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金屬材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課標解讀】

《常見的金屬材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金屬是現代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極爲普遍的一類物質。利用身邊的具體事例,培養學生關注環境和參與社會的意識,認識化學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

具體課標要求

1、 瞭解金屬的物理特徵,能區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

2、 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 瞭解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認識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屬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

【教材分析】

金屬是現代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極爲普遍的一類物質。教材把金屬知識安排在酸鹼鹽等化合物之後,讓學生在積累了大量物質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再來比較全面的認識金屬的相關知識,既有助於形成比較系統的元素化合物體系、全面認識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又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本節從金屬的存在形式、分類、物理性質、合金組成與性能以及應用角度,勾畫出認識化學物質的基本框架,即從物質存在、分類、組成結構、性質等視角對物質進行全面系統的認識。

對金屬以及金屬物理性質的學習,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獲知:一是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和金屬製品的性能反推其具有的物理性質,如銅用作導線,推知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二是通過實驗探究比較銅片與黃銅片的硬度大小、錫片和焊錫熔點的高低;三是通過“在線測試”讓學生分析數據信息,獲取金屬物理性質及相應的用途。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認識物質物理性質的途徑和方法,而且鍛鍊了學生分析,推理,實驗探究的能力。教材還注重引導學生建立三個基本觀點:第一個是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係,不同的金屬既有物理通性,又有各自特性,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又受共性的制約;第二個基本觀點是: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又決定物質的用途;第三個基本觀點是通過混合能改變物質的性質,從而更好的爲我們的生活生產服務。

教材先從學生身邊的金屬製品入手,最後又介紹了廣泛使用的合金,凸顯了化學與社會的聯繫,體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學習目標】

1. 能列舉出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用途,並通過對身邊的金屬製品的分析,認識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並能歸納出金屬物理性質共性的原因。

2、通過分析“不同金屬物理性質比較圖表”,瞭解常見金屬的特徵及其應用和原因,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體現物質的性質”的化學觀念。

3、通過分析製造火箭外殼的金屬材料所需的條件和鋁合金的生產工藝,知道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可以製得性能更優越的合金。

4、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合金的性質,通過分析合金的組成和結構,知道合金的性質優於純金屬的原因。

5、通過分析“常見的合金”材料,知道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廣泛的用途,知道通過“混合”可以改變物質性能,發展物質的組成決定性質的認識。

6、通過分析元素週期表和地殼中元素含量的圖表,瞭解金屬材料廣泛使用的原因。

【學情分析】

本單元從學科知識的角度看,是學生繼學習了氧氣、氧氣、水、二氧化碳以及常見的酸、鹼和鹽等之後,又一元素化合物知識;從化學與社會發展或物質的類別的角度看,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認識一類材料——金屬材料。

本單元學生在積累了相當多的關於非金屬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再來比較全面地認識另一類金屬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既有助於形成比較系統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體系、全面地認識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又有益於建構認識物質的完整框架,包括:物質存在和分類,組成、結構與性質,轉化和應用。

【評價設計】

(1)通過展示、交流,歸納總結金屬的物理性質,檢測目標1的達成。

(2)通過對“不同金屬物理性質的比較”的分析,檢測目標2的達成。

(3)通過對給定資料的分析,觀察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檢測目標3的達成.

(4)通過“合金性質”的實驗探究以及合金的組成成分和結構的分析,檢測目標4的達成。

(5)通過分析“常見的合金”,觀察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檢測目標5的達成。

(6)通過交流討論,觀察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檢測目標6的達成。

(7)通過設計課堂達標檢測題,檢測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同學們,我們知道化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那通過你的學習,你能列舉出學過的哪些物質,並說出所屬物質類別。

到目前爲止我們發現了3000多萬種物質,種類繁多,不可能一種一種的分析,因此化學上通常採用分類的方法。加上金屬這類物質之後,我們對物質的認識相對來說就比較完整了。人類的生活生產離不開金屬,所以學習金屬這類物質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金屬能有新的認識。請同學們交流展示你課前蒐集的關於金屬的資料。

學生列舉相應物質及所屬類別。

學生交流展示課前蒐集的金屬的資料

通過學生自己列舉物質並指出所屬類別,感受用分類的方法學習化學的`好處。

通過課前蒐集資料,貼近學生生活,感受到金屬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引起學生生活。

板塊一

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

一、金屬的共性

呈現常見金屬的用途

提問:

1、請同學們根據剛纔的交流,思考我們都是從哪些方面研究金屬的物理性質的?

2、大多數金屬在這些物理性質方面有哪些共性?

3、爲何不同的金屬會有相似的物理性質?

(引導學生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

二、金屬的特性

呈現:不同金屬物理性質比較圖表

提問:

1、不同的金屬物理性質完全相同嗎?

2、不同金屬有各自特性的原因

3、根據這些金屬的特性,你能分析出這些金屬各自有何用途嗎?

4、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5、實際應用中,我們考慮物質的用途都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呢?

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歸納總結金屬的共性和微觀的原因

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歸納總結不同的金屬有各自特性的原因以及金屬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強化學生利用和分析資料的能力以及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板塊二

合金

一、理解合金

展示資料(一):

神舟十號的承載火箭所必備的條件

提出問題:

1、你認爲製造火箭外殼的金屬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從表格中能找到適合做火箭外殼的純金屬嗎?

3、你有什麼好的想法?

呈現資料(二)

呈現鋁合金的成分、生產工藝流程和性質

提出問題:

1、什麼是合金?

2、現實生活中使用的金屬材料更多的是合金而不是純金屬的原因。

二、合金的性質

實驗探究:純金屬與合金性質的比較

實驗準備:鋁片、鋁合金、銅片、黃銅片、錫片、焊錫

呈現:

1、常見的合金的組成成分

2、純金屬和合金的內部結構

提出問題:

爲何合金的性能優於純金屬?

三、觀念方法的提升

“混合”改變物質的性質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問題,總結通過“混合”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得到我們想要的物質。

通過閱讀材料,交流得出合金。

學生分組實驗:

1、通過觀察顏色區分銅片和黃銅片

2、通過相互刻畫區分鋁片和鋁合金

3、比較錫片和焊錫的熔點高低

學生歸納總結合金的性質

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合金性質的分析,歸納總結通過提供真實的素材使學生明白單一金屬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和國防技術現代化的需求,因此可以採用“混合”改變物質的性能,因此合金應運而生。

學生通過自己分組實驗,明確了實驗目的,瞭解了實驗探究的過程,得出了實驗結論,增強了學習興趣。

體現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思維方式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組成、結構,性質,用途之間關係的理解板塊三

常見的合金

多媒體呈現銅合金、鐵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常見的合金

學生自學,歸納總結體現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板塊四

金屬材料廣泛使用的原因

呈現資料:

元素週期表、地殼中元素含量的圖表

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利用圖表獲取信息的能力

板塊五

暢談收穫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對金屬有何新的認識

同學們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認識金屬

讓學生自評和互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板塊六

佈置作業

1、學習了“混合”的方法後,你對獲得新的金屬材料有何想法?

2、以金屬材料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爲主題,寫一篇小短文

通過這樣的作業旨在讓學生建立化學觀念與正確的化學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