機械地待下去,必須改變、轉換。精神出差最好的方式是讀書,讓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任何人要生存,他都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去主動地生長。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二、做老師,要有生活情趣

劉良華說:過有情趣地生活最難,有時候,智慧會對生活情趣造成破壞。比如:《西遊記》裏地唐僧和孫悟空又沒情趣又無聊,豬八戒最有情趣。一個不寬容地老師會把學生逼瘋。

三、教師行動研究

書中講到:教師的行動研究具體包括三個要素:第一,教師學習;第二,教師行動;第三,教師發表。閱讀就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軌。

讀完這本書,我還是有感觸的,我想我爲什麼選擇做老師呢,可能也是陰差陽錯吧,但是我已經在這崗位做了七年了。應該不太會轉行了,因爲畢竟隔行如隔山,換一行業從零開始自己也很心虛,難不成還有精神體力和90後,00後賽跑?老師這份工作很穩定,也是寒暑假期,對我,要陪伴父母,寒暑假要照顧孩子,這算是對家庭很好的工作啦。可是:老師真不是好當的,必須投入很多、付出很多,壓力也很大,這份工資並不好拿,我怎又才能應付到退休呢?

我想,確實是要有主動精神,主動求變,有時候求變並不是爲了向上走,即使在原有崗位上做,也是要求變的',因爲社會是在發展和變化的,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也要主動進行自我推動。閭丘露薇在《行走中的玫瑰》講到:人的職場壓力是與專業能力成反比的,越不專業,壓力越大。

我想我還是要利用零碎時間,學會覆盤,把職場需要的技能打磨和提升,堅持閱讀,在行動中反思,並且寫一寫文章爭取發表。

教師成長讀後感14

《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圍繞“教師成長”這個關鍵詞,書中記錄了優秀的教師優秀文章,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他們在講故事,我在看,在思,同時也在心裏構思着屬於我和我的學生的故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從書中獲得的更多的是經驗,是方法。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學會學習。“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對於新教師的成長有着重要的意義,那將會大大縮短他們成長的路程,也爲激活教學思路,靈活處理教材與教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並能有效整合課堂教學各元素之間的切適度。作爲新教師總會遇到些問題是自己不能解決的,而有時同事也無法給予相應的幫助,那就要通過學習來解決問題。每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走入同一條河流,人生也如此,不可能再重複自己的生活之路。

其次要尋求合作。現在是一個合作的社會,沒有合作就很難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亦如此。新教師用積極的態度尋求同事的合作,與家長、學生的'合作顯得很重要。“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特長各異,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長補短,取長補長的最佳途徑。因此懂得向老教師虛心求教,借別人的經驗來成就自己。新教師彌補自己教學經驗不足的最好辦法就是向老教師“取經”,在各方面與他們多交流,吸取有益的看法和建議。再有就是多聽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你在成功路上邁的步子更快捷,更堅定,更有力。

再次要善教學生。善教有多條原則和多種形式,但沒有一條原則是“講得越多越好”,也沒有一種形式是“灌”。教師整節課都自始至終講個不停,把學生的頭腦當容器,狠狠地灌,結果老師和學生都累死了,教學效果卻每況愈下,這種做法是新教師的普遍傾向。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採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即合理的教學設計去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裏快樂、高效的學習。另外教師面對學生做一個有心的人,用關心去打動學生,用愛心去點燃學生,用真心去感染學生。用心的去愛去教學生。

總而言之,想盡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必須在教學實踐上下功夫,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學會在實踐中探索未知,求得新知,用新知推動教學前進;不斷反思自己,通過反思提高教學水平。進入實驗國小,對學校一直是心存感激,源於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有時候我們嘴裏叫着好辛苦好累,其實心理挺高興的,畢竟學校是爲了我們的專業成長負責,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機遇,渴望自己越來越優秀。作爲年輕教師,成長的道路雖然是辛苦了些,累了些,然而我的內心充滿了快樂,願意累並快樂着!因爲成長畢竟是我們自己的事!

教師成長讀後感15

在這個很忙碌的假期中,幾乎每一天都擠出了點時間,即便是在旅途中,飛機上、大巴上、火車上,我都會讀幾頁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這本書的。之所以從幾十本書目中選擇了這本書,是因爲連着兩年在上海培訓學習都聆聽過於漪老師的教誨,感受過這位教育前輩的思想滋養。每天幾分鐘的閱讀,更讓我覺得是在和於漪老師對話,也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之路。

書中有很多話是值得細細品讀的: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師,而是每個教師都要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求你去創造。教育的魅力是創造的魅力,是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

教師應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人,他對這個世界永遠有一種好奇,保持着發現的眼光,每逢遇到一個新的領域,他不是畏縮後退,而是積極地進入,去了解更多,包括他周圍的世界也要去發現。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讓學生感到很有魅力,因爲他經常會跟學生交流自己的研究和發現。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領者,思想的啓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造者,教師不僅需要知道傳遞什麼知識,而且需要知道怎樣傳授知識,知道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師如果沒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怎麼能要求我們的學生呢?要使學生有文化,教師首先是文化人,從民族優秀文化和人類進步文化中吮吸養料,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感染學生,以平等態度對待學生,以高尚情操薰陶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書育人方能如春風化雨,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教師,是一種職業,是一種專業,從事的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唯有創造,才能適應新世紀的新挑戰,創出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唯有創造,才能真正體現人生的價值,領悟教師的真諦。

教師的教育魅力中,形象魅力是表面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學生受感化;學識魅力能使學生真正信服;纔敢魅力則有利於凝聚學生;品格魅力既影響學生的品質,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品讀《教育魅力》,讓我認識到,教育魅力是一種使命,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精神。就如同於漪老師說的那樣,“生命與使命同行”。作爲教師,我應該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我的教育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引領着我的學生,散發恆久的光輝。因此,在工作之餘,更要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真正成爲有着人格和學術魅力的教育者,我的生命也將在三尺講臺上一直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