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可能性”數學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可能性”數學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標準》在國小第一學段安排的“概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在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安排了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學習,這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這是本單元,也是本課時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目標。

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量多一些,那麼摸出這一顏色的'球可能性就大一些。對於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遊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我校,一半以上學生是農村外來人員的子女。學生整體認知水平較差,如果用常規的單一說教形式教學,收效甚微。因此,教師一定要多花心思、多動腦筋,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根據這些特點,制定了本節課的目標,設計了教學活動,並按計劃在學校教學研討交流活動中上了這節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會用數學眼光分析、觀察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