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新生如何學好語文

語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學好語文的方法,歡迎查看!

七年級新生如何學好語文

一、多讀

杜甫早就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國中三年,不讀幾百萬字的書是不行的。那麼讀什麼書?

1、讀有定評的名家的作品

讀一本這樣的書終生受用,讀一本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比讀100本現在流行的言情小說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而且好像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

2、不要只讀零碎的東西,多讀整本的書

現在許多同學都認識到多讀課外書的重要,但讀的往往是零散的名家名篇,而不是長篇名著或大師專集。如果有計劃地每學期讀一本長篇名著,這樣三年就是六本名著。要知道,有的人一生也沒讀過六本名著啊。讀完一本名著,就是走完一種人生,你從中得到的人生的閱歷、情感的薰陶、審美的愉悅、道德的感化、寫作的方法都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從某種意義上看,課下多讀這些被家長、老師看作“閒書”的書,甚至比課上學語文還重要。許多語文學得好的學霸都表達過類似的看法:語文不是在課上學得的,而是在課下習得的。

名著的閱讀時間可以這樣安排:

七年級

上學期 曲波《林海雪原》;寒假 [蘇]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下學期 老舍《四世同堂》;暑假 [英]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

八年級

上學期 [美]海明威《老人與海》、阿城《棋王》;寒假海巖《便衣警察》、[美]傑克·倫敦《曠野的呼喚》;

下學期 施耐庵《水滸》;暑假 [法]羅曼·羅蘭《名人傳》、劉義慶《世說新語》。

九年級

上學期 《三國演義 ;寒假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下學期 孔子《論語》、 [英]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以上談了讀什麼的問題,下面談談怎麼讀。

批註式閱讀,也就是說邊讀邊圈點批註,邊把自己的思考、感受寫在旁邊。閱讀是純粹自由的精神活動,它不是體操裏的“規定動作”,而相當於“自選動作”。閱讀別人的作品要和閱讀自己的生命相結合,要從別人的作品中讀出自己來。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旅遊和探險活動。批註式閱讀就是把這種旅遊和探險的收穫記錄下來。

現在的課堂上,許多老師是怎樣帶領學生學課文的?從作家與作品到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股腦全講給他們聽。這種做法只能使學生越學越笨,老師越教越傻。

批註式閱讀就是要改變這種惡劣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批註式閱讀除了給文章加旁批以外,還包括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一方面可以讓我們體驗和思考別人已經體驗過的經驗和思考過的觀念,另一方面也是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即通過寫筆記來探索和表達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感受與認識。寫讀書筆記、批註式閱讀,實際就是閱讀與寫作的最佳結合方式。

閱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它和我們的生命相始終。不管你願意讀,還是不願意讀,你都得讀。而且,讀在寫之上。普通人一生讀的時間比寫的時間要用去的多得多。讀是吸收、貯存、不斷充實自我的過程,寫是表達、是展示自我的過程。

二、多背

研究表明,人在十五歲之前的記憶力最好。國中三年要多背名篇,背什麼?中華古詩文。

語文教育的本質是立人,讀書爲明理,作文即做人。語文教育的終極使命是培養能讀會寫、知書識理、有君子之風的這樣一羣人。

三、多寫

主要是多寫文章。

寫作的竅門在哪裏?

一是多讀。魯迅說,文章怎麼寫,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評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說明着怎麼寫。

二是多寫。

巴金說,只有寫,纔會寫。美國作家海明威說,當寫得越多的時候,才越懂得怎樣寫。

除了每學期的幾次考試之外,我們應該養成寫練筆的習慣。

四、多悟

語文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啓迪靈性,靈性的啓迪重在一個“悟”字。我們對生活中的`現象也要抱有一顆敏感的善於思考的心。比如看到遍地的娛樂場所,這是不是表明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是充實的?娛樂場所越多,恰恰表明現代人越空虛。所以纔到娛樂場所去尋求刺激,或去逃避現實。經常在讀書中領悟,在生活中悟,日積月累,你就會聰明起來。

我認爲升入國中後的語文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會讀語文書

剛升入國中的學生有的不會讀書,認爲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讀書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讀語文書,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認真閱讀研究課本。

假期或學期初,新書一到手,我們先要讀目錄看說明,甚至要看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後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內 容和要求。還可以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的六步讀書法。對每一 篇文章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二、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具體做法是:在閱讀語文課本的同時,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 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註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爲他的書經過勾畫批註,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

再如老師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的字裏行間勾畫讀書的做法,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還有利於我們日後的複習歸納整理,複習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瞭然。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幾個要點。

書上做的標記符號沒有統一規定,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符號使用,標記符號一經使用就不要隨意改變。但應注意不要在書上標註太多的符號,因爲標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學會用語文書,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範文,尤其是七年級學生寫作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 作的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爲主。古人謂學文有“三偷”:淺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氣。的確,寫作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的,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文章, 必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就“偷”用了別人文章中的東西。

三、學會聽講

在校學習,聽課是獲得知識,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我認爲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1、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記憶爲最好,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看黑板 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爭做到過目不忘。還要注意看 同學的板演,更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並用,這樣的學習效果纔會好,學習效率更高。

2、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聽同學的討論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3、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爲主,筆記爲輔。要學會抓住重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有的學生 課前準備不足,開頭沒注意聽,再聽後話,不知所云。有的認爲自學指導、開場白是閒話,不注意聽,當聽到正題,才知閒話不閒,想記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 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瞭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應記錄下來。

筆記記在哪?語文課上筆記一般記在書的空白處即可,學完一課後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積累本上,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強化記憶的過程。

什麼時間記筆記?應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複、停頓、板書時搶記,逐漸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4、積極問、答,鍛鍊思維

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自答。這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回答無論是對,還是錯,你總會 有收穫。積極答問能鍛鍊自己的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同學提出疑問,請老師同學解難答疑。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聽課過程中遇到 的問題。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四、學會積累,多讀多寫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時,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因爲這些均是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拓眼界、啓迪思維、陶冶情操,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讀書,而不願寫作文,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鍊,其情思通常 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更無深意;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 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鍛造思想,堅持寫日 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讀書心得一篇,記錄所思所想。

五、學會獨立思考,學與思結合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的思考,審慎的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要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纔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 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再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務求水落石出;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 助,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培養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六、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因爲“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最終的成功,還在於在生活中能 夠靈活運用語文求生存、謀發展。

爲了實現語文學習的良好的正向的遷移,我們在學習中必須:

①跳出語文課程學語文。從政治課中學觀察思考問題的方法,從歷史 課中學成功人物的人生經驗,從地理課中學各國各洲的風土人情,從數學課中學嚴密的推理邏輯,從理化課中學細緻的觀察功夫,從美術音樂課中學藝術鑑賞的規律 和經驗。

②跳出語文課本學語文。從《散文》、《詩刊》中提高語文素養,從《讀者》中學人文關懷,從《半月談》中培養政治敏感,從《探索時代》中學會展開科 學幻想。

③跳出時空環境學語文。這就是所謂的遠程學習、網絡學習。舉凡“科教頻道”的《希望英語雜誌》、《百家講壇》、《開心辭典》、《大家》等欄目。